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丹;张一华;李娟;赵丹;杨帆;庞星火;卢莉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中小学生食盐摄入相关知识认知、态度及行为情况,为在学生中开展控制高盐饮食健康教育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样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成都市2个城区和1个近郊区,每个区各选择1所小学、1所初中和1所高中,共对9所学校2 89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对“每人每天吃盐不宜超过6 g”知晓率仅为37.3%,不同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28,P<0.05).仅3.0%的学生能全部辨认出5种高钠调味品,0.9%的学生能辨别全部隐形盐的食品.52.2%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控盐勺,14.7%的调查对象外出就餐时会要求把饭菜做的清淡些,21.1%的调查对象会主动购买含盐低的食物,18.8%的调查对象会根据营养成分表(营养标签)来挑选食物.结论 成都市中小学生盐相关知识认知及行为情况均较差.应在中小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低盐饮食相关健康教育,树立健康饮食观念,培养其科学饮食习惯.
作者:冯敏;李晓辉;梅丽敏;王瑶;周蓓欣;刘艳;曾学民;何志凡;曹晋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受欺负行为、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对干预初中生的欺负行为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对邵阳市946名七~八年级中学生进行受欺负、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杀意念的问卷测量.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受欺负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0.22,P<0.01),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与自杀意念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0.24,P值均<0.01);回归分析表明,受欺负对自杀意念有正向预测性(P<0.01),社会支持对自杀意念有负向预测性(P<0.01),朋友支持与受欺负的交互项对男、女生自杀意念均有负向预测性(β男=-0.10,P<0.05;β女=-0.11,P<0.01),家庭支持与受欺负的交互项对男生自杀意念有负向预测性(β=-0.11,P<0.05).结论 社会支持(特别是朋友支持)能有效缓解初中生受欺负事件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对于初中男生来说,家庭支持仍是其缓解受欺负压力的有效资源.
作者:刘小群;陈贵;杨新华;卢大力;周丽华;苏林雁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深圳青少年学生自杀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深圳初、高中各2所,采用自杀意念问卷、自杀态度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抽取学校的在校一、二年级2 380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初步探讨自杀行为与自杀态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性别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深圳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尝试报告率分别为35.9%,2.1%和1.1%.模型的主要指标(x2/df=10.470,GH=0.908,RMSEA =0.063)显示方程模拟较好.自杀计划对自杀尝试起直接作用(作用大小为0.35),自杀意念、自杀态度、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性别特征对自杀尝试起间接作用(间接作用为0.036).自杀尝试的危险因素排序为自杀计划(61.21%)>自杀意念(17.41%)>生活事件(6.21%)>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3.62%)>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2.59%)>性别特征(2.41%);保护因素的排序为社会支持(6.03%)>自杀态度(0.52%).结论 深圳青少年学生自杀计划和自杀意念对自杀尝试的影响作用占近80%,尽早识别青少年学生的自杀风险对于预防自杀的意义重大.
作者:周志坚;杨曦;刘铁榜;杨洪;金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心率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中的变化情况,为修订国家卫生标准、科学制定运动负荷评价指标和标准界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和延庆县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共48个班级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实施课题组统一设计的体育课教案的情境下,使用POLARTEAM2心率监测仪(团队版)连续监测所有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心率,分析各年级学生安静心率、12 min慢跑和1 min尽力跳绳的平均心率和大心率.结果 1 376名中小学生安静时的平均心率为(83.56± 11.54)次/min,学生的安静心率基本呈现低年级稍高、高年级稍低的趋势(F=8.430,P<0.01);12 min慢跑和1 min尽力跳绳运动过程中,各年级学生大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025,18.261,P值均<0.01).小学三年级以上中小学生2种运动平均心率相比,小学三~六年级1 min尽力跳绳高,初中3个年级学生12 min慢跑高;大心率相比,6个年级学生12 min慢跑高于1 min尽力跳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不同年龄学生承受相同运动强度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能力不同.在制定运动负荷评定标准时,要依据青少年生理发育的特点、分学段划定界值标准,并且充分考虑各项运动引起的平均心率和大心率的变化.
作者:段佳丽;孙颖;陈希宁;韩海军;赵海;潘勇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高中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为有效实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全省各市(州、县、区)高中学校、疾控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卫生、教育行政部门结核病防治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省级卫生行政、教育以及疾控部门对学校结核病防治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比较到位;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57.1%的单位完成;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67.4%的单位完成;市级教育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57.1%的单位完成;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51.2%的单位完成;80%以上的疾控部门落实了学校结核病防治的各项工作;80%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落实了肺结核患者的报告、转诊等工作;公办高中类学校校医配置率、培训率、新生入学体检率多在60%~ 80%之间;学生因患结核病而休、复学率在10%~15%之间.结论 甘肃省高中类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整体落实不够.需要加强行政、医疗、疾控等部门的协调,加强对校医的设置和培训及对学校结防工作的督导.
