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六国;唐扬;吴升伟;程静茹;王天;陈洁瑜;李斐;赵晓山;罗仁
约会暴力(dating violence)是在约会(或恋爱)关系中一方指从躯体、性或心理方面故意控制或支配对方,造成一定程度伤害的任何行为[1].大学生群体中的约会暴力包括性侵犯、身体损害、精神暴力等多个方面;不仅指男性对女性的侵犯,也包括女性对男性.为此,笔者于2013年5月对山东省某学院443名成年男生进行了约会暴力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同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拟探讨约会暴力经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孙言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游戏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方式,更是儿童展现生命存在与活力的舞台.从本质上讲,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具有自发性、自主性、虚幻性、体验性与非功利性.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学校教学具有深刻的启发[1].智力残疾也称精神发育迟滞,主要特征为:个体在18岁之前发病,智力水平低于平均水平2个标准差及以上,同时伴有至少2项适应功能限制的一种残疾[2].
作者:毛颖梅;李佳;张旭;邓怡;梁华培;潘贞贞;张莉;朱震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中学学生体育课运动强度、有效运动时间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指导学校上好体育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监测的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对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8所项目中学的目标年级学生,监测其194节体育课的大心率、平均心率、心率≥120次/min的时间和总耗能等指标,并分析各项指标与能量消耗的关系.结果 194节体育课大心率合格率为88.66%,平均心率合格率为68.04%,心率≥120次/min的时间合格率仅为19.59%;3项指标均合格的体育课仅有13.92%.平均每节体育课的总耗能为(290.18±90.60)kcal(1 kcal=4.18 kJ).经线性回归分析,平均大心率(B=1.162)、平均心率(B=1.053)和心率≥120次/min的时间(B=5.209)是体育课总耗能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中学体育课运动强度不够、有效运动时间不足,影响体育课总耗能,导致运动负荷偏低,影响运动效果,因此要加强对体育课的监测与指导,提高体育课课堂教学锻炼效果.
作者:段佳丽;王观;孙颖;高仙;王俊丽;罗纳;蒲永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状况1985-2010年间变化趋势,为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河南省1985-2010年6次全国体质健康调研数据,选取14 545名19~22岁在校大学生作为对象,以50 m跑、立定跳远、女生1 min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女生800 m/男生1000m跑为指标分析身体素质25 a来的变化情况.结果 50 m跑男生平均下降0.6 s,乡村女生下降0.7 s,城市女生下降0.8 s;立定跳远城乡男生分别提高4.7,8.7 cm,城乡女生分别提高3.0,6.9 cm;城乡男生引体向上分别下降2.9,3.1次,城乡女生1 min仰卧起坐分别提高1.8,3.8次;城乡男生1000m跑分别下降19.5,30.1 s,城乡女生800 m跑分别下降15.3,24.1s.结论 1985-2010年河南省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水平降多升少,下肢爆发力水平提升,速度、耐力等素质呈下降趋势.
作者:李亚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南昌市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南昌市近郊4所小学二~四年级在校学生共2 862名,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制定的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儿童,运用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儿童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4%和1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4 kg(OR=1.635,95%CI=1.095~2.441)、母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1.485,95%CI=1.016~2.170)为儿童超重与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偏食蔬菜水果类(OR=0.762,95%CI=0.584~ 0.993)为儿童超重与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南昌市儿童超重与肥胖发生率较高,且受较多因素影响,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
作者:章英;李骄阳;万家连;熊文艳;孙向荣;赖肖;谢许情;陈应平;范广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山西省汾阳市9~14岁学龄儿童干眼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儿童干眼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对汾阳市四至六年级学龄儿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2 553人,均进行眼睛评价问卷调查及干眼体征检查.结果 受检人数共2 326人,应答率91.11%.其中诊断为干眼病的482人,患病率20.72%;男生患干眼病287名,患病率22.04%,女生患干眼病185名,患病率为18.06%,男生高于女生(x2=5.604,P=0.018).干眼组年龄、角结膜荧光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与非干眼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8.665,65.523,37.086,26.245,P值均<0.05).干眼症状中眼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眼部分泌物、眼痒、视物模糊症状干眼组较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0.428,29.993,36.322,9.362,31.664,62.833,P值均<0.05).两组眼睛评价问卷调查评分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01,P<0.05).性别、挑食、屈光不正、结膜炎是干眼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山西省汾阳市9~ 14岁学龄儿童干眼的患病率高,男生高于女生.性别、挑食、屈光不正、结膜炎是干眼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院斌;郭俊儿;武忠华;任志凤;段惠萍;孙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自评与家长评估的差异,为实施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期间,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盐城市8~18岁儿童青少年1 857名,先进行超重、肥胖筛查,再采用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4.0进行自我评估与家长评估.结果 儿童组生活质量自评,超重、肥胖患儿躯体功能得分(87.2±2.5,83.5±3.3)低于正常儿童(92.5±3.2)(P值均<0.05).青少年组自评,超重、肥胖患儿总分(82.5±2.6,80.3±2.8)、躯体功能得分(85.7±2.8,81.6±2.3)均低于正常儿童(86.9±3.3,91.9±3.6);肥胖患儿社会心理维度得分(79.6±2.4)低于正常儿童(83.2±2.8).家长评估,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躯体功能得分(92.1±2.6,88.5±2.8)均低于正常儿童(95.3±2.5).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家长评估得分均高于患儿自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程度下降,家长对患儿生活质量评估得分偏高.应重视提高家长对肥胖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的关注.
