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专业女生自杀意念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张栋栋;封苏琴;陈玲;缪金萍;杨林胜;孙业桓

关键词:自杀, 意念, 因特网, 行为, 成瘾, 青少年
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女性自杀意念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化状况在两者之间的作用,为提出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Young网络成瘾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Beck焦虑量表(BAI)等工具,对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皖南医学院的3 408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杀意念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结果 近1 a内出现过自杀意念的报告率为6.92%,网络成瘾报告率为13.76%;自杀意念与网络成瘾的关联指标调整后OR值为3.609(OR值95%CI=2.662 ~4.893),将焦虑和抑郁分别引入后,网络成瘾和自杀意念的关联指标(OR值)均下降;抑郁和焦虑与自杀意念的关联指标(OR值)在网络成瘾变量引入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护理专业女生自杀意念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关联,且抑郁和焦虑等情绪化状况在两者的关联中存在作用.在预防护理专业女生自杀意念和控制网络成瘾的同时,应关注其情绪化状况和心理健康.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兰州市中学教师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中学教师的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中学教师生命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SF-36量表,整群抽取的对兰州市3所中学的273名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教师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BMI指数、月工资收入、是否承担班主任工作、任教学科等4个因素对教师生命质量各领域均不产生影响;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教龄、任教学校、任教年级(初/高中)、日均工作时间、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持续时间、运动强度等11个因素对教师生命质量的不同领域产生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教师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任教学校、体育锻炼和日均工作时间.结论 教师生命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对这些因素进行具体地筛选、分析和研究.

    作者:王益民;孙利华;王玉;魏存军;陈克定;任晓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南昌市学生被动吸烟现况

    目的 了解南昌市学校被动吸烟情况,为实现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于2012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抽取南昌市及郊区大、中、小学校共30所600名进行,问卷拦截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30所学校中,16所全面禁烟,11所部分禁烟.被调查的600人中,19.2%的人现在吸烟,学校工作人员与采访者的现在吸烟率分别为19.2%和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9%的吸烟者调查当天在学校吸烟,其中仅20.5%遇到工作人员劝阻;20.2%的人在调查当天看到其他人在学校吸烟,其中28.9%遇到工作人员劝阻.41.3%的人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不同类型的学校被动吸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高(55.8%),中学次之(37.9%),小学低(31.8%).不同禁烟政策学校被动吸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禁烟学校高(53.6%),部分禁烟学校次之(51.2%),全面禁烟学校低(32.8%).结论 虽然学校禁烟工作有所改善,但是控烟执行力度不够,被动吸烟现象依然严重,需尽快出台地方控烟法规加强控烟工作.

    作者:陈陵;范义兵;杨树;吴金星;李紫芬;陈海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青少年抑郁障碍叙事心理治疗研究

    抑郁障碍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是青少年群体中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1].有资料显示,抑郁障碍的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65%的青少年都有一次或多次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2].抑郁不仅影响个体的情绪,也会带动患者产生自杀意念,成为青少年自杀大的危险因素[3].该文对青少年抑郁障碍和叙事心理治疗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干预提供借鉴.

    作者:曹加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福州在校大学生电离辐射认知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福州在校大学生电离辐射的认知和行为现况,为进一步开展电离辐射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福州市4所大学在校大学生,对1 132名学生进行电离辐射相关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电离辐射知晓率为63.47%;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大学生电离辐射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通过网络并且希望通过网络获取电离辐射相关知识的报告率均高,为70.32%和51.23%;希望获取电离辐射防护相关知识的报告率高,为82.74%.大学生知识的获取途径及对电离辐射来源与电离辐射防护知识的需求与电离辐射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1).结论 福州在校大学生电离辐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男生、低年级、非医学专业及乡村生源大学生尤为明显.大学生电离辐射知晓情况与知识获取的途径及需求有关.

    作者:李丹;钱捷;卓小梅;王英瑜;林婷婷;刘文婕;何保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嵊泗列岛2008-2012年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嵊泗列岛2008-2012年学生营养现状,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学生5a平均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6.67%;平均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46%,2.68%.不同年份、性别、学段学生间营养状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嵊泗列岛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状况并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营养不良率,控制超重率、肥胖率的上升.