作者:王铂;王雯;杨枢敏;赵剑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琼中县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相应教育阶段学生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琼中县2所小学和2所初中学校,每个学校各年级选取1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检测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 D]水平.结果 检测561例琼中县中小学生的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30.40± 6.92) ng/mL,其中男生为(32.75±7.19) ng/mL,女生为(28.19±5.7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P<0.05).琼中县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率不高,仅为2.7%;但维生素D不足率较高,为43.1%,其中男、女生维生素D不足率分别为30.9%,54.9%,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P<0.05).结论 琼中县中小学学生的维生素D不足率较高,且女生高于男生.应进一步开展相关干预研究,以改善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
作者:周静;尹春福;冯棋琴;张帆;易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是影响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未来的体能与智能发育[1].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与饮食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对饮食知识的正确认知是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的基础[2].为了解江西省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状况,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10-11月开展了调查,为提出更科学合理的营养改善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陈婷;范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的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的概念[1],是指运用行政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后来美国健康促进杂志将健康促进定义为帮助人们改变其生活方式以实现终健康状况的科学.终健康被界定为身体、情绪、社会适应性、精神和智力健康的水平.提高认知、改变行为和创造支持性环境的3个层次共同作用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其中支持性环境是保持健康持续改善重要的影响因素.体质健康干预(intervetion)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2].
作者:马明珠;苑建齐;张宇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初中生营养状况,并探讨不同营养状况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特征,为制定学生营养状况改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986名土家族、苗族初中生进行体格测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同时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土家族和苗族初中生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94%,5.64%;男生经常吸烟(6.50%)、经常饮酒(6.73%)、网络成瘾(8.82%)、学习压力大(16.94%)和抑郁(13.23%)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1.08%,2.52%,2.16%,12.25%,8.65%)(x2值分别为21.370,10.290,22.317,4.345,5.340,P值均<0.05).营养不良组中偏食(18.37%)、经常或总是失眠(11.22%)的报告率高于其他组(x2值分别为10.004,20.929,P值均<0.05);肥胖组中经常大量喝饮料(17.86%)、经常吃西式快餐(7.14%)、网络成瘾(12.50%)、缺乏锻炼(60.71%)、经常或总是感到孤独(25.00%)的报告率高于其他组(x2值分别为21.237,17.208,13.063,9.580,27.928,P值均<0.05).结论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初中生营养状况与健康危险行为之间存在联系.农村学校在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同时,应采取措施以预防和减少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张福兰;张天成;熊静梅;张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麦西来甫健身操对新疆维吾尔族肥胖女大学生减肥的效果,为促进维吾尔族女大学生身体健康及科学有效减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新疆3所高校以校园海报招募的形式招收符合肥胖判定标准(BMI≥28 kg/m2)的100名肥胖维吾尔族女大学生,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干预组进行12周的麦西来甫健身操训练干预,对照组依然按照原来的生活和学习模式进行.比较实验前后的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血液生化各项指标.结果 12周的麦西来甫健身操训练干预后,维吾尔族肥胖女大学生干预组实验后除身高指标外,其他各项身体形态指标均低于实验前;干预组实验前与实验后身体功能指标及各项血液生化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实验前胆固醇为4.79 mmol/L,实验后为4.21 mmol/L,实验前后相差0.58 mmol/L.麦西来甫健身操训练干预后,维吾尔族肥胖女大学生的平均体重由实验前的73.56 kg减到了67.25 kg,体重降低了6.31 kg;实验后干预组有42% (21/50)的干预者体型恢复正常,其他干预者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依然处于超重状态.实验前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身体形态、身体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后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各项身体形态(除身高外)、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项指标均得到优化.结论 麦西来甫健身操运动对维吾尔族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功能和血液生化等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徐苗;张婷;徐疆勇;祖母拉提·阿布都热依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后其心理压力的结构,为高校教育机构开展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编制测量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后心理压力问卷,对某市有婚前性行为的女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对有婚前性行为的大学生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n=162)和验证性因素分析(n=161)研究其心理压力的结构.结果 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心理压力包括负面的性行为体验、担忧负面社会评价、担忧生理方面的伤害、担忧损害婚姻关系4个因素;4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同时测出不同年龄的女大学生其心理压力值在自尊、社会自我、生理自我3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577,13.970,5.323,P值均<0.05).结论 女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后心理压力表现在自尊、社会自我、生理自我、和未来婚姻关系4个维度上.高校相关教育机构应根据心理压力的4个维度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作者:张艳;李媛;林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尽管学术界和社会不断呼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在该方面的工作是从进入20世纪才正式起步的.1990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仅提及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心理卫生工作,但近十多年来,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多次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工作提出了要求.2002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提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强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2].教育部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全国建立了2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3],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已普遍开展起来.