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沛佑;黄开霞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后各种导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4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本院接受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的患者37例,其中17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导管护理法,其余20例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导管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以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焦虑程度以及并发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传统导管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焦虑感及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月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对鼻窦炎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经功能性鼻内镜治疗的鼻窦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并进行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出院前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视心理、健康因素在鼻窦炎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钟玲;杨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配偶的抑郁状况及其生活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河源市内230对不孕夫妇的男性配偶,同时选取230例正常家庭的男性成员,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所有调查对象的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不孕组患者SDS总平均分(49.62±11.07)分,对照组为(42.13 ±9.86)分(P=0.000);两组SDS分数段人数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孕组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要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及心理功能是不孕症患者配偶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配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其生活质量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应对不孕夫妇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其抑郁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洪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对“强化基础护理”及职业生涯规划主观期望的认知现状,明确“强化基础护理”与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主观期望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以本院78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强化基础护理”与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主观期望的认识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强化基础护理”的认识平均得分为(22.35 ±4.79);职业生涯规划主观期望的认识平均得分为(19.92 ±5.13);26~35岁年龄组、本科及以上学历、护龄6~10年、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在“护士对强化基础护理的认识”得分高于平均水平,同时其“职业生涯规划主观期望”得分也高于平均水平.结论 护士对“强化基础护理”与职业生涯规划主观期望的认识存在偏差,“强化基础护理”背景下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主观期望与其年龄、学历、护龄、职称相关.强化基础护理对临床护理管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孙秀勤;唐菁华;何川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风险防范护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妇科住院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在临床护理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临床护理中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治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焦虑抑郁状态及治疗期间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发生并发症的例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应用到妇科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机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融洽护患间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爱萍;刘义;徐东燕;晏艳;文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临床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个人指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遵医程度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状况,还能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莫丽华;莫凤莲;尚健伟;邓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残余量测定对预防脑梗死肠内营养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以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63例脑梗死伴吞咽困难并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73例脑梗死伴吞咽困难并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胃残余量测定.比较2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留置胃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23.3%对比39.7%,P=0.039),留置胃管时间短[(10.88±4.77)d对比(13.05 ±6.54)d,P =0.027]、住院时间短[(16.38±5.08)d对比(18.86 ±4.75)d,P=0.004].结论 胃残余量测定可减少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缩短留置胃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乐碧芳;闾小慧;刘伟香;罗东霞;彭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术前焦虑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23 ±2.12)分,对照组为(72.87±1.28)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度为(55.23±3.78)分,对照组为(78.21±3.12)分(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整体、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降低手术前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传弟;罗玉华;钟桂枝;钟倩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遵医用药情况,探讨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75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与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疗程后的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乙肝患者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提高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余志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测试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按时服药、自我监测、饮食控制以及定时运动方面的反馈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学会糖尿病的自我护理方法,合理膳食及正确的生活习惯,大大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有效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春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5 s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5s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P <0.05),观察组术前的抑郁、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5 s护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能够提高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主动性,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痛苦.
作者:刘丽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妇科进行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予以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切口拆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P=0.000,0.000,0.002).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为10.77%,经比较(P =0.029).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P =0.000,0.011).实验组的知识达标率为98.46%,对照组为87.69%,经比较(P=0.016).实验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爱患者及心理支持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P <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健康知识的掌握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巧茹;张悦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实践与效果体会.方法 将我院的手术室护士平均分为7个专科组,由护士长和竞选出来的专科组长来对各组进行二级管理,对专科护士在手术中的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对我院的专科护士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后,我院手术室医师对于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满意度由2009年的84%提高到了2011年的99.2%.结论 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手术配合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手术室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而且它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手术室专科护士.
作者:郭艳玲;阮彩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就目前国内外关于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的表现、来源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综合性述评及心理咨询的作用、对其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总结、分析,找到一种能减轻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好有效的干预措施即心理咨询,以引起医院管理机构及相关研究人员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的关注.
作者:尚娜娜;谢虹;谢青青;周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喂养指导与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组进行喂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吞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吞咽评分、ALB、Hb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喂养指导与吞咽功能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作者:任金梅;詹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在肝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结合肝病科护士的职称、护龄、入科时间和实际工作能力,实施分层级使用和管理,通过护理部、护士长考核,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指标和总体护理工作满意度指标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化的层级管理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化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及总体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沙秀兰;余锦红;吴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机康复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6月住院治疗的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68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75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院内自我管理教育方法;研究组实施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方法,即院内教育与院外教育联合.护理6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量表(HPL)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患者ESCA及HPL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自我管理教育由院内护理持续延续到患者出院后,可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综合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和健康意识.
作者:麦华玉;萧淑华;范子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间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68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24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245 ml.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较好,有利地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结论 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良好术前准备,做好术中的配合以及良好的设备保障,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张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 1年11月期间我院7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手术,并针对膀胱痉挛、尿失禁、尿路感染、尿道狭窄等术后不良反应进行专业护理.结果 患者术中并未出现大出血、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结果表明,患者的大尿流率、排尿残余量、国际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等离子双极前列腺电切术安全可靠,患者治疗效果佳,并发症较少,制定护理对策对减轻痛苦,加快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翠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1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BI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0名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患者护理方面,其次为工作环境及设备问题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结论 护士存在多种工作压力源,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管理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大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