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利;刘大鹏;熊邦杰;张群;李德钧;侯君;王智勇
目的 了解嘉兴市一年级初入学儿童视力以及超出生理范围可能影响视力的屈光异常,为制定群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嘉兴市3所小学1 068名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现场筛查与医院复查的全面视力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x2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结果 存在屈光不正视力问题的学生占25.84%(276/1 068);不同性别学生视力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5),吉水小学生视力优于其他2所小学(x2值分别为3.27,6.28,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眼轴长度和平均屈光度呈负相关(r=0.552,P<0.01);医院复诊确诊符合率达到86.23%.结论 早期视力健康筛查具有必要性,对儿童初学时用眼习惯早期矫正具有重要意义.近视因素与用眼行为有着很大的关系,全面综合的视力检测系统需要建立和推广.
作者:郭志丽;蒋丽君;潘鹿;张勤梅;章友美;沈志新;沈瑞林;朱永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内蒙古学生人群甲乙类传染病疾病谱流行规律,为控制学生人群传染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内蒙古2009-2013年学生人群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卡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内蒙古学生人群中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17 986例,以呼吸道传染病(10 991例,61.1%)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4 977例,27.7%)为主;各传播途径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均是男性均高于女性(x2 =73.17,P<0.05);84.8%的乙类传染病发生在6~ 20岁,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在6~12岁,呼吸道传染病有6~12岁和17~20岁2个发病高峰,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高峰则在17 ~20岁.肠道传染病以9月为发病高峰期,呼吸道传染病有5月和10-11月2个发病高峰期,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在6月发病例数到达高峰,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在12个月报告发病数波动不大.结论 内蒙古学生人群传染病疾病谱存在鲜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规律.
作者:姜晓峰;郝慧霞;王文瑞;郭卫东;雷霞;卢爱桃;宋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班级集体活动对大学生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干预效果,为高校班级环境建设及大学生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江西省某高校大二年级文科类班级中,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30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中的15个班级作为实验组(603人),另15个班级作为对照组(614人),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分别为(3.61±0.94) (3.93±0.78) (3.94±0.75);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6±0.62)(1.24±0.67)(1.26±0.71)分;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0.12%,6.30%,6.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分别为(3.62±0.87)(3.64±0.84)(3.63±0.91)分;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5±0.68)(1.71±0.72)(1.72±0.69)分;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0.26%,9.77%,9.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初的班级环境得分、自杀意念得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实验组干预末、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高于对照组,而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班集体活动对大学生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高校在班级建设及大学生危机干预工作中应重视班集体活动的开展.
作者:巢传宣;邹颖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腰背疼痛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青少年非特异性腰背疼痛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对北京、天津、武汉、大连4市7所中学的3 609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使用有序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CMH法分析青少年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现状及相关因素.结果 初中组非特异性背部疼痛、腰部疼痛以及腰背部结合痛1个月期间的患病率分别为22.03%,28.73%,12.66%;高中组非特异性背部疼痛、腰部疼痛以及腰背部结合痛1个月期间的患病率分别为28.84%,34.50%,17.59%.在男生中,高中组背痛和腰背结合痛患病率与初中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49,7.92,P值均<0.01).在女生中,高中组背痛、腰痛以及腰背结合痛患病率与初中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88,18.13,9.31,P值均<0.01).同学段中,女生各种疼痛类型期间患病率高于男生(x2初中值分别为16.38,9.77,13.19x2高中值分别为22.31,31.54,16.11,P值均<0.05).初中组和高中组中,较长的每日静坐时间与出现视物模糊现象是背痛结合腰痛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71,1.804,OR高中值分别为1.096,1.667,P值均<0.01).结论 青少年学生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的期间患病率较高,且与性别和学段相关,应当引起广泛的重视.减少青少年每日静坐总时间以及及时改善视力状况可能会降低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的发生.
