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霞;周春霞;蒋玉萍
静脉留置针输液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为抢救赢得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封管技术不够完善而导致留置针使用时间过短,未达到预期效果,增加病人的费用和不满[1].我科自2011年6月份开始用BD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进行封管,并进行了效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张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92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146例.常规组的产妇给予常规产房护理,干预组的产妇给予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难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产房护理施行安全管理制度化能够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分娩时间、降低难产率、减轻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荷;谌祖红;姜蕾;王竹珍;张馨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足叶乙甙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注足叶乙甙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予穿刺成功后沿静脉走向预防性应用10 cm × 10 cm康惠尔透明贴固定留置针,对照组使用6 cm×7 cm3 M透明贴覆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3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有15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对足叶乙甙引起的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作者:费力娟;王秀云;李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负性心理进行分析,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社会支持等护理对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 干预前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评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负性心理,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正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建明;唐良春;吕莹莹;黎月秋;谢小冰;彭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Ⅲ型前列腺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复方治疗;治疗组服用中药复方治疗的同时,给予专业心理护理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 w检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治疗后也显著下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中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心理护理联合中药复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艳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体系在成批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批量烧伤患者从院前急救,院内救护、手术护理、康复护理、心理干预等全程护理体系,规范批量烧伤的应急处置流程,优化院外及院内救护各个环节,早期进行全程心理干预、实施专业化功能锻炼等方法.结果 通过全程、规范、专业的护理,有效缩短院前急救时间,缩短住院周期,提高批量烧伤伤员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结论 批量烧伤全程护理体系的应用,能够优化护理流程,可确保救治流程的畅通,提高批量烧伤伤员救治成功率.
作者:杨芳;罗丽铭;叶小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期训练在股骨粗隆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8月~2011年5月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照康复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按常规在患肢疼痛消失后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术前、术后进行分期训练,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4.5±2.3)个月,观察组的术后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期训练可有效促进股骨粗隆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提高髋关节功能.
作者:王光敏;逯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报告了白内障手术眼内感染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回顾分析我院10年来发生眼内感染14例患者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经过治疗护理,所有患眼的感染均被控制,出院时视力:1例无光感,3例光感,其余10例均达指数以上.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发病因素很多,早期治疗护理,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积极的措施,注重对每一个环节的监控,对提高手术治疗护理质量、控制手术感染及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洁;梁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全程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胸外科食管癌术后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52例和干预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心理指导、完善健康宣教、加强营养指导、出院后随访等全程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化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生命意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祥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保温护理在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进行宫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保温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寒战、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时肾上腺激素(AD)、去甲肾上腺激素(NE)和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保温护理有利于减少宫腔镜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手术应激,减少感染.
作者:鲁燕;马慧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通过对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核心内容、当前研究状况等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护士的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在国内外现阶段研究存在空白,在不同类型护士中开展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研究对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核心的意义.
作者:张玲;张梦雨;张文静;张建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新生儿出生2~3d会出现皮肤、巩膜发黄,持续4~ 10d后自然消退,称生理性黄疸[1],早产儿可延迟至第3~4周消退.由于此期血脑屏障功能未发育成熟,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超过一定限度时可通过血脑屏障,造成新生儿脑损伤,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故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监测非常重要.传统的肉眼观察有其局限性,静脉采血因其创伤性在动态监测中难以实施.
作者:孙文莉;郭莲焕;李成林;张艳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手术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有利于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钟向萍;岑彩虹;李蝶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B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至中心静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经锁骨下静脉置入CVC导管至中心静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置管一般情况,院内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ICC导管一般可以保留1年,但大部分患者移植术后要求不再留用.观察组患者院内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留置耐高压型双腔PICC导管安全性高,不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并在移植中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
作者:贾博军;莫叙;赵瑞青;范小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湿化方法后对舒适度与对家庭关怀度的影响.方法 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每半小时滴湿化液3滴,对照组每1小时滴湿化液6滴.气管切开术后第5天进行家庭关怀度测定.分析两种不同湿化效果与对家庭关怀度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湿化后血氧饱和度、心率、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导管内痰痂形成、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P<0.01).结论 每半小时滴湿化液3滴湿化效果好,患者舒适,依从性好,适应度高.
作者:陈纯柳;许倩茹;徐彬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的心率、血压、皮质醇和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4h、6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可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异趋于平衡,减轻应激状态,提高疼痛耐受度.
作者:叶群英;蓝惠兰;黎春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技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18例,探讨其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8例,以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总结用药注意事项和护理体会.结果 18例患者中CR 0例,PR 5例,SD 8例,PD 5例,有效率27.78%,控制率72.22%;18例患者中,以1~2级毒副作用为主,3~4级毒副作用仅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发生率超过20%,其余均在20%以下,无便秘、腹泻、肾功能损害等严重损害,无动静脉栓塞、肠穿孔及出血等.结论 贝伐珠单抗治疗结直肠癌,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做好副作用的控制和处理,配合精心护理,可以减轻毒副作用及提高疗效.
作者:胡春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计划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康复指导.结果 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087,P<0.01;=3.383,P<0.01).观察组轻度运动障碍患者和生活自理能力良好者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x2=1.223,P>0.05;x2=0.488,P>0.05).结论 个性化康复指导,对于提高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董杏薇;邓丽芳;朱艳;李穗鸥;黎文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有效率,并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规范治疗8 w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40%.研究组在在体能、精神影响、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模式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出生的极低出生体重儿88例,男46例,女42例;胎龄25 ~ 34 w,平均(29.26 ±4.75);体重864~1 237 g,平均(1 036±205)g.随机将所有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均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模式,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发育支持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疾病发生情况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奶量摄入、出院时体重、睡眠时间均明显增加(均P <0.05),而住院天数则明显缩短(P<0.05),营养不良、呼吸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皮肤黏膜感染的发生比率均显著降低(均P <0.05).结论 发育支持性护理模式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状况的改善及其相关疾病的减少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黄美兴;李海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