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峰
目的 评价北京市某小学肥胖相关环境政策干预的效果,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小学156名三~五年级学生进行3个月的环境政策干预,干预内容包括制定学校政策、营造学校环境、开展健康教育等.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身高、体重、体脂百分比等体格检查.结果 干预前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为(18.22±3.40) kg/m2,干预后为(17.89±3.33)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P<0.05);干预前学生体脂百分比为(38.07±0.06)%,干预后为(35.62±0.06)%,平均下降了2.45百分点(t=14.538,P<0.01);干预前学生肥胖率为12.3%,干预后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7,P<0.05).结论 在学校采取改善肥胖相关环境政策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对儿童肥胖的防控具有较好的短期效果.
作者:李钦;韦冬梅;高爱钰;程兰;吴丽晶;王海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1985-2014年云南省汉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长期变化,为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85、1995、2005和2014年4次云南省7~18岁汉族学生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月经初潮(女)和首次遗精(男)年龄以及坐高/身高指数资料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近30 a来,7~18岁城男、乡男、城女和乡女的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6.8,9.0,4.9,7.2 cm,体重平均增幅分别为8.9,7.6,5.2,5.0 kg.2014年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分别较1995或1985年提前了0.29岁和1.10岁.30 a间,城男、乡男、城女和乡女BMI平均增幅分别为2.2,1.4,1.3,0.8 kg/m2.2014年云南省汉族城男、乡男、城女和乡女成年身高分别比1985年增高了3.5,4.6,1.4,2.8 cm.结论 云南省汉族儿童青少年儿童期生长水平提高、青春期提前、身材比例变化、成年身高增长,步入生长长期趋势轨道.应加强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作者:黄鑫;常利涛;黄达峰;安维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暴力网络游戏成瘾与青少年共情能力、攻击性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合肥3所本科院校的部分大一和大二学生1 740名,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网络成瘾现况、攻击性、共情能力.结果 暴力网络游戏成瘾者男生29人,女生1人.不同网络游戏成瘾组间比较,在攻击性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4个维度上都是暴力网络游戏成瘾组得分高,未成瘾组低(F值分别为33.049,61.849,19.695,80.895,P值均<0.01);在共情能力的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心和个人痛苦4个维度上,均是暴力网络游戏成瘾组得分高,未成瘾组低(F值分别为63.610,74.120,67.807,119.995,P值均<0.01).暴力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攻击性部分维度与共情、内外向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P值均<0.05).结论 暴力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共情及攻击性均有影响.家长和学校应采用多种方式,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余皖婉;梁振;潘田中;徐堪迪;陶振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京籍与流动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状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北京市851名京籍和2 461名流动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在3 312名学生中,超重学生341名(10.3%),肥胖学生265名(8.0%);京籍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均为15.2%,高于流动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8.6%,5.5%)(x2=119.89,P<0.01);流动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由初流动时间<5 a的6.5%及3.8%,在流动时间≥9 a时达到10.0%及5.7%(χ2=14.60,P<0.05).不同性别、年级、父母教育程度、独生子女状况、父母超重肥胖情况及计算机使用情况的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6.47,14.97,22.28,33.00,54.02,98.40,31.57,P值均<0.01).京籍学生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流动学生(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重及肥胖,京籍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高于流动学生.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预防和降低中小学生超重及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和红;杨心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1985-2014年山西省7~22岁汉族学生身体形态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宏观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以1985年和2014年山西省7~22岁汉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研究资料,对身高、体重、胸围3项身体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9 a来山西省7~22岁学生城乡男女各年龄组3项指标均有大幅度的增长,城男、乡男、城女、乡女身高平均增长6.07,6.83,4.04,5.27cm;体重平均增长8.76,7.65,5.14,4.50 kg;胸围平均增长5.09,4.30,5.20,4.91 cm.3项指标增长高峰期和大增长值出现的年龄除城乡男生体重推迟外,其他组别均为2014年比1985年提前1~2岁.男、女生成年身高分别增长4.22,3.27 cm,增速分别为1.46 cm/10 a和1.13 cm/10 a.结论 29 a间山西省7~22岁学生具有生长发育迅速、青春期提前、成年身高增长等特征.有关部门不仅要关注学生生长长期趋势对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还要高度重视高身材伴肥胖给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带来的危险.
