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敏;叶松;陆军;许礼发
目的 了解中国7~17岁儿童青少年1993-2011年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检出率变化趋势,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基于1993,2000和2011年3次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横断面数据,选取具有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完整资料的4 715名7~17岁的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1993-2011年儿童青少年SBP和DBP水平分别增长3.4和1.5 mmHg,其中男生、7~12岁和城市儿童增长幅度较大.血压偏高、单纯收缩压偏高和单纯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从1993年的10.0%,2.1%和9.3%增加到2011年的12.9%,3.0%和11.7%,分别增长2.9,0.9和2.4百分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从1993年的4.8%,1.4%和4.9%增加到2011年的10.8%,8.8%和19.7%,分别增长6.0,7.4和14.8百分点(x2值分别为61.4,132.7,229.7,P值均<0.05).相对于男生,女生血压偏高的OR值为0.79(95% CI=0.66~ 0.95);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超重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OR值为2.11(95%CI=1.57~2.84),肥胖OR值为3.14(95%CI=2.15~ 4.59);与正常腰围相比,腹型肥胖OR值为1.65(95%CI=1.22~2.22).结论 1993-2011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血压偏高、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检出率均呈增加趋势.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肥胖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双双;马传伟;席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杭州市13~18岁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开展高血压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筛查出青少年高血压人群;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357名新诊断的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和373名对照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现况调查共纳入13~ 18岁年龄组学生6 498名,357例患者新诊断为高血压(5.4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15个暴露因素与青少年高血压有关(P值均<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OR=1.24,95%CI=1.11~1.46)、心率(OR=1.27,95%CI=1.16~ 1.52)、每周吃肉或禽类食品频次(OR=3.18,95%CI=2.14~ 4.83)、每天静坐时间(OR=1.59,95%CI=1.35~1.90)、有高血压家族史(OR=5.45,95%CI=3.36~8.99)和有糖尿病家族史(OR=1.96,95%CI=1.05 ~ 3.69)是杭州市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每周喝乳及乳制品频次(OR=0.64,95%CI=0.46~0.89)是青少年高血压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杭州市青少年高血压是遗传和不良健康行为等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改善不良行为、控制体重、加强心率监测是防控青少年高血压的关键.
作者:程庆林;谢立;徐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超重肥胖、盐摄入量和静态活动的增加以及体力活动的减少,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993-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显示,6~17岁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率分别从1993年的6.1%和4.9%,增加到2009年的13.1%和11.7%[1],血压偏高率从1993年的7.6%增加到2009年的13.8%[2].儿童期血压水平具有长期“轨迹”现象,即儿童期血压处于高百分位的个体,到成年期仍有很大比例处于高百分位.一项长达24年的“北京儿童血压队列研究”表明,21.4%血压偏高的儿童会进展为成年期高血压[3].2008年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儿童期与成年期血压水平存在轻中度相关性(收缩压:r=0.38,舒张压:r=0.28)[4].
作者:席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数据的代表性,为今后体质调研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分析2014年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和2014-2015学年度学生健康体检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生长发育指标和视力不良、肥胖等学生常见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学生体质调研和健康体检结果比较,22个性别年龄组中,16组身高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10组体重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有3组肺活量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不良、肥胖的年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2项调查中,视力不良、肥胖粗检出率差异度分别为8.94%和9.39%,标化后检出率差异明显减少(分别为0.87%,3.17%).结论 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的抽样能较好地反映北京市学生生长发育和常见病的变化趋势.健康数据的统计经人口标化后才能更真实反映当地人群健康状况.
作者:段佳丽;宋玉珍;孙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PMS)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高校女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经前期综合征量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对方便整群随机抽取的辽宁省锦州市3所大学856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2.7%.患PMS的女大学生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低于未患PMS的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着PMS的严重性增加,生活质量量表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领域的得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理健康和环境领域的得分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k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痛经、初潮年龄、消极应对方式、对月经态度、学习压力是影响经前期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 经前期综合征在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某些领域的生活质量.学校应当对女大学生提供生殖健康教育.
作者:喻琴;王红霞;宫建美;单福兵;李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教室卫生状况,为科学合理改造农村中小学教室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贵州省28个县140个乡镇266所学校1 567个教室进行监测,按学校卫生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1 567间教室,人均面积、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前黑板距离、教室后排课桌后缘距前黑板距离、教室内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或可调式课桌椅、黑板使用耐磨无光泽材料且完整无破损和眩光、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教室有灯管且垂直黑板、灯具距桌面悬挂高度、教室窗地面积比的合格率分别为21.06%,34.91%,95.34%,24.38%,91.13%,31.33%,36.25%,91.00%,89.28%.结论 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教室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和改善农村学校教室卫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彭西英;张建华;李洪波;蒋励;向红;何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食盐加碘浓度调整前后淄博市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为合理补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和2015年淄博市7个碘缺乏县(区)的居民户食用盐及8~ 10岁儿童尿样和甲状腺容积进行监测,并对2年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011年和2015年居民户食用盐碘中位数分别为30.15和22.70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62,P<0.01);2011年和2015年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4.90和187.00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38,P<0.01);2011年和2015年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6.70%和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P>0.05).结论 淄博市实施食用碘盐含量新标准后,盐碘中位数有所降低,儿童尿碘中位数处在适宜范围.在合理调整食盐碘含量的同时,应加强碘摄入量对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影响的研究.
