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调研与常规体检结果比较

段佳丽;宋玉珍;孙颖

关键词:体质, 健康调查, 人群监测, 学生
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数据的代表性,为今后体质调研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分析2014年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和2014-2015学年度学生健康体检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生长发育指标和视力不良、肥胖等学生常见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学生体质调研和健康体检结果比较,22个性别年龄组中,16组身高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10组体重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有3组肺活量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不良、肥胖的年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2项调查中,视力不良、肥胖粗检出率差异度分别为8.94%和9.39%,标化后检出率差异明显减少(分别为0.87%,3.17%).结论 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的抽样能较好地反映北京市学生生长发育和常见病的变化趋势.健康数据的统计经人口标化后才能更真实反映当地人群健康状况.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黔东南州农村中小学生食品安全认知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农村中小学生食品安全认知行为现状及教育途径,为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黔东南州部分农村中小学共2 28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食品安全认知与行为现状及教育途径.结果 49.0%的农村中小学生知道“QS”标志,35.0%的学生认为吃了没有煮(炒)熟的四季豆不会中毒;44.2%的学生根据“QS”标志购买食品,51.8%的学生不在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食物,49.1%的学生发现过期食品会向商品经营者退还该食品;中学生在食品安全认知方面的比例高于小学生,但消费时的自我保护和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比例低于小学生(P值均<0.05).76.1%的学校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由教师告诉学生相关知识;小学在教师告诉学生、知识竞答、广播及课上师生的讨论等食品安全教育途径方面的比例均高于中学(P值均<0.05).结论 黔东南州农村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认知与行为水平有待加强,农村中小学要重视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作者:杨小杰;陈瑶;张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现状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健康行为干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文修订版“学龄儿童健康行为”问卷对北京市6个区县5 876名11,13,15岁儿童青少年的静坐行为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青少年上学日和周末静坐行为总时间分别为3.75和8.03 h,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做作业是上学日静坐行为的主要来源,占64.9%;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所占比例仅为21.0%,8.5%和5.3%.周末做作业时间所占比例下降至39.0%,视屏时间比例增加.11,13,15岁儿童青少年上学日视屏时间>2h的比例分别为37.9%,29.3%和19.8%,而周末视屏时间>2 h的比例分别为79.9%,85.1%,87.0%.结论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做作业时间过长.教育与卫生部门应该针对青少年静坐行为特点开展健康行为教育工作.

    作者:李培红;吕燕;王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碘盐标准调整对北京市平谷区学生碘营养状况的影响

    我国自1995年开始逐步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来预防碘缺乏病,碘缺乏病病情明显减轻[1].保持全民适宜的碘营养状态是食盐加碘政策的终目的.我国食盐加碘政策于2012年进行了第3次调整,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碘含量》中列出了3个盐碘含量,分别是20,25,30 mg/kg.北京市根据外环境碘含量及人群碘营养水平,选取25 mg/kg的标准,自2012年3月16日起实施.为了解本次食盐标准的调整对8~ 10岁学生碘营养状况的影响,笔者对2011-2015年北京市平谷区居民户碘盐及重点人群碘营养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阮春来;屈宏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吉林市区小学生对空气污染健康危害的认知行为与需求

    目的 了解吉林市四~六年级小学生对空气污染危害呼吸系统健康的认知与需求,为相关部门构建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市4所小学共457名四~六年级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对空气污染危害健康的认知与需求.结果 小学生对空气污染产生原因知晓率排在第1位的是煤炭燃烧(48.2%),后一位的是吸烟(18.4%);空气污染知识获得渠道排在第1位的是广播与电视(69.3%),排在后的是学校(4.9%);有55.0%的小学生采取戴口罩的方式预防空气污染,有39.8%的小学生参加过节能减排的公益活动,有16.9%的小学生参与过环保活动;空气污染知识需求报告率排在第1位的是空气污染防范措施(85.9%).在相关知识获取途径方面,男、女生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279,P<0.05).结论 四~六年级小学生对空气污染危害呼吸系统健康普遍存在低认知、高需求的现象,应根据小学生的现状及需求构建适宜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赵春善;李彩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食盐加碘浓度调整前后淄博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

    目的 分析食盐加碘浓度调整前后淄博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为合理补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和2015年淄博市7个碘缺乏县(区)的居民户食用盐及8~ 10岁儿童尿样和甲状腺容积进行监测,并对2年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011年和2015年居民户食用盐碘中位数分别为30.15和22.70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62,P<0.01);2011年和2015年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4.90和187.00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38,P<0.01);2011年和2015年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6.70%和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P>0.05).结论 淄博市实施食用碘盐含量新标准后,盐碘中位数有所降低,儿童尿碘中位数处在适宜范围.在合理调整食盐碘含量的同时,应加强碘摄入量对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影响的研究.