作者:赵平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2014年15岁以下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的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对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济南市15岁以下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济南市共报告15岁以下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16 806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1 691.49/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14046例,占83.59%;呼吸道传染病发病2 718例,占16.17%.单病种发病数居前3位的为手足口病(13 121例)、猩红热(1 178例)和流行性腮腺炎(970例).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是槐荫区(3 763.41/10万)、天桥区(2 793.34/10万)和历下区(2 764.27/10万).3-7月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高峰,共1 430例,占52.61%;4-9月为肠道传染病的发病高峰,共11 370例,占80.95%.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47:1.肠道传染病中6岁以下儿童发病13 026例,占92.74%;呼吸道传染病中8岁以下儿童发病2 056例,占76.01%.散居儿童发病9 060例,占56.32%;幼托儿童发病6 042例,占37.56%;学生发病1 704例,占10.59%.结论 手足口病是危害1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的传染病,6岁以下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儿童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许华茹;常彩云;赵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西安市7~ 10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情况,为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多阶段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1 180名7~ 10岁儿童,采用集体填写学龄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龋齿病因及日常防龋方法的知晓率均不足85%,正确刷牙率低于70%.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正确刷牙率,城市优于农村(χ2值分别为46.227,108.645,P值均<0.01),女孩好于男孩(Fisher确切概率法,P值均<0.05),较高年级组的知晓率也较高(x2=23.056,P<0.01).结论 应该加强农村地区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大众媒体以及学校和社区的作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通俗易懂的内容对儿童及家长同时进行宣教.
作者:王燕波;王蕾;李骏;张松杰;马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睡眠时间对超重肥胖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预防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同心县5个县区20所中小学共3 01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1∶2匹配原则,随机抽取超重肥胖学生100名、正常体重学生200名进行睡眠时间调查,并进行身高、体重等指标的体格检查,采用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其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 超重肥胖组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BMI)、胸围、腰围、臀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脐旁皮褶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中男生中,睡眠充足者与睡眠不足者在体重、BMI、胸围、腰围、臀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控制做功课时间、玩计算机时间和看电视时间后,睡眠时间与初中男生体重、BMI、胸围、腰围、臀围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睡眠不足者中,超重肥胖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菌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25,3.583,-6.678,-3.634,P值均<0.05).超重肥胖组中,睡眠充足者与睡眠不足者比较,血清SOD,T-AOC,CAT,M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48,-3.698,6.990,3.052,P值均<0.05).结论 睡眠时间不仅对中小学生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初中男生的超重和肥胖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陈琨;赵俊香;蔡倩;杨建军;陶秀娟;蔡慧珍;范彦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12岁农村留守儿童口腔卫生健康知识以及行为现状,为基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依据.方法 设计制定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问卷,对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的安徽省360名12岁留守儿童进行口腔问卷调查,同时随机选取相应年龄段的农村非留守儿童360人为对照.结果 留守儿童对口腔卫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其中“细菌可引起龋齿”知晓率为29.44%,“细菌引起牙龈出血”知晓率为44.44%,“吃糖容易致龋”知晓率为60.55%,“含氟牙膏”知晓率为18.05%,“刷牙出血非正常”知晓率为48.61%,与非留守儿童组调查情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口腔卫生行为中,留守儿童组保证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仅占12.50%,经常或偶尔使用牙线的占3.61%,54.17%的留守儿童经常吃糖,与非留守组儿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曾有口腔科就医行为的留守儿童占35.56%,9.72%认为牙疼后需要找医生诊治,1.39%的留守儿童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组(P值均<0.05).结论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口腔卫生知识匮乏,口腔卫生保健行为较差.政府、基层卫生部门、留守儿童家长及学校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做好留守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
