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京某高校宿舍环境与学生呼吸道疾病及其症状的关系

胡弯;解晓健;廖梅;詹艳平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 组织和管理, 学生保健服务
摘要:目的 探讨学生宿舍环境与呼吸道疾病及其症状的关系,为改善学生宿舍环境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南京某高校7栋学生宿舍256个宿舍1 042名学生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症状、宿舍潮湿表征、室内感知空气品质等相关信息,对宿舍潮湿表征、不良气味感知与学生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宿舍潮湿表征与不良气味感知,潮湿表征、不良气味感知与学生感冒之间关系均密切(P值均<0.05).潮湿表征是学生夜间由于咳嗽(OR=1.678,95%CI=1.225 ~2.297)、咳痰(OR=-1.352,95% CI=1.006~1.817)难以入睡的危险因素,室内不良气味感知增加学生夜间由于呼吸急促(OR=2.017,95% CI=1.410 ~2.886)、咳痰(OR=2.085,95% CI=1.452~2.992)难以入睡的危险性.结论 室内潮湿表征与不良气味感知增加学生感冒的概率,是学生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危险因素.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西部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文献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过渡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政治、经济、宗教以及家庭的不断变迁,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同时中学时期是人身心快速发展,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依赖到独立、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作为中国中学生重要组成部分的西部少数民族中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与民族团结、文化宗教、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社会稳定密切相关.西部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随社会变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廖全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重庆市学校直饮水卫生状况调查

    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卫生安全,学校饮用水污染往往容易导致感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1-3],对学生个人、家庭、社会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危害.直饮水是指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通过水处理设备处理后获得比现有自来水更为优质,可直接饮用的饮用水.学校监管缺失将导致直饮水的不合格率增加,会对在校学生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危险[4],且由于管理方式的调整,往往容易出现直饮水合格率呈逐年波动性改变[5].因此,动态掌握直饮水的卫生状况,对于调整监管措施以防止潜在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重庆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对渝中区等15个协作区县开展辖区学校直饮水卫生状况横断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明佳;陈嘉明;陈政;陈林;杨莉;童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小学生饮用饮料习惯与龋齿关系研究进展

    饮用饮料是城市中小学生的一种普遍的饮食行为,适量饮用饮料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如果长期过量饮用,则可能会引起一些健康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饮用饮料习惯与龋齿的关系,现就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我国城市中小学生龋齿现况1.1 龋齿的定义和相关指标 龋病是一种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菌斑中的细菌发酵食物中的糖产生的酸导致釉质脱矿溶解[1].

    作者:黄若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联合干预法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效果评价

    有研究证实,儿童青少年时期超重或肥胖是成年肥胖的预测因子,不但影响儿童少年的身体发育,而且增加儿童少年乃至成年期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紊乱等的患病风险[1];另外,超重或肥胖还容易导致青少年一些心理损伤或行为偏离,并将随着肥胖状况的保持使其延续或不断发展直至成年期[2].因此,对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进行研究,寻求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调节超重肥胖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针对超重肥胖青少年采取一些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对减肥效果起到了积极作用[3].本研究拟采用运动、饮食、心理等联合干预的方法对减肥效果进行研究,旨在建立减肥健康理念,为防治青少年肥胖,促进其生长发育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潘燕;侯春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在经济快速发展、国外文化大量引入等社会背景下有其独有的流行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暴发式增长.1985-2010年,我国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由1.11%增至9.62%,肥胖检出率由0.13%增至4.95%[1].肥胖给人类尤其是儿童青少年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由其引起的成年期肥胖及其他各种慢性病更是重要的长期后果之一[2].全面掌握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预测肥胖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宜干预措施刻不容缓.

