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波市中学生失眠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敬攀;胡珍玉;张斌;杨宝琴;周东升;王晓笳

关键词:睡眠障碍, 患病率, 回归分析,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宁波市中学生的失眠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睡眠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学生自评的方式,使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对宁波市4所中学的3 9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SI平均得分为(5 2±4.3)分,存在失眠的有993人(25.3%),其中轻度失眠838人(21.3%),中度失眠136人(3.5%),重度失眠19人(0.5%).失眠症状主要为人睡困难(161人,4.1%)和早醒(148人,3.8%).男女生失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85,P> 0.05),高二(40.8%)、高一(37.2%)以及初三(40.7%)学生的失眠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一(17.7%)、初二(24.4%)学生(x2=175.200,P<0.05).失眠严重程度在年龄、是否午睡、体质量指数(BMI)、打鼾情况、是否寄宿、饮酒情况、是否独生、健康状况、学习压力、对学习兴趣、父母亲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月收入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578)、学习压力越大(OR=0.822)的中学生,失眠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结论 中学生失眠现象较为普遍,且年龄和学习压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可从减轻学习负担入手对中学生失眠进行干预.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2016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办正式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在2007年版本的基础上,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全国上百名营养学家,按照规范程序,经过问题分析,认真询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完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共有6条核心推荐,适用于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学龄儿童膳食指南》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通过对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分析,对合理膳食、饮食行为与健康状况关系的询证,起草形成,又经过征求意见,几经修改成稿.

    作者:马冠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宁波市中学生失眠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中学生的失眠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睡眠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学生自评的方式,使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对宁波市4所中学的3 9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SI平均得分为(5 2±4.3)分,存在失眠的有993人(25.3%),其中轻度失眠838人(21.3%),中度失眠136人(3.5%),重度失眠19人(0.5%).失眠症状主要为人睡困难(161人,4.1%)和早醒(148人,3.8%).男女生失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85,P> 0.05),高二(40.8%)、高一(37.2%)以及初三(40.7%)学生的失眠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一(17.7%)、初二(24.4%)学生(x2=175.200,P<0.05).失眠严重程度在年龄、是否午睡、体质量指数(BMI)、打鼾情况、是否寄宿、饮酒情况、是否独生、健康状况、学习压力、对学习兴趣、父母亲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月收入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578)、学习压力越大(OR=0.822)的中学生,失眠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结论 中学生失眠现象较为普遍,且年龄和学习压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可从减轻学习负担入手对中学生失眠进行干预.

    作者:敬攀;胡珍玉;张斌;杨宝琴;周东升;王晓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深圳市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网络成瘾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以深圳市18所大中学校的4 822名学生为对象,调查网络成瘾情况.结果 过去7d内每天都上网的学生占92.10%,其中43.24%的学生每天上网超过4h,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占9.56%.网络成瘾率在不同性别及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青少年学生打架(OR=1.578,95%CI=1.221~2.039)、自我伤害(OR=1.529,95%CI=1.144~2.042)、尝试吸烟(OR=1.384,95%CI=1.087~1.76)、遭受欺凌(OR=1.638,95%CI=1.248~2.148)、电子游戏成瘾(OR=3.732,95% CI=2.984~ 4.668)、赌博(OR=1.595,95%CI=1.264~2.012)等负性行为以及孤独(OR=1.856,95%CI=1.358~2.538)、因学习问题而感到不愉快(OR=1.856,95%CI=1.358~2.538)、因伤心欲绝而停止日常活动(OR=2.182,95%CI=1.693~2.812)等负性心理活动均会增加网络成瘾的风险.结论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受到多种行为及心理因素影响,相关预防措施及教育宣传工作需及早开展.

    作者:黄泽鹏;吴宇;罗青山;周丽;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北京市9~22岁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视力不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汉族9~22岁学生7 136名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x2检验结果显示,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每周吃早餐次数、喝牛奶次数、每周上体育课次数、每天上课间操次数、体育锻炼时间、每天做作业、看电视、读屏(手机、平板计算机、电子游戏机、计算机游戏、看视频或电子书)时间的不同组间学生视力不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1.97,9.83,11.54,464.78,174.50,364.60,364.60,142.09,109.64,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睡眠时间(OR=1.749)、每周上体育课次数(OR=1.619)、每天上课间操次数(OR=1.343)、每天做作业时间(OR=0.491)、看电视时间(OR=1.633)和读屏时间(OR=0.731)等因素与学生视力不良程度有关(P值均<0.05).结论 充足的睡眠、增加户外活动、减轻学习负担、减少读屏时间是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应指导学生用眼行为,保护学生视力.