作者:冯强;朱晓梅;张铭;孙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6~18岁中小学生零食消费情况及其对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为制定相应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南京市抽取1个城区、1个郊区、1个郊县768名6 ~18岁学生进行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及体格测量.结果 13类零食中水果消费率高,达99.7%.随着零食提供的能量占全天膳食总能量比例的上升,BMI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P<0.05);小学男生的“限量食用”零食消费频率及消费量均与B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0.187,P值均<0.05),小学男生的饮料、膨化食品、蜜饯等消费频率与B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42,0.143,0.190,P值均<0.05);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6.1%,二元LR法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油炸小食品的消费频率是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OR=1.45,95%CI=1.06~ 1.98).结论 中小学生零食消费对营养状况存在影响,应采取营养干预措施对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健康零食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作者:姜云;李小成;郭宝福;王艳莉;祝白春;金迪;射国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来访女大学生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现状,为积极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间,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TSCS)、惧怕否定量表(FNE)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选取因人际关系、社交焦虑等问题主动预约心理咨询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大学228名来访女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来访女大学生自我概念、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关系.结果 来访女大学生惧怕否定得分均值为(107.61±16.54)分.来访女大学生的强迫症状(2.44±0.82)、人际关系敏感(2.52±0.94)、抑郁(2.47±0.90)、焦虑(2.24±0.82)、偏执(2.03±0.84)以及精神病性因子(2.01±0.71)得分均超过2分,总分均值为(189.68±57.93)分,SCL-90阳性症状检出率为86.84%(198/228),来访者存在普遍的惧怕否定及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来访女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惧怕否定及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3 ~-0.723,P值均<0.05),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3 ~0.534,P值均<0.05).惧怕否定仅在来访女大学生自我概念总分与其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12.65,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9.65%.结论 自我概念及惧怕否定心理是影响来访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云喜;亢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阜阳市某高职院校女生的伤害特征和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关联作用,为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年级的1 354名女生作问卷调查,调查道路交通伤、中毒、跌落伤等13种伤害的发生情况,运用青少年亚健康评定问卷(MSQA)中的心理亚健康问卷评定研究对象的心理状态.结果 女生伤害的发生率为39.8% (539/1 354),其中扭伤的发生率高(17.8%);心理亚健康的检出率为9.6%(130/1 35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理亚健康状态与总伤害(OR=1.71,95% CI=1.18~2.49)、切割伤(OR=1.89,95% CI=1.18~3.03)和跌落伤(OR=1.85,95%CI=1.17~2.92)的发生呈正性关联(P值均<0.01).结论 高职院校女生伤害的发生率较高,心理亚健康状态与伤害发生呈正相关.
作者:孟献萍;王雪莹;陶芳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聋哑初中生自伤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聋哑学生自伤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国部分地区抽取7所聋哑学校211名学生进行自伤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聋哑中学生近1 a内自伤行为报告率为83.4%.各年级聋哑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P>0.05).不同性别聋哑生在故意拽头发、故意抓伤自己自伤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55,6.40,P值均<0.05).农村聋哑生故意打自己、咬自己、故意割伤自已发生率均高于城市聋生(x2值分别为11.82,10.04,8.33,P值均<0.05).结论 自伤行为在聋初中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且发生率较高.应该有目的地进行干预,避免发生自伤行为.
作者:邵义萍;郭爱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1周左右自愈,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1].由于幼儿机体发育不成熟,对疾病的抵抗力比较弱,在集体活动中密切接触,一旦发生该病,极易造成流行[2].近年来,各类私立托幼机构发展迅速,其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地区的托幼机构中手足口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缺乏一些有效预防措施和监管的私立幼儿园为严重[3].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沙坪坝区2012-2014年间所有已备案的公私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私立幼儿园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改善私立幼儿园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提供建议.
作者:杨鸿麟;龚涛;颜新秀;胡滨;武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Snyder等[1]将希望定义为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这种状态是以追求成功的路径(指向目标的计划)和动力(指向目标的活力)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希望感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能量,与个体的积极情感、自我价值感、生活满意度、自尊以及心理幸福感均存在正相关[2-3],与消极情绪,如倦怠感、压力呈负相关[4],是个体抑郁和焦虑的重要预测变量[5],同时希望感还在青少年非适应性的完美主义和抑郁水平之间起着中介作用[6].
作者:贺郁舒;凌宇;傅益方;曾一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互动式大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效果,探索在大学生人群中培养同伴教育师资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游戏、头脑风暴、演示等互动式方法对广州市8所高校招募的艾滋病同伴教育者698名开展培训.结果 培训后艾滋病总知识得分从(26.90±4.27)分提高到(30.04±3.01)分,总知晓率提高了9.3百分点(t=15.638,P<0.01);“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在培训后持有率降低多(15.7%);艾滋病各种正确行为意向持有率在培训后均增加(P值均<0.01);同伴教育大使对该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达98.4%;85.8%的同伴教育者表示对身边的同学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有信心.结论 互动式艾滋病同伴教育师资培训模式效果较好,经该种模式培训后可以由其在普通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
作者:孙爱;陈建伟;何子健;许信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工作倦怠与胜任力的关系,为减轻从业者工作倦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法,在全国范围内对280名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学校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问卷及工作倦怠量表.结果 工作倦怠在不同年龄、学校类型、每周咨询时数组间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胜任力中的自我成长及社会型人格因子与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5 ~-0.174,P值均<0.05);胜任力各因子与成就感降低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7 ~-0.191,P值均<0.01).在分层回归方程中,胜任力仅对成就感低落有预测作用,解释变异量为12.8%(P<0.01),对情绪衰竭以及玩世不恭的预测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年龄、学校类型及每周咨询时数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倦怠,胜任力作为个体内部因素,主要影响个人成就感.
