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芸;张琨;王绍华
目的 了解甘肃省高中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为有效实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全省各市(州、县、区)高中学校、疾控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卫生、教育行政部门结核病防治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省级卫生行政、教育以及疾控部门对学校结核病防治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比较到位;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57.1%的单位完成;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67.4%的单位完成;市级教育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57.1%的单位完成;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51.2%的单位完成;80%以上的疾控部门落实了学校结核病防治的各项工作;80%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落实了肺结核患者的报告、转诊等工作;公办高中类学校校医配置率、培训率、新生入学体检率多在60%~ 80%之间;学生因患结核病而休、复学率在10%~15%之间.结论 甘肃省高中类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整体落实不够.需要加强行政、医疗、疾控等部门的协调,加强对校医的设置和培训及对学校结防工作的督导.
作者:王铂;王雯;杨枢敏;赵剑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编制微博/微信网络社交行为量表,分析其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为深入认识不良网站对人们生理和行为的影响提供有益的测量工具.方法 通过分析现有研究资料,形成初步因子构想,并采用5点评分编制相应条目.于2014年3月对8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微博/微信网络社交行为量表对758名微信/微博用户进行施测,1个月之后再对其中107名被试进行重测,对结果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研制出含有5个因子、22个条目的微博/微信网络社交行为量表,包括获取信息(5个条目)、感知寻求(6个条目)、自我展露(6个条目)、交流互动(3个条目)和寻求关注(3个条目)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63.16%,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分析显示,大学生微博/微信使用时间与网络社交行为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8 ~ 0.607).量表重测信度介于0.624~0.794;内部一致性信度介于0.728~0.900.结论 微博/微信网络社交行为量表能较好地评价个体的网络社交行为特点,在大学生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作者:李佳鑫;肖蓉;吴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活动能力,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也是大学生前往校医院就诊较高的病种之一.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调查与预防措施方面有不少研究报告[1-4].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医疗保健工作,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对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浙江工商大学校医院就诊的658例运动损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彭晖;吕亚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呈现检出率高、发病年龄提前的流行特点[1],围绕学生近视防治以及视力保护的相关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1-3].中医称近视为能近怯远症,其病机多为心阳衰微、阳虚阴盛,或肝肾两亏,目失濡养,以致神光衰微[4-5].传统医学认为,耳穴疗法通过磁珠贴压可以按摩刺激耳穴,能促进肝脏血流,改善眼睛的供血,进而提高视力.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6-8]证实中医耳穴等综合疗法能够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本研究于2014年3-6月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1所小学,对中医耳穴贴压治疗短期效果进行观察,通过散瞳验光屈光度改变等客观观察指标,科学评价单纯中医耳穴贴压防治小学生轻度近视的短期实施效果.
作者:刘成军;周伟;季珮;章小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太原市中小学生选择眼放松行为现况及其对视力的影响,为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太原市1 435名城乡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视力检查.结果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1.4%,学生眼放松行为以选择“闭目”(56.8%)、“远眺”(54.9%)为主,选择“滴眼药水”(4.0%)少;采用1种眼放松行为461人(32.13%)、2种386人(26.90%)、3种393人(27.39%)、4种129人(9.0%)、5种66人(4.6%);其中女生“闭目”行为选择率高于男生(x2=7.790,P<0.05),城区学生“闭目”“远眺”行为选择率高于郊县区学生(P<0.05).随年级的升高,“远眺”和“闭目”行为选择率呈增高趋势,“眼保健操”行为选择率呈下降趋势(x2值分别为10.547,10.452,P值均<0.05).选择“远眺”“滴眼药水”行为的学生左/右眼视力变化趋向好于没有选择“滴眼药水”行为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06,2.762,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视力变化的因素有地区、滴眼药水、持续用眼后眼放松频率、平均每天是否能坚持做眼保健操(P值均<0.05).结论 远眺、户外运动、眼保健操、闭目、看绿色植物、滴眼药水等眼放松行为可缓解视觉疲劳,改善视力,可综合使用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