作者:顾娟;张学艳;周文君;吴欣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儿童期虐待与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关系,为大学生危险行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山东省烟台市4所大学的1 000名大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问卷(CTQ)、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杀意念量表(BSSI)及自拟一般状况问卷调查.结果 1 000名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发生率为11.1%,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以情感虐待(97.2%)与情感忽视(74.7%)为主.轮廓分析显示,抑郁症分级严重程度越高,5种不同虐待类型的得分也越高(F=790.5,P<0.05).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自杀意念、抑郁症、吸毒及自我伤害4种危险行为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0,0.129,0.101,0.110,P值均<0.05).结论 儿童期虐待是大学生发生自杀、抑郁等危险行为的重要相关因素,学校应针对有童年期虐待经历的大学生进行早期干预.
作者:贾改珍;马吉平;王萍玉;刘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贵阳市大中专女生对肥胖的认知及不良饮食行为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贵阳市部分在校15~22岁大中专女生共1 736名,测量身高、体重,并了解其对减肥的认知及饮食情况.结果 大中专女生中营养状况正常者占70.3%,营养不良者占25.1%,超重和肥胖者<5%.有48.2%的女生对自己的体型认知不正确,实际体重正常的女大学生中有近60%的女生认为自己需要减肥.有超过70%的女生有暴饮暴食的习惯;牛奶、蔬菜、水果、肉类等食用情况不理想;90%以上的女生有吃宵夜和垃圾食品的习惯.结论 贵阳市部分15~22岁大中专女生对减肥存在错误的认知,且饮食行为不理想.社会、学校、家庭应有针对性的对女大学生开展减肥行为和饮食行为的宣传教育,指导其正确的减肥和饮食.
作者:殷明月;聂四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世界卫生组织对伤害的定义:伤害是由于能量(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电离辐射等)突然或短时间地作用于人体,超过机体的耐受能力而导致的机体损伤,包括由于突然缺乏基本介质如氧气或能量而引起的损伤[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伤害每年可导致全球500多万人死亡和更多人残疾,为大多数国家居民的前5位死亡原因之一;伤害导致的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损失占各类疾病总损失的12.4%,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20世纪7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伤害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伤害预防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才得以发展.
作者:孙晔;王书梅;曹志娟;郭家宁;曲爽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寝室人际信任、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共抽取13所高校665名大学生;采用社交焦虑量表(IAS)、大学生寝室人际信任量表、自尊量表(SE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年级大学生自尊和寝室人际信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448,10.520,P值均<0.01).是否独生子女和不同家庭居住地大学生行为信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74,-2.211,P值均<0.05).不同家庭居住地大学生品质信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P<0.05).是否学生干部得分和不同家庭居住地大学生社交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29,-3.045,P值均<0.01).社交焦虑得分与自尊和行为信任得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3,0.339,P值均<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自尊与寝室人际信任中的行为信任对社交焦虑的解释度均达到统计学水平(B值分别为-0.492,-0.170,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自尊水平和行为信任水平与社交焦虑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作者:李静;魏晓宇;黄娅;李雅琳;刘虹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北京、广东、广西和宁夏4省(市、自治区)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认知能力状况,为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在学校和学生充分知情和完全自愿的基础上,与4个地区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合作,采用基本认知能力测验2.0版、折纸测验和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对738名初一学生进行认知能力测验.结果 测试学生的心算能力、空间能力、工作记忆和记忆再认的平均量表得分分别为(6.91±3.98),(8.88±2.77),(7.87±4.94)和(8.08±4.02)分,均低于常模分(P值均<0.05).托尼测验结果均值为(82.77±16.07)分,低于常模参考值(P<0.01),且分数低于70分的学生比例占20.1%.男、女生的基本认知能力测验总分和托尼测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19,0.638,P值均>0.05);4个地区的基本认知能力测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46,P<0.01).结论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认知能力低于常模.
作者:蔡祥焜;李瑾;魏艳丽;孙静;霍军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和评价广西贫困农村地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为对贫困地区进行学生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西2012-2013年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县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追踪监测,评估监测学生体格发育、微量营养素、贫血、膳食营养、营养知识和行为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学校有食堂比例由2012年的84.2%提高至2013年的92.3%,配有餐厅比例由46.1%提高至67.4%.与2012年相比,监测学生的营养不良率由28.7%下降至27.8%,贫血率由11.3%下降至9.1%,维生素A缺乏率由0.3%下降至0.1%,维生素D缺乏率由75.9%下降至42.0%;2013年学生营养知识与行为得分(4.3±2.3)高于2012年(4.1±2.1) (t=3.145,P=0.002).结论 广西贫困农村地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但仍不容乐观,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很有必要.
