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仕千
报告了Child-Pugh C级肝炎肝硬化伴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共29例Child-Pugh C级肝炎肝硬化伴有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后体位、伤口、引流管、饮食、心理、并发症等多方位护理,并观察护理疗效.29例患者术后1例患者死亡,其余2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周密细致的护理可提高Child-Pugh C级肝炎肝硬化伴有肝癌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艳;丁滢;刘春梅;胡国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产后保健工作对产妇心理和生理康复产生的影响,探讨科学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30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指导,实验组采用保健护理指导,通过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状况、婴儿的护理状况以及其他疾病的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产妇的其他疾病患病率较低,母乳喂养状况以及婴儿护理状况都比对照组状况好.结论 妇女在产褥期会出现比较多的健康问题,医护人员要加强对产后护理工作的指导,及时解决产妇心理与生理上的问题,提高其健康状况.
作者:常隽;杨凌艳;刘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同步放化疗是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治疗主要方式,明显地改善了宫颈癌的生存率,但引起的不良反应,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严重影响宫颈癌的预后.本文综述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因素、预防及护理措施,旨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院供应室的医院感染因素和引起感染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相同状况的医务工作者400名,其中将2012年第1季度设为对照组,共200例;将第4季度设为实验组,共200例.对照组提供我院原供应室的消毒物品和器械,实验组医务工作者提供我院经加强和预防后选拔的优秀人才消毒和灭菌后的物品和器械.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第1季度和第4季度的医务工作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第4季度总体状况明显好于第1季度.结论 通过改善医院供应科的环境状况,积极预防在整个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加强质量监管,更新医疗设备,选拔优秀的人才等,显著改善了医院感染的状况,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医院的形象和质量.
作者:张茉琴;杨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AMI患者96例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对比分析实施干预前后SCL-90评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SAQ得分等.结果 本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SCL-90各指标得分显著降低(P<0.05);健康知识的掌握人数明显增多(P<0.05);躯体活动受限程度以及治疗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对恢复期的老年AMI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8月~ 2013年2月将接受化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与指导,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心理变化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生活质量QLQ-LC43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除了在气促和经济状况两个条目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其他条目均有明显差异(P<0.05).这表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由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t=0.24、0.58,P均>0.05),但是在干预后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5、4.01,P均<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充分调动了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进而增强患者抵御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晓珊;梁妙英;雷丽婵;陈明华;陈玉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至2010年2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临床资料,总结换血前、换血中和换血后的护理要点.结果 25例患儿换血治疗24 h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效果理想.结论 换血前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熟练操作,换血后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惠平;谢惠娟;梁伟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抚触保健护理方式对新生儿体格发育以及胆红素的影响.方法 本院小儿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共有新生婴儿148例,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对新生儿运用抚触保健的护理措施,观察对新生儿体格发育以及胆红素的影响.结果 在对本院新生儿运用抚触保健护理之后,新生儿的体重等各项指标发育良好,其胆红素的相关病症均得到较为明显的控制.结论 对新生儿运用抚触保健护理措施,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神经以及体格发育,并对胆红素的相关病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作者:宿传荣;陈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接受雾化治疗的16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根据患儿病情采用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同时两组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痊愈疗程、舒适程度及患儿与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痊愈疗程较短,舒适程度较高,治疗效果较满意.结论 对患病儿童在接受治疗期间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舒适度,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潘连花;张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9例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SCL-90总分为(133.71±35.36)分,各因子分中,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因子检出率为48.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中,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的水平较差.
作者:陶朵;谭坚铃;陈琪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包括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排班模式,扩大工作权限,开展健康宣教,达到患者满意.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裴艳玲;郭彩霞;伏鑫;赵琪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292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146例.常规组的产妇给予常规产房护理,干预组的产妇给予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难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第一、第二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产房护理施行安全管理制度化能够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分娩时间、降低难产率、减轻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荷;谌祖红;姜蕾;王竹珍;张馨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使用沟通技巧,比较两组的急诊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纠纷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沟通技巧能够提高护患和谐程度,促进患者配合治疗,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汪艳娣;朱丽燕;李苹;李少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提升护理科研论文水平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科研论文指导小组并制订职责,对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全程督导,以增强写作意识,营造学术氛围等.结果 2009年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于2006年及200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科研论文指导小组进行全程督导,可较快提升护理科研论文水平.
作者:胡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静脉留置针输液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为抢救赢得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封管技术不够完善而导致留置针使用时间过短,未达到预期效果,增加病人的费用和不满[1].我科自2011年6月份开始用BD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进行封管,并进行了效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张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留置针静脉穿刺时非营养性吸吮(NNS)对疼痛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胎龄>37 w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留置针穿刺时给予NNS,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新生儿疼痛估量表(NIPS)评估新生儿在留置针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留置针静脉穿刺时进行NNS可以减轻新生儿刺激时的疼痛反应,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张忠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有效地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为晚期肺癌化疗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识别晚期肺癌化疗病人护理安全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并进行风险衡量与评价,制订风险管理策略,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和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度由(93.31 ±2.33)%提高为(97.02±1.74)%;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由(89.64±1.83)%上升为(94.89 ±3.41)%.结论 在肿瘤病区化疗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识别化疗病人存在或潜在的风险是前提,培训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专科技能是关键,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保障.
作者:李笑屏;曾华志;姚艳秋;童志雯;邓秋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负面心理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自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16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4例)与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以SF-36、SAS及SDS量表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SDS与SAS分值明显高于产前4d与分娩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分娩前的SDS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分娩前的SF-36分值明显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分娩前(P均<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或消除其负面心理因素,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提倡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林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皮质醇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使白内障围术期成为一个衔接严密的、连续性的、一体化的无缝隙过程,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郭玲;孔冬;王晓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低年级护理本科生学习热情及其影响因素,以构建针对性教育方案,提高学习热情.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9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学习热情及影响因素.结果 合格回收问卷94份,护生学习热情较高者71名,占75.53%;较差者23名,占24.47%.护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现有的课程设置的评价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就是否改换专业以及就业态度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来源、专业的作用及意义、工作辛苦程度是影响护生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结论 低年级护生专业认同感较差;影响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是学生来源、专业的作用及意义、工作辛苦程度.
作者:徐志芳;尹海鹰;农彩梅;黄曲云;韦雪丹;龙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