本文提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仍然存在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作者:肖水源;刘慧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儿童青少年体型自我评价与BMI评价的一致性,并分析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肥胖及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银川市三区抽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2 442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结果 儿童青少年体型自我评价与BMI评价一致性一般,Kappa=0.43,男、女生体型自我评价与BMI评价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48和0.36(P值均<0.05).9岁组儿童体型低估率为19.4%,16岁组体型高估率为16.3%;男、女生体型高估率分别为4.6%和12.4%,低估率分别为14.3%和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59,40.56,P值均<0.05).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4.1%,自我评价肥胖组抑郁检出率为24.4%,且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29,P<0.05);体型高估组抑郁检出率为19.2%,低估组为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正确的体型自我评价与高估为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679,1.504).结论 儿童青少年体型自我评价与BMI评价的一致性较差,体型高估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应在儿童青少年中进行相关干预,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体型,确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牛晓丽;赵海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初中生在欺负事件中的参与状况与同伴地位、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改善以及学业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新疆石河子市5所中学776名初中生的欺负事件参与状况、同伴地位及其学业成绩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欺负参与角色的同伴地位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置身事外者、协同欺负者还是保护者,女生在高同伴地位者中所占的比例均高于男生(P值均<0.01),而欺负者角色的高同伴地位者男生所占比例高于女生.保护者的学业成绩普遍较高,但内部差别较大(M=150.98,SD=17.110);置身事外者的学业成绩虽不及保护者高,但内部差别相对较小(M=145.50,SD=14.351),仍处于较高的水平;旁观者和欺负者的学业成绩普遍较低,且内部差别小相对稳定(M=139.57,SD=14.632;M=137.25,SD=15.135);受欺负者的学业成绩低,和其他几个群体差距较大(M=127.94,SD=10.900);协同欺负者的学业成绩虽很不稳定,但整体上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M=146.88,SD=19.142).结论 初中生参与欺负事件的状况与其同伴地位及学业成绩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
作者:赵红霞;孙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小学生视疲劳流行现状及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关联,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方便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5个区15所学校小学四年级、初二和高一年级的2 811名学生,采用自填问卷方法调查学生近4周内视疲劳发生情况及多媒体教学环境现状.结果 视疲劳症状阳性发生率为17.1%,其发生率随年级增加而增加(x2趋势 =8.316,P<0.0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反映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学生就坐位置和是否来得及记录笔记与视疲劳的发生有关,表现为就坐于边侧的学生位置和来不及或不记笔记是视疲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1.69 (1.08~2.64)和1.52(1.17~ 1.97).结论 上海市中小学生视疲劳现状不容乐观,在教学过程应注意多媒体教学环境对其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尤小芳;谭晖;汪玲;何更生;王震维;欧阳芳;李加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长治地区伤害住院儿童的特点并对疾病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进行评价,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危人群干预和降低疾病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表及家庭负担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 of disease,FBS)对长治地区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688名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家庭负担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对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患儿平均总经济负担11 988.67元/人.从经济负担构成看,直接经济负担占81.45%,间接经济负担占18.55%.直接经济负担中住院费用占80.06%.伤害对患儿家庭造成多维度的影响,其中家庭娱乐活动阳性回答率为54.29%,家庭成员心理健康为52.86%,家庭经济负担为45.71%,家庭关系为42.86%,家庭日常活动为38.57%,家庭成员躯体健康为37.14%.疾病的转归、住院天数、伤害程度、患儿的年龄、直接经济负担、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总经济负担与家庭负担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8,0.377,0.340,0.311,0.395,0.311,0.397,P值均<0.05).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Beta值分别为0.365,0.226,P值均<0.05).结论 意外伤害造成长治地区住院儿童的经济负担较重.在家庭负担中,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和家庭经济负担造成的负担较大.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
作者:宋瑞娟;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强健体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其健康水平关系到我国国民的总体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危险行为已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本文通过健康危险行为有关问卷调查,了解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王芸;张琨;王绍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活动能力,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也是大学生前往校医院就诊较高的病种之一.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调查与预防措施方面有不少研究报告[1-4].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医疗保健工作,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对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浙江工商大学校医院就诊的658例运动损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彭晖;吕亚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中小学生沙眼患病情况,为制定适宜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沙眼诊断标准及沙眼简明分级系统,对珠海全市2010-2012学年的在校中小学生进行普查,采用SPSS 19.0软件对受检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珠海市2010-2012学年中小学生沙眼患病率平均为8.77%;患病率呈逐年下降,分别为10.11%,8.80%,7.47%(x2=529.57,P<0.05).男生患病率(9.74%)高于女生(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55,P<0.01).沙眼患病率小学平均为7.10%,初中为10.99%,高中为9.82%(x2=1 365.17,P<0.05).结论 珠海市中小学生沙眼患病率持续下降,但仍较高.在沙眼防治健康教育中,要加强对初中生及其家长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黄金萍;徐慧雯;吴志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也在快速增长,高血压的发病呈现低龄化的趋势.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不仅与儿童青少年时期高血压、代谢紊乱等疾病危险因素有关,而且可导致成年期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升高[1].为全面了解江苏省苏州市中小学生血压状况及与其年龄、脉搏、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本文对2013年苏州市中小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部门制订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防治策略与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俞晓红;李凯;徐正龙;朱红艳;于颖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