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嘉兴市一年级小学生屈光异常筛查结果分析

郭志丽;蒋丽君;潘鹿;张勤梅;章友美;沈志新;沈瑞林;朱永唯

关键词:屈光不正, 学生保健服务, 组织和管理
摘要:目的 了解嘉兴市一年级初入学儿童视力以及超出生理范围可能影响视力的屈光异常,为制定群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嘉兴市3所小学1 068名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现场筛查与医院复查的全面视力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x2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结果 存在屈光不正视力问题的学生占25.84%(276/1 068);不同性别学生视力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5),吉水小学生视力优于其他2所小学(x2值分别为3.27,6.28,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眼轴长度和平均屈光度呈负相关(r=0.552,P<0.01);医院复诊确诊符合率达到86.23%.结论 早期视力健康筛查具有必要性,对儿童初学时用眼习惯早期矫正具有重要意义.近视因素与用眼行为有着很大的关系,全面综合的视力检测系统需要建立和推广.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惧怕否定在来访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效应

    目的 了解来访女大学生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现状,为积极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间,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TSCS)、惧怕否定量表(FNE)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选取因人际关系、社交焦虑等问题主动预约心理咨询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大学228名来访女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来访女大学生自我概念、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关系.结果 来访女大学生惧怕否定得分均值为(107.61±16.54)分.来访女大学生的强迫症状(2.44±0.82)、人际关系敏感(2.52±0.94)、抑郁(2.47±0.90)、焦虑(2.24±0.82)、偏执(2.03±0.84)以及精神病性因子(2.01±0.71)得分均超过2分,总分均值为(189.68±57.93)分,SCL-90阳性症状检出率为86.84%(198/228),来访者存在普遍的惧怕否定及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来访女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惧怕否定及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3 ~-0.723,P值均<0.05),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3 ~0.534,P值均<0.05).惧怕否定仅在来访女大学生自我概念总分与其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12.65,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9.65%.结论 自我概念及惧怕否定心理是影响来访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云喜;亢旭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疆维吾尔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与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环境影响因素,为维吾尔族阅读障碍儿童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喀什、阿克苏地区3 508名三~五年级维吾尔族儿童进行调查,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X2检验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维吾尔族儿童维语阅读障碍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 维吾尔族儿童维语阅读障碍发生率为5.9%.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疆维吾尔儿童阅读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儿童完成作业有困难(OR=1.658,95% CI=1.126 ~2.442)、厌学(OR=1.511,95% CI=1.107 ~2.062)、家庭人均月收入(OR=3.544,95% CI=1.977 ~6.352)、父亲文化程度(OR=4.052,95% CI=1.834 ~8.951)和母亲文化程度(OR=2.248,95% CI=1.289~3.921).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阅读障碍并不少见,其影响因素涉及生理、心理、家庭等多个方面.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该地区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状况.

    作者:张宝平;赵华;陈蕴;周祥;左彭湘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淮北市2009-2011年儿童伤害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9-2011年淮北市儿童伤害病例的分布特征,为儿童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因伤害首次在淮北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儿童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3 a共收集儿童伤害病例3 277例,占伤害总病例数的16.41%,其中男女性别比为2.36∶1,病例年龄以5~14岁为主(45.19%).儿童伤害病例发生原因前5位依次为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钝器伤、烧烫伤和刀锐器伤(46.48%,16.20%,9.09%,9.00%,7.78%);伤害发生地点前4位依次为家中、公路街道、学校与公共场所和公共居住场所(37.26%,23.80%,21.27%,11.02%);发生时活动前4位为休闲活动、体育运动、家务学习和驾乘交通工具(61.37%,8.09%,7.84%,7.75%);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93.38%);伤害部位前3位为头部、上肢和下肢(44.19%,23.01%,18.86%);伤害程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59.53%,37.50%);伤害结局以治疗后回家和观察/住院/转院为主(54.44%,45.29%).结论 儿童主要伤害类型为跌倒坠落伤和交通事故伤害,伤害干预重点为男性和5 ~14岁年龄段人群.伤害干预策略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与发育阶段等因素的影响.

    作者:陈雪;荣峰;陶磊;张思华;黄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连市7~12岁儿童生理功能身体素质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目的 比较不同营养状况儿童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探讨肥胖对7 ~ 12岁年龄段儿童生理功能身体素质的影响规律,为提高儿童青少年生理功能身体素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辽宁省大连市4个区34所小学参与国家学生体质监测的7~12岁小学生12 798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肥胖程度儿童的生理功能测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体质量指数(BMI)低的学生在50 m跑(F值为4.532~61.708,P值均<0.01)、仰卧起坐(F值为7.164~48.668,P值均<0.01)、1 min跳绳(F值为2.929~44.314,P值均<0.05)、50 m×8往返跑(F值为18.061 ~33.018,P值均<0.01)方面成绩均优于BMI指数高的学生.肥胖组儿童的肺活量成绩要优于其他组(F值为5.20 ~51.365,P值均<0.05).结论 7~12岁年龄段儿童体重的快速增长对其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家长、学校和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儿童肥胖问题的认识,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降低儿童肥胖率.

