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注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预防成年期心血管疾病

席波

关键词:高血压, 人群监测, 患病率, 儿童, 青少年
摘要:近年来,随着超重肥胖、盐摄入量和静态活动的增加以及体力活动的减少,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993-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显示,6~17岁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率分别从1993年的6.1%和4.9%,增加到2009年的13.1%和11.7%[1],血压偏高率从1993年的7.6%增加到2009年的13.8%[2].儿童期血压水平具有长期“轨迹”现象,即儿童期血压处于高百分位的个体,到成年期仍有很大比例处于高百分位.一项长达24年的“北京儿童血压队列研究”表明,21.4%血压偏高的儿童会进展为成年期高血压[3].2008年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儿童期与成年期血压水平存在轻中度相关性(收缩压:r=0.38,舒张压:r=0.28)[4].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2015年托幼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托幼机构的消毒状况,为进一步提高消毒工作质量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2015年对北京市石景山辖区内所有托幼机构进行监测,依据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3年托幼机构共计监测样品4 408份,合格4 016份,合格率为91.11%.2013-2015年合格率分别是89.48%(1 123/1 255),90.71%(1 435/1 582),92.81%(1 458/1 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05,P<0.05),且合格率呈逐年增高趋势(x2 =9.766,P<0.05).3年监测托幼机构中工作人员手合格率为88.47%(783/885),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8.45%(1 268/1 288),空气合格率为87.92%(1 965/2 235).在物体表面中,桌面、玩具、小毛巾、水碗/水杯、水龙头的3年合格率分别为99.13%(457/461),97.87%(138/141),99.49% (195/196),97.77% (307/314),97.16% (171/176).公立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92.24%,2 769/3 002)高于私立(88.69%,1 247/1406)(x2=14.870,P<0.05).东部、中部、西部托幼机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89.08%(1 681/1 887),92.49%(1 785/1 930),93.06%(550/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66,P<0.05),且合格率由东至西呈逐渐增高趋势(x2=14.563,P<0.05).结论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2015年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总体较好,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和知识技能培训等,是提高托幼机构消毒水平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荷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南阳回族中小学生身体局部脂肪与总脂肪关系的年龄变化

    目的 了解南阳地区回族6~ 15岁中小学生躯干、四肢脂肪与总体脂肪关系的年龄变化特点,为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身体成分分析仪对南阳市9所回族学校6~15岁中小学生进行体成分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南阳市回族6~15岁期间女生脂肪率及躯干脂肪量均高于男生,男生脂肪率高为16.6%,女生高为28.0%.6~9岁男生脂肪量高于女生,10~15岁女生脂肪量高于男生,且男、女生脂肪率及脂肪量在10岁以后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南阳市回族6~15岁男生和6~11岁女生躯干脂肪量、上肢脂肪量、下肢脂肪量与总脂肪量具有高度相关性(r值均>0.9),但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12~15岁女生躯干脂肪量与总脂肪量具有高度相关性(r值均>0.9),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上肢、下肢脂肪量与总脂肪量仅具有中度相关性(0.5<r<0.8),但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男女生总脂肪量与各部位脂肪量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通过腹部皮褶厚度能准确推测南阳回族12岁后女生的总脂肪量.

    作者:王卿;梁胜;徐国昌;刘荣志;陶俊良;徐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北京市西城区学生零食摄入状况及影响因素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小学生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零食主要是指在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不包括水)[1].零食可以提供部分营养素和能量来作为饥饿时的补充,但不可忽视的是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糖、盐和脂肪,摄入过多的零食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能量代谢,从而导致体重增加、营养素摄入不足等一系列健康问题[2-5].为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零食摄入状况,探究影响学生零食摄入的因素,笔者利用2015年4-5月开展的“学生饮食情况及相关知识行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超;高仙;王志颖;卢立新;李鑫;赵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现状及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健康行为干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中文修订版“学龄儿童健康行为”问卷对北京市6个区县5 876名11,13,15岁儿童青少年的静坐行为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儿童青少年上学日和周末静坐行为总时间分别为3.75和8.03 h,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做作业是上学日静坐行为的主要来源,占64.9%;看电视、用计算机和玩游戏所占比例仅为21.0%,8.5%和5.3%.周末做作业时间所占比例下降至39.0%,视屏时间比例增加.11,13,15岁儿童青少年上学日视屏时间>2h的比例分别为37.9%,29.3%和19.8%,而周末视屏时间>2 h的比例分别为79.9%,85.1%,87.0%.结论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静坐行为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做作业时间过长.教育与卫生部门应该针对青少年静坐行为特点开展健康行为教育工作.