作者:郝志红;郭慧红;马兴爱;毛馨;石倩;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也在快速增长,高血压的发病呈现低龄化的趋势.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不仅与儿童青少年时期高血压、代谢紊乱等疾病危险因素有关,而且可导致成年期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升高[1].为全面了解江苏省苏州市中小学生血压状况及与其年龄、脉搏、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本文对2013年苏州市中小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部门制订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防治策略与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俞晓红;李凯;徐正龙;朱红艳;于颖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心率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中的变化情况,为修订国家卫生标准、科学制定运动负荷评价指标和标准界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和延庆县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共48个班级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实施课题组统一设计的体育课教案的情境下,使用POLARTEAM2心率监测仪(团队版)连续监测所有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心率,分析各年级学生安静心率、12 min慢跑和1 min尽力跳绳的平均心率和大心率.结果 1 376名中小学生安静时的平均心率为(83.56± 11.54)次/min,学生的安静心率基本呈现低年级稍高、高年级稍低的趋势(F=8.430,P<0.01);12 min慢跑和1 min尽力跳绳运动过程中,各年级学生大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025,18.261,P值均<0.01).小学三年级以上中小学生2种运动平均心率相比,小学三~六年级1 min尽力跳绳高,初中3个年级学生12 min慢跑高;大心率相比,6个年级学生12 min慢跑高于1 min尽力跳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不同年龄学生承受相同运动强度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能力不同.在制定运动负荷评定标准时,要依据青少年生理发育的特点、分学段划定界值标准,并且充分考虑各项运动引起的平均心率和大心率的变化.
作者:段佳丽;孙颖;陈希宁;韩海军;赵海;潘勇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中小学生沙眼患病情况,为制定适宜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沙眼诊断标准及沙眼简明分级系统,对珠海全市2010-2012学年的在校中小学生进行普查,采用SPSS 19.0软件对受检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珠海市2010-2012学年中小学生沙眼患病率平均为8.77%;患病率呈逐年下降,分别为10.11%,8.80%,7.47%(x2=529.57,P<0.05).男生患病率(9.74%)高于女生(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55,P<0.01).沙眼患病率小学平均为7.10%,初中为10.99%,高中为9.82%(x2=1 365.17,P<0.05).结论 珠海市中小学生沙眼患病率持续下降,但仍较高.在沙眼防治健康教育中,要加强对初中生及其家长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作者:黄金萍;徐慧雯;吴志斌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伤害倾向的关系,为制定伤害高危儿童的家庭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太原市2所城区小学,整群选取四~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67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64份,回收率为99.0%,其中伤害次数缺失46份,终问卷有618份.调查内容包括1 a中伤害发生情况以及父母教养方式.结果 伤害发生倾向儿童组母亲拒绝否认和母亲因子惩罚严厉的平均得分均高于非伤害发生倾向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13,-2.054,P值均<0.05).相关分析,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均与伤害发生倾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081,0.082,P值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是伤害发生倾向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51,1.047,P值均<0.05).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伤害倾向有关.应有针对的指导改善家长对儿童的教养方式,以减少伤害发生.
作者:王莉;毛馨;郝志红;石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2012年度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学生重大疾病防控技术和相关标准研制及应用(201202010)”,在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的支持下,通过3 a的项目实施,建立了1个学生健康综合信息平台,制定完善了1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认可的学生健康相关标准及学校卫生标准体系,研发了近视、肥胖、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个主要健康问题相应的防控关键技术,建立了7个学生重大疾病防控适宜技术和相关标准研制及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因此,项目也简称为“1147计划”.