    作者:宋代琴;孟强;刘素春;张蓓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在公众前演讲时存在显著、持续的紧张或恐惧,甚至出现回避行为[1].青春期是许多精神疾病发生的易感期,其中SAD是较为常见的情绪障碍,对他人负性评价的恐惧会严重干扰青少年人际交往[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社交焦虑障碍患病率为8.89%[3],高于国内大中学生及国外儿童青少年时点患病率.

    作者:李甜甜;曹建琴;路文婷;李杨;杨军;李英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宁波市鄞州区幼托儿童水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状况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可长期潜伏在身体内,引发成人带状疱疹[1].目前,尚无治疗水痘的特效药物,在易感人群中接种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V)是有效预防水痘的重要方法.全球多个国家的VarV免疫程序为2剂次[2-3].一项随机临床实验结果表明,接种2剂10年后保护率大于1剂次,突破病例发生率下降明显,获得了较高的社会成本效益[4].近年来浙江省水痘疫情呈增高趋势,接种疫苗后发生突破病例比例居高不下,为此,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4年6月出台了《浙江省水痘疫苗接种指导意见》[5],推荐3岁儿童实施VarV加强免疫.

    作者:孙烨祥;李珊燕;徐来荣;潘兴强;林鸿波;平建明;郑卫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腰围与腰围身高比预测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腰围(WC)与腰围身高比(WHtR)预测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效果,为选择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早期预警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1993-2011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GHNS)数据库中10 163名年龄在7~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腰围与腰围身高比预测血压偏高的曲线下面积(AUC),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腰围与腰围身高比诊断腹型肥胖预测血压偏高的风险.结果 腰围预测7~11岁男生、12~ 17岁男生、7~11岁女生和12~17岁女生血压偏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95%CI=0.62~0.66),0.63 (95%CI=0.61 ~0.65),0.57(95%CI=0.55~0.59)和0.58 (95% CI=0.56~0.60),腰围身高比对应值分别为0.60(95% CI=0.58~ 0.62),0.59(95%CI=0.57~ 0.61),0.51(95%CI=0.49~0.53)和0.56(95%CI=0.54~0.58).两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腰围与腰围身高比诊断的腹型肥胖均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腰围诊断的腹型肥胖预测7~11岁男生、12~17岁男生、7~11岁女生和12~17岁女生血压偏高的OR(95%CI)值分别为4.12(2.76~6.16),2.65(2.01~3.50),2.21(1.40~3.49)和2.50(1.88~3.31),腰围身高比对应的OR(95% CI)值分别为2.74(1.98~3.80),2.27(1.75~2.94),1.63 (1.14~2.32)和1.75(1.37~2.24),腰围略优于腰围身高比.结论 腰围与腰围身高比均可作为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重要预测因子,腰围的预测效果略优于腰围身高比.但考虑到腰围身高比界值的简单易记性,仍可推荐为儿童血压偏高的早期筛查指标.

    作者:马传伟;梁亚军;席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S)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1-7],还能通过具体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3,8].社会支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9],具有较高RES的个体往往可以更好调节自我情绪和理解他人情绪,人际困扰比较少,从而拥有更多亲密关系[10-11].人格因素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内部因素[9].心理韧性是一种以克服和战胜逆境并恢复常态的能力为特征的人格特质[12].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可以预测积极情绪和总体幸福感[13].

    作者:黄时华;温志敏;曾艳芬;李玉杰;杨耀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自尊在中学生性别角色冲突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

    我国中学生自杀行为现状堪忧[1],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自杀意念作为预示自杀行为的强高危因素,指一个人在思想中出现死亡、自杀或严重自我伤害的内容,包括对自杀的计划、步骤和结果的想法[2].尽管自杀意念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3],但它却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的早期预警信号[4].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性别角色冲突是影响青少年自杀、自残等危险行为的重要因素[5-6],性别角色冲突水平越高越容易采用自杀行为[7-10].自尊是人们对自身价值的总体评价[11],它作为积极心理特征与性别角色冲突显著负相关[9],能很好缓解由性别角色冲突引发的消极心理特征、消极情绪和危险行为[12-13],且在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间起到中介效应[14].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自杀意念现状的调查以及探讨自尊在性别角色冲突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效应,为有针对性地制定中学生自杀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徐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广东省1991-2014年中小学生形态发育变化趋势

