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应用效果

李倩

关键词:AMI, 恢复期, 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AMI患者96例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对比分析实施干预前后SCL-90评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SAQ得分等.结果 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CL-90各指标得分显著降低(P<0.05);健康知识的掌握人数明显增多(P<0.05);躯体活动受限程度以及治疗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对恢复期的老年AMI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31例无针密闭静脉输血在上消化道出血输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针密闭静脉输血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消化科的62例消化道大出血输血患者应用两种输血技术进行观察、护理、比较.结果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血明显优于头皮针常规输血(P<0.05).结论 无针密闭静脉输血在消化道大出血输血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唐金莉;荣加;王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两种起搏电极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目的 比较应用传统的起搏电极和应用主动电极在植入永久起搏器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住院在右室部位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100例,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应用主动电极植入永久起搏器,B组应用传统电极植入永久起搏器.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电极脱位、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A组发生电极脱位、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应用主动电极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方法明显优于应用传统起搏电极的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67例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患者围术期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是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患者身心处于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1].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或心悸等;同时由于甲状腺手术时患者头颈过度后仰,体位极不舒适,甲状腺手术合并颈椎病患者大多伴心悸、眩晕、恶心呕吐、头痛等.因此,我科针对围术期不同阶段病人对舒适的要求,开展舒适护理,帮助病人以佳身心状态配合治疗,顺利渡过围术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仕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心医学在冠心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心医学在冠心病社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收治的社区冠心病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指导,观察组加强情感支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1年后的心理状态,患者1年内的住院率.结果 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内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医学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社区干预,对于稳定病情和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孙宏慧;周和;黎丽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胃癌行胃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前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评价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综合提升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邵世韵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195名肿瘤专科医院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及思考

    目的 了解我院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现况,探讨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测量我院195名护士评判性思维技能和评判性思维精神.结果 69.7%的护士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9.2%的护士有中等水平的评判性思维倾向.职称、年龄、是否自学护理知识、是否接受过评判性思维教育、是否阅读护理杂志等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大小具有相关性.结论 对肿瘤专科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但应重视三基知识训练、专科护理理论传授,更应重视培养护士有效合作的能力、独立获得信息的能力、自学的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作者:陈丽君;周文婧;常鑫;黄英凡;陆杰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晨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2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1年1月~2011年12月20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晨间护理之后,由护士长或者责任组长对护理情况进行评估,而观察组的患者在晨间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具体的评分和扣分标准,并将整个护理工作流程进行具体化和程序化,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效果观察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晨间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护士自我效能感评分、基础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展间护理质量评分表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士的自我效能,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司念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抗NMDA受体脑病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脑病(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抗NMDA受体脑病)是一种与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的并且对治疗敏感的边缘叶脑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前驱常有发热、头痛、咳嗽、乏力等类似病毒感染症状.多数患者发病3 w内可出现痫性发作、意识水平降低.在此阶段多数患者可出现中枢性通气不足(常常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运动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病情不稳定,严重者可能需要在ICU中进行加强监护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逐渐康复,少数遗留严重残疾或死亡[1].

    作者:付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综合ICU护士对突发事件知识认知的现况调查

    目的 探讨综合ICU护士对突发事件相关知识认知的现状,为进一步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38名综合ICU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实施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hs'α为0.84,内容效度CVI为0.91.结果 综合ICU护士对急救技能、各种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掌握较好;对化学中毒急救、放射事故急救、流行病学调查知识掌握较欠缺.近一半ICU护士参与过突发事件的抢救,同时,参与过科级、院级突发事件的相关培训,培训时间多为每年6~ 10学时.结论 综合ICU护士的突发事件认知程度不同,应根据ICU护士的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能级培训.

    作者:王海燕;肖江琴;杨媛;马海鹤;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患者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对照组患者不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康复时间、疼痛持续平均时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康复时间及疼痛持续平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大化的防治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患平均康复时间和病患疼痛时间,给予患者心灵上的安慰,有助于患者身心恢复健康.

    作者:丁建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9例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SCL-90总分为(133.71±35.36)分,各因子分中,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因子检出率为48.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中,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的水平较差.

    作者:陶朵;谭坚铃;陈琪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hild-Pugh C级肝炎肝硬化伴肝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报告了Child-Pugh C级肝炎肝硬化伴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共29例Child-Pugh C级肝炎肝硬化伴有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后体位、伤口、引流管、饮食、心理、并发症等多方位护理,并观察护理疗效.29例患者术后1例患者死亡,其余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周密细致的护理可提高Child-Pugh C级肝炎肝硬化伴有肝癌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艳;丁滢;刘春梅;胡国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2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至2010年2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临床资料,总结换血前、换血中和换血后的护理要点.结果 25例患儿换血治疗24 h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效果理想.结论 换血前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熟练操作,换血后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惠平;谢惠娟;梁伟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护理人员健康安全造成伤害的职业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60例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自我院实施职业安全防范对策后,护理人员自身防范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P<0.05),并有效的降低了职业危害的发生率(P<0.05).结论 医院消毒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是医护工作质量的根本保障,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目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是提高职业安全管理的关键.

    作者:徐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口腔护理时机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时机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实施机械通气的危重外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接受常规每12小时口腔护理一次以及8小时、6小时行口腔护理一次.观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以及肺深部菌群变化、口腔黏膜下层的破溃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改变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口腔霉菌、溃疡以及VAP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A和实验组B(P<0.05),实验组A发生率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和实验组B VAP发生的时间有显著性增加(P<0.05);实验组A和实验组B的VAP发生时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和实验组B早期(≤4天)VAP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延期(>4天)VAP发生率和总VAP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实验组A与实验组B在早期、延期及总VAP发生率方面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危重外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可适当增加口腔护理的频率,研究发现每6小时做一次口腔护理是一个较佳的口腔护理时机,可以有效控制VAP的发生.

    作者:李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提高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皮质醇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使白内障围术期成为一个衔接严密的、连续性的、一体化的无缝隙过程,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郭玲;孔冬;王晓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8月~ 2013年2月将接受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与指导,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生活质量QLQ-LC43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除了在气促和经济状况两个条目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其他条目均有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由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t=0.24、0.58,P均>0.05),但是在干预后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5、4.01,P均<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充分调动了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进而增强患者抵御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晓珊;梁妙英;雷丽婵;陈明华;陈玉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我院在我院抽取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实施细节管理工作2年后再次抽取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2011年我院开始注重消毒供应室的细节管理.结果 细节管理实施后2年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在安全意识和护理知识上医护人员也较之以前有了提高,并且他们的护理质量和水平也大幅度的提高(P<0.05).结论 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理知识,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孙启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TVT-O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采用TVT-O治疗SUI50例女性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总结.结果 5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控尿能力;5例患者术后1~3d下肢活动受限,3d后完全恢复正常;5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延长留置导尿管1~2d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无病例出现术中大出血、血肿、阴道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4 ~16个月,无吊带外露发生,100%达到良好控尿.结论 TVT-O术是经TVT术改良的微创治疗女性SUI手术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的优点,术前和术后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

    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卒中导致偏瘫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干预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状况,采用Fegl-Mevye积分[4]评定患者肢体功能情况,同时分析疗效及后遗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干预组Barther指数和Fegl-Mevyer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后遗症如肩手综合征和足外翻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其神经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等,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治疗的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阿娟;杨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