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妇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颜美荣

关键词:连贯性护理, 健康教育, 妇科疾病,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妇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和知晓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疾病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其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的提高.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妄想性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妄想性抑郁症自杀行为患者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妄想性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于预后10 d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自杀行为、自杀准备行为和自杀念头的情况,对患者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无自杀行为、自杀准备行为、自杀念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妄想性抑郁症自杀行为患者给予临床综合护理可以更好地避免患者出现的自杀行为和自杀心态,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农惠娟;王美;谢志妹;刘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应激和疼痛耐受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前的心率、血压、皮质醇和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4h、6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急诊手术中的应用可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异趋于平衡,减轻应激状态,提高疼痛耐受度.

    作者:叶群英;蓝惠兰;黎春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膀胱癌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膀胱癌患者化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膀胱癌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正常生理及药物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总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丁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患者湿化后对舒适度和适应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两种湿化方法后对舒适度与对家庭关怀度的影响.方法 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每半小时滴湿化液3滴,对照组每1小时滴湿化液6滴.气管切开术后第5天进行家庭关怀度测定.分析两种不同湿化效果与对家庭关怀度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湿化后血氧饱和度、心率、痰液黏稠度、刺激性咳嗽、导管内痰痂形成、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P<0.01).结论 每半小时滴湿化液3滴湿化效果好,患者舒适,依从性好,适应度高.

    作者:陈纯柳;许倩茹;徐彬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济宁护士工作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济宁地区三甲医院护士的工作倦怠现状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8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的工作倦怠检出率较高(89.1%);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与护士工作压力源存在正相关(P <0.001,P<0.01),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3个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呈负相关(P <0.05或P<0.01);副主任护师职称、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对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有稳定的正向预测作用,子女情况对去人格化维度有稳定的负向预测作用,病人护理方面的工作压力对情感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不同的个人背景和工作压力源对护士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改善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倦怠感.

    作者:陈宏;李丽平;陈艳;王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6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护理组给予综合饮食护理措施,内容包括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肾功能指标.结果 干预后护理组TP、ALB、PA和H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营养状况,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进展.

    作者:孙志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对患者急诊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使用沟通技巧,比较两组的急诊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纠纷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沟通技巧能够提高护患和谐程度,促进患者配合治疗,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汪艳娣;朱丽燕;李苹;李少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有效率,并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规范治疗8 w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2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40%.研究组在在体能、精神影响、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西南多民族地区低年级护生学习热情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和分析低年级护理本科生学习热情及其影响因素,以构建针对性教育方案,提高学习热情.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9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学习热情及影响因素.结果 合格回收问卷94份,护生学习热情较高者71名,占75.53%;较差者23名,占24.47%.护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现有的课程设置的评价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就是否改换专业以及就业态度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来源、专业的作用及意义、工作辛苦程度是影响护生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结论 低年级护生专业认同感较差;影响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是学生来源、专业的作用及意义、工作辛苦程度.

    作者:徐志芳;尹海鹰;农彩梅;黄曲云;韦雪丹;龙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48例实施LEEP治疗CIN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观察和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率100%.结论 规范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增进了患者生理及心理的舒适,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抗NMDA受体脑病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脑病(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抗NMDA受体脑病)是一种与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的并且对治疗敏感的边缘叶脑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前驱常有发热、头痛、咳嗽、乏力等类似病毒感染症状.多数患者发病3 w内可出现痫性发作、意识水平降低.在此阶段多数患者可出现中枢性通气不足(常常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运动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病情不稳定,严重者可能需要在ICU中进行加强监护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逐渐康复,少数遗留严重残疾或死亡[1].

    作者:付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口腔护理时机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时机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实施机械通气的危重外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接受常规每12小时口腔护理一次以及8小时、6小时行口腔护理一次.观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以及肺深部菌群变化、口腔黏膜下层的破溃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改变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口腔霉菌、溃疡以及VAP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A和实验组B(P<0.05),实验组A发生率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和实验组B VAP发生的时间有显著性增加(P<0.05);实验组A和实验组B的VAP发生时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和实验组B早期(≤4天)VAP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延期(>4天)VAP发生率和总VAP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实验组A与实验组B在早期、延期及总VAP发生率方面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危重外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可适当增加口腔护理的频率,研究发现每6小时做一次口腔护理是一个较佳的口腔护理时机,可以有效控制VAP的发生.

    作者:李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知-信-行教育模式对尿毒症患者透析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知-信-行教育模式对尿毒症患者透析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57例尿毒症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9例,对照组28例.实验组进行知-信-行教育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比较实施前后两组的知识达标、信念达标及行为达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2个月后的知识达标、信念达标及行为达标人数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知识达标和行为达标人数均高于人院2d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信念达标人数,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信念达标人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知-信-行教育模式制定的护理宣教措施可以提高尿毒症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玉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418例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呼吸道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并探究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道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41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1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心脏直视手术后的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精心的呼吸道整体性的护理.监测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从而评价整体性呼吸道护理对于小儿心脏术后的价值.结果 实验组患儿出现并发症9例,发生率2.15%;对照组患儿出现并发症(或死亡)51例,发生率10.0%.治疗效果相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系统的呼吸道护理能缓解患儿痛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患儿恢复,减轻家庭压力和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少芬;陈秀红;梁巧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两种起搏电极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目的 比较应用传统的起搏电极和应用主动电极在植入永久起搏器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住院在右室部位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100例,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应用主动电极植入永久起搏器,B组应用传统电极植入永久起搏器.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电极脱位、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A组发生电极脱位、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应用主动电极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方法明显优于应用传统起搏电极的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徐州市两所三甲医院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现状的调查

    目的 了解我市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为医院开展循证护理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徐州市三甲三级甲等医院73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评价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实践情况.结果 EBPQ问卷总分均分为3.28±0.82,实践行为、态度、知识各维度平均分分别为2.92±0.90、3.58±1.74;不同的年龄组别的研究对象在EBPQ问卷总分、实践行为、知识技能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态度得分在不同的年龄组别之间无差异(P>0.05).21 ~ 30岁年龄组在实践行为维度得分低,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组(P<0.05),而其他组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1 ~30岁年龄组在知识技能维度得分低,显著低于31 ~40岁年龄组、41岁以上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1~ 30岁年龄组在问卷总分低于31 ~40岁年龄组和41~ 50岁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学历在EBPQ问卷的实践行为维度、态度维度、知识技能维度及问卷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科学历护士在循证实践行为、循证知识技能的得分高,显著大专组(P<0.05);职称不同,循证护理实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和EBPQ问卷总分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职称的护士得分高于中级职称护士,中级职称护士的得分高于初级职称护士的得分(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要采用多层次、多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训,以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不良反应防护的研究进展

    同步放化疗是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治疗主要方式,明显地改善了宫颈癌的生存率,但引起的不良反应,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严重影响宫颈癌的预后.本文综述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后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因素、预防及护理措施,旨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患者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对照组患者不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康复时间、疼痛持续平均时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康复时间及疼痛持续平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大化的防治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患平均康复时间和病患疼痛时间,给予患者心灵上的安慰,有助于患者身心恢复健康.

    作者:丁建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方法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9例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SCL-90总分为(133.71±35.36)分,各因子分中,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因子检出率为48.5%.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中,躯体化、恐怖、精神病性因子的水平较差.

    作者:陶朵;谭坚铃;陈琪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胶质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前手术是治疗胶质瘤的首选方法,是目前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办法,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着重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雅芳;申静琳;曲德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