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夏中卫市学校卫生室及保健教师配备情况

李梅霞;褚治飞

关键词:卫生保健设施, 人力和服务, 组织和管理,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学校是人群高度聚集的场所,也是传染病多发重点地方,学校卫生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健康,学校卫生工作涉及到学生健康监测、常见病预防、传染病预防控制等方面,而目前的校医队伍存在缺编严重、配备比例低、从事该项工作的医学专业人员相对不足、兼职过多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1].为准确掌握宁夏中卫市学校卫生室设置及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情况,笔者于2015年1-8月对辖区内学校的校医、保健室及保健教师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塔城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新疆塔城地区牧区和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差异,为该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塔城牧区和非牧区抽取各15所中学的共18 946名哈萨克族高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塔城地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状况表现良好的占54.06%,轻度心理问题的占39.49%,中度心理问题的占4.79%,重度心理问题的占1.66%;牧区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状况在良好、轻度、中度、重度方面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牧区有心理问题的哈萨克族中学生比例为50.50%,非牧区为4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90,P<0.01);初一至高三年级中,牧区轻度、中度、重度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均高于非牧区;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心理量表总均分为(2.05±0.54)分,非牧区为(1.91±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3,P<0.01);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明显强于非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59,P<0.05).结论 新疆塔城牧区哈萨克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牧区相比相对较差,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关注牧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徐苗;邱如梅;艾尼瓦尔·阿布力孜;米热古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广州市小学生合理营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广州市小学生合理营养知识现状及营养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和完善营养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15所小学1 608名高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8周的营养健康教育,并于干预前、后进行合理营养知识调查.结果 干预前广州市小学生对合理营养知识的整体知晓率为62.74%;女生高于男生,六年级高于五年级和四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03,6.956,P值均<0.05).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对合理营养知识的整体知晓率上升到75.81%,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429,P<0.05).小学生对本次营养健康教育综合满意度满意情况为满意及以上的占85.64%.结论 广州市小学生对合理营养的认知和态度现状较差,营养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小学生的合理营养知识水平.

    作者:杨杰文;陈静仪;梁健平;姜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淮安市中小学教室环境卫生监督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淮安市中小学校教室环境卫生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为确定下一步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淮安市8个县区的中小学校进行检查.对抽取学校教室的课桌椅、黑板、教室采光、教室照明4个项目的11个指标进行检查或检测.结果 共检查学校406所,每间教室至少设有2种高低型号的课桌椅学校数139所,合格率为34.24%,是影响学校教室环境卫生的大因素;窗地比符合要求的学校数256所、黑板照度合格学校数250所、课桌面照度合格的学校数257所,合格率分别为63.05%,61.58%,63.30%,是影响学校教室环境卫生的重要因素.城乡之间课桌椅、黑板、教室采光、教室照明4个检查项目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3.5,57.7,51.2,46.7,P值均<0.01).结论 集中整治每间教室至少设有2种高低型号的课桌椅合格率低的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改进窗地比、黑板、课桌面照度合格率低的问题,是下一步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内容.

    作者:范习康;范东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干预效果Meta分析

    目的 探讨我国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团体辅导对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果,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以“幸福感”为检索词,在常用字段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RD)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以“well-being”or“happiness”or“blessedness”在常用字段(abstract、title and keywords)检索了英文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 (Elsevier),Springer link and Google scholar,并且限定研究地区为“China”.从建库至2015年7月15日的我国团体辅导对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既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与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708例被试,其中干预组336例,对照组3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主观幸福感即刻评分高于对照组(SMD=0.86,95%CI=0.71 ~ 1.02,P<0.01);干预组主观幸福感随访与即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6,95%CI=-0.35~0.03,P=0.09).敏感性分析显示,无单一研究对分析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结论 积极的团体辅导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可为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积极团体辅导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唐庆;汪洋;唐晓君;赵勇;王宏;邓鹏;廖紫珺;张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某高校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空气污染与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关系,为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进行焦虑和抑郁情绪的问卷调查,并记录测试期间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及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室外温度.结果 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分别为61.3%和23.3%;污染物周质量-体积浓度的平均值、中值和大值对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调查当日PM10浓度与焦虑检出率呈正相关(r=0.9,P<0.05),PM2.5,O3浓度与抑郁检出率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00,-0.953,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为严重,空气污染与大学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关联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立鑫;姚旭辉;贾海燕;谭腾;陈亚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儿童青少年注意问题与焦虑/抑郁的双生子研究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双生子注意问题和焦虑/抑郁的遗传度,为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注意问题和焦虑/抑郁的影响程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问卷,对从北京地区和山东地区招募的527对同性别6~18岁双生子进行调查,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注意问题和焦虑/抑郁的遗传度.结果 不同卵性双生子中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3,P>0.05).注意问题和焦虑/抑郁得分在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24,-0.593,P值均>0.05).儿童青少年注意问题遗传度为0.78,焦虑/抑郁遗传度为0.52.结论 遗传对儿童青少年注意问题有高等强度影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儿童青少年焦虑与抑郁.