作者:刘玄华;阮青;董邕晖;任轶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黔东南州实施初中以上课堂开设艾滋病防治知识课程以来的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更适宜中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黔东南州的243所学校,每所学校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 689份,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及知识来源等.结果 中学生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为55.3%,男生(57.4%)高于女生(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24,P<0.01).初中和高中学生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56.1%,55.9%)高于职中生(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059,P<0.01).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方式为教师讲解(70.6%)、电视(63.8%)、医生讲解(53.1%);喜好获取的方式为医生讲解(72.5%)、教师讲解(65.1%)、电视(48.8%).结论 黔东南州中学生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低于国家要求,应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宣传工作,特别要加强在女生、职中生中的宣传.
作者:王方林;龙黔清;唐德亮;熊永香;龙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心理干预效果,为有效干预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对河南某高职医学院校1 484名学生进行测试,分别从轻度和重度依赖群体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平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进行2 d(20 h)的集中团体辅导和每次2h连续6周的后续团体辅导;对照组只占用相应的干预时间但不做任何干预.结果 干预后,轻度、重度依赖实验组CIAS得分(36.40±1.72,52.47±3.02)均低于对照组(47.67±2.74,57.27±3.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47,-3.72,P值均<0.01);轻度、重度依赖实验组内干预后CIA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49.67±1.63,59.27±4.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04,7.98,P值均<0.01).对照组内前后测CIA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干预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的方法,对网络依赖的干预更应关注轻度依赖群体.
作者:栗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交往焦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实证支持与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孤独量表(UCLA)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海南省5所高校的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手机成瘾戒断症状维度和交往焦虑上女大学生得分(17.27±4.52,42.43±7.31)高于男生(16.15±5.06,40.70±7.92)(t值分别为-2.22,-2.15,P值均<0.05),来自农村大学生的交往焦虑得分(42.37±7.75)高于城镇大学生(40.60±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在手机成瘾中的突显行为、社交抚慰以及交往焦虑上,大三学生得分(10.19±2.91,7.44±2.45,43.07±7.59)高于大一(9.02±3.05,7.40±2.23,42.89±7.56)、大二(9.04±2.93,6.97±2.46,41.70±7.15)和大四学生(8.68±2.89,6.53±2.43,38.17±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92,2.866,8.000,P值均<0.05).手机成瘾中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与交往焦虑以及孤独感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0.30,0.38,0.30,0.09,0.27,0.24,0.18,P值均<0.05),交往焦虑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34,P<0.01).交往焦虑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正相关,而交往焦虑是形成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管浩圻;陈丽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1974年健康素养被描述为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水平[1].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出的健康素养概念为“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的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2].加拿大的研究者指出,健康素养是“人们拥有查找、理解、评价、交流信息的能力,利用这些技能来寻求良好的卫生环境,从而促进健康的过程”[3].
作者:康玫;高俊岭;余金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家长对子女营养状况的认知现状及其与学生营养状况的关联,为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北京8所初中、8所高中学生共2 308名进行体格测量(身高、体重),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2004年制订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及“中国6~19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分年龄BMI筛查消瘦界值”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儿童营养状况的认知情况.结果 家长对子女主观营养评价与BMI评价结果总符合率为57.8%,33.4%的家长出现低估偏倚,8.8%的家长出现高估偏倚,一致程度不够理想(Kappa=0.32,u=26.80,P<0.01).认知正确组家长了解孩子偏食挑食的比例、鼓励孩子闲暇时间进行体育运动的比例、了解孩子身高体重变化情况的比例、选择科学减肥途径的比例均高于认知错误组家长(x2值分别为6.06,13.02,11.94,6.15,P值均<0.05).结论 家长对子女的营养状况存在认知偏差,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使家长能够正确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行为.
作者:周佳;马迎华;段佳丽;孙颖;滕立新;赵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以及团体游戏干预的效果,为制定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试点小学随机抽取三年级2个班级的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39名)和对照组(38名).实验组实施为期3个月的团体游戏干预方案,对照组正常参加日常学校活动.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估干预前、干预后及干预3个月后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行为与合群2个维度的自我意识水平均明显提高(F值分别为6.45和4.03,P值均<0.05),时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我意识总水平、焦虑、幸福与满足的干预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6,3.15,2.94,P值均>0.05),而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智力与学校和躯体外貌2个维度的干预效应和时间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尚不稳定,以学校为基础的团体游戏干预对于提高学龄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存在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梁修云;万声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2010年与2013年的视力发展变化情况,为开展视力不良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北京市参加2013年高招体检的学生视力与其在2010年中招体检的视力进行对比分析,共计纳入研究对象50 672名.结果 2013年北京市中学生视力发展状况与2010年比较,A类学校(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的视力降低率男、女生分别为26.81%和25.11%,B类学校(一般高中学校)的视力降低率男、女生分别为29.02%和30.39%;城区的视力降低率男、女生分别为31.23%和23.58%,郊县的视力降低率男、女生分别为25.29%和32.46%.B类学校的视力降低率高于A类学校;城区学生视力降低率低于郊县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北京市中学生在高中阶段视力降低明显,应关注该阶段的视力不良加重趋势.
作者:韩玉梅;陈硕;唐健;张静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