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关联性

苏静;陈静;万宇辉;钟超;胡晓;陶芳标;彭菲;陈钰;朱阿然

关键词:儿童期受虐待的成年幸存者, 自我伤害行为, 精神卫生, 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为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贵阳市7所中学抽取4 617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童年期虐待经历、自伤行为等.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中学生自伤行为及童年期虐待检出率的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经历对自伤行为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44.3%,初中生(47.4%)高于高中生(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童年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的发生率依次为37.7%,16.8%,7.7%,61.4%和50.7%.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习成绩较差及有心理病理症状的中学生受虐情况较重,自伤行为发生率也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x2检验显示,任何一种童年期虐待经历都会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童年期虐待(情感、躯体、性虐待)和忽视(情感、躯体)均会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且随着虐待类型数目的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风险呈增加趋势(P值均<0.01).结论 童年期虐待经历是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对童年期虐待问题的重视和干预,可作为中学生自伤行为防控的重要举措.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苏州市中小学生血压与体质量指数脉搏相关分析

    目前高血压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也在快速增长,高血压的发病呈现低龄化的趋势.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不仅与儿童青少年时期高血压、代谢紊乱等疾病危险因素有关,而且可导致成年期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升高[1].为全面了解江苏省苏州市中小学生血压状况及与其年龄、脉搏、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关系,本文对2013年苏州市中小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部门制订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防治策略与干预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作者:俞晓红;李凯;徐正龙;朱红艳;于颖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江西省部分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

    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是影响民族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中小学生未来的体能与智能发育[1].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与饮食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对饮食知识的正确认知是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的基础[2].为了解江西省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状况,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10-11月开展了调查,为提出更科学合理的营养改善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陈婷;范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深圳4所中学学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青少年学生自杀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深圳初、高中各2所,采用自杀意念问卷、自杀态度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抽取学校的在校一、二年级2 380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初步探讨自杀行为与自杀态度、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性别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深圳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及自杀尝试报告率分别为35.9%,2.1%和1.1%.模型的主要指标(x2/df=10.470,GH=0.908,RMSEA =0.063)显示方程模拟较好.自杀计划对自杀尝试起直接作用(作用大小为0.35),自杀意念、自杀态度、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性别特征对自杀尝试起间接作用(间接作用为0.036).自杀尝试的危险因素排序为自杀计划(61.21%)>自杀意念(17.41%)>生活事件(6.21%)>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3.62%)>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2.59%)>性别特征(2.41%);保护因素的排序为社会支持(6.03%)>自杀态度(0.52%).结论 深圳青少年学生自杀计划和自杀意念对自杀尝试的影响作用占近80%,尽早识别青少年学生的自杀风险对于预防自杀的意义重大.

    作者:周志坚;杨曦;刘铁榜;杨洪;金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湘西州农村学校不同营养状况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初中生营养状况,并探讨不同营养状况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特征,为制定学生营养状况改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986名土家族、苗族初中生进行体格测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营养状况,同时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土家族和苗族初中生营养不良、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94%,5.64%;男生经常吸烟(6.50%)、经常饮酒(6.73%)、网络成瘾(8.82%)、学习压力大(16.94%)和抑郁(13.23%)的报告率均高于女生(1.08%,2.52%,2.16%,12.25%,8.65%)(x2值分别为21.370,10.290,22.317,4.345,5.340,P值均<0.05).营养不良组中偏食(18.37%)、经常或总是失眠(11.22%)的报告率高于其他组(x2值分别为10.004,20.929,P值均<0.05);肥胖组中经常大量喝饮料(17.86%)、经常吃西式快餐(7.14%)、网络成瘾(12.50%)、缺乏锻炼(60.71%)、经常或总是感到孤独(25.00%)的报告率高于其他组(x2值分别为21.237,17.208,13.063,9.580,27.928,P值均<0.05).结论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初中生营养状况与健康危险行为之间存在联系.农村学校在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同时,应采取措施以预防和减少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张福兰;张天成;熊静梅;张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都江堰市农村小学生视力不良干预效果评价

    中国青少年视力不良患病率长期居高不下,患病总人数居世界第一,是处于逐年增加状态[1-3].近年来四川都江堰市学生体检结果发现,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率逐渐增加,且有低龄化趋势.为探讨预防农村小学生视力不良的有效方法,笔者于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对都江堰市3所农村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2a的干预.1 对象与方法

    作者:陈红钰;罗大为;张晓燕;伍哲熙;杨立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澳门科技大学学生生活质量量表测评及信效度分析