    作者:李培红;吕燕;王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贵州省2014年不同民族中小学生患龋现状

    目的 了解2014年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乳、恒牙龋齿患病情况,为制定学生龋齿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中龋齿的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于2014年9-11月对贵州省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和水族5个民族的7,9,12,14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2014年贵州省5个民族学生乳牙患龋率为49.76%,龋均为2.01;恒牙患龋率为22.35%,龋均为0.51.各民族间学生乳、恒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3.67,34.71,P值均<0.01),且恒牙患龋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龋齿充填率乳牙为2.22%,恒牙为0.83%,不同民族学生乳、恒牙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1.42,117.75,P值均<0.01).随年龄的增长,学生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恒牙龋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患龋情况不容乐观,各民族龋病防治工作发展不平衡.口腔卫生保健工作需进一步推进.

    作者:彭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国1985-2010年城市18岁汉族男生身高体重秩次变化

    目的 分析中国1985-2010年18岁汉族男生身高、体重秩次变化,为相关标准的制定、促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1985,1991,1995,2000,2005,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调研报告中18岁汉族男生的身高、体重数据排秩次,分析南北方各省市间的差异.结果 25年间,中国大陆18岁城市汉族男生身高增长了1.19~5.38 cm(平均2.48 cm),体重增长了3.00~ 12.06 kg(平均6.64kg).北方省市秩次排名普遍高于南方,而同在北方或南方省市,经济发展好的省市相应群体的秩次排名也较高.结论 1985-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市18岁汉族男生群体的身高、体重均有较明显增长,但其增长存在地区差异.

    作者:滕敏;聂四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江西省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特征及其背景影响因素,为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江西省3城市6所小学1 354名四~六年级小学生,采用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Piers-Harris自我意识量表和自编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得分低于正常儿童(t=-13.20,P<0.01),自我意识总分偏低者(得分<46分)比例高达64.79%.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总分方面,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t=-2.32,P<0.05),母亲民主型教养方式高于权威型、专断型和溺爱型家庭(F=-2.32,P<0.01),自我意识总分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留守儿童、父母文化水平及父亲教养方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自我意识量表行为因子得分上非独生子女、非留守儿童高于独生子女与留守儿童(t值分别为-2.01,-2.33,P值均<0.05);自我意识量表智力与学校情况因子得分上父母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儿童得分高于其他文化水平的儿童(F=-3.86,P<0.05);自我意识量表焦虑因子得分上男生、城镇生源、非独生子女的学习困难儿童高于女生、农村生源、独生子女的儿童(t值分别为4.98,2.57,-3.09,P值均<0.05),母亲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儿童高于其他教养方式的儿童(F=3.21,P<0.05);自我意识量表合群因子得分上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t=-2.88,P<0.01),父亲民主教养方式、母亲民主教养方式高于父母其他教养方式儿童(F值分别为3.24,2.77,P值均<0.05);自我意识量表幸福与满足因子得分父母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高于其他文化水平、母亲民主型教养方式高于其他教养方式(F值分别为3.70,8.63,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母亲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的因素(B=2.58,P<0.01).结论 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意识亟待提高,母亲教养方式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小珍;李奕慧;唐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妒忌情绪状态下大学生注意网络效率差异

    目的 探讨不同妒忌情绪状态下大学生的注意网络差异,为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的某大学99名大学生为被试,用回忆事件的情绪诱发法诱发妒忌组被试的妒忌情绪,通过注意网络测验范式,采用3(情绪状态:善意妒忌、恶意妒忌、中性情绪)×3(注意网络:警觉、定向、执行控制)的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大学生群体在不同妒忌情绪状态下的注意网络效率(警觉、定向和执行控制)差异.结果 妒忌情绪状态、注意网络、妒忌情绪状态与注意网络交互作用的主效应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被试组在定向与控制执行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恶意妒忌组在3类箭头条件下反应时普遍长于其他组别.结论 善意妒忌会增强注意系统的定向功能;恶意妒忌情绪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尤其是简单的区分任务;妒忌组更倾向于采取行动(善妒组提升自己,恶妒组毁灭他人)来解除自己的冲突矛盾.