    作者:黄剑辉;段佳丽;宋玉珍;孙颖;王观;王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教育对中学生运动参与和体质健康的促进研究

    目的 探讨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理论教育对初中生健康信念、自我效能、运动参与以及体质健康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对贵阳市230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教育,对照组232名学生不予干预,只接受常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干预前和干预持续1年,对2组受试者进行体质健康信念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运动参与调查表及体质健康指标的测定.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学生知觉锻炼益处、体质评价态度、体质强弱与患病易感性、体质评价结果关注、情绪效能、人际交流、身体健康得分分别为(16.44±0.55) (15.72±0.41)(14.12±0.61) (15.76±0.23) (14.78±4.38)(15.28±.4.41) (14.92±4.3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3.74±0.33) (12.66±0.58)(12.40±0.32) (12.57±0.56) (13.20±2.97) (13.13±3.55) (13.43±3.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学生运动时间、每周锻炼频率、肺活量、台阶试验评定指数分别为(0.88±0.64),48.2%,(56.68± 12.69)(66.44± 13.20),均高于对照组的(0.57±0.32),21.2%,(49.98±12.12)(56.22±9.97)(P值均<0.05).结论 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理论教育可以提高中学生的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水平,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建军;罗琳;刘占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云南省汉族中学生2000-2014年体质健康动态分析

    目的 分析2000-2014年云南省汉族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对2000,2005,2010和2014年4次云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13~18岁汉族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并分析个人、学校和社会因素等对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 2000,2005,2010和2014年云南省汉族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分别为98.92%,94.44%,92.48%和91.01%,农村高于城市,女生高于男生(除2010年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2014年初中生体质健康及格率(92.37%)高于高中生(89.66%),社会经济水平“中”地区的学生(93.97%)高于“差”地区的学生(88.41%),非超重肥胖学生(93.87%)高于超重肥胖学生(70.45%),每天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电子游戏时间≤2h的学生(91.71%)高于>2 h的学生(88.34%);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超重肥胖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的比例高于非超重肥胖学生(OR=6.071),每天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电子游戏时间>2h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的比例高于≤2h的学生(OR=1.483).结论 云南省汉族中学生近15年来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并受营养状况和静态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

    作者:黄鑫;常利涛;黄达峰;安维维;陈露;魏熙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赣州市高校低年级学生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动机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担任班级心理委员的动机特征及其与担任意愿的关系,为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及相应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工作方案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赣州市4所高校一、二年级463名班级心理委员,采用自编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动机及意愿调查问卷和自编选择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班级心理委员担任的目的是“对心理学感兴趣(60.48%)”和“喜欢帮助别人(59.61%)”;男、女生担任意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07,P>0.05);有、无精神/心理障碍的亲朋好友班级心理委员在担任愿望程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2,P<0.05);助人愿望、倾听、自我实现、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尊重需要6个题目自我评分与担任班级心理委员意愿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253,0.156,0.269,0.154,0.159,0.130,P值均<0.01);自我实现和利他行为自评分数高,担任班级心理委员意愿更强(β值分别为0.184,0.208,P值均<0.01).结论 担任班级心理委员主要的动机可能为助人愿望和自我实现.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和选拔应侧重于心理学兴趣培养、人际沟通训练.

    作者:郑亚楠;温义媛;唐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大学生同伴关系和自我表露对同伴间性话题沟通的影响

    目的 了解大学生同伴关系和自我表露对同伴间性话题沟通的影响,为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同伴关系满意度量表、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和大学生性话题沟通频率问卷,对方便抽取的阳光学院237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的同伴关系满意度、与好同性朋友的自我表露得分均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2.687,-3.016,P值均<0.05),同伴间性话题沟通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经历过恋爱的大学生性话题沟通高于未经历恋爱的大学生(t=-2.097,P<0.05).同伴关系满意度、自我表露均与同伴间性话题沟通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39,0.235,P值均<0.05).自我表露在同伴关系满意度与同伴间性话题沟通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40%.结论 大学生同伴间性话题沟通对象主要是好同伴,特别是好同性朋友;大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同伴关系满意度对同伴间性话题沟通有直接影响.

    作者:巫金根;陈雅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儿童青少年注意问题与焦虑/抑郁的双生子研究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双生子注意问题和焦虑/抑郁的遗传度,为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注意问题和焦虑/抑郁的影响程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问卷,对从北京地区和山东地区招募的527对同性别6~18岁双生子进行调查,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注意问题和焦虑/抑郁的遗传度.结果 不同卵性双生子中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3,P>0.05).注意问题和焦虑/抑郁得分在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24,-0.593,P值均>0.05).儿童青少年注意问题遗传度为0.78,焦虑/抑郁遗传度为0.52.结论 遗传对儿童青少年注意问题有高等强度影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儿童青少年焦虑与抑郁.