    近年来,大学生的生活质量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3],对之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考查,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有效的教育和疏导,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由世界卫生组织开发,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4].随着两岸三地相互交流的深入,澳门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也日益受到重视[5].笔者使用WHOQOL-BREF量表对澳门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信、效度分析来评价该量表在澳门大学生的适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石永东;蒲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尽管学术界和社会不断呼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在该方面的工作是从进入20世纪才正式起步的.1990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仅提及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心理卫生工作,但近十多年来,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多次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工作提出了要求.2002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提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强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2].教育部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全国建立了2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3],全国各地大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已普遍开展起来.本文提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仍然存在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作者:肖水源;刘慧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关联性

    目的 探讨童年期虐待经历与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关系,为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贵阳市7所中学抽取4 617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童年期虐待经历、自伤行为等.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中学生自伤行为及童年期虐待检出率的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经历对自伤行为的影响.结果 中学生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44.3%,初中生(47.4%)高于高中生(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童年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的发生率依次为37.7%,16.8%,7.7%,61.4%和50.7%.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习成绩较差及有心理病理症状的中学生受虐情况较重,自伤行为发生率也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x2检验显示,任何一种童年期虐待经历都会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P值均<0.05).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童年期虐待(情感、躯体、性虐待)和忽视(情感、躯体)均会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且随着虐待类型数目的增加,自伤行为的发生风险呈增加趋势(P值均<0.01).结论 童年期虐待经历是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加强对童年期虐待问题的重视和干预,可作为中学生自伤行为防控的重要举措.

    作者:苏静;陈静;万宇辉;钟超;胡晓;陶芳标;彭菲;陈钰;朱阿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高被引论文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发表的高被引论文相关特征,为进一步提高杂志学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登陆中国知网(CNKI),以期刊刊名“中国学校卫生”为检索式,对数据库所收录的《中国学校卫生》1992-2013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统计指标包括篇名、作者、机构、发表年份、被引次数、下载次数等.结果 共检出论文信息12 236篇,其中有引文记录的文章共9 003篇,占论文总数的73.58%;总被引频次为73 349,被引10次以上的论文共被引43 006次,占总被引频次的58.63%.被引排名前100位论文(共104篇),季成叶教授的贡献大(14篇,占13.5%);产生高被引论文多的机构是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6篇,占25.0%);高被引论文较集中的栏目为心理卫生35篇(33.7%)、健康教育19篇(18.3%)、述评13篇(12.5%).从研究方法看,干预性研究所占比重偏低,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从研究内容来看,以学生保健服务为中心,出现了多个研究热点的局面,但学科间交叉、融合的研究热点还未见出现.论文发表年份以2005年多,为19篇;有30篇在发表的当年即被引用,51篇在发表后的第1年被引用,有86篇近1次被引用时间为2015年.结论 《中国学校卫生》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单位、研究内容均相对集中.编辑部需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稿、约稿工作,提高杂志的学术质量.

    作者:李红影;顾璇;汤建军;袁长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海南省琼中县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琼中县中小学生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相应教育阶段学生维生素D缺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琼中县2所小学和2所初中学校,每个学校各年级选取1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检测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 D]水平.结果 检测561例琼中县中小学生的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30.40± 6.92) ng/mL,其中男生为(32.75±7.19) ng/mL,女生为(28.19±5.7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P<0.05).琼中县中小学生维生素D缺乏率不高,仅为2.7%;但维生素D不足率较高,为43.1%,其中男、女生维生素D不足率分别为30.9%,54.9%,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P<0.05).结论 琼中县中小学学生的维生素D不足率较高,且女生高于男生.应进一步开展相关干预研究,以改善中小学生维生素D营养状况.

    作者:周静;尹春福;冯棋琴;张帆;易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深圳市中学教师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学教师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控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法,对随机选取的深圳市10所中学的1 119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深圳市中学教师现在吸烟率为13.23%,其中男性为29.85%,女性为0.78%.25岁以下教师现在吸烟率为7.92%,26~ 35岁为9.42%,36~45岁为15.70%,46岁以上为24.28%,教师吸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x2=37.13,P<0.01);不同学历教师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67,P=0.15);教师职称越高吸烟率越高(x2=33.64,P<0.01),其中初级及以下教师现在吸烟率为8.28%,中级为12.63%,高级为22.76%.教师对烟草本质的认知比较有限,有77.39%的教师错误的认为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30.92%的教师认为过滤嘴可减低吸烟危害.但是大多数教师对控烟有良好的态度,81.05%认为教师应该是不吸烟的榜样,90.88%觉得很有必要开展学生吸烟危害和预防知识技巧的教育.结论 应将中年中高职称男教师作为教师控烟的重点对象,为教师提供烟草及控烟相关资料和培训.此外,学校应该创建无烟学校,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熊静帆;谢尉;刘小立;杨应周;阮建民;朱品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长治地区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疾病负担分析

