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专职静脉输液护理团队在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徐红

关键词:静脉输液, 专职护理团队, 应用价值,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在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立专职静脉输液护理团队前后在我院门急诊输液的患者2 0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0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时间、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患者对输液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穿刺时间、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输液并发症(静脉炎、液体渗出、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等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输液治疗,有利于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推广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病人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手术室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健康宣教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使健康宣教更加规范化,有利于增加病人的健康知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10例择期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遵医嘱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建立食管癌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并按路径表对患者实施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肺不张、肺部感染及乳糜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6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护理组给予综合饮食护理措施,内容包括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肾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后护理组TP、ALB、PA和H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营养状况,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进展.

    作者:孙志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语资料术前访视对维族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双语访视资料对维族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手术的维族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依照常规汉语术前访视表进行访视;观察组依照双语访视资料(包括维汉两种版本宣传册、维汉两种版本宣传图片)进行术前访视.结果 两组病人访视后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语访视资料,使维族手术患者较准确地接受访视内容,减轻了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了术前访视质量,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康伟;刘丽;姚春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心医学在冠心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心医学在冠心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收治的社区冠心病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指导,观察组加强情感支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1年后的心理状态,患者1年内的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医学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干预,对于稳定病情和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宏慧;周和;黎丽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个性化康复计划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计划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康复指导.结果 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087,P<0.01;=3.383,P<0.01).观察组轻度运动障碍患者和生活自理能力良好者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x2=1.223,P>0.05;x2=0.488,P>0.05).结论 个性化康复指导,对于提高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董杏薇;邓丽芳;朱艳;李穗鸥;黎文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件式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在腹泻或大便失禁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一件式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在腹泻或大便失禁患者临床预防性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2012年1 ~12月住院早期无皮肤损伤、卧床、腹泻或大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一件式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对照组采用爽身粉联合一次性成人护理垫.比较两组病人肛周皮肤改变程度;24 h护理次数及费用;患者、家属及护士的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在预防皮肤损害,降低护理次数和费用,满意度四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大便失禁患者早期应用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护理,能有效预防肛周皮肤并发症,经济实惠,减轻护理工作量,病人、家属、护士三方面满意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骆传丽;黄开芳;郭梅;陈红;陈茁;郑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产后保健护理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产后保健工作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康复产生的影响,探讨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30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指导,实验组采用保健护理指导,通过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状况、婴儿的护理状况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产妇的其他疾病患病率较低,母乳喂养状况以及婴儿护理状况都比对照组状况好.结论 妇女在产褥期会出现比较多的健康问题,医护人员要加强对产后护理工作的指导,及时解决产妇心理与生理上的问题,提高其健康状况.

    作者:常隽;杨凌艳;刘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呼吸机治疗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呼吸机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 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接诊的4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呼吸机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根据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呼吸情况、紫绀等指标进行判定,比较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PH值、PaCO2、PaO2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进行呼吸机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丽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负性心理进行分析,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社会支持等护理对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 干预前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评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负性心理,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正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建明;唐良春;吕莹莹;黎月秋;谢小冰;彭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利多卡因在神志清醒患者吸痰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在清醒患者吸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需吸痰的清醒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在吸引前沿气管内缓慢注入2%的利多卡因0.5~1 ml,2 ~3 min后行气道内吸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气道内吸引.结果 两组患者咳嗽、疼痛、躁动、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心律异常、恶心等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痰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吸痰过程中、吸痰后2 min、吸痰后5 min的血氧饱和度检测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多卡因能够减轻清醒患者吸痰中的机体反应,降低气管的敏感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月珍;林艺珍;高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1例无针密闭静脉输血在上消化道出血输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针密闭静脉输血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消化科的62例消化道大出血输血患者应用两种输血技术进行观察、护理、比较.结果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血明显优于头皮针常规输血(P<0.05).结论 无针密闭静脉输血在消化道大出血输血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唐金莉;荣加;王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9例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SCL-90总分为(133.71±35.36)分,各因子分中,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因子检出率为48.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中,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的水平较差.

    作者:陶朵;谭坚铃;陈琪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前访视,治疗组患者给予术前访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入室后的围手术期内负面情绪、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入室后的围手术期负面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5%)明显高于对照组(65.8%)(P<0.05).结论 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信心,与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葛东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患者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对照组患者不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康复时间、疼痛持续平均时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康复时间及疼痛持续平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大化的防治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患平均康复时间和病患疼痛时间,给予患者心灵上的安慰,有助于患者身心恢复健康.

    作者:丁建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口腔卫生行为及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口腔卫生行为及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为临床早期实施口腔保健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口腔卫生行为及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水平调查.结果 卫生行为方面: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刷牙时间及使用牙线者分别为21%、18%、3%,选用含氟牙膏者为30%,口腔不适时及时就医者占6%;保健知识方面:了解刷牙目的、掌握更换牙刷时间、了解预防龋齿有效的牙膏者分别为23%、7%、20%,从未做过洁牙者占95%,完全不了解糖尿病与口腔疾患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者占92%.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在卫生行为及保健知识认知方面均存在差异(均P< 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不良口腔卫生行为率高,保健知识认知率低;患者口腔卫生行为及保健知识认知水平受年龄与文化程度影响;认知水平又直接影响患者的口腔卫生行为.将口腔保健知识纳入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内容之一,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文兰;朱梅红;何燕君;卿安蓉;梁毅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胃癌行胃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前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评价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综合提升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邵世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AMI患者96例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对比分析实施干预前后SCL-90评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SAQ得分等.结果 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CL-90各指标得分显著降低(P<0.05);健康知识的掌握人数明显增多(P<0.05);躯体活动受限程度以及治疗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对恢复期的老年AMI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应激和疼痛耐受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的心率、血压、皮质醇和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4h、6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可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异趋于平衡,减轻应激状态,提高疼痛耐受度.

    作者:叶群英;蓝惠兰;黎春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神经外科手术后在监护苏醒室重症患者2087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神经外科手术后在监护苏醒室重症患者197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重症神经外科护理外,对每个患者采用人性化和专业化的管理.结果 实施人性化、专项化管理后实验组患者家属及患者满意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 0.01),拔管率和差错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 <0.01).结论 实施人性化、专项化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护患关系,大大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安全及服务质量.

    作者:王秀华;周晶;刘靖;齐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