    作者:王上上;陈天娇;季成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干预效果Meta分析

    目的 探讨我国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团体辅导对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以“幸福感”为检索词,在常用字段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RD)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以“well-being”or“happiness”or“blessedness”在常用字段(abstract、title and keywords)检索了英文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 (Elsevier),Springer link and Google scholar,并且限定研究地区为“China”.从建库至2015年7月15日的我国团体辅导对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与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708例被试,其中干预组336例,对照组3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主观幸福感即刻评分高于对照组(SMD=0.86,95%CI=0.71 ~ 1.02,P<0.01);干预组主观幸福感随访与即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6,95%CI=-0.35~0.03,P=0.09).敏感性分析显示,无单一研究对分析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结论 积极的团体辅导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可为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积极团体辅导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唐庆;汪洋;唐晓君;赵勇;王宏;邓鹏;廖紫珺;张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常州市8岁儿童龋病流行状况

    龋齿是中国爱卫会、教育部、卫生部提出的需重点防治的六大学校常见病之一[1].8岁儿童正处于乳恒牙替换期,是牙列发育、牙颌系统快速增长和龋病高发的时期.了解8岁儿童患龋率、龋失补构成比、易患龋牙面、乳牙患龋与恒牙患龋相关性等状况,对科学开展学校龋齿防治工作,尤其对开展适龄儿童的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本研究于2014年6-11月对江苏省常州市8岁儿童进行了口腔健康检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惠斌;姚杏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围青春期女生身体成分与体质量指数协同变化关系

    目的 探索围青春期女生身体成分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为有针对性进行肥胖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2015年1-12月天津市体质检测中心测试的10~16岁中小学女生2 023名为研究对象,测试其基本形态指标和身体成分.结果 10~ 16岁女生的BMI与体脂、体脂/身高2、体重、体脂百分比呈中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905,0.891,0.844和0.878,P值均<0.01);BMI与去脂体重、去脂体重/身高2呈低到中度相关(r值分别为0.507,0.636,P值均<0.01).11~16岁各年龄组体重、去脂体重均高于10岁时的体重、去脂体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2~ 16岁各年龄组的脂肪重量均高于10岁时的脂肪重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3,15,16岁时的BMI、体脂重量/身高2值高于10岁时的BMI、体脂重量/身高2;12,15,16岁时的去脂体重/身高2高于10岁时的去脂体重/身高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围青春期尤其是12~13岁女生体质量指数和身体成分变动幅度大.应为不同年龄段的女生制定不同的体力活动及营养健康计划.

    作者:黎荣;张晓丹;艾建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专女生原发性痛经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估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医专女生原发性痛经的干预效果,为有效降低女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在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经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者320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0名.干预组实施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追踪观察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痛经频率、痛经症状积分和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的痛经频率(2.16±1.01)次、痛经症状积分(7.57±2.56)较干预前明显下降[(4.63±0.73)次,(10.26±3.45)分](t值分别为26.866,11.969,P值均<0.01),与对照组[(4.45±1.02)次,(9.88±2.59)分]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232,8.036,P值均<0.01);干预组生命质量维度中躯体疼痛、总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生理健康总分和心理健康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躯体疼痛、活力、生理健康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能减少原发性痛经女生的痛经频率、减轻痛经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唐娟;刘玉平;江亮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某学院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状况的关系,为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及体质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随机整群抽取的1 005名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SCL-90测试,对心理状态正常和障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结果 新疆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比例为13.43%(135/1 005),女生比例(16.41%)高于男生(10.34%).男生与女生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和耐力跑成绩正常组与障碍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立定跳远成绩正常组与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会不同程度影响到维吾尔族大学生身体功能和素质方面的各项成绩,对体质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者:凯赛尔·帕力塔;阿尔肯·阿不都瓦依提;杨镇江;刘晶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育运动行为状况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育运动行为状况,为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自编问卷为对河南省62所中小学2 356名学生和92名体育和生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开展座谈会.结果 42.98%的中小学生运动前不进行热身,71.32%的中小学生运动时间结构不合理,65.00%的中小学生运动补液饮品选择不当,22.68%的中小学生运动没有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锻炼强度,61.23%的中小学生对放松整理活动认识不够.92名教师中,赞成中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之前需进行热身运动的有73名.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但是存在问题仍然很多.应加强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帮助中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运动卫生习惯.