    目的 了解长治地区伤害住院儿童的特点并对疾病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进行评价,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危人群干预和降低疾病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自制调查表及家庭负担量表(Family Burden Scale of disease,FBS)对长治地区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688名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的疾病经济负担及家庭负担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对家庭负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患儿平均总经济负担11 988.67元/人.从经济负担构成看,直接经济负担占81.45%,间接经济负担占18.55%.直接经济负担中住院费用占80.06%.伤害对患儿家庭造成多维度的影响,其中家庭娱乐活动阳性回答率为54.29%,家庭成员心理健康为52.86%,家庭经济负担为45.71%,家庭关系为42.86%,家庭日常活动为38.57%,家庭成员躯体健康为37.14%.疾病的转归、住院天数、伤害程度、患儿的年龄、直接经济负担、误工造成的经济损失、总经济负担与家庭负担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8,0.377,0.340,0.311,0.395,0.311,0.397,P值均<0.05).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Beta值分别为0.365,0.226,P值均<0.05).结论 意外伤害造成长治地区住院儿童的经济负担较重.在家庭负担中,家庭娱乐活动、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和家庭经济负担造成的负担较大.疾病家庭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总经济负担和疾病转归.

    作者:宋瑞娟;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甘肃省2013年高中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高中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落实情况,为有效实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调查表,对全省各市(州、县、区)高中学校、疾控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卫生、教育行政部门结核病防治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省级卫生行政、教育以及疾控部门对学校结核病防治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实比较到位;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57.1%的单位完成;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67.4%的单位完成;市级教育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57.1%的单位完成;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落实率差的工作仅有51.2%的单位完成;80%以上的疾控部门落实了学校结核病防治的各项工作;80%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落实了肺结核患者的报告、转诊等工作;公办高中类学校校医配置率、培训率、新生入学体检率多在60%~ 80%之间;学生因患结核病而休、复学率在10%~15%之间.结论 甘肃省高中类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整体落实不够.需要加强行政、医疗、疾控等部门的协调,加强对校医的设置和培训及对学校结防工作的督导.

    作者:王铂;王雯;杨枢敏;赵剑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上海市初中生烟草暴露状况

    目的 了解上海市初中生吸烟率及烟草流行相关情况,为减少青少年烟草暴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上海市8个区县24所学校的3 155名初中生中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青少年的烟草使用、戒烟、二手烟暴露、烟草制品获取渠道、烟草消费水平及对烟草的态度和认识等.对调查数据加权调整,运用点估计和95%可信区间分析各统计指标.结果 上海市青少年现在吸烟率和尝试吸烟率分别为1.1%和7.7%.在大多数情况下,男生现在吸烟率高于女生,但在12岁及以下的年龄段,女生现在吸烟率(1.4%)高于男生(1.0%).男生现在吸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生现在吸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男女生的尝试吸烟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不同年龄阶段男生的尝试吸烟率均高于女生;从15岁开始,男女生的尝试吸烟率均呈现出快速升高的趋势.青少年在家中的二手烟暴露率为41.5%,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外公共场所曾经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分别为51.4%和58.9%.结论 上海市青少年受到的被动吸烟危害依然较为严重,需重点针对15岁以下青少年开展系统性干预,降低青少年在家中和公共场所的二手烟暴露风险.

    作者:尉晓霞;丁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某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特征分析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时有发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活动能力,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也是大学生前往校医院就诊较高的病种之一.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运动损伤现状调查与预防措施方面有不少研究报告[1-4].为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医疗保健工作,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本文对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浙江工商大学校医院就诊的658例运动损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彭晖;吕亚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北京市部分中小学生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心率比较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心率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中的变化情况,为修订国家卫生标准、科学制定运动负荷评价指标和标准界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和延庆县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共48个班级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在实施课题组统一设计的体育课教案的情境下,使用POLARTEAM2心率监测仪(团队版)连续监测所有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心率,分析各年级学生安静心率、12 min慢跑和1 min尽力跳绳的平均心率和大心率.结果 1 376名中小学生安静时的平均心率为(83.56± 11.54)次/min,学生的安静心率基本呈现低年级稍高、高年级稍低的趋势(F=8.430,P<0.01);12 min慢跑和1 min尽力跳绳运动过程中,各年级学生大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025,18.261,P值均<0.01).小学三年级以上中小学生2种运动平均心率相比,小学三~六年级1 min尽力跳绳高,初中3个年级学生12 min慢跑高;大心率相比,6个年级学生12 min慢跑高于1 min尽力跳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不同年龄学生承受相同运动强度时心血管系统的反应能力不同.在制定运动负荷评定标准时,要依据青少年生理发育的特点、分学段划定界值标准,并且充分考虑各项运动引起的平均心率和大心率的变化.