    目的 分析广东省中小学生形态发育特征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规律及特征.方法 利用1991-2014年广东省6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对7~18岁中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的发育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3年间,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身高分别增长4.8,3.8 cm,18岁男、女生分别增长2.7,1.1cm.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体重分别增长5.6,3.6 kg,18岁男、女生分别增长4.4,0.8 kg.各年龄组男、女生平均胸围分别增长1.2,0.6 cm,18岁男、女生分别减少1.0,1.5 cm.形态表现为身体纵向、横向维度变化不均衡,不同时期身高、体重均值呈长期正增长趋势,胸围均值呈现前负后正的双向型变化趋势.结论 广东省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身高、体重与胸围的发育存在不平衡,胸围发育负增长趋势已逐步扭转.

    作者:曲亚斌;聂少萍;沈少君;袁华晖;朱炳辉;林立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子女时所认为、感受和表现出的特定方式,以及与子女互动时带有情感的一系列行为[1-2].教养方式一直是研究儿童心理、行为等问题时关注的重点,众多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代的身心健康有关3-4].个体接触早的是处于微观系统的家庭,并且对其影响持久[5],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教养实践对儿童成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教养方式从字面含义来说,既包含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又有抚育之意,充分体现了父母在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左阿珠;陶兴永;陶芳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学龄前儿童品行问题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儿童品行问题是指具有反复和持久性的侵犯他人权利,违反相应年龄社会规范和要求的行为.品行问题儿童可表现出说谎、偷窃、不服从等违反身份的行为,也可表现出打架、破坏公务、虐待动物等攻击行为[1],若不重视、未经干预治疗,可发展为品行障碍,并可进一步发展为青少年违法犯罪[2].品行问题原因复杂,涉及生物、社会及家庭等诸多因素[3],而家庭环境是儿童行为社会化发展的基础,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4].据统计,在欧美国家儿童品行问题发病率为4%~10%.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机制加剧,近年来儿童品行问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5].为探讨家庭环境与儿童品行问题的相关性,笔者采用现况调查法研究家庭环境各因素与儿童品行问题的关系,希望能为儿童品行问题的预防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从而降低儿童品行问题发生率.

    作者:孙灯利;赵雅芬;冼丹霞;温国明;杨伟康;尹晓娜;吴传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成都市大中学生2011-2015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成都市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成都市2011-2015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职业为学生、年龄>15岁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共报告学生HIV感染者/AIDS病人559例,平均年龄为(20.84±2.41)岁,男性占98.6%(551例),女性占1.4%(8例).2011-2015年各年报告的学生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占当年报告总数的比例无上升趋势(x2=3.50,P=0.478).性传播占98.9%,其中同性传播占78.2%,学生中同性传播的比例(78.2%)高于成都市同期总体疫情同性传播比例(27.1%) (x2 =658.31,P<0.01).559例病例通过自愿检测(VCT)发现的占48.1%,其他就诊者占23.8%,性病门诊占14.4%.结论 成都市2011-2015年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数增长较快,同性性行为是主要传播途径.

    作者:彭中;吴学庆;刘芳;施雅莹;李治军;姜维华;范双凤;鹿茸;何勤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国1985-2010年城市18岁汉族男生身高体重秩次变化

    目的 分析中国1985-2010年18岁汉族男生身高、体重秩次变化,为相关标准的制定、促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1985,1991,1995,2000,2005,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调研报告中18岁汉族男生的身高、体重数据排秩次,分析南北方各省市间的差异.结果 25年间,中国大陆18岁城市汉族男生身高增长了1.19~5.38 cm(平均2.48 cm),体重增长了3.00~ 12.06 kg(平均6.64kg).北方省市秩次排名普遍高于南方,而同在北方或南方省市,经济发展好的省市相应群体的秩次排名也较高.结论 1985-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市18岁汉族男生群体的身高、体重均有较明显增长,但其增长存在地区差异.