    作者:解超;金成吉;张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班集体活动对大学生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班级集体活动对大学生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干预效果,为高校班级环境建设及大学生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江西省某高校大二年级文科类班级中,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30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中的15个班级作为实验组(603人),另15个班级作为对照组(614人),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分别为(3.61±0.94) (3.93±0.78) (3.94±0.75);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6±0.62)(1.24±0.67)(1.26±0.71)分;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0.12%,6.30%,6.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分别为(3.62±0.87)(3.64±0.84)(3.63±0.91)分;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5±0.68)(1.71±0.72)(1.72±0.69)分;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0.26%,9.77%,9.9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初的班级环境得分、自杀意念得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实验组干预末、6个月追踪的班级环境得分高于对照组,而自杀意念得分及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班集体活动对大学生班级环境及自杀意念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高校在班级建设及大学生危机干预工作中应重视班集体活动的开展.

    作者:巢传宣;邹颖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学校多媒体教室光环境评估

    目的 探讨多媒体教室光环境的评价模型,奠定中小学校多媒体教室光环境定量评价的基础.方法 参考现行标准及文献建立多媒体教室光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和层次分析(Delphi-AHP)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以标准值(Ds)、差期望值(Dw)和佳期望值(Db)计算评价集,并且利用半梯形分布函数和三角形函数来确立隶属度函数,采用大隶属度原则,得出量化的评估结果以及所属级别.结果 建立了包含18项指标的多媒体教室光环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其中4个评估层及其相对权重分别为投影性能0.500,桌面照明质量0.296,黑板照明质量0.142,光源性能0.062;指标层含显色指数、光源色温、灯具高度等18项指标,其相对权重前5位为桌面眩光(0.127),投影仪亮度、投影仪对比度和投影仪分辨率(均为0.116),黑板照度和黑板照度均匀度(均为0.061);权重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06<0.1,可接受.评价集V=[严重不合格、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运用该模型对实例进行了评价,评价级别为“良好”(B=0.410).结论 该评价模型将定性指标量化处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减轻不同主客观因素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解决了传统检验只能得出合格与否的局限,在多媒体光环境状况的监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游杰;夏伟;陈伟峰;廖庆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海淀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人员现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1].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与幼儿健康密切相关,园领导是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2],保健人员是卫生保健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和实施者,园领导的重视程度、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决定了保健工作的质量.为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人员的基本情况,为区卫生行政部门有效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现对该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人员现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沈芳;袁全莲;周钰;赵温;韩萍;高素红;武蕴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广州市一本高校大学生校园安全知信行状况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一本高校大学生校园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1-4月,在广州市6所一本高校随机发放问卷共971份,对学生的校园安全知识、行为和态度进行调查.应用SPSS 16.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推断.结果 学生校园安全知识的平均得分为(23.78±4.86)分,不同性别、专业学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3,P<0.05);学生校园安全行为的平均得分为(24.03±5.09)分,性别、年级及专业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9.88,19.88,7.88,P值均<0.05).69.0%的调查对象认为校园安全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64.0%认为学校开展的校园安全教育“非常重要”或“重要”.学生通过安全教育讲座或安全教育课程获得校园安全知识的比例分别为54.4%和45.0%.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校园安全知识和行为均处于中等水平.学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完善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校园安全知识水平,纠正校园安全行为.

    作者:梁艺华;陈爱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无聊感与手机依赖行为间中介作用

    目的 探讨生命意义感在大学生无聊感与手机依赖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深入了解手机依赖的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河南地区3所高校418名大一至大四学生,采用无聊倾向问卷(BPS)、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生命意义感量表(MLQ)进行测量.结果 男生的无聊总分高于女生(t=2.13,P<0,05),大四年级的手机依赖行为高于其他3个年级(F=2.63,P<0.05).大学生无聊感与拥有生命意义感呈负相关(r=-0.31,P<0.01),手机依赖行为与拥有生命意义感呈负相关(r=-0.20,P<0.01),无聊感和手机依赖行为呈正相关(r=0.31,P<0.01).拥有生命意义感在无聊感与手机依赖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30.06%.结论 生命意义感可以部分调节大学生在无聊时对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

    作者:姚梦萍;贾振彪;陈欣;焦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朝阳区小学生寒假家庭自测视力及用眼行为评估