    作者:吴正康;丁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初中生自立人格的影响

    健全的人格素质不仅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个体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先决条件.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培养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1].自立人格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之一[2],指个体在自己解决所遇到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形成的,包括个人与人际2个方面的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等特质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格因素[3],它对促进青少年自我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熊(父)莹;曾天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贵州省男青年骨形成生化标志物及形态指标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省男性青年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研究贵州省青少年生长发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取来自贵州省各地区426名18~20岁的男性青年,检测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钙磷水平及身高和体重.结果 男青年OC,BAP及身高与体重呈正相关,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男性青年的各项测定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男青年OC,BAP及身高,体重均高于少数民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家庭经济条件和父母文化程度对OC,BAP,身高和体重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贵州地理海拔高度对男性青年骨形成生化标志物及主要形态指标的影响较小,种族遗传是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和父母文化程度对男性青年骨形成生化标志物及身高体重有影响.

    作者:方应培;杨正久;汪漫江;钟正伟;钱静;董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心理咨询大学生82例初始沙盘基本特征分析

    初始沙盘是指沙盘游戏者所做的第一个沙盘,初始沙盘对沙盘游戏者有着特殊的意义[1].Kalff[2]在沙盘游戏入门中指出,初始沙盘不仅能够反映沙盘游戏者问题本质所在,同时能提供问题解决的线索与方向.关于初始沙盘,目前国内主要集中在强迫症、孤独症、抑郁症、躯体化症状、边缘型人格障碍[3-8]等人群的研究.本研究以临床心理咨询大学生为对象,探讨其沙盘初始特征,为临床心理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永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特点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

    目的 探讨福建省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及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对福建省乡镇中学的963名留守儿童和l 52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总体社会支持得分分别为(34.98±6.01),(35.94±5.7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959,P>0.05).非留守儿童和仅父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得到的社会支持高于其他类型的留守儿童(F=8.699,P<0.05).社会支持水平与留守儿童的情绪行为呈负相关,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对于初中留守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高社会支持水平下的留守儿童比低社会支持水平下的留守儿童具有较少的情绪行为问题,低社会支持水平的留守女生较男生存在更多的情绪问题(P值均<0.01).结论 为减少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在给留守儿童提供客观社会支持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其对支持的主观感受和培养利用社会支持的能力.

    作者:江琴;Bj(o)rn Albin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佛山市初中生学业拖延行为状况与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初中生学业拖延行为状况,并探讨其特点,为相关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广东省佛山市1 218名在校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初中生常见的学业拖延行为是“编制错题集分析自己学习的优势和不足”(29.6%),轻的学业拖延行为是“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6.5%).男生(41.64± 11.61)和女生(38.35±10.30)总体学业拖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初中生学业拖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经济状况和初中生学业拖延水平相关(P<0.01);不同父母亲文化程度初中生学业拖延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自我学习满意度初中生学业拖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部分初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拖延,初中生的学业拖延状况值得研究者关注.

    作者:霍紫莹;肖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昆山市小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昆山市小学生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相关知识掌握现状,为提高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认知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昆山市26所小学四~六年级学生3 405名,对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相关知识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被试者中所调查16项知识题总知晓率为71.7%%,分别为公办校76.5%,民办校71.7%;男生70.2%,女生73.6%;四年级学生68.1%,五年级学生72.1%,六年级学生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性质学校、不同性别和各年级间各题知晓率比较,公办校均高于民办校,大多数题女生高于男生,多数题随年级的上升而增高.结论 小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防控知识宣传,把防控相关知识贯穿于学校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防控意识.

    作者:朱伟东;周爱萍;姜荣明;沙汝明;缪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学生情绪症状饮酒行为与手机使用依赖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及手机使用依赖的影响因素,为探讨情绪症状和饮酒行为与手机使用依赖的关联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阜阳市某职业技术学院3 130名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及手机使用依赖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男生手机使用3a以上、连续24h开机、手机月消费60元以上、拥有智能手机报告率分别为59.2%,63.5%,25.9%和51.2%,均高于女生的50.9%,43.7%,17.4%,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焦虑、抑郁、吸烟、饮酒均与手机使用依赖密切相关(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焦虑、抑郁症状及有饮酒行为的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的OR值分别为2.831,2.131,1.433.结论 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情绪症状和饮酒行为与手机使用依赖存在关联.