    作者:王上上;陈天娇;季成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2016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办正式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在2007年版本的基础上,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全国上百名营养学家,按照规范程序,经过问题分析,认真询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后完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共有6条核心推荐,适用于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学龄儿童膳食指南》是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基础上,通过对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分析,对合理膳食、饮食行为与健康状况关系的询证,起草形成,又经过征求意见,几经修改成稿.

    作者:马冠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减肥训练营青少年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健康素养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作为评价一个国家公众健康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我国卫计委已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2-5].

    作者:李春艳;杞金星;熊晓玲;张速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北京市2008-2014年大中学生烟草使用行为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中学生2008-2014年吸烟率、尝试吸烟率的变化情况,为北京市学校控烟工作效果的初步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抽取63所初中、102所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及12所大学,建立监测点.分别于2008年、2012年、2014年3次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集体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比较北京市大、中学生烟草使用行为的变化情况.结果 北京市大、中学生尝试吸烟率2008年为30.05%,2012年降至27.17%,2014年降至24.30%;吸完一整支烟的报告率2008年为23.46%,2012年降至20.86%,2014年降至18.19%;现在吸烟报告率2008年为14.41%,2012年降至12.92%,2014年降至10.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6.20,321.01,225.63,P值均<0.01).现在吸烟的学生中,重度吸烟报告率2014年(5.0%)高于2008年(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P<0.05);吸烟频次≥20 d/月的报告率2008年(41.07%)与2014年(4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市全面开展的学校控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大中学生烟草使用行为明显下降,但已成为烟民的学生吸烟严重程度没有好转.

    作者:段佳丽;吕若然;赵海;孙颖;饶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宿州市2所中学初中生铁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

    目的 了解宿州市初中学生缺铁性贫血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探讨针对性的铁营养知识教育方法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宿州市2所中学1 268名初中生进行铁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36.7%的男生和43.4%的女生知晓铁是营养性贫血相关物质;能够知晓缺铁体征的男生比例为35.4%,女生为43.9%;仅有14.0%的初中生知晓含铁丰富的食物.不同性别初中生在铁营养知识的了解和铁营养知识的获取途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年级初中生对铁与人体健康关系和缺铁体征知识的知晓率高于低年级(OR值分别为1.468,1.177,P值均<0.05);父亲中专及以上文凭的初中生对此2项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父亲初中及以下文凭的初中生(OR值分别为1.537,1.330,P值均<0.05).结论 初中生营养知识的获取与学校的学习、家庭背景存在密切关系.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采取针对性的营养教育方案,促进初中生健康饮食意识和行为的形成.

