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印;李步云
目的 探讨深圳市罗湖区课桌椅分配现状,为制定标准课桌椅分配方案提出参考.方法 运用横断面研究,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深圳市罗湖区16所中小学校,调查学生课桌椅匹配合格率和学生就坐符合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16所学校中,公办学校使用的是升降式课桌椅,课椅使用的型号为1~6号,课桌使用的型号为1~8号;民办学校升降式课桌椅使用的型号为1~5号或3~9号,固定式课桌为5号、3号、2号,固定式课椅为6号、5号、2号.2013年上半年抽查的16所中小学校中,课桌合格率为35.56%,课椅合格率为39.94%,罗湖区的学校课桌椅分配合格率均较低.结论 罗湖区中小学校课桌椅分配存在问题,应采购并分配使用与身高匹配的课桌椅.
作者:刘名中;陈芝娟;刘晨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水痘疫苗保护效果及疫苗保护效果随时间推移的衰减情况,为适时开展加强接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绍兴市越城区2012年337例2~12岁水痘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病例组水痘疫苗接种率(24.03%)低于对照组(6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202,P<0.01).1剂水痘疫苗接种后保护率为84.62%(95%CI为77.99% ~ 89.25%);水痘疫苗保护率随时间推移而逐步递减(x2=17.878,P<0.0l).结论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但随时间推移,保护效果呈逐步递减趋势.建议适时开展加强接种.
作者:毛龙飞;何茶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对改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的效果,为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杭州某小学开展以心理社会环境改善为重点的健康促进学校综合干预,并于干预前后对66名教师和208名四年级学生进行心理社会环境状况调查.结果 干预后师生评价学校心理社会环境明显改善,7个能区得分分别从(3.361±0.495),(3.199±0.547),(3.263±0.552),(3.257±0.601),(3.201±0.616),(3.161±0.679),(3.402±0.587)分上升到(3.669±0.420),(3.663±0.419),(3.780±0.387),(3.743±0.364),(3.683±0.424),(3.692±0.431),(3.751±0.371)分(P值均<0.05).反映突出的问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以心理社会环境改善为重点的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能有效改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张琼;贺凤英;陈水根;曹承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小儿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儿童,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为主要特征[1].2008年,我国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近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该病疫情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婴幼儿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4],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由于幼儿无自理能力,需要家长照料,加之目前尚无疫苗和针对该病的特效治疗药,因此应加强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使之掌握手足口病有关知识和预防护理措施.为此,笔者于2012年5月对成都市幼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基本知识和行为状况调查,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晓燕;刘熹;田红梅;岳勇;邱孟;洪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近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防治近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12年马鞍山市4 06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近视总发生率为33.4%,小学生为24.7%,初中生为51.3%.女生近视发生率(39.0%)明显高于男生(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3,P<0.01);近视发生率城市(42.2%)>郊区(30.2%)>农村(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30,P<0.01).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随年级的增长而增长.生父近视、生母近视的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比生父非近视、生母非近视的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7.10,59.35,P值均<0.01).生父配镜、生母配镜的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较生父不配镜、生母不配镜的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9.72,31.33,P值均<0.01).结论 马鞍山市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可能涉及遗传、性别、地区等.需建立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和降低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
作者:汪素美;严双琴;徐叶清;陶芳标;顾春丽;曹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是健康理念和生活行为方式正在逐步形成时间.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卫生条件和教育资源都相对落后,因此,笔者于2012年5-6月对西南地区青少年健康素养进行调查,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当地青少年健康素养情况,为提高该地区青少年健康素养提供依据和建议尤为重要.
作者:孙傲伊;武轶群;钱力;胡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和评价方法,探讨TOPSIS、秩和比法(RSR)和密切值法3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利用1985-2010年安徽省7~18岁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数据,分别采用TOPSIS法、秩和比法、密切值法3种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性别、年龄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机体成分、心肺功能、肌力肌耐力和柔韧性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TOPSIS、RSR、密切值法3种综合评价方法对1985-2010年安徽省7~18岁男生健康相关体能评价的组合排序结果依次为:1991年、1995年、2000年、1985年、2010年和2005年;女生组合排序结果依次为:1995年、2000年、1991年、1985年、2005年和2010年.3种综合评价方法所获得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所建立的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一致性,可用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体能的群体评价及综合评价.
