学术投稿

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精神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陆文玲;蔡棠;姜莉;王俊萍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 精神心理因素,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分析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精神心理特点,并根据其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其治疗疾病的信心,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方法 应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60例FC患者和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两者之间的精神心理评分进行比较;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SDS、SAS评分的变化.结果 FC患者SAS、SDS标准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经过护理干预1个月后,FC患者的SAS和SDS标准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56.7%.结论 FC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倾向,护理干预可以改善FC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邮件健康教育在青壮年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子邮件在提高门诊青壮年慢性乙肝患者对于慢性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青壮年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40例,随机分为邮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首诊时给予常规教育,邮件组患者首诊时给予常规教育和离院后邮件教育.治疗10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患者慢性乙肝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 慢性乙肝知识的掌握情况邮件组优于对照组(P<0.05);邮件组的HBV-DNA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01).结论 对青壮年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电子邮件教育不仅有利于帮助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作者:刘之超;勾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非语言沟通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语言沟通在急诊内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非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操作及治疗效果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语言沟通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表现,可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病情变化,促进危重患者的康复,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张翠英;李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提高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成功率的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减轻患者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痛苦、提高注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选择在门诊注射室需同时进行左右两侧臀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左侧臀部注射采用传统肌肉注射法;右侧臀部注射采用改进法,即二吸一深三快二匀法,再配合Z型肌肉注射,比较患者前后两次注射成功率及注射后的疼痛程度.结果 改进法一次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P<0.01),注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传统法(P<0.01).结论 改进法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能有效提高注射成功率,显著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药物浪费.

    作者:黄美笑;刘雁平;卢美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焦虑性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等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护士压力源量表对33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测查,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诊科护士SAS总得分(49.2±12.7)分,焦虑发生率为56.0%;焦虑与工作压力总分呈正相关(r =0.715,P<0.01).结论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焦虑情绪的产生关系密切,运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缓解急诊科护士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张萍;刘国伟;陈志芳;王丽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并分析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心理、药物等方面的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试验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自尊评分及生活质量6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可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能调动患者治疗的主观态度,值得推广.

    作者:任金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5~ 10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的患者286例,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心理护理组152例,对照组134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FSH基础值、接受IVF治疗的次数、Gn支数、Gn天数、平均获卵数、平均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心理护理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当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思想压力,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对提高IVF-ET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丛建香;张凤荣;周朋珍;张兴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影响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8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分析导致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41.84%,老龄(≥60岁)、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长期卧床(>2周)、呼吸道侵入性操作、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是神经外科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病房彻底消毒、有效切断感染的传播途径、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及控制基础疾病是降低神经外科肺部感染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孙明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红光治肛门瘙痒患者的影响

    目的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红光治疗肛门瘙痒患者的影响.方法 根据有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将88例红光治疗肛门瘙痒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3周,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活动能够明显改善红光治疗肛门瘙痒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梁思杏;侯晓慧;魏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主要是对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周到的照顾.实验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每周与患者通电话一次,每个月进行随访一次.采用SF-36量表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5个月的生存质量.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生存质量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后5个月实验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延续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井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精神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精神心理特点,并根据其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其治疗疾病的信心,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方法 应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60例FC患者和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相匹配的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两者之间的精神心理评分进行比较;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1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SDS、SAS评分的变化.结果 FC患者SAS、SDS标准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经过护理干预1个月后,FC患者的SAS和SDS标准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56.7%.结论 FC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倾向,护理干预可以改善FC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作者:陆文玲;蔡棠;姜莉;王俊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白血病患儿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白血病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法,观察组采用事先制订的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心理焦虑程度、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治疗依从性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焦虑程度比对照组降低,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和依从性比对照组提高.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白血病患儿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可减轻患儿的焦虑程度,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保证全程化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吴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综合训练在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通过在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开展护理综合训练,探讨提高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9级护理本科生2个班为研究对象,1班48名为对照组,2班49名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方法,实验组则在每个系统理论教学后增加了护理综合性训练的实验教学.在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护生进行理论考核、实验技能考核和综合能力评价.结果 实验组护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综合训练可调动护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

    作者:管映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护同步责任管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实施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后患者与护士,与2009年开展未实施前患者与护士进行比较,比较二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士身心健康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职业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医护同步责任管理模式密切了医患、护患、医护之间的关系,患者满意度、护士职业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更加规范,护士身心健康得到了保证.

    作者:巩林霞;王元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硼酸联合喜辽妥软膏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硼酸联合喜辽妥软膏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采用胺碘酮静脉输注所致静脉炎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给药1d的好转率及3d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硼酸联合喜辽妥软膏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患者的治愈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麦爱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无菌器械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改进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的作用.方法 根据日常工作中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开台的诸多因素,组建FMEA团队,使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评估、分析、制定措施改进,再给予总结和评价.结果 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存在工人送器械时间不对、外来公司器械未及时送到手术室、工人未及时将消毒好器械送回手术室、灭菌器械未放于指定位置、手术护士无提前检查备物等高风险失效模式,经采用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后,手术无菌器械不到位的失效模式明显降低,RPN值显著下降,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明显降低了无菌手术器械不到位影响手术开台的因素,使手术室无菌器械管理更加规范,能够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蔡旭柔;洪奕珊;张燕;谢平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2个月的WHOQOL-BERF及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1、2个月观察组WHOQOL-BERF量表6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60分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表现出明显的WHO-QOL-BERF评分的改善,且患者的生存能力也得到更大幅度的改善,表现出ADL评分的改善幅度更大的效果.

    作者:范盛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危重病患者亚低温复温的护理进展

    本文旨在研究危重病患者临床应用亚低温复温的方法、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国内外护理现状,对已有的护理研究进展加以归纳和总结,改善亚低温复温的流程及操作规范,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负担,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闫雯雯;徐旸;罗南;梁宇杰;马颖;乔杉;苏芬菊;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建立常用临床护理技术考核合格制的做法与效果

    目的 评价常用临床护理技术考核合格制的实施效果.方法 健全教育训练组织,实施分阶段、分层次培训,分阶段、按级施考.结果 实施前后医院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级施考提高了考核的合格率,各层级施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护士训练升级法,建立常用临床护理技术考核合格制,较好地解决了护士基本技能训练中的低层次循环.

    作者:诸葛海鸿;刘云;杜益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病情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 重度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康复护理等.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重度烧伤患者后遗症的发生及严重程度,降低烧伤患者的感染率,达到提高患者日后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王红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脊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脊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将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7例脊椎骨折患者分为A组54例和B组63例,A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B组患者给予护士长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制定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B组患者SF-36量表中躯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总体健康和总分维度指标得分高于A组患者(P<0.05),两组其余维度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脊椎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旭春;吕菁;陈雪萍;廖婷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