    作者:王秀杰;段禹;黄晓磊;王玉杰;王昊;邓斌菊;王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赣州市高校低年级学生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动机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担任班级心理委员的动机特征及其与担任意愿的关系,为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及相应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工作方案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赣州市4所高校一、二年级463名班级心理委员,采用自编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动机及意愿调查问卷和自编选择担任班级心理委员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绝大多数班级心理委员担任的目的是“对心理学感兴趣(60.48%)”和“喜欢帮助别人(59.61%)”;男、女生担任意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07,P>0.05);有、无精神/心理障碍的亲朋好友班级心理委员在担任愿望程度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2,P<0.05);助人愿望、倾听、自我实现、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尊重需要6个题目自我评分与担任班级心理委员意愿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253,0.156,0.269,0.154,0.159,0.130,P值均<0.01);自我实现和利他行为自评分数高,担任班级心理委员意愿更强(β值分别为0.184,0.208,P值均<0.01).结论 担任班级心理委员主要的动机可能为助人愿望和自我实现.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和选拔应侧重于心理学兴趣培养、人际沟通训练.

    作者:郑亚楠;温义媛;唐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学校归属感在学校氛围和留守儿童学业成绩间的中介作用

    学校氛围是指学校中被学生、教师等所感知或体验,并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持久稳定影响的学校人文环境特征[1].研究表明,良好的学校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习效率,提高学业成绩[2-4].然而,当前研究结论多基于对普通儿童青少年的调查[5],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教育,他们的学业成绩普遍较差[6-7,且低于非留守儿童[8].因此本研究拟考察学校氛围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

    作者:魏昶;喻承甫;赵存会;王贞元;刘阳;王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南通市4~6岁流动儿童安全认知水平状况

    目的 了解南通市4~6岁流动儿童安全认知水平,以便为对相应人群开展安全教育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江苏省南通市4个区8所幼儿园的586名4~6岁儿童进行结构式访谈,并向其养育者和教师发放问卷.结果 5~6岁流动幼儿安全认知得分高于4~5岁幼儿(t=-3.67,P<0.05),两者对防火、防触电、防溺水、防拐骗均表现出良好的认知;流动男女童间安全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P>0.05).来自不同等级幼儿园流动儿童在防拐骗、防走失、防触电、药品安全、交通安全、大型玩具安全6个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优质园优于合格园.流动儿童在防拐骗、防走失、防触电、药品安全、交通安全、大型玩具安全领域得分均低于非流动儿童(P值均<0.01).结论 流动儿童的安全认知水平与其思维发展特点、所在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有关.家长的重视和积极参与、托幼机构的适宜引导、政府给予接受教育的机会、社区开展相关活动,可提升流动儿童的安全认知水平.

    作者:王晓芬;杨莹莹;曹鹏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北京市监测点校中学生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监测的现况及伤害发生特点,为设计和制定伤害干预政策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各选择1个城区/郊县作为监测点,共抽取3所完全中学进行中学生伤害监测,以报告表和数据库的形式收集2012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的学生伤害情况及其相关信息,采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3个学年共监测中学生10 367人,发生伤害403人次,年平均发生率为3.89%;男生伤害人次发生率为5.37%,高于女生的2.26%;初中生的伤害发生率(4.65%)高于高中生(2.91%);男、女生伤害类型构成均以跌倒/坠落为主(3.02%,1.27%),大部分发生在学校(82.76%,71.43%),51.1%的中学生伤害发生在体育活动时.结论 伤害监测可了解中学生伤害发生的特点,但学生伤害监测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降低漏报率.

    作者:万幸;余小鸣;段佳丽;符筠;张译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漯河市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漯河市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漯河市60所中小学校,其中城市中小学校各15所,农村中、小学校各15所,每所学校抽取6间教室,共360间教室,对中小学校教室、课桌椅、黑板、教室采光、教室照明、教室微小气候等6个方面进行监测.结果 该市中小学校教室、教室照明和课桌椅合格率偏低,分别为46.4%,41.7%和0;农村中小学校教室、黑板、教室采光、教室照明合格率(38.3%,54.4%,76.7,35.0%)均低于城市(54.4%,71.1%,84.4%,48.3%)(x2值分别为9.39,10.70,3.48,6.58,P值均<0.05).结论 该市中小学校课桌椅合格率极低,尤其农村学校需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生学习环境.