作者:宋代琴;孟强;刘素春;张蓓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又称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是指对社交场合或在公众前演讲时存在显著、持续的紧张或恐惧,甚至出现回避行为[1].青春期是许多精神疾病发生的易感期,其中SAD是较为常见的情绪障碍,对他人负性评价的恐惧会严重干扰青少年人际交往[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社交焦虑障碍患病率为8.89%[3],高于国内大中学生及国外儿童青少年时点患病率.
作者:李甜甜;曹建琴;路文婷;李杨;杨军;李英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零食主要是指在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1].零食可以提供部分营养素和能量来作为饥饿时的补充,但不可忽视的是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糖、盐和脂肪,摄入过多的零食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能量代谢,从而导致体重增加、营养素摄入不足等一系列健康问题[2-5].为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零食摄入状况,探究影响学生零食摄入的因素,笔者利用2015年4-5月开展的“学生饮食情况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超;高仙;王志颖;卢立新;李鑫;赵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妒忌情绪状态下大学生的注意网络差异,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的某大学99名大学生为被试,用回忆事件的情绪诱发法诱发妒忌组被试的妒忌情绪,通过注意网络测验范式,采用3(情绪状态:善意妒忌、恶意妒忌、中性情绪)×3(注意网络: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群体在不同妒忌情绪状态下的注意网络效率(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差异.结果 妒忌情绪状态、注意网络、妒忌情绪状态与注意网络交互作用的主效应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被试组在定向与控制执行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恶意妒忌组在3类箭头条件下反应时普遍长于其他组别.结论 善意妒忌会增强注意系统的定向功能;恶意妒忌情绪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尤其是简单的区分任务;妒忌组更倾向于采取行动(善妒组提升自己,恶妒组毁灭他人)来解除自己的冲突矛盾.
作者:张潮;盛丽君;赵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中国1985-2010年18岁汉族男生身高、体重秩次变化,为相关标准的制定、促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1985,1991,1995,2000,2005,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调研报告中18岁汉族男生的身高、体重数据排秩次,分析南北方各省市间的差异.结果 25年间,中国大陆18岁城市汉族男生身高增长了1.19~5.38 cm(平均2.48 cm),体重增长了3.00~ 12.06 kg(平均6.64kg).北方省市秩次排名普遍高于南方,而同在北方或南方省市,经济发展好的省市相应群体的秩次排名也较高.结论 1985-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市18岁汉族男生群体的身高、体重均有较明显增长,但其增长存在地区差异.
作者:滕敏;聂四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现状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健康行为干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文修订版“学龄儿童健康行为”问卷对北京市6个区县5 876名11,13,15岁儿童青少年的静坐行为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青少年上学日和周末静坐行为总时间分别为3.75和8.03 h,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做作业是上学日静坐行为的主要来源,占64.9%;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所占比例仅为21.0%,8.5%和5.3%.周末做作业时间所占比例下降至39.0%,视屏时间比例增加.11,13,15岁儿童青少年上学日视屏时间>2h的比例分别为37.9%,29.3%和19.8%,而周末视屏时间>2 h的比例分别为79.9%,85.1%,87.0%.结论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做作业时间过长.教育与卫生部门应该针对青少年静坐行为特点开展健康行为教育工作.
作者:李培红;吕燕;王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灾后不同时期学生应激状态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为改善灾后学生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对整群抽取的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灾后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从2012年的23.1%降到2014年的10.4%,两年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439,P<0.01);抑郁症状发生率从92.3%降到了72.0%,两年间抑郁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97,P<0.01);焦虑症状发生率从50.2%降到27.1%,两年间焦虑症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699,P<0.01).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前测PTSD能较好预测以后PTSD的发生(β值为-0.13,0.13,P值均<0.05).结论 随时间推移,灾区学生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可能是受到时间因素、社会支持、负性生活事件和学生自身心理生理成长的调节作用.