作者:赵玉秋;祖萍;朱鹏;伍晓艳;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骨密度水平以及影响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为制定促进青少年骨发育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选取唐山市2所中学的七年级至高三年级的1 58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经学生和家长知情同意,进行骨健康相关因素调查、体格测量和右足跟骨骨密度测定,建立数据库,采用SAS 9.1.3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青少年超声骨密度的声波传导速度(speed of sound,SOS)值范围在(1 476~1 654)m/s,平均值为(1 541.3±23.1) m/s,16岁开始男生各年龄段SOS值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男生13~ 18岁SOS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18~19岁SO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生13~17岁SOS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17~18岁SO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9岁SOS值略有增长(P<0.05).对青少年SOS值有正性影响作用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是饮奶情况、食用鱼虾情况、食用豆制品情况、食用蔬菜情况、体质量指数(BMI)、运动方式、睡眠时间、第二性征出现、活动总时间;而被动吸烟对青少年SOS值有负性影响.结论 青少年期骨密度快速增长.应针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以促进更高骨量的积累.
作者:唐咏梅;刘为甜;任琦;刘海燕;舒畅;王道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上臂围及其与身高、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对儿童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加以充实.方法 选取广州市某幼儿园3~7岁儿童531名进行身高、体重、上臂围的测量,并用百分位法和Z评分法评价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结果 男女儿童上臂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05),不同年龄儿童的上臂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67,P<0.01).用上臂围百分位法评价,3岁组男童营养不良、6岁组儿童肥胖检出率较高;用年龄别身高Z评分法评价,6岁组男童营养不良的检出率高(19.2%);身高别体重Z评分法对5岁组儿童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检出率高.上臂围与身高、体重及Z评分均有显著相关(P值均<0.01).以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为参照,上臂屡临界值为15.5cm时,敏感度(90.9%,41.7%)、特异度(71.3%,70.6%)均较高.结论 上臂围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实用的指标,但需要适合的标准以及对测量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
作者:何娟;张彦;郑淑怡;吴玥;卢晓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广西沿海农村地区学龄儿童碘缺乏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制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水平,以多级抽样的方法从广西全部沿海6县(区)的农村中抽取726名8~ 10岁学龄儿童.采集每名儿童的尿样测定尿碘水平,同时进行身高和体重、甲状腺容积测量、智商测定和膳食情况调查.结果 儿童平均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分别为(127.38±6.94)cm、(23.87±3.81) kg和(14.63±1.37)kg/m2,尿碘中位数为141.05 μg/L,甲状腺肿大率为8.54%,IQ均值为(97.07±18.32).高碘食物摄入频率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具有相关性(r=0.893,P<0.01).结论 广西沿海农村地区学龄儿童碘营养不足.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碘盐覆盖率,降低碘缺乏风险.
作者:廖敏;鲁力;刘军;陆伟江;杨娟;宁锐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学龄前期儿童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此阶段营养不良会导致诸多健康问题和长远的不良影响[1].近10 a来,我国儿童的营养膳食状况虽有很大改善,但钙(Ca)、铁(Fe)、锌(Zn)、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缺乏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更为突出[2].甘肃是多民族聚居区,由于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膳食营养素摄入失衡的情况比较普遍且在不同民族间呈现不同的表现,从而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甚至生长发育水平.本研究通过了解甘肃汉族、东乡族、裕固族学龄前儿童膳食结构,分析其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情况,为制定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科学合理的膳食提供依据.
作者:卜小丽;张印红;张学英;王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我国1985-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的变化情况,为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1985年和2010年全国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身高、体重的数据为资料,采用加权平均值法对各地区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1985年和2010,东部7~18岁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水平均高于中、西部同龄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85年东部地区7~ 14岁青少年体重平均值均大于中、西部地区,2010年东部地区7~17岁青少年体重平均值均大于中、西部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1985年东、西部地区青少年平均身高差异增幅1.76~3.73 cm(城男)、1.29~ 3.44 cm(城女)、0.98~ 3.24 cm(乡男)、0.61~ 2.66 cm(乡女),2010年差异增幅2.02 ~6.50 cm(城男)、1.77 ~ 5.14 cm(城女)、1.77~ 5.84 cm(乡男)、1.85 ~ 5.38 cm(乡女)明显增大.1985年东、中部地区青少年身高差异增幅0.85~ 1.99 cm(城男)、0.82~1.82 cm(城女)、0.63~2.17 cm(乡男)、0.33~2.02 cm(乡女)同2010年差异增幅1.04~3.09 cm(城男)、0.86~ 2.90 cm(城女)、0.97~2.69 cm(乡男)、0.84~ 2.82 cm(乡女)相比略有增大.相较于1985年东、西部地区青少年平均体重差异增幅1.24~3.51 kg(城男)、0.69~2.74 kg(城女)、0.51~2.28 kg(乡男)、~ 0.30~1.79 kg(乡女),2010差异增幅2.11~7.16 kg(城男)、1.37~4.94 kg(城女)、2.36~7.00 kg(乡男)、1.29~5.28 kg(乡女)明显增大.2010年东中部地区青少年体重差异增幅0.65~3.40 kg(城男)、0.42~2.34 kg(城女)、1.55~2.98 kg(乡男)、0.24~2.46 kg(乡女)相比1985年差异增幅0.65~ 1.78 kg(城男)、0.06~1.39 kg(城女)、-0.11 ~ 1.40 kg(乡男)、-0.5~ 1.11 kg(乡女)有所增大.结论 我国东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高于中、西部同龄青少年.相较于1985年,2010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青少年身高、体重差异均有所增大.