    作者:滕敏;聂四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学生无聊倾向自我控制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目的 考察中学生无聊倾向、自我控制、手机成瘾之间的关系,为控制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文无聊倾向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河北省承德市913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中学生无聊倾向存在年级差异(F=13.16,P<0.01),初三及高中学生无聊倾向得分高于初一、初二学生,高三学生高于初三学生;中学生手机成瘾的检出率为22.56%,存在年级差异(F=8.85,P<0.01),表现为初三、高二学生得分高于初二学生,高三学生得分高于初一、初二和高一学生;无聊倾向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自我控制与无聊倾向、手机成瘾均呈负相关;自我控制在无聊倾向预测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x2/df=4.09,CFI=0.91,TLI=0.92,RMSEA=0.05,SRMR=0.04,AIC=27 368.52,BIC=27 743.12).结论 无聊倾向既可直接又可间接通过自我控制对中学生手机成瘾产生影响.

    作者:李晓敏;辛铁钢;张琳钰;杜玉凤;刘勇;姜永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国7~17岁儿童青少年1993-2011年血压偏高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7~17岁儿童青少年1993-2011年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检出率变化趋势,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基于1993,2000和2011年3次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横断面数据,选取具有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完整资料的4 715名7~17岁的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1993-2011年儿童青少年SBP和DBP水平分别增长3.4和1.5 mmHg,其中男生、7~12岁和城市儿童增长幅度较大.血压偏高、单纯收缩压偏高和单纯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从1993年的10.0%,2.1%和9.3%增加到2011年的12.9%,3.0%和11.7%,分别增长2.9,0.9和2.4百分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从1993年的4.8%,1.4%和4.9%增加到2011年的10.8%,8.8%和19.7%,分别增长6.0,7.4和14.8百分点(x2值分别为61.4,132.7,229.7,P值均<0.05).相对于男生,女生血压偏高的OR值为0.79(95% CI=0.66~ 0.95);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超重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OR值为2.11(95%CI=1.57~2.84),肥胖OR值为3.14(95%CI=2.15~ 4.59);与正常腰围相比,腹型肥胖OR值为1.65(95%CI=1.22~2.22).结论 1993-2011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血压偏高、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检出率均呈增加趋势.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肥胖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双双;马传伟;席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体育锻炼动机对青少年运动量及有氧适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机理论视角下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运动量及有氧适能的影响,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青岛市3所中学共1 122名学生,采用体育锻炼动机问卷对研究对象体育锻炼动机进行量化,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有氧适能进行评价,按照运动训练学计算学生运动负荷,观察动机、有氧适能、运动负荷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及动机对另外两者的预测作用.结果 被试体育锻炼动机5个维度与有氧适能、运动量整体得分之间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外貌维度与体育锻炼时间、次数,健康维度与体育锻炼次数,锻炼强度与有氧适能,锻炼次数与锻炼时间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育锻炼动机各维度对运动量具有预测作用,预测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能力(B=0.320)、愉快(B=0.312)、关联(B=0.269)、健康(B=0.258)、外貌(B=0.156);体育锻炼动机对其有氧适能也存在预测价值,但5个维度中仅愉快(B=0.145)、能力(B=0.214)、关联(B=0.176)存在预测价值;运动量对有氧适能有预测价值(B=0.171,P<0.01).结论 通过激发青少年体育锻炼动机,可以强化其运动量,提高身体有氧适能水平,终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和体质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海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吉林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吉林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为基础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所高校分层随机抽取的1 7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0.82%,健康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0.00%,18.53%和53.94%.医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具备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院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男生;大三学生好于大一和大二学生(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类型院校和年级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一般.高校应当注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任丽平;王杨杨;王柳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四川乡镇高中生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与乐观偏差对四川乡镇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开展针对性的吸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2个地区的乡镇中学954名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健康信念量表和乐观偏差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四川乡镇高中生吸烟率为27.15%,高三学生吸烟率高(31.61%),男生(44.31%)吸烟率高于女生(13.53%) (x2=114.58,P<0.01).中学生群体键康信念总均分为(1.93±0.38)分,吸烟的自觉罹患性与自觉严重性、自觉利益性和自觉障碍性在不同吸烟行为组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吸烟的自觉障碍性与积极事件乐观偏差是中学生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799,1.283,P值均<0.05),而不吸烟的自觉利益性、自我消极与消极事件型乐观偏差均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457,0.757,0.802,P值均<0.05).结论 四川乡镇中学生吸烟情况形势严峻.健康信念与乐观偏差对中学生吸烟行为有显著影响,健康知识对中学生吸烟行为有预防作用,同时应提高吸烟者的行为风险意识.

    作者:徐莹;莫晓燕;马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