    目的 了解学生寒假家庭视力自测情况和假期用眼行为情况,为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朝阳区视力不良率高的前10所小学的学生共4 032名,采用统一编制的假期作业和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学生视力家庭自测和用眼行为家长评估.结果 97.8%的家长认为防近视假期作业对自己和孩子有益,第1,2,3,4,5,6周,学生家庭自测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8.9%,50.6%,52.1%,53.6%,55.1%和54.5%.10项用眼行为中,评分平均值低的3个依次是看电视计算机每次连续时间不超过30 min(7.35± 2.45)分、看电视计算机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 h(7.46±2.51)分和三个一的读写姿势(7.87±2.00)分.第1~4周自测视力正常学生的用眼行为总评分(84.01±14.54)高于自测视力不良学生(79.52±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P<0.05).结论 假期是学生视力保护的关键时机,防近视假期作业具有重要意义和可行性.学校防近工作需要重视对学生家长假期前的健康教育.

    作者:郭向晖;崔宏亮;李振英;刘晖;冯长征;张萍;段佳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高校心理咨询师工作倦怠与胜任力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工作倦怠与胜任力的关系,为减轻从业者工作倦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法,在全国范围内对280名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学校心理咨询师胜任特征问卷及工作倦怠量表.结果 工作倦怠在不同年龄、学校类型、每周咨询时数组间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胜任力中的自我成长及社会型人格因子与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5 ~-0.174,P值均<0.05);胜任力各因子与成就感降低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7 ~-0.191,P值均<0.01).在分层回归方程中,胜任力仅对成就感低落有预测作用,解释变异量为12.8%(P<0.01),对情绪衰竭以及玩世不恭的预测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高校心理咨询师的年龄、学校类型及每周咨询时数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倦怠,胜任力作为个体内部因素,主要影响个人成就感.

    作者:曾海萍;赵静波;刘县兰;汤芳;尹绍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人际信任和心理复原力在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挫折心理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 探索人际信任和心理复原力在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挫折心理之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提供实证支持.方法 采用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心理复原力量表和挫折心理问卷,对贵州省8所大学948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挫折心理和人际信任均呈负相关,与心理复原力呈正相关;人际信任与心理复原力呈负相关(P值均<0.05).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负向预测挫折心理(β=-0.066,t=-1.335,P=0.182)和人际信任(β=-0.258,t=-1.369,P=0.171),人际信任正向预测挫折心理(β=0.167,t=2.909,P<0.05).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正向预测心理复原力(β=0.611,t=19.024,P<0.01),心理复原力负向预测挫折心理(β=-0.064,t=-1.344,P=0.179).结论 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心理复原力在积极心理品质和挫折心理两者间起中介作用.培养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提高其心理复原能力有利于增强其抗挫折能力.

    作者:臧运洪;伍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嘉兴市一年级小学生屈光异常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嘉兴市一年级初入学儿童视力以及超出生理范围可能影响视力的屈光异常,为制定群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嘉兴市3所小学1 068名一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现场筛查与医院复查的全面视力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x2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结果 存在屈光不正视力问题的学生占25.84%(276/1 068);不同性别学生视力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5),吉水小学生视力优于其他2所小学(x2值分别为3.27,6.28,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眼轴长度和平均屈光度呈负相关(r=0.552,P<0.01);医院复诊确诊符合率达到86.23%.结论 早期视力健康筛查具有必要性,对儿童初学时用眼习惯早期矫正具有重要意义.近视因素与用眼行为有着很大的关系,全面综合的视力检测系统需要建立和推广.

    作者:郭志丽;蒋丽君;潘鹿;张勤梅;章友美;沈志新;沈瑞林;朱永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青少年学生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状况

    目的 了解青少年腰背疼痛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青少年非特异性腰背疼痛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对北京、天津、武汉、大连4市7所中学的3 609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使用有序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及CMH法分析青少年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现状及相关因素.结果 初中组非特异性背部疼痛、腰部疼痛以及腰背部结合痛1个月期间的患病率分别为22.03%,28.73%,12.66%;高中组非特异性背部疼痛、腰部疼痛以及腰背部结合痛1个月期间的患病率分别为28.84%,34.50%,17.59%.在男生中,高中组背痛和腰背结合痛患病率与初中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49,7.92,P值均<0.01).在女生中,高中组背痛、腰痛以及腰背结合痛患病率与初中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88,18.13,9.31,P值均<0.01).同学段中,女生各种疼痛类型期间患病率高于男生(x2初中值分别为16.38,9.77,13.19x2高中值分别为22.31,31.54,16.11,P值均<0.05).初中组和高中组中,较长的每日静坐时间与出现视物模糊现象是背痛结合腰痛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71,1.804,OR高中值分别为1.096,1.667,P值均<0.01).结论 青少年学生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的期间患病率较高,且与性别和学段相关,应当引起广泛的重视.减少青少年每日静坐总时间以及及时改善视力状况可能会降低非特异性腰背疼痛的发生.