    作者:杨德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2009-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描述江苏省2009-2014年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对江苏省2009-2014年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部分手足口病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江苏省2009-2014年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平均发病率为2 503.77/10万,2012年和2014年呈现发病高峰,各年份的4-7月为发病的主高峰,11-12月为次高峰;发病率依次为苏南地区(2 711.9/10万~7 592.2/10万)高于苏中地区(1 995.0/10万~6 105.1/10万)高于苏北地区(788.2/10万~1 823.8/10万);各年龄组男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均高于女童(P值均<0.01);2岁组的发病率高,其次为3岁组和1岁组,重症病例中男童多于女童,3岁及以下儿童占重症病例总数的比例为79.28% ~ 84.14%;散居儿童普通和重症发病率均高于幼托儿童.普通病例中,EV71感染阳性占37.77%,CoxA 16阳性占35.32%;而重症病例中EV71感染阳性占79.83%,CoxA 16阳性占6.52%.结论 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区性和易感人群分布特征,普通病例流行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和CoxA 16,且不同年份间流行优势株有所差别.

    作者:嵇红;单军;魏明伟;张雪峰;汤奋扬;潘红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安全感与气质类型相关性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医学生心理安全感与其气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效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右江民族医学院1 150名在校大学生,使用心理安全感量表和QIUS在校学生气质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人际安全感因子得分为(28.69±5.10)分,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为(27.04±5.57)分;4种气质类型中,粘液质型得分为(21.45±11.01)分,胆汁质型得分为(13.56±11.37)分,抑郁质型得分为(24.20±14.04)分,多血质型得分为(18.02±10.72)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安全感与气质类型的第1对和第2对典型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471,0.172,P值均<0.01),特征值的贡献率分别为82.0%和18.0%,第1对典型变量的相关性较强.在第1对典型变量中,心理安全感中的人际安全感因子(x1)、确定控制感因子(x2)和气质类型中胆汁质因子(y2)、抑郁质因子(y3)载荷大,标准化指标典型变量的线性组合为心理安全感典型变量V1=-0.987x1-0.816x2,气质类型典型变量Wt=0.109y1+0.454y2+0.887y3+0.012y4.结论 少数民族边远地区医学生气质类型对心理安全感有影响,其中胆汁质、抑郁质的气质类型是主要相关因素.

    作者:漆光紫;陈施;何炫珏;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生肥胖相关健康意识行为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群体中肥胖相关健康意识和行为情况,为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健康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全部中小学生共5 048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肥胖相关健康意识、行为和家庭环境影响.结果 5 048名学生对基本的肥胖相关知识掌握较好,平均7.5分,其中中学生得分高于小学生(t=-3.797,P<0.05).但中小学生每次运动应持续的时间、肥胖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均不高,且超重组学生对自身体重的感知度不高,有57.3%的学生不觉得自己超重.而学生在肥胖相关行为方面的表现落后于健康意识,平均6.4分,但睡觉前0.5 h经常加餐、晚饭前后吃零食等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却在超重或肥胖组中所占比例低于正常组(P值均<0.05).结论 未来学生肥胖干预应进一步关注提高行为转变的动机和保证行为转变的可持续性.

    作者:邹珍;张静;郑志杰;仇玉兰;谭玲琳;陈茜;施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新疆塔城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新疆塔城地区牧区和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差异,为该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塔城牧区和非牧区抽取各15所中学的共18 946名哈萨克族高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塔城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状况表现良好的占54.06%,轻度心理问题的占39.49%,中度心理问题的占4.79%,重度心理问题的占1.66%;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状况在良好、轻度、中度、重度方面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牧区有心理问题的哈萨克族中学生比例为50.50%,非牧区为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90,P<0.01);初一至高三年级中,牧区轻度、中度、重度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均高于非牧区;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心理量表总均分为(2.05±0.54)分,非牧区为(1.91±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3,P<0.01);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明显强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59,P<0.05).结论 新疆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牧区相比相对较差,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关注牧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徐苗;邱如梅;艾尼瓦尔·阿布力孜;米热古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干预效果

    目的 评价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果,为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 运用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对黑龙江省某高校30名大学生(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主观幸福感干预,同时设置对照组(30人),处于自然的学习、生活状态,采用SPSS 19.0软件对2组干预前、后及3个月后追踪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成员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的自我满意、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人际关系8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t值分别为-6.15,-5.00,-5.81,-7.08,-6.62,-6.67,-6.08,-3.48,-8.01,P值均<0.01);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实验组成员的自我满意、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人际关系8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41,-4.02,-5.93,-5.4,-5.72,-6.54,-4.10,-4.89,-6.86,P值均<0.01);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的3个月追踪测试数据显示,自我满意、家庭满意、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精力、生活满意、社会性行为、人际关系8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t值分别为-3.87,-2.78,-5.11,-5.16,-4.51,-4.32,-2.34,-3.47,-5.71,P值均<0.05).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评价表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对团体心理辅导的6个评价项目上持“同意”及“非常同意”态度的比例分别为100%,97%,90%,100%,100%和97%.结论 成长性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作者:高淑艳;郑宇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