作者:倪成励;张晨;陈路;唐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压身高比值校正公式筛查儿童高血压的准确性,为简化儿童高血压筛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秦皇岛市5所小学1 352名7~12岁汉族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及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测量.计算校正收缩压身高比值(MSBPHR)和校正舒张压身高比值(MDBPHR).结果 儿童年龄与MSBPHR(r男=-0.058,r女=0.036,P值均>0.05)和MDBPHR(r男=-0.042,r女=0.019,P值均>0.05)的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MSBPHR与SBP呈正相关(r男=0.864,r女=0.878,P值均<0.01),与DBP也呈正相关(r男=0.932,r女=0.929,P值均<0.01).MSBPHR和MDB-PHR识别儿童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在0.9以上(0.940~0.970).以MSBPHR/MDBPHR替代收缩压/舒张压,识别儿童高血压的灵敏性分别为男生76.1%,女生83.3%;特异性分别为男生92.1%,女生96.9%.结论 校正血压身高比值是儿童高血压筛查的有效指标,可在基层单位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丽;马春朋;尹福在;马春明;王锐;马宁;陆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单纯性肥胖儿童饮食与生活习惯特点,为预防和纠正肥胖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153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及习惯,并与68名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肥胖儿童9种不良饮食习惯报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肥胖儿童每天看电视和玩计算机时间、睡眠时间分别为(2.56± 1.01) (11.56±2.32)h,明显多于对照儿童的(1.23±0.23)(8.38± 1.2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72,10.61,P值均<0.01);肥胖儿童的每周体育活动时间和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分别为(2.11±1.24) (2.15±1.11)h,少于对照组的(6.41±1.67) (4.19±1.4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9,11.50,P值均<0.01).结论 不良饮食与静坐少动的生活习惯在单纯性肥胖儿童中普遍存在.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
作者:杜彬;陶芳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一起登革热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9-10月登革热患者的资料,同时进行病例血清学监测、病毒型别鉴定和学校蚊媒密度调查.结果 2014年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报告登革热病例34例,发病率为622/10万,无死亡病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25,年龄范围为18~21岁.临床症状以发热为主(100.0%),伴有头痛(71.4%)、肌肉痛(44.1%)、疲乏(68.6%)、皮疹(37.2%),白细胞总数及血小板减少者分别占68.6%和60.0%.结论 该校存在有利于登革热暴发流行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应加强登革热疫情和蚊媒监测,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早期诊断和疫情报告意识,开展师生健康教育,联合相关部门彻底灭蚊,控制传播途径.
作者:巫红梅;包小娟;李青;杨玲;马庆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蚌埠高校女大学生月经病发生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及大学生对月经的认知情况,为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宿舍为单位,抽取蚌埠4所高校女大学生1 36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初潮年龄为(13.63±1.31)岁.痛经发生率为76.3%(1 037/1 360),主要影响因素有喜热(OR=2.105,95%CI=1.472~3.010)、睡眠习惯(早睡晚起:OR=2.773,95% CI=1.379 ~ 5.575)、睡眠质量(好:OR=0.638,95%CI=0.434~ 0.936)、运动习惯(很少运动:OR=2.011,95%CI=1.258~3.214)、压力感受(压力很小:OR=1.766,95%CI=1.151~2.710;压力较大,可以承受:OR=2.458,95%CI=1.588~3.806)和经期注意休息(OR=1.854,95%CI=1.440~ 2.387)(P值均<0.05).月经不调发生率为29.9%(406/1 360),主要影响因素有剖宫产(OR=2.417,95%CI=1.585~ 3.686)、喜清淡(OR=0.758,95%CI=0.595~ 0.966)、喜凉(OR=1.397,95%CI=1.078~1.812)、喜热(OR=1.353,95% CI=1.025 ~ 1.786)、早睡晚起(OR=1.826,95%CI=1.122 ~ 2.971)、睡眠时间(<5 h:OR=6.974,95%CI=2.064~23.558;5~6 h:OR=2.246,95%CI=1.363~ 3.700)和经期吃辛辣、寒凉刺激的食物(OR=1.784,95%CI=1.407~ 2.262)(P值均<0.05).经期伴随症状主要为腹部疼痛(79.0%)、腰痛(77.1%)、脾气急躁或焦虑或抑郁(72.4%).10.5%的同学对月经基本知识完全不了解.74.8%的女生不会推算排卵期.月经知识主要来源于与家人、同学、朋友的交流(71.4%),而来自学校教育的比例较低(24.0%).结论 蚌埠高校本科生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贾凌玉;桂诚;李良全;孙学星;桑浩;梁明明;孟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1-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经空气传播[3].该病以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结痂为特征.病毒感染后可在人体三叉神经节、胸和腰背神经节中建立潜伏感染.一旦免疫力降低,则病毒可被激活,从神经节沿周围神经到达皮肤,引起带状疱疹[4].近年来,水痘已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学校、托幼机构中不断出现水痘疫情,并呈暴发流行趋势,给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伤害.2013年4月6日北京市某小学发生水痘暴发,现将该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白宏伟;姜鹏;翟力军;方建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教师对一~三年级小学常见问题行为类型及表现的判断,为教育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教师提名法确定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城区10所公办普通小学137名一~三年级小学生,运用问卷法与测量法评估研究对象的问题行为,确定问题行为类型.结果 教师提名较多的问题行为是注意力问题(61.31%)和学业不良问题(45.26%);137名儿童标准化评估结果与教师提名情况经χ2检验,多动行为检出结果与教师提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286,P=0.280),注意力—被动、品行问题的打架和骂人以及学业问题的检出结果与教师提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95,1.984,1.597,6.747,P值均<0.05).结论 影响课堂秩序和学习成绩的行为受到教师的重视,对学习障碍的认识有待提高.应加大儿童身心发展课程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的分量.