作者:韩迪;徐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总体幸福感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和提高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整群抽取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大一~大四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使用网络成瘾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其进行相关调查.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7.53%,医学生成瘾检出率(11.15%)低于非医学生(26.21%),成瘾率在专业、年级、性别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专业、年级、性别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得分与总体幸福感总分呈负相关(r=-0.371,P<0.01),成瘾者总体幸福感得分低于非成瘾者.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专业、生源地及总体幸福感等因素与网络成瘾有关.结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严重,总体幸福感相对低下,网络成瘾与总体幸福感关系密切.
作者:宋建根;许艳;李源晖;马翠荣;姚应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网民人数达5.64亿,其中学生群体所占比重大[1].诸多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会对个体学业、工作、人际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2],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3-4].成人依恋是指个体与当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5],对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和社会适应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大学生的成人依恋表现出消极的特征,则很有可能躲进网络世界中寻求安全感.从依恋的角度看,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是消极的.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可以看作是一种依恋需求的转移和补偿,是正常依恋受阻或未能获得满足的变形[6].
作者:李小龙;卢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口腔健康是身体健康乃至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同时也是个体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2-3].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构成高素质少数民族人群的主体,是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动力,了解其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及影响因素,可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保健教育活动提供科学依据.为此,笔者于2013年6月对西北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意识与行为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鹂;马力扬;张菊梅;吴坤基;李志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灾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源和抑郁、焦虑的关系,为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心理控制源量表(I-E),对灾区高校整群抽取的27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抑郁、焦虑得分上,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灾区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就领悟社会支持而言,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朋友支持、社会支持总分,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抑郁、焦虑与心理控制源均呈正相关,与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控制源对焦虑与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38.96%和41.18%.结论 对灾区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领悟社会支持进行干预是减少和预防大学生抑郁、焦虑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妍;谭小宏;黄素蓉;张琪;孔繁昌;郭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某库区县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可行的建议与措施.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某库区县l 475名留守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结果 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阳性发生率为24.20%,其中得分高的3个因子依次是学习压力(1.94±0.80)、情绪不平衡(1.89±0.07)和适应不良(1.81±0.66).心理健康检出阴性组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阳性组(P值均<0.05).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间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根据留守中学生的特征,构建适当的社会支持系统以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作者:吴瑞;李建桥;曹型远;刘琴;王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当个体进入某个情境,并认为这一情境与自己的目标有关时情绪即会产生[1].著名心理学家弗里达(Frijda)曾指出,情绪能中断个体正在做的事情,强行进入意识层面,它不仅仅会让人感受到某些东西,还会让人想要做某些事情[2].当代机能主义观点强调,情绪能激发必要的行为反应、调整决策、加深对重要事件的记忆并能促进人际交往[3].
作者:王佳慧;刘爱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青少年学校适应障碍三维人格特征与家庭教养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为进行相应的干预提供措施.方法 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gma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就诊的30例门诊适应障碍青少年及30名正常青少年进行人格评定及父母养育方式评定,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两组的(得分)结果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适应障碍组在NS1,HA,HA1,HA2,HA3,HA4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RD2 、RD3维度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适应障碍组在F2,F3,F4,F5,M3,M5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F1因子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人格特征中的猎奇性(NS)与M1呈负相关,躲避伤害性(HA)与F1呈负相关,躲避伤害性(HA)与F5,M3,M5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组在NS3,HA,HA1,M5上的得分均低于女生组;在RD,RD1,M5上的得分均高于女生组(P值均<0.05).结论 适应障碍学生具有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对压力回避性、比较孤僻、缺乏耐力等人格特点;适应瘴碍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不合理,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男、女生有不同的三维人格特征.
作者:林子江;杨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高校学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并探讨自我和谐、孤独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为高校开展自杀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孤独量表(UCLA)和自杀意念量表(SSI)对某高校1 101名大一~研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41.1%,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94~ 2.05,P值均>0.05).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与孤独感、自杀意念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67,P值均<0.01);自我的灵活性与孤独感、自杀意念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23,P值均<0.01).自我和谐的3个维度对自杀意念和孤独感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值均<0.05);孤独感在自我和谐与自杀意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30%.结论 改善自我和谐和孤独感水平可以减少高校学生自杀意念的形成.
作者:张姝玥;林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