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疗效的影响

张立梅;郑秀芬;尹晓斐

关键词:健康教育, 脑梗死, 自我护理,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以集体的方式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而观察组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健康教育前,同时观察组患者在疾病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及防治两个方面的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一对一”的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剖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25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的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的程度及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由75.94%上升到96.20%.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的程度;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月桂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效果观察

    静脉留置针输液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以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利于临床用药,为抢救赢得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因封管技术不够完善而导致留置针使用时间过短,未达到预期效果,增加病人的费用和不满[1].我科自2011年6月份开始用BD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对使用留置针输液的患者进行封管,并进行了效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张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护理人员健康安全造成伤害的职业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60例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自我院实施职业安全防范对策后,护理人员自身防范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P<0.05),并有效的降低了职业危害的发生率(P<0.05).结论 医院消毒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是医护工作质量的根本保障,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目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是提高职业安全管理的关键.

    作者:徐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柔性管理在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在优化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柔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病床管理、护理文件、护理操作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柔性管理应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后,能够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群;于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提高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皮质醇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使白内障围术期成为一个衔接严密的、连续性的、一体化的无缝隙过程,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郭玲;孔冬;王晓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在改善角膜内皮移植患者负性心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改善角膜内皮移植患者负性心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接受角膜内皮移植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与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记录患者入院时、进手术室前、麻醉前、术后24h时的收缩压和心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结果 干预组在进入手术室前、麻醉前及手术后24h的收缩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患者术前1d、术后72 h 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接受角膜内皮移植手术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充分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增强抵御疾病的信心,对促进角膜移植术后患者的身心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作者:朱素玲;李佳;隋东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31例无针密闭静脉输血在上消化道出血输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针密闭静脉输血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消化科的62例消化道大出血输血患者应用两种输血技术进行观察、护理、比较.结果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血明显优于头皮针常规输血(P<0.05).结论 无针密闭静脉输血在消化道大出血输血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唐金莉;荣加;王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耐高压双腔PICC导管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B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至中心静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经锁骨下静脉置入CVC导管至中心静脉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置管一般情况,院内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ICC导管一般可以保留1年,但大部分患者移植术后要求不再留用.观察组患者院内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留置耐高压型双腔PICC导管安全性高,不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并在移植中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

    作者:贾博军;莫叙;赵瑞青;范小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妇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妇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和知晓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疾病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其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的提高.

    作者:颜美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前访视,治疗组患者给予术前访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入室后的围手术期内负面情绪、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入室后的围手术期负面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3.5%)明显高于对照组(65.8%)(P<0.05).结论 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信心,与医生积极配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葛东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的危险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连续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82例)和对照组(81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医嘱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研究组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护理诊断方案,制定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预见的可能发生的危险性行为制定具体的防范护理措施.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危险行为发生率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入院患者进行早期入院评估与预防,加强安全管理,及时针对性的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明显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忠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Ⅲ型前列腺炎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Ⅲ型前列腺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确诊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9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复方治疗;治疗组服用中药复方治疗的同时,给予专业心理护理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 w检测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治疗后也显著下降(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中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心理护理联合中药复方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艳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口腔护理时机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时机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实施机械通气的危重外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接受常规每12小时口腔护理一次以及8小时、6小时行口腔护理一次.观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以及肺深部菌群变化、口腔黏膜下层的破溃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改变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口腔霉菌、溃疡以及VAP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A和实验组B(P<0.05),实验组A发生率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和实验组B VAP发生的时间有显著性增加(P<0.05);实验组A和实验组B的VAP发生时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和实验组B早期(≤4天)VAP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延期(>4天)VAP发生率和总VAP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实验组A与实验组B在早期、延期及总VAP发生率方面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危重外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可适当增加口腔护理的频率,研究发现每6小时做一次口腔护理是一个较佳的口腔护理时机,可以有效控制VAP的发生.

    作者:李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康惠尔透明贴预防足叶乙甙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足叶乙甙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注足叶乙甙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予穿刺成功后沿静脉走向预防性应用10 cm × 10 cm康惠尔透明贴固定留置针,对照组使用6 cm×7 cm3 M透明贴覆盖固定,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有3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有15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对足叶乙甙引起的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作者:费力娟;王秀云;李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40例普外科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普外科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普外科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而对照组仅为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宋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应激和疼痛耐受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的心率、血压、皮质醇和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4h、6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可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异趋于平衡,减轻应激状态,提高疼痛耐受度.

    作者:叶群英;蓝惠兰;黎春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期护理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和生理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期护理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手术配合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全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生理舒适度.结果 两组患者访视前焦虑、抑郁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前,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全期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和紧张,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心理、生理条件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疗效.

    作者:李富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综合ICU护士对突发事件知识认知的现况调查

    目的 探讨综合ICU护士对突发事件相关知识认知的现状,为进一步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38名综合ICU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实施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hs'α为0.84,内容效度CVI为0.91.结果 综合ICU护士对急救技能、各种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掌握较好;对化学中毒急救、放射事故急救、流行病学调查知识掌握较欠缺.近一半ICU护士参与过突发事件的抢救,同时,参与过科级、院级突发事件的相关培训,培训时间多为每年6~ 10学时.结论 综合ICU护士的突发事件认知程度不同,应根据ICU护士的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能级培训.

    作者:王海燕;肖江琴;杨媛;马海鹤;李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负性心理进行分析,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社会支持等护理对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 干预前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评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负性心理,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正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建明;唐良春;吕莹莹;黎月秋;谢小冰;彭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9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观察与应用

    目的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应用观察和分析.方法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结果 从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在总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总满意度方面差异比较明显,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78.7%、95.7%;住院时间(38.2±6.9)d、(23.4±2.6)d;满意度87.6%、97.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方式从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需要出发,较一般护理方式,更能让糖尿病老年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尊重,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杨万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