作者:毛颖梅;黎雪;张海丛;张旭;张立新;刘建宾;李立荣;闫利平;赵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儿童肥胖综合干预效果,为儿童肥胖干预项目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广东省、湖南省、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天津市和辽宁省7个省市分别抽取6~8所小学,共抽取一到五年级学生33 865名为研究对象,分为重点干预组、普通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评价小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与肥胖的改善情况.结果 重点干预组BMI降低了0.11 kg/m2,普通干预组BMI升高了0.02 kg/m2,对照组BMI升高了0.04 kg/m2,重点干预组、普通干预组BMI变化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均数差值分别为-0.16,-0.02 kg/m2,P值均<0.05).重点干预组超重肥胖检出率降低4.6百分点,降低值大于对照组(调整OR=0.905,95%CI=0.848~ 0.965,P=0.035).结论 肥胖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
作者:马蕊;邹志勇;王海俊;马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批的农民涌入城市,中国又诞生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新数据显示,这一群体人数已达6 012.55万[1].由于长期亲情、家庭教育和监护的缺失,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2-6].这种影响有可能使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主观幸福感降低.生活满意度作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根据自己的选择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总体性认知评估[7].中等或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是避免个体出现问题行为的保护性因素.探讨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认识和提高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减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建设和谐农村、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邵红红;张璐;冯喜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童年家庭环境的关系,为改善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5-7月,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天津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艾滋病社会组织招募青年学生MSM 5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家庭环境、SCL-90量表.结果 研究对象性取向为同性恋、双性恋者依次占88.0%(44/50),12.0%(6/50).SCL-90量表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的检出率依次为34.0%(17/50),30.0% (15/50),66.0% (33/50);可能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任一因子分≥3分)的检出率为20.0% (10/50).青年学生MSM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总均分的平均值依次为2.04,1.82,1.65,1.52,1.65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童年与父母关系融洽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其他的因子分及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依次为1.55,1.49,1.65,1.57分和29.61项,均低于不融洽组(分别为2.08,1.88,2.26,1.87分和41.93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青年学生MSM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不良,并在一定程度上受童年家庭环境的影响.应对MSM中青年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关注家庭环境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王平;于茂河;柳忠泉;郭燕;张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身体活动阶段变化及其健康状况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身体活动阶段变化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提供实践及理论基础.方法 以身体活动阶段的四步骤模型(FIT模型)为基本理论,对随机整群抽取的江苏省5所高校的831名大一、大二年级学生进行身体活动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除消极主观良好感(F=1.71,P=0.19)外,不同身体活动阶段大学生身体体质、积极主观良好感、健康满意度和不适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5.76,16.09,76.65,20.54,P值均<0.01).另外,只有性别在不同阶段和健康满意度上的调节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720=3.30,P<0.01).除消极主观良好感外,大学生身体活动阶段与其健康状况呈相关关系.结论 可采用FIT模型作为依据来推断青少年在身体活动变化不同阶段的健康状况.
作者:陈旭;张茹;胡纯;段艳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青岛市2004年和2014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04年和2014年分别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获取青岛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在校学生有效数据3 573份和5278份,应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进行超重肥胖比较分析.结果 青岛市2004年到2014年中小学男生超重检出率由14.65%升至17.79%(χ2=7.387,P<0.05),女生超重检出率由6.49%升至12.60%(χ2=40.221,P<0.05).男生肥胖检出率由9.38%升至14.80%χ2=27.414,P<0.05),女生肥胖检出率由5.08%升至7.03%(χ2=6.410,P<0.05).青岛市2004年到2014年城市中小学生超重检出率由14.58%增至15.76%(χ2=3.369,P>0.05);农村学生超重检出率由6.94%增至14.68%(χ2=50.203,P<0.05);城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由11.49%增至13.43% (χ2=6.515,P<0.05),农村学生肥胖检出率由3.34%增至8.40%(χ2=39.406,P<0.05).结论 青岛市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处于增长趋势,且低年龄以及农村的学生超重肥胖增长显著.应将防治重点放在低年龄组学生及农村地区.
作者:史言菲;崔静;辛化雷;孙健平;宁锋;逄增昌;高汝钦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