    作者:张潮;盛丽君;赵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某高校大学新生血压偏高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现状及其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为高校高血压早期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5年9月对江汉大学4 333名入学新生进行血压及血尿酸测定,比较不同性别大学新生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血压的关系.结果 大学新生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2.40%和3.21%,男生患病率(49.73%,5.62%)均明显高于女生(17.14%,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2.995,71.412,P值均<0.01);高尿酸血症组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组(P值均<0.01);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及高血压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12%,14.67%和4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血压偏高的发生密切相关,监测和控制血尿酸水平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英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学生自闭特质与情绪感知的关系

    自闭谱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以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1].《精神疾病统计诊断手册》第5版(DSM-5)将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社会化和非社会化特征2个方面,即社会交往与沟通障碍,重复刻板的兴趣、行为以及活动模式[2].研究表明,情绪加工障碍是ASD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3].研究者根据目标指向将情绪感知划分为2个维度,即指向他人情绪状态的共情以及指向自身情绪状态的述情障碍[4].共情是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5].

    作者:陈方方;孙耀挺;张龙;汪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脊柱侧弯青少年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脊柱侧弯青少年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的关系,为学校、家庭和医院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定量表Ⅱ,对从广州市2所学校的2 132名初中生中筛查出的78名12~17岁脊柱侧弯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健康水平总均分(2.40±0.31)、健康职责(2.48±0.54)、体育运动(2.36±0.40)、压力管理(2.34±0.41)和附加题得分(2.46±0.45)均低于普通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73,2.974,3.411,3.234,3.865,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脊柱侧弯青少年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健康行为两两变量之间存有正相关(r=0.140~ 0.848,P值均<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脊柱侧弯青少年的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与健康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108,占总效应量的23.58%.结论 脊柱侧弯青少年健康水平有待提高,预防和干预时应多方位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

    作者:张翠娴;项明强;侯晓晖;胡敏;梁义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腰围与腰围身高比预测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腰围(WC)与腰围身高比(WHtR)预测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效果,为选择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早期预警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1993-2011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GHNS)数据库中10 163名年龄在7~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腰围与腰围身高比预测血压偏高的曲线下面积(AUC),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腰围与腰围身高比诊断腹型肥胖预测血压偏高的风险.结果 腰围预测7~11岁男生、12~ 17岁男生、7~11岁女生和12~17岁女生血压偏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95%CI=0.62~0.66),0.63 (95%CI=0.61 ~0.65),0.57(95%CI=0.55~0.59)和0.58 (95% CI=0.56~0.60),腰围身高比对应值分别为0.60(95% CI=0.58~ 0.62),0.59(95%CI=0.57~ 0.61),0.51(95%CI=0.49~0.53)和0.56(95%CI=0.54~0.58).两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腰围与腰围身高比诊断的腹型肥胖均是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危险因素,腰围诊断的腹型肥胖预测7~11岁男生、12~17岁男生、7~11岁女生和12~17岁女生血压偏高的OR(95%CI)值分别为4.12(2.76~6.16),2.65(2.01~3.50),2.21(1.40~3.49)和2.50(1.88~3.31),腰围身高比对应的OR(95% CI)值分别为2.74(1.98~3.80),2.27(1.75~2.94),1.63 (1.14~2.32)和1.75(1.37~2.24),腰围略优于腰围身高比.结论 腰围与腰围身高比均可作为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重要预测因子,腰围的预测效果略优于腰围身高比.但考虑到腰围身高比界值的简单易记性,仍可推荐为儿童血压偏高的早期筛查指标.

    作者:马传伟;梁亚军;席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生活事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生活事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降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整群抽取的湖北省某高校1 6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低手机依赖组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并且高手机依赖组生活事件得分高于低手机依赖组,主观幸福感得分低于低手机依赖组;生活事件与手机依赖总分及各维度分存在正相关(r=0.227~ 0.500),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总分及各维度分存在负相关(r=0.112~0.458,P值均<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在生活事件和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总效应为0.597,中介效应为0.167,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8.0%.结论 主观幸福感在大学生生活事件和手机依赖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预防或降低其手机依赖性.

