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蓉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体外循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0例先心病患者按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行体外循环手术,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胃肠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率、住ICU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改善体外循环患者的肺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明艳;詹胜丹;王明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至2010年2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临床资料,总结换血前、换血中和换血后的护理要点.结果 25例患儿换血治疗24 h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效果理想.结论 换血前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熟练操作,换血后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惠平;谢惠娟;梁伟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留置针静脉穿刺时非营养性吸吮(NNS)对疼痛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胎龄>37 w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留置针穿刺时给予NNS,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新生儿疼痛估量表(NIPS)评估新生儿在留置针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留置针静脉穿刺时进行NNS可以减轻新生儿刺激时的疼痛反应,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张忠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分析,探讨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的方法和对策.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除了接受术后常规指导外,还接受心理、认知和行为干预;对照组仅接受术后常规指导.对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效果如:腕肘关节、肩关节的功能、患肢抬高和外展程度均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性干预是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良好对策,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焦水平;林义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腹腔镜在泌尿外科肿瘤手术中开始应用,浸润性膀胱癌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全膀胱切除术.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共实施4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近期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林常红;林治丽;车平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SAS评分.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SAS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节约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揭子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妇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和知晓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疾病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其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的提高.
作者:颜美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建立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在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成立专职静脉输液护理团队前后在我院门急诊输液的患者2 0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00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时间、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患者对输液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静脉穿刺时间、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输液并发症(静脉炎、液体渗出、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等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输液专职护理团队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输液治疗,有利于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与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推广应用.
作者:徐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编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在社区孕妇自我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社区孕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由社区护士运用自编的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对孕妇实施一对一培训,给予讲解、示范和指导、参与、互动和角色扮演;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由课题组护士在短时间内进行一人对群体的5次课堂式健康教育讲座.结果 生产2个月后对两组产妇自我保健及新生儿保健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娩方式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顺产率、经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及达标率与上年度比较分别提高了3.64%和59.49%.结论 运用图文式孕产妇保健手册对社区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于建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一件式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在腹泻或大便失禁患者临床预防性使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2012年1 ~12月住院早期无皮肤损伤、卧床、腹泻或大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一件式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对照组采用爽身粉联合一次性成人护理垫.比较两组病人肛周皮肤改变程度;24 h护理次数及费用;患者、家属及护士的满意率.结果 实验组在预防皮肤损害,降低护理次数和费用,满意度四方面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大便失禁患者早期应用造口袋联合皮肤保护膜护理,能有效预防肛周皮肤并发症,经济实惠,减轻护理工作量,病人、家属、护士三方面满意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骆传丽;黄开芳;郭梅;陈红;陈茁;郑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包括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排班模式,扩大工作权限,开展健康宣教,达到患者满意.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裴艳玲;郭彩霞;伏鑫;赵琪珩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低年级护理本科生学习热情及其影响因素,以构建针对性教育方案,提高学习热情.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9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学习热情及影响因素.结果 合格回收问卷94份,护生学习热情较高者71名,占75.53%;较差者23名,占24.47%.护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现有的课程设置的评价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就是否改换专业以及就业态度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来源、专业的作用及意义、工作辛苦程度是影响护生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结论 低年级护生专业认同感较差;影响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是学生来源、专业的作用及意义、工作辛苦程度.
作者:徐志芳;尹海鹰;农彩梅;黄曲云;韦雪丹;龙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人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应用观察和分析.方法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结果 从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两组患者在总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总满意度方面差异比较明显,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78.7%、95.7%;住院时间(38.2±6.9)d、(23.4±2.6)d;满意度87.6%、97.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方式从患者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的需要出发,较一般护理方式,更能让糖尿病老年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尊重,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杨万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压力性尿失禁SUI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采用TVT-O治疗SUI50例女性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总结.结果 5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控尿能力;5例患者术后1~3d下肢活动受限,3d后完全恢复正常;5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延长留置导尿管1~2d后恢复正常排尿功能;无病例出现术中大出血、血肿、阴道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4 ~16个月,无吊带外露发生,100%达到良好控尿.结论 TVT-O术是经TVT术改良的微创治疗女性SUI手术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的优点,术前和术后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寻求保护性约束的有效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实施保护性约束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中,冲动伤人占52.17%,自杀、自伤占8.71%,兴奋、躁动占17.39%,拒绝治疗11.59%,其他10.14%.结论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要进行全面评估,讲究约束的技巧,加强约束后的护理,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娟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病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和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技能、动性和交往等社会功能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的阴性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精神康复,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宋文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全程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胸外科食管癌术后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52例和干预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心理指导、完善健康宣教、加强营养指导、出院后随访等全程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化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生命意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祥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科所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4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严格的按照所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患侧肢体恢复例数、住院总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患侧肢体恢复例数以及恢复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而死亡例数以及死亡率则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无论是住院总时间还是住院费用方面都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7.5%,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90%.结论 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使死亡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住院总时间和住院费用得到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门诊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实施风险管理前的患者624例设为对照组,将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实施风险管理的患者631例设为风险管理组.对风险管理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风险管理组沟通能力、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责任心、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性、服务态度及应急能力评分均高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至医院的护理管理之中,既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水平,又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郗尊青;陈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抗N-甲基-M-天冬氨酸受体脑病(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抗NMDA受体脑病)是一种与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的并且对治疗敏感的边缘叶脑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前驱常有发热、头痛、咳嗽、乏力等类似病毒感染症状.多数患者发病3 w内可出现痫性发作、意识水平降低.在此阶段多数患者可出现中枢性通气不足(常常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运动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病情不稳定,严重者可能需要在ICU中进行加强监护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逐渐康复,少数遗留严重残疾或死亡[1].
作者:付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