作者:马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北京市一起幼儿园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经济负担,为开展水痘疫苗免疫策略的经济学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从社会和个人的不同视角,调查疫情给患者和参与疫情控制的机构带来的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结果 疫情持续24 d,共累及10例水痘病例.直接医疗费用263.3(95%CI=199.3~273.3)元/例,直接非医疗费用924.0(95%CI=805.1~1 042.9)元/例;间接经济负担4 682.9(95%CI=4 095.5~5 270.3)元/例,约为直接经济负担的3.9倍;总社会经济负担为5 843.2(95%CI=5 209.0~6 477.5)元/例.参与疫情控制机构承担的总社会经济负担为392 533元,包括人力资本投入35 9526元,物资/设备费11 097元,交通费5 740元,其他费用16 170元.每例病例给防控机构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为39 253元,是患者个人社会经济负担(5 843.2元)的6.7倍.结论 水痘突发事件给疫情控制机构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远超过给个人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未来开展水痘疫苗免疫策略经济学评价时,应全面考虑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
作者:索罗丹;张一华;李娟;赵丹;杨帆;庞星火;卢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通过自助阅读教育材料方法开展的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对幼儿家长知识、态度和亲子间交流的影响,以便在家长中进一步开展预防性侵犯教育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北京市2所幼儿园自愿参与研究的幼儿家长,总计有35名幼儿家长参与了材料阅读并返回了教育前后的调查问卷.通过比较教育前后预防性侵犯知识、态度及与子女交流得分变化来评价自助阅读教育材料对幼儿家长的影响.结果 教育后,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回答的正确率有所提高,与子女交流状况有所改善,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态度没有明显变化(P值均>0.05);知识平均得分由教育前的7.31分上升到7.89分(t=2.668,P<0.05);与子女交流得分由教育前的6.09分上升到8.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2,P<0.01).结论 家长自助式阅读教育材料可提高幼儿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知识,并促进亲子间的交流.
作者:陈晶琦;张文静;金怡晨;冯亚男;李景壹;于卜一;赵晓侠;邱辰;孔艳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生活事件是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的常见应激源,主要指生活中遭遇的足以扰乱人们心理和生理稳态的重大变故,生活事件处理不当会导致焦虑、抑郁,甚至产生严重疾病[1].非自杀式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简称自伤行为,是一种不以自杀为目的的直接地、蓄意地伤害自己躯体的行为[2].研究表明,青少年是故意自伤行为的高发人群,且自伤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3].大多数大学生长期在外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如学习、生活、人际、恋爱、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与困惑,这些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易诱发心理病理问题,同时又是自伤行为较强的危险因素[4].另有研究显示,青少年心理病理状态是后期自伤行为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5-6].据此提出理论假设,即心理病理状态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自伤行为的关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为验证该假设,本研究通过调查高职学生自伤行为、心理病理状态及经历的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心理病理状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方向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秦皇岛市7~12岁学龄儿童上臂围身高比值(AHtR)分布特征及其与血压的关系,为早期识别儿童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秦皇岛市5所小学l 352名7~12岁汉族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及身高、体重、右上臂围、血压等指标测量,并计算AHtR.结果 男生7~12岁各年龄组AHtR中位数为0.142~0.154,女生为0.136~0.143.相关性分析显示,AHtR与年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男生:r=0.020,P=0.607;女生:r=-0.044,P=0.258),与儿童血压呈正相关(rSBP=0.304,rDBP=0.153,P值均<0.01).AHtR识别儿童高血压的ROC曲线下面积男生为0.765(95%CI=0.692~0.837,P=0.000),女生为0.716(95%CI=0.615~0.817,P=0.000).男生AHtR切点为0.17,女生为0.15;灵敏性男生为54.3%,女生为69.4%;特异性男生为84.5%,女生为68.1%.结论 AHtR与儿童高血压密切相关,且诊断切点与年龄无关,是儿童高血压筛查的简单有效指标.