作者:魏青;曹云飞;廖彩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众多报道显示,大学生睡眠状况不容乐观[1-3].除影响睡眠的一般因素外,营养因素可能也对睡眠有重要影响,如国外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维持睡眠,补充维生素D使血清维生素D水平达到且维持在一定的浓度时,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4-5].大学生在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面存在缺乏的较高风险[6].本研究拟对大学生开展睡眠相关调查并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进一步分析二者是否存在关联,为采取相应营养干预措施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张钰娟;吕根莲;陈志敏;谷大为;周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特征及其背景影响因素,为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江西省3城市6所小学1 354名四~六年级小学生,采用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Piers-Harris自我意识量表和自编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得分低于正常儿童(t=-13.20,P<0.01),自我意识总分偏低者(得分<46分)比例高达64.79%.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总分方面,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t=-2.32,P<0.05),母亲民主型教养方式高于权威型、专断型和溺爱型家庭(F=-2.32,P<0.01),自我意识总分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留守儿童、父母文化水平及父亲教养方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自我意识量表行为因子得分上非独生子女、非留守儿童高于独生子女与留守儿童(t值分别为-2.01,-2.33,P值均<0.05);自我意识量表智力与学校情况因子得分上父母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儿童得分高于其他文化水平的儿童(F=-3.86,P<0.05);自我意识量表焦虑因子得分上男生、城镇生源、非独生子女的学习困难儿童高于女生、农村生源、独生子女的儿童(t值分别为4.98,2.57,-3.09,P值均<0.05),母亲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儿童高于其他教养方式的儿童(F=3.21,P<0.05);自我意识量表合群因子得分上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t=-2.88,P<0.01),父亲民主教养方式、母亲民主教养方式高于父母其他教养方式儿童(F值分别为3.24,2.77,P值均<0.05);自我意识量表幸福与满足因子得分父母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高于其他文化水平、母亲民主型教养方式高于其他教养方式(F值分别为3.70,8.63,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母亲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的因素(B=2.58,P<0.01).结论 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亟待提高,母亲教养方式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小珍;李奕慧;唐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民国32年(1943年),民国政府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制订并发行了一本由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签名签章的《学生体格标准》表册[1],全册共30页,详细记载当时我国中小学5~19岁男女学生身长、髋阔、体重平均数及各年龄身长、髋阔、体重对照表.该表册现存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2]、吉林大学及吉林省图书馆[3].本文采用该表册中记录的1943年5~19岁学生身高、体重平均值数据与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中相同年龄的儿童少年身高、体重平均值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1943-2014年历经71年后我国儿童少年身高、体重生长的变化,为我国儿童青少年形态发育追踪研究及社会变迁分析提供参考.
作者:张艺宏;孙君志;李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与乐观偏差对四川乡镇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为开展针对性的吸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2个地区的乡镇中学954名高中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健康信念量表和乐观偏差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四川乡镇高中生吸烟率为27.15%,高三学生吸烟率高(31.61%),男生(44.31%)吸烟率高于女生(13.53%) (x2=114.58,P<0.01).中学生群体键康信念总均分为(1.93±0.38)分,吸烟的自觉罹患性与自觉严重性、自觉利益性和自觉障碍性在不同吸烟行为组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吸烟的自觉障碍性与积极事件乐观偏差是中学生吸烟行为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1.799,1.283,P值均<0.05),而不吸烟的自觉利益性、自我消极与消极事件型乐观偏差均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457,0.757,0.802,P值均<0.05).结论 四川乡镇中学生吸烟情况形势严峻.健康信念与乐观偏差对中学生吸烟行为有显著影响,健康知识对中学生吸烟行为有预防作用,同时应提高吸烟者的行为风险意识.
作者:徐莹;莫晓燕;马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吉林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为基础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所高校分层随机抽取的1 7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0.82%,健康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0.00%,18.53%和53.94%.医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具备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院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男生;大三学生好于大一和大二学生(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类型院校和年级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一般.高校应当注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任丽平;王杨杨;王柳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托幼机构的消毒状况,为进一步提高消毒工作质量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2015年对北京市石景山辖区内所有托幼机构进行监测,依据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3年托幼机构共计监测样品4 408份,合格4 016份,合格率为91.11%.2013-2015年合格率分别是89.48%(1 123/1 255),90.71%(1 435/1 582),92.81%(1 458/1 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5,P<0.05),且合格率呈逐年增高趋势(x2 =9.766,P<0.05).3年监测托幼机构中工作人员手合格率为88.47%(783/885),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8.45%(1 268/1 288),空气合格率为87.92%(1 965/2 235).在物体表面中,桌面、玩具、小毛巾、水碗/水杯、水龙头的3年合格率分别为99.13%(457/461),97.87%(138/141),99.49% (195/196),97.77% (307/314),97.16% (171/176).公立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92.24%,2 769/3 002)高于私立(88.69%,1 247/1406)(x2=14.870,P<0.05).东部、中部、西部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89.08%(1 681/1 887),92.49%(1 785/1 930),93.06%(550/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66,P<0.05),且合格率由东至西呈逐渐增高趋势(x2=14.563,P<0.05).结论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2015年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总体较好,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和知识技能培训等,是提高托幼机构消毒水平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荷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含糖饮料摄入频率对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儿童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4,2006,2009和2011年4轮调查中儿童青少年部分的调查数据,分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随含糖饮料摄入频率增加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1年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摄入频率由2004年的76.5%增加到2011年的91.5% (P<0.01).调整性别、年龄、地区、调查年份以及BMI等因素后,SBP和DBP水平随含糖饮料摄入频率的增加而升高(P值分别为0.026和0.012).与含糖饮料低摄入组(<1次/周)相比,高摄入组(>3次/周)儿童青少年的SBP和DBP分别升高1.1和0.8 mmHg.结论 我国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摄入频率呈上升趋势,降低含糖饮料摄入对降低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丽丽;马传伟;梁亚军;席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