作者:曾海萍;赵静波;刘县兰;汤芳;尹绍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重点已从规模扩张转变为质量提高,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学习倦怠是反映个体学习状态的重要指标,了解学习倦怠的现状、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我国的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有着长远的意义.
作者:于格;任文静;李海君;卢晓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课外体育锻炼方式和项目对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影响,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大学生自卑感量表为研究工具,采用自主学习、指导学习和无学习3种课外体育锻炼方式和集体与个人2种锻炼项目,对某高校球类选修课和体育必修课的21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干预实验.结果 实验前各组的自卑心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P=0.97);实验后,自主学习、指导学习、个人项目及集体项目组学生自卑心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4.08,2.16,4.05,P值均<0.01),无学习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P=0.090).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及锻炼项目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0.732,28.541,P=0.000)(P值均<0.01),锻炼方式和项目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F=37.945,P=0.000);指导学习方式组的效果优于自主学习方式组(t=2.12,P=0.035)和无学习方式组(t=4.12,P=0.000),自主学习方式组的效果优于无学习方式组(t=3.72,P=0.000).结论 不同课外锻炼方式和项目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陈开梅;盛岗;董磊;赵亚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黔北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中小学生烧烫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黔北地区随机抽取6所小学和3所初中,共调查1 855名中小学生,采用自制烧烫伤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烧烫伤知晓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在1 855名中小学生中,有238名在近1 a内发生过非故意烧烫伤,发生率为12.83%.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总知晓率为85.54%,但近1/3的学生未能达到80%的正确率且能答全对的仅占34.72%.年龄、独生子女、留守类型和母亲文化程度是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0.024,0.083,0.039,0.069,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水平急需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等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以留守学生及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为重点宣教对象,共同创造安全环境让中小学生远离烧烫伤.
作者:施尚鹏;杨华君;惠亚;杨城;王涛;石修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1].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与幼儿健康密切相关,园领导是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2],保健人员是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和实施者,园领导的重视程度、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决定了保健工作的质量.为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人员的基本情况,为区卫生行政部门有效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现对该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人员现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沈芳;袁全莲;周钰;赵温;韩萍;高素红;武蕴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性别差异对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医学文献库及二次资源.检索词选择有关心理服务及相关主题的术语,研究对象选择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调查量表均使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的态度问卷(ATSPPHS)中文修订版,对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定,同时记录文献特征,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在检索到的文献中共有11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量表使用一致的10篇共计5 258人纳入Meta分析.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总得分较男性高,对心理帮助个人需求的认识、对心理治疗耻辱的容忍性、人际开放性及对心理健康专家能力的信心4个维度的调查分析也得到同样的结果(P值均<0.05).结论 性别在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冯凤莲;王在然;冯振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况及动态趋势,为中小学校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宁夏地区2005,2010,2014年3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资料库,7~18岁中小学生共计39 333名,统计分析学生2005-2014年视力不良检出率.结果 宁夏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2005年为39.3%,2010年为39.6%,2014年为49.9%,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逐年增长和随年龄增加的趋势.2005,2010,2014年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为城市高于农村,女生高于男生,汉族高于回族(P值均<0.01).结论 宁夏地区2005-1014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有逐年增长和随年龄增加的趋势.应加强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发展.
作者:许红霞;石丽文;牛晓丽;吴文军;朱亚珍;张毓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具备情况,为提升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4年在陇东学院参与“国培计划”的586名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以不记名方式进行现场问卷填写,问卷参考“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编制,主要从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3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结果 586名“国培计划”教师的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2.63%,其中健康知识知晓率为24.91%,健康行为具备率为10.41%,健康技能具备率为32.76%.女教师总体健康素养为13.85%,高于男教师的11.88%.在健康素养3个方面中,健康行为的具备率低,低于全国教师健康素养水平(19.91%)9.5百分点,影响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年级和家庭月收入(x2值分别为9.362,32.802).结论 甘肃省参与“国培计划”培训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较低,特别是健康行为素养.应有针对性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并加强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张浩;郭秋荣;李秉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效干预.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对河南省安阳市5所监测学校共1 5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8.61%,其中轻度为31.67%,中度为6.23%,重度为0.71%.不同性别、学段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P值均<0.01),应对方式除社会支持外,其他各因子均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各维度相关(P值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应对方式的幻想否认、发泄情绪、忍耐、积极合理化解释和父亲的惩罚严厉与母亲的拒绝、否认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安阳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且与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作者:郭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