作者:马春明;刘晓丽;王锐;陆强;尹福在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是影响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未来的体能与智能发育[1].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与饮食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对饮食知识的正确认知是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的基础[2].为了解江西省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状况,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10-11月开展了调查,为提出更科学合理的营养改善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陈婷;范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长治地区伤害住院儿童的特点并对疾病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进行评价,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危人群干预和降低疾病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表及家庭负担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 of disease,FBS)对长治地区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688名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家庭负担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对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患儿平均总经济负担11 988.67元/人.从经济负担构成看,直接经济负担占81.45%,间接经济负担占18.55%.直接经济负担中住院费用占80.06%.伤害对患儿家庭造成多维度的影响,其中家庭娱乐活动阳性回答率为54.29%,家庭成员心理健康为52.86%,家庭经济负担为45.71%,家庭关系为42.86%,家庭日常活动为38.57%,家庭成员躯体健康为37.14%.疾病的转归、住院天数、伤害程度、患儿的年龄、直接经济负担、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总经济负担与家庭负担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8,0.377,0.340,0.311,0.395,0.311,0.397,P值均<0.05).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Beta值分别为0.365,0.226,P值均<0.05).结论 意外伤害造成长治地区住院儿童的经济负担较重.在家庭负担中,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和家庭经济负担造成的负担较大.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
作者:宋瑞娟;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学教师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控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法,对随机选取的深圳市10所中学的1 119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深圳市中学教师现在吸烟率为13.23%,其中男性为29.85%,女性为0.78%.25岁以下教师现在吸烟率为7.92%,26~ 35岁为9.42%,36~45岁为15.70%,46岁以上为24.28%,教师吸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x2=37.13,P<0.01);不同学历教师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67,P=0.15);教师职称越高吸烟率越高(x2=33.64,P<0.01),其中初级及以下教师现在吸烟率为8.28%,中级为12.63%,高级为22.76%.教师对烟草本质的认知比较有限,有77.39%的教师错误的认为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30.92%的教师认为过滤嘴可减低吸烟危害.但是大多数教师对控烟有良好的态度,81.05%认为教师应该是不吸烟的榜样,90.88%觉得很有必要开展学生吸烟危害和预防知识技巧的教育.结论 应将中年中高职称男教师作为教师控烟的重点对象,为教师提供烟草及控烟相关资料和培训.此外,学校应该创建无烟学校,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熊静帆;谢尉;刘小立;杨应周;阮建民;朱品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营养教育前后苏州市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食物选择差异,为制定改善大学生营养和健康状况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苏州市2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1 029名,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营养教育,并在教育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营养教育对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食物选择的作用.结果 营养教育后大学生的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提高,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选择“课堂教育”的从41.7%增加到66.7%;各营养态度指标均好于教育前,选择碳酸饮料的比例从17.3%下降到12.8%,不爱吃以上食物的比例从18.3%上升到36.8%,依据营养选择食物的比例由37.3%上升到63.8%,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值均<0.01).结论 营养教育对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食物选择有明显作用,对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健康水平,预防远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雪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强健体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其健康水平关系到我国国民的总体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危险行为已逐渐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本文通过健康危险行为有关问卷调查,了解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政策、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王芸;张琨;王绍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绍兴市越城区2008-2014年8~10岁学生尿碘水平以及食用盐碘含量状况,为防治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采集绍兴市越城区三~五年级学生的尿样和家庭食用盐,对学生尿碘和盐碘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共监测学生尿样700份,尿碘中位数为169.1 μg/L(男生为176.0 μg/L,女生为162.7μg/L).尿碘水平低于适宜标准者占18.71%,超过适宜标准者占36.14%.不同性别和年龄学生尿碘水平和分布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监测食用盐1 482份,盐碘中位数为28.6 mg/kg,碘盐覆盖率为99.80%,碘盐合格率为97.0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90%,非碘盐率为0.20%.2012年盐碘浓度调整后,学生尿碘中位数由156.6 μg/L上升至188.0 μg/L(Z=-3.177,P<0.01),但学生尿碘>300μg/L的比例从2010--2011年的28%下降到2012年后的15%,盐碘中位数从30.7 mg/kg下降到25.4 mg/kg.结论 越城区8~10岁学生碘营养状况总体上是适宜和安全的.但仍需加强监管,强化健康教育,倡导科学补碘,以持续维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作者:毛龙飞;戴佳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