    作者:葛秋凤;张小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育运动行为状况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育运动行为状况,为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自编问卷为对河南省62所中小学2 356名学生和92名体育和生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开展座谈会.结果 42.98%的中小学生运动前不进行热身,71.32%的中小学生运动时间结构不合理,65.00%的中小学生运动补液饮品选择不当,22.68%的中小学生运动没有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锻炼强度,61.23%的中小学生对放松整理活动认识不够.92名教师中,赞成中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之前需进行热身运动的有73名.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但是存在问题仍然很多.应加强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卫生知识宣传和教育,帮助中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运动卫生习惯.

    作者:杨德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北京市9~22岁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视力不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汉族9~22岁学生7 136名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x2检验结果显示,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每周吃早餐次数、喝牛奶次数、每周上体育课次数、每天上课间操次数、体育锻炼时间、每天做作业、看电视、读屏(手机、平板计算机、电子游戏机、计算机游戏、看视频或电子书)时间的不同组间学生视力不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1.97,9.83,11.54,464.78,174.50,364.60,364.60,142.09,109.64,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天睡眠时间(OR=1.749)、每周上体育课次数(OR=1.619)、每天上课间操次数(OR=1.343)、每天做作业时间(OR=0.491)、看电视时间(OR=1.633)和读屏时间(OR=0.731)等因素与学生视力不良程度有关(P值均<0.05).结论 充足的睡眠、增加户外活动、减轻学习负担、减少读屏时间是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应指导学生用眼行为,保护学生视力.

    作者:黄剑辉;段佳丽;宋玉珍;孙颖;王观;王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某学院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状况的关系,为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及体质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随机整群抽取的1 005名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SCL-90测试,对心理状态正常和障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结果 新疆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障碍人数比例为13.43%(135/1 005),女生比例(16.41%)高于男生(10.34%).男生与女生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和耐力跑成绩正常组与障碍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立定跳远成绩正常组与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会不同程度影响到维吾尔族大学生身体功能和素质方面的各项成绩,对体质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作者:凯赛尔·帕力塔;阿尔肯·阿不都瓦依提;杨镇江;刘晶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江西省2011-2015年青年学生艾滋病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2011-2015年江西省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疫情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行为特征变化,为有针对性开展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5年江西省15 ~ 24岁艾滋病报告病例和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数据及25名HIV阳性学生深入访谈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江西省共报告226名15~ 24岁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男性占99.56%,同性传播占78.32%,近5年疫情报告年增长率为60.9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4.71%,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6±2.0)岁,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6.48%,自愿检测HIV的比例为1.90%.结论 江西省15~24岁学生人群的HIV/AIDS报告数逐年上升,同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主动检测意识不强.应在中学阶段加强性和艾滋病知识教育,大学阶段加强艾滋病警示教育.

    作者:杨晴;罗雅凌;廖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染色体15q14和15q2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青少年高度近视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汉族青少年人群15q14,15q24基因多态性与高度近视的关联,为探究青少年近视发生机制并控制高度近视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探讨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高度近视发生的关联性.收集研究对象的抗凝静脉血样3 mL,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15q14区带上的rs524952,rs580839,rs634990,rs685352,rs7176510,以及15q24区带上rs28412916,rs4778879进行基因型分析.运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对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高度近视的关联性进行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SNP的各个遗传模型与高度近视发病的风险.结果 位于15q14区带上的rs580839,rs685352和rs7176510,以及15q24区带上rs28412916,rs4778879位点的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Bonferroni校正后,以0.007为检验水准,仅15q24区带上rs28412916,rs4778879位点的三种基因型在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经Bonferroni校正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位于15q14上的rs580839(显性模型:OR=1.38,95%CI-1.09~ 1.74),15q24上的rs28412916(纯合子模型:OR=0.52,95%CI=0.37~0.72;隐性模型:OR=0.58,95% CI=0.43 ~0.76),rs4778879(纯合子模型:OR=0.54,95%CI=0.39~ 0.75;隐性模型:OR=0.62,95%CI=0.47 ~ 0.82)能影响高度近视的发病风险(P值均<0.007).结论 染色体15q24区带上rs28412916,rs4778879与高度近视的发病关联性较强.

    作者:周丽;张艳炜;吴宇;谌丁艳;罗青山;王赟;熊华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