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念云
床边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是指在患者身旁所进行的实时医学检验,例如临床常见的微量血糖、C-反应蛋白测定等即属于POCT.POCT具有快捷、灵敏、不受场所限制、可以明显缩短检验周转期(TAT)等特点,并且其结果与传统或参考方法所得结果具有可比性,作为具革命性的新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POCT在美国的年增长率约为12%,销量达10 ~ 70亿美元[1].目前国内临床医疗对POCT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在各大中型医院内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现状是临床上做血糖POCT检测的操作者主要为当班的护理人员和部分临床医师,均为非检验专业人员,未受到相关检验知识的培训[2].
作者:隋秀梅;张道强;于淑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济宁地区三甲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现状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8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的工作倦怠检出率较高(89.1%);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与护士工作压力源存在正相关(P <0.001,P<0.01),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3个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呈负相关(P <0.05或P<0.01);副主任护师职称、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对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有稳定的正向预测作用,子女情况对去人格化维度有稳定的负向预测作用,病人护理方面的工作压力对情感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不同的个人背景和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改善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倦怠感.
作者:陈宏;李丽平;陈艳;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在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立专职静脉输液护理团队前后在我院门急诊输液的患者2 0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0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时间、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患者对输液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穿刺时间、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输液并发症(静脉炎、液体渗出、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等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输液治疗,有利于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一件式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在腹泻或大便失禁患者临床预防性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2012年1 ~12月住院早期无皮肤损伤、卧床、腹泻或大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一件式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对照组采用爽身粉联合一次性成人护理垫.比较两组病人肛周皮肤改变程度;24 h护理次数及费用;患者、家属及护士的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在预防皮肤损害,降低护理次数和费用,满意度四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大便失禁患者早期应用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护理,能有效预防肛周皮肤并发症,经济实惠,减轻护理工作量,病人、家属、护士三方面满意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骆传丽;黄开芳;郭梅;陈红;陈茁;郑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一枝黄花含漱液行口腔护理减少全麻术后患者发生口臭的可行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8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一枝黄花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口臭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口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枝黄花含漱液行口腔护理可明显降低全麻术后患者口臭的发生.
作者:张孝云;陆静波;戴金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恐惧焦虑程度、心率变化、血压和满意度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普通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严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院供应室的医院感染因素和引起感染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相同状况的医务工作者400名,其中将2012年第1季度设为对照组,共200例;将第4季度设为实验组,共200例.对照组提供我院原供应室的消毒物品和器械,实验组医务工作者提供我院经加强和预防后选拔的优秀人才消毒和灭菌后的物品和器械.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第1季度和第4季度的医务工作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第4季度总体状况明显好于第1季度.结论 通过改善医院供应科的环境状况,积极预防在整个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加强质量监管,更新医疗设备,选拔优秀的人才等,显著改善了医院感染的状况,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医院的形象和质量.
作者:张茉琴;杨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编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在社区孕妇自我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社区孕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由社区护士运用自编的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对孕妇实施一对一培训,给予讲解、示范和指导、参与、互动和角色扮演;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由课题组护士在短时间内进行一人对群体的5次课堂式健康教育讲座.结果 生产2个月后对两组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顺产率、经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达标率与上年度比较分别提高了3.64%和59.49%.结论 运用图文式孕产妇保健手册对社区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于建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分析,探讨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的方法和对策.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除了接受术后常规指导外,还接受心理、认知和行为干预;对照组仅接受术后常规指导.对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效果如:腕肘关节、肩关节的功能、患肢抬高和外展程度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性干预是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良好对策,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焦水平;林义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B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至中心静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经锁骨下静脉置入CVC导管至中心静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置管一般情况,院内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ICC导管一般可以保留1年,但大部分患者移植术后要求不再留用.观察组患者院内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留置耐高压型双腔PICC导管安全性高,不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并在移植中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
作者:贾博军;莫叙;赵瑞青;范小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留置针静脉穿刺时非营养性吸吮(NNS)对疼痛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胎龄>37 w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留置针穿刺时给予NNS,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新生儿疼痛估量表(NIPS)评估新生儿在留置针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留置针静脉穿刺时进行NNS可以减轻新生儿刺激时的疼痛反应,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张忠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全程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胸外科食管癌术后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52例和干预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心理指导、完善健康宣教、加强营养指导、出院后随访等全程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化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生命意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祥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保温护理在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进行宫腔镜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保温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寒战、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毕时肾上腺激素(AD)、去甲肾上腺激素(NE)和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保温护理有利于减少宫腔镜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手术应激,减少感染.
作者:鲁燕;马慧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我院在我院抽取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实施细节管理工作2年后再次抽取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2011年我院开始注重消毒供应室的细节管理.结果 细节管理实施后2年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在安全意识和护理知识上医护人员也较之以前有了提高,并且他们的护理质量和水平也大幅度的提高(P<0.05).结论 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理知识,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孙启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家庭氧疗的各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及系统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自身无自理能力,照顾者对氧疗认识不足,患者和家属文化低、需求少而实施家庭氧疗比例相对较低.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不能坚持实施家庭氧疗的原因为无自理能力,对氧疗认识不足,患者和家属文化低、需求少及经济来源不足.
作者:张丽;冯颖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双心医学在冠心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收治的社区冠心病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指导,观察组加强情感支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1年后的心理状态,患者1年内的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医学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干预,对于稳定病情和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宏慧;周和;黎丽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前手术是治疗胶质瘤的首选方法,是目前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办法,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着重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雅芳;申静琳;曲德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细节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研究法将我院2011年之前的39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与201 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42例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细节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从就诊至静脉溶栓前所需的时间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影响.结果 通过观察了解分析后发现,对照组从就诊至静脉溶栓前所需的时间为(95.2±16.2)min,观察组从就诊至静脉溶栓前所需的时间为(42.1±18.9)min;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则分别为58.97%和88.09%;并且观察组细节优质护理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生活质量.结论 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进行细节优质的护理能够更好地减少患者在治疗期间所需要的时间,而且无论在治疗效果还是在恢复状况方面都比常规护理更加有效,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报告了Child-Pugh C级肝炎肝硬化伴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共29例Child-Pugh C级肝炎肝硬化伴有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后体位、伤口、引流管、饮食、心理、并发症等多方位护理,并观察护理疗效.29例患者术后1例患者死亡,其余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周密细致的护理可提高Child-Pugh C级肝炎肝硬化伴有肝癌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艳;丁滢;刘春梅;胡国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了12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单乳头双输尿管一侧腹壁造口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膀胱癌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单乳头双输尿管一侧腹壁造口术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12例患者术程顺利,经过精心的术后护理、造口的观察与护理、健康宣教、完善的康复计划,均痊愈出院.结论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单乳头双输尿管一侧腹壁造口术患者需终身佩戴造口袋生活,护士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输尿管支架管通畅,做好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以保证手术取得成功,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潘虹;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