    作者:刘凤云;许韶君;侯方丽;陶舒曼;伍晓艳;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学生尝试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状况调查

    烟草烟雾含有数百种有害物质,二手烟暴露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对儿童健康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会导致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下降和复发性中耳炎等疾病[1].目前我国吸烟者呈低龄化趋势[2],2010年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8亿儿童遭受二手烟暴露伤害[3].为此,笔者于2012年在北京、郑州、开封三地选择6所小学开展小学生尝试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状况调查,为小学生的控烟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赵娜;倪菁华;许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农村大学生抑郁与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农村大学生抑郁与社会支持、心理韧性的关系,为开展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从温州、重庆、成都、绵阳6所高校分层整群抽取的905名农村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农村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55.80%,男生高于女生;大四学生抑郁检出率高(59.26%);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心理韧性越强,抑郁症状较少,在抑郁、心理韧性等维度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农村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抑郁均存在统计学相关.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0.690,P<0.01),心理韧性对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0.742,P<0.01),社会支持通过心理韧性对抑郁产生间接效应(Beta=0.512,P<0.01).结论 农村大学生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良好心理韧性的形成可减少农村大学生抑郁的发生.

    作者:韩黎;李茂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意愿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现状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取问卷调查数据,通过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拟合二元Logit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愿意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占26.7%,参保意愿较低.Logistic模型显示,性别、年级(1)、年级(2)、在校期间使用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知道本校的首诊医院、知道本校的点定医院以及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程度(OR值分别为1.987,0.417,0.122,2.040,3.428,5.745,0.568,P值均<0.05)进入回归议程.结论 高校应充分重视和完善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职能,加强机构建设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参保意愿.

    作者:陈君程;袁萍;张迎;郭雪花;何建秀;包西平;艾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下关市120名初中生手机微生物污染状况

    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在给日常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手机上滋生的微生物也可能给健康带来危害.青少年作为手机消费的一大主体,但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全,手机上的微生物更易对其健康造成损害.本文以初中生使用的手机为调查对象,了解手机细菌污染情况,以期将手机可能对初中生造成的健康危害降至低.

    作者:李晓楠;杨梅;何莹;赵维薇;字飞燕;杨竹块;郭乐;申元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童年期受虐待者认知偏向研究现状

    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公众健康领域令人困扰的一部分,覆盖了家庭、社会文化、教育甚至医疗卫生体系[1].美国1岁以上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外伤性损伤,而在所有形式的外伤性损伤中,儿童虐待是死亡和发病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对儿童虐待的研究发现,儿童期受虐待的成人会对自己的子女实施虐待,表现为虐待的代际循环(transgenerational cycle of maltreatment,TCM)[2].目前,国际上将儿童虐待分为4种类型,即躯体虐待(父母或监护人对儿童实施暴力)、心理虐待(攻击儿童的心理幸福)、性虐待(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儿童的性器官和性发展)和忽视(养育者不能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3].

    作者:王春梅;刘爱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青少年健康素养评定需要向多维度发展

    近10 a来,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健康素养不仅对成人健康状况具有预测作用[1-2],也是识别青少年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行为的标志[3-4].健康素养研究领域发展迅速,逐渐扩大至更广泛的、跨学科的研究范围.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健康素养的定义还缺乏一定的共识,从而制约了测量学的发展,延迟了该领域重大问题的解决;另外,健康素养构架复杂,选择使用何种定义或测量工具可能取决于研究目标的不同[5].我国青少年健康素养的研究刚刚起步,为适应发展的需要,首先要对其复杂而多维度的特性在更大程度上给予认同,并由此吸收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构建出多维度评价青少年健康素养的方法.

    作者:张诗晨;陈亚军;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西宁市初中及中等职校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现况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当中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不仅是文化科学、思想品德素质发展及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个体发展急剧并充满矛盾的“危机期”[1].身心素质和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学业成就,也将影响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2].因此,全面指导青少年群体掌握相应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为掌握西宁市初中及中等职校学生的健康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笔者于2012年底对西宁市普通初级中学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为西宁市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黎;温生宝;赵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中新生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高中新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在高中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易县高级中学2012年新生2 576名进行基线调查后,利用《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资源库》[学校版2006年]在该校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3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高中入学新生干预前结核病防治知识来源主要是电视(31.7%)、报刊书籍(25.5%)和听别人说(24.3%)等,且所占比率较低;干预后主要来源于所开展的学校健康促进干预(94.5%).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干预前、后分别为40.1%和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病相关行为正确率干预后均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中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材料资源库”是各地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时很好的工具,应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付兰娥;张保宗;张进国;张雁;许蕾华;唐术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