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干预

严华

关键词:普通外科手术,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恐惧焦虑程度、心率变化、血压和满意度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普通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康复计划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计划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康复指导.结果 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087,P<0.01;=3.383,P<0.01).观察组轻度运动障碍患者和生活自理能力良好者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x2=1.223,P>0.05;x2=0.488,P>0.05).结论 个性化康复指导,对于提高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值得临床考虑.

    作者:董杏薇;邓丽芳;朱艳;李穗鸥;黎文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神经外科手术后在监护苏醒室重症患者2087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神经外科手术后在监护苏醒室重症患者197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除常规重症神经外科护理外,对每个患者采用人性化和专业化的管理.结果 实施人性化、专项化管理后实验组患者家属及患者满意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 0.01),拔管率和差错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 <0.01).结论 实施人性化、专项化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护患关系,大大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安全及服务质量.

    作者:王秀华;周晶;刘靖;齐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近年来,腹腔镜在泌尿外科肿瘤手术中开始应用,浸润性膀胱癌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全膀胱切除术.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共实施4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近期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林常红;林治丽;车平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类型护士的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核心内容、当前研究状况等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护士的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在国内外现阶段研究存在空白,在不同类型护士中开展成就动机及自我效能感研究对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核心的意义.

    作者:张玲;张梦雨;张文静;张建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6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护理组给予综合饮食护理措施,内容包括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肾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后护理组TP、ALB、PA和H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营养状况,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进展.

    作者:孙志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手术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有利于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钟向萍;岑彩虹;李蝶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妄想性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妄想性抑郁症自杀行为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妄想性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于预后10 d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自杀行为、自杀准备行为和自杀念头的情况,对患者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无自杀行为、自杀准备行为、自杀念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妄想性抑郁症自杀行为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可以更好地避免患者出现的自杀行为和自杀心态,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农惠娟;王美;谢志妹;刘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抗NMDA受体脑病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脑病(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抗NMDA受体脑病)是一种与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的并且对治疗敏感的边缘叶脑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前驱常有发热、头痛、咳嗽、乏力等类似病毒感染症状.多数患者发病3 w内可出现痫性发作、意识水平降低.在此阶段多数患者可出现中枢性通气不足(常常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运动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病情不稳定,严重者可能需要在ICU中进行加强监护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逐渐康复,少数遗留严重残疾或死亡[1].

    作者:付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护理文书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原则应用于手术护理文书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1年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根据专科护理文书出现缺陷的特点,实施重点环节质量控制,加强监督检查,将护理文书缺陷率与2010年结果比较.结果 2011年的护理文书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护理文书质量.

    作者:吴丽心;于美华;谢玮娜;何丽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我院在我院抽取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在实施细节管理工作2年后再次抽取100位医护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2011年我院开始注重消毒供应室的细节管理.结果 细节管理实施后2年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同时,在安全意识和护理知识上医护人员也较之以前有了提高,并且他们的护理质量和水平也大幅度的提高(P<0.05).结论 细节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理知识,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孙启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静脉配置中心护理学生实习前后的调查

    目的 调查在静脉配置中心护理学生实习前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静脉配置中心进行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50名,其中2011年26名,2012年24名,实习3~4w.通过对学生进行静脉配置中心护理培训,使得所有学生均能够娴熟的掌握静脉配置中心护理的操作.分析在静脉配置中心护理实习前后的技能操作水平.结果 本组学生实习后考核均一次性通过.实习期间共配置静脉输液87 018袋,均未发现差错.结论 静脉配置中心护理实习可以使学生娴熟地掌握静脉配置中心护理的操作,为未来医院的静脉配置中心输送人才,提高整个医院的医疗水平.

    作者:林丽芳;张盛奇;陈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知-信-行教育模式对尿毒症患者透析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知-信-行教育模式对尿毒症患者透析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57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9例,对照组28例.实验组进行知-信-行教育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比较实施前后两组的知识达标、信念达标及行为达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2个月后的知识达标、信念达标及行为达标人数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知识达标和行为达标人数均高于人院2d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信念达标人数,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信念达标人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知-信-行教育模式制定的护理宣教措施可以提高尿毒症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细节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细节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研究法将我院2011年之前的39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与201 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42例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细节优质护理,观察两组从就诊至静脉溶栓前所需的时间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影响.结果 通过观察了解分析后发现,对照组从就诊至静脉溶栓前所需的时间为(95.2±16.2)min,观察组从就诊至静脉溶栓前所需的时间为(42.1±18.9)min;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则分别为58.97%和88.09%;并且观察组细节优质护理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生活质量.结论 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进行细节优质的护理能够更好地减少患者在治疗期间所需要的时间,而且无论在治疗效果还是在恢复状况方面都比常规护理更加有效,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负性心理进行分析,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社会支持等护理对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 干预前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评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负性心理,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正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建明;唐良春;吕莹莹;黎月秋;谢小冰;彭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的危险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连续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81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医嘱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研究组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护理诊断方案,制定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见的可能发生的危险性行为制定具体的防范护理措施.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危险行为发生率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入院患者进行早期入院评估与预防,加强安全管理,及时针对性的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忠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体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体位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将7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复位、复发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功能性复位比率高、复发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视网膜脱离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体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葛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规范化治疗及护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围术期治疗及护理的方法与意义.方法 手术前精确的准备,手术中减少对脑组织损伤;术后双腔管引流,严格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等.从手术中及手术后的细节上规范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及护理.结果 规范化围术期治疗及护理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存活率.结论 注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术期治疗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桑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研究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集体的方式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而观察组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健康教育前,同时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及防治两个方面的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一对一”的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立梅;郑秀芬;尹晓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语资料术前访视对维族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双语访视资料对维族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手术的维族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依照常规汉语术前访视表进行访视;观察组依照双语访视资料(包括维汉两种版本宣传册、维汉两种版本宣传图片)进行术前访视.结果 两组病人访视后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双语访视资料,使维族手术患者较准确地接受访视内容,减轻了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了术前访视质量,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康伟;刘丽;姚春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患者湿化后对舒适度和适应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湿化方法后对舒适度与对家庭关怀度的影响.方法 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每半小时滴湿化液3滴,对照组每1小时滴湿化液6滴.气管切开术后第5天进行家庭关怀度测定.分析两种不同湿化效果与对家庭关怀度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湿化后血氧饱和度、心率、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导管内痰痂形成、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P<0.01).结论 每半小时滴湿化液3滴湿化效果好,患者舒适,依从性好,适应度高.

    作者:陈纯柳;许倩茹;徐彬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