    作者:冯强;朱晓梅;张铭;孙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甘肃省586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现状

    目的 了解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具备情况,为提升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4年在陇东学院参与“国培计划”的586名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以不记名方式进行现场问卷填写,问卷参考“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编制,主要从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3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结果 586名“国培计划”教师的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2.63%,其中健康知识知晓率为24.91%,健康行为具备率为10.41%,健康技能具备率为32.76%.女教师总体健康素养为13.85%,高于男教师的11.88%.在健康素养3个方面中,健康行为的具备率低,低于全国教师健康素养水平(19.91%)9.5百分点,影响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年级和家庭月收入(x2值分别为9.362,32.802).结论 甘肃省参与“国培计划”培训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较低,特别是健康行为素养.应有针对性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开展并加强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张浩;郭秋荣;李秉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广州高校新生互动式艾滋病同伴教育师资培训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互动式大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的效果,探索在大学生人群中培养同伴教育师资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游戏、头脑风暴、演示等互动式方法对广州市8所高校招募的艾滋病同伴教育者698名开展培训.结果 培训后艾滋病总知识得分从(26.90±4.27)分提高到(30.04±3.01)分,总知晓率提高了9.3百分点(t=15.638,P<0.01);“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在培训后持有率降低多(15.7%);艾滋病各种正确行为意向持有率在培训后均增加(P值均<0.01);同伴教育大使对该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达98.4%;85.8%的同伴教育者表示对身边的同学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有信心.结论 互动式艾滋病同伴教育师资培训模式效果较好,经该种模式培训后可以由其在普通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

    作者:孙爱;陈建伟;何子健;许信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河北城中村儿童心理韧性人格特质对学校态度的影响

    目的 考察城中村儿童人格特质、心理韧性与学校态度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与教育改革中打造儿童健康成长环境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选取721名河北省四至六年级城中村儿童,采用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学校态度量表测查儿童人格特质、心理韧性和学校态度.结果 城中村儿童积极人格因子(包括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和开放性)和个人力、支持力均与学校喜欢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0.39,0.42,0.33,0.39,0.24,P值均<0.01),积极人格因子(包括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和个人力、支持力与学校回避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0.15,-0.16,-0.19,-0.16,P值均<0.01),消极人格因子(情绪性)与学校回避呈正相关(r=0.13,P<0.01).结构方程建模表明,心理韧性部分中介积极人格与学校喜欢之间的关系,中介效应值为0.14(P<0.01).完全中介消极人格与学校回避之间的关系中介效应值为0.07(P<0.01).结论 城中村儿童的心理韧性与人格特质、学校态度高度相关,不同人格类型对学校态度有预测作用,且受心理韧性的中介.

    作者:刘海宁;李峰;韩布新;李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青少年自尊在家庭环境与希望感中的中介作用

    Snyder等[1]将希望定义为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这种状态是以追求成功的路径(指向目标的计划)和动力(指向目标的活力)交互作用为基础的.希望感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能量,与个体的积极情感、自我价值感、生活满意度、自尊以及心理幸福感均存在正相关[2-3],与消极情绪,如倦怠感、压力呈负相关[4],是个体抑郁和焦虑的重要预测变量[5],同时希望感还在青少年非适应性的完美主义和抑郁水平之间起着中介作用[6].

    作者:贺郁舒;凌宇;傅益方;曾一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黔北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烧烫伤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黔北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中小学生烧烫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黔北地区随机抽取6所小学和3所初中,共调查1 855名中小学生,采用自制烧烫伤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烧烫伤知晓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在1 855名中小学生中,有238名在近1 a内发生过非故意烧烫伤,发生率为12.83%.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总知晓率为85.54%,但近1/3的学生未能达到80%的正确率且能答全对的仅占34.72%.年龄、独生子女、留守类型和母亲文化程度是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0.024,0.083,0.039,0.069,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水平急需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等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以留守学生及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为重点宣教对象,共同创造安全环境让中小学生远离烧烫伤.

    作者:施尚鹏;杨华君;惠亚;杨城;王涛;石修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北京市某高校冬季宿舍空气质量状况

    人们有9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1];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人们受到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室内[2];因此室内空气质量(IAQ)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室外更重要[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有3 273.882 4万[4].已有研究表明,教室室内空气污染影响学生的健康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5-7].王战等[8]研究发现,宿舍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大学生有近1/3的时间在宿舍生活和学习,IAQ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学习效率.本研究以冬季北京某高校公寓及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1-12月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对宿舍IAQ进行调查和分析.

    作者:马丽;王立鑫;申晓燕;贾志翔;杨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