    作者:李翠景;黄海;卢婧;周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教室卫生状况

    目的 了解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教室卫生状况,为科学合理改造农村中小学教室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贵州省28个县140个乡镇266所学校1 567个教室进行监测,按学校卫生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1 567间教室,人均面积、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前黑板距离、教室后排课桌后缘距前黑板距离、教室内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或可调式课桌椅、黑板使用耐磨无光泽材料且完整无破损和眩光、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教室有灯管且垂直黑板、灯具距桌面悬挂高度、教室窗地面积比的合格率分别为21.06%,34.91%,95.34%,24.38%,91.13%,31.33%,36.25%,91.00%,89.28%.结论 贵州省农村中小学教室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和改善农村学校教室卫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彭西英;张建华;李洪波;蒋励;向红;何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合肥市大学生膳食习惯调查

    目的 了解合肥市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为相关部门开展大学生营养膳食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合肥市5所高校共抽取2 296名在校学生,自行设计膳食习惯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仅68.3%的大学生荤素搭配,43.7%有挑食习惯,58.5%有吃零食的习惯,51.3%饮食规律.66.6%的大学生当天吃了早餐,男生有40.4%未吃早餐,女生此比例为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3,P<0.05).60.0%的学生早餐食用面食,仅17.5%饮用牛奶,早餐开支平均为(4.1±2.2)元.77.2%的学生中餐选择大米作为主食,食用粗粮的仅4.7%,中餐开支平均为(8.8±6.2)元.87.1%的学生吃了晚餐,51.2%选择大米作为主食,晚餐开支平均为(9.4±11.6)元.结论 大学生饮食习惯仍存在问题,应加强宣传教育,平衡膳食结构,纠正饮食不良习惯,提高膳食的合理性、科学性.

    作者:张晨;蔡宁;朱国权;顾新龙;曹小勇;丁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吉林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吉林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8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内容为基础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所高校分层随机抽取的1 7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0.82%,健康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3个维度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0.00%,18.53%和53.94%.医学生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具备率均高于其他类型院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男生;大三学生好于大一和大二学生(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类型院校和年级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一般.高校应当注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任丽平;王杨杨;王柳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淮南大学生视屏时间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目的 探讨大学生视屏时间、体力活动现状与其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预防控制超重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5年9月-2016年1月对淮南市4所大学抽取1 9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纳入分析的大学生测量身高和体重.结果 不同性别和父亲体型大学生体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839,37.723,P值均<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被动吸烟、和室友关系、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饮食等混杂因素后,视屏时间≤2 h/d可以降低超重的危险性(OR=0.77,95%CI=0.31~0.91),同时肥胖的危险性也降低(OR=0.76,95%CI=0.35~0.94).大强度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年龄、性别、吸烟、被动吸烟、和室友关系、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饮食等混杂因素后,视屏时间≤2 h/d和中等体力活动≥5次/周交互作用可以更大程度降低超重发生的风险(OR=0.50,95%CI=0.10~ 0.82),同时也降低肥胖的危险性(OR=0.47,95%CI=0.26~ 0.96).结论 视屏时间较长和缺乏充足的体力活动与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穆敏;叶松;陆军;许礼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关注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预防成年期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随着超重肥胖、盐摄入量和静态活动的增加以及体力活动的减少,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993-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显示,6~17岁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率分别从1993年的6.1%和4.9%,增加到2009年的13.1%和11.7%[1],血压偏高率从1993年的7.6%增加到2009年的13.8%[2].儿童期血压水平具有长期“轨迹”现象,即儿童期血压处于高百分位的个体,到成年期仍有很大比例处于高百分位.一项长达24年的“北京儿童血压队列研究”表明,21.4%血压偏高的儿童会进展为成年期高血压[3].2008年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儿童期与成年期血压水平存在轻中度相关性(收缩压:r=0.38,舒张压:r=0.28)[4].

    作者:席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众多报道显示,大学生睡眠状况不容乐观[1-3].除影响睡眠的一般因素外,营养因素可能也对睡眠有重要影响,如国外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维持睡眠,补充维生素D使血清维生素D水平达到且维持在一定的浓度时,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4-5].大学生在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面存在缺乏的较高风险[6].本研究拟对大学生开展睡眠相关调查并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进一步分析二者是否存在关联,为采取相应营养干预措施改善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张钰娟;吕根莲;陈志敏;谷大为;周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调研与常规体检结果比较

    目的 分析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数据的代表性,为今后体质调研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分析2014年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和2014-2015学年度学生健康体检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生长发育指标和视力不良、肥胖等学生常见病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学生体质调研和健康体检结果比较,22个性别年龄组中,16组身高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10组体重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有3组肺活量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不良、肥胖的年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2项调查中,视力不良、肥胖粗检出率差异度分别为8.94%和9.39%,标化后检出率差异明显减少(分别为0.87%,3.17%).结论 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的抽样能较好地反映北京市学生生长发育和常见病的变化趋势.健康数据的统计经人口标化后才能更真实反映当地人群健康状况.

    作者:段佳丽;宋玉珍;孙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