    作者:段佳丽;孙颖;陈希宁;韩海军;赵海;潘勇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微博/微信网络社交行为量表编制及其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分析

    目的 编制微博/微信网络社交行为量表,分析其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为深入认识不良网站对人们生理和行为的影响提供有益的测量工具.方法 通过分析现有研究资料,形成初步因子构想,并采用5点评分编制相应条目.于2014年3月对8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微博/微信网络社交行为量表对758名微信/微博用户进行施测,1个月之后再对其中107名被试进行重测,对结果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研制出含有5个因子、22个条目的微博/微信网络社交行为量表,包括获取信息(5个条目)、感知寻求(6个条目)、自我展露(6个条目)、交流互动(3个条目)和寻求关注(3个条目)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63.16%,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分析显示,大学生微博/微信使用时间与网络社交行为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8 ~ 0.607).量表重测信度介于0.624~0.794;内部一致性信度介于0.728~0.900.结论 微博/微信网络社交行为量表能较好地评价个体的网络社交行为特点,在大学生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作者:李佳鑫;肖蓉;吴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苏州市中小学生癔症倾向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苏州市中小学生癔症倾向得分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我鉴定问卷调查苏州市23 132名中小学生.结果 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地区、性别、年级、母亲文化程度、焦躁神经症倾向得分、躁郁症倾向得分、精神分裂症倾向得分、抑郁症倾向得分、神经质倾向得分、虚构症倾向得分对中小学生癔症倾向得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R2=0.75,F=64.79,P<0.05).结论 学校是儿童癔症的高发场所,应综合家庭、学校、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预防儿童癔症.

    作者:高翔;凌睿哲;张新宇;苗春霞;黄晓静;徐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成都市中小学生食盐摄入知识态度行为状况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中小学生食盐摄入相关知识认知、态度及行为情况,为在学生中开展控制高盐饮食健康教育及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样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成都市2个城区和1个近郊区,每个区各选择1所小学、1所初中和1所高中,共对9所学校2 89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对“每人每天吃盐不宜超过6 g”知晓率仅为37.3%,不同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28,P<0.05).仅3.0%的学生能全部辨认出5种高钠调味品,0.9%的学生能辨别全部隐形盐的食品.52.2%的调查对象听说过控盐勺,14.7%的调查对象外出就餐时会要求把饭菜做的清淡些,21.1%的调查对象会主动购买含盐低的食物,18.8%的调查对象会根据营养成分表(营养标签)来挑选食物.结论 成都市中小学生盐相关知识认知及行为情况均较差.应在中小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低盐饮食相关健康教育,树立健康饮食观念,培养其科学饮食习惯.

    作者:冯敏;李晓辉;梅丽敏;王瑶;周蓓欣;刘艳;曾学民;何志凡;曹晋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绍兴市越城区2008-2014年8~10岁学生尿碘和食用盐碘含量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绍兴市越城区2008-2014年8~10岁学生尿碘水平以及食用盐碘含量状况,为防治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采集绍兴市越城区三~五年级学生的尿样和家庭食用盐,对学生尿碘和盐碘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共监测学生尿样700份,尿碘中位数为169.1 μg/L(男生为176.0 μg/L,女生为162.7μg/L).尿碘水平低于适宜标准者占18.71%,超过适宜标准者占36.14%.不同性别和年龄学生尿碘水平和分布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监测食用盐1 482份,盐碘中位数为28.6 mg/kg,碘盐覆盖率为99.80%,碘盐合格率为97.0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90%,非碘盐率为0.20%.2012年盐碘浓度调整后,学生尿碘中位数由156.6 μg/L上升至188.0 μg/L(Z=-3.177,P<0.01),但学生尿碘>300μg/L的比例从2010--2011年的28%下降到2012年后的15%,盐碘中位数从30.7 mg/kg下降到25.4 mg/kg.结论 越城区8~10岁学生碘营养状况总体上是适宜和安全的.但仍需加强监管,强化健康教育,倡导科学补碘,以持续维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作者:毛龙飞;戴佳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