    作者:薛红妹;刘言;段若男;周雪;成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唐山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唐山市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参保率及完善大学生医保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唐山市4所高校共1 01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及参保情况.结果 唐山市大学生参保率为61.1%;大学生身体不适时,78.7%选择去医疗机构,2t.3%选择自我治疗.66.1%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2.3%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参保.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参保影响因素有性别(OR=0.72,95% CI=0.53~0.98)、年级(OR=2.11,95%CI=1.618~ 2.76)、是否了解大学生医保制度(OR=2.49,95%CI=1.87 ~3.30)及是否认为有必要参保(OR=1.52,95% CI=1.18 ~ 1.96).结论 唐山市大学生参保率较低.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重视参保的影响因素,提高参保率,从而保障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俊凤;陶四海;苏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江苏省2005-2013年高考学生眼科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江苏省高考考生的视觉健康状况,为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和制定有效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3年江苏省共3 968 676名普通应届考生的高考视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近视检出率为76.21%,且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女生近视检出率(81.18%)高于男生(72.00%);色觉异常检出率男生(4.71%)高于女生(0.18%);其他眼病检出率男生(0.44%)高于女生(0.37%),除2013年外(x2=1.08,P=0.30),其他年份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近视检出率城乡间比较由农村高于城镇而转变为城镇高于农村.结论 江苏省高考学生近视检出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学校和家长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纠正学生不健康的用眼行为,促进高考学生群体视力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马彪;陶新城;刘明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北京市中小学生交通伤害流行现状及其相关危险行为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交通伤害流行现状以及相关危险行为发生情况,为开展预防学生交通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于2012年9月对北京市16个区县共17 086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1-2012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交通伤害报告率为0.52%,占伤害总例数的4.01%;交通伤害报告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高中生达0.82%.交通伤害病例中,66.28%到医院/校医室就诊,10.47%住院治疗,91.67%已经痊愈,2.38%造成残疾,次均休息6.27 d,次均缺课2.63 d.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步行违规行为比例为39.96%~94.76%,骑车学生存在的各种骑车违规行为比例为6.67% ~25.46%,30.59%的学生乘私家车或出租车从不系安全带.结论 道路交通伤是中小学生严重的伤害类型之一.交通违规行为普遍存在于北京市中小学生中.

    作者:段佳丽;符筠;耳玉亮;律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某医科院校大学生身体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生身体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医学生良好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国际身体活动量表长卷”及自编影响因素问卷,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 427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周内男、女生家务性身体活动、闲暇时间身体活动、重度身体活动量所消耗的代谢当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i),不同年级医学生近1周内从事各项非工作性身体活动所消耗的代谢当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0.9%的医学生1周内身体活动水平处于完全静坐低水平,31.8%为中等活跃水平,37.3%为高度活跃水平;运动主动程度是影响医学生身体活动的主要因素(r=0.302,P<0.05).结论 医学生静坐时间过长,医学院校应重视医学生规律活动的健康行为教育.

    作者:邹芳亮;高钰琳;符冬菊;祖思萌;谭汝玲;张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大学生愤怒情绪管理与人际支持的关系

    目的 分析大学生愤怒体验、愤怒表达、愤怒控制与入际支持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支持评定量表和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对河北省6所高校的1 1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特质愤怒、愤怒外部表达得分[(21.73±5.2),(15.37±5.6)]均高于女生[(20.78±4.7),(14.25±4.9)],人际关系支持总分(115.40±15.8)低于女生(118.58±14.8) (P<0.05);文史类专业学生特质愤怒得分(20.74±4.9)低于理工类专业学生(21.75±5.5)(P<0.05).特质愤怒、愤怒内部表达、控制内部表达、控制外部表达与人际关系支持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11,-0.42,0.26,0.12,P值均<0.05).回归分析显示,愤怒内部表达对人际关系支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2,P<0.05),控制内部表达对人际关系支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8,P<0.05).结论 大学生不良愤怒情绪的管理对人际支持具有重要影响,适当的愤怒对外表达有利于获取和维持积极的人际关系.

    作者:宋丹;付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环境因素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环境因素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关系,为预防视力不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分层整群抽取的长沙市某县7所中小学校一~九年级共3 5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27.3%.单因素x2检验结果显示:读写时眼睛距离书本不足1尺(33.3 cm)、脸趴在手臂上读书写字、在行驶的车上看书、在昏暗光线下看书、持续用眼30 min后不休息、持续用眼30 min后远眺休息、持续用眼30 min后户外活动以及每天睡眠时间大于10 h、平均每周上体育课的天数、1周内累计运动次数及平均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每天按时就餐等不同情况下,学生视力不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读写时眼睛距离书本不足1尺(OR=2.331)、在行驶的车上看书(OR=1.959)、持续用眼30 min不休息(OR=1.318)是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而持续用眼30 min后户外活动(OR=0.618)是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预防视力不良的发生.

    作者:奉琪;罗家有;曾嵘;熊灵芝;罗米扬;王质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反思

    近年来,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群体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形势严峻[1].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质状况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根本要素,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

    作者:费加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南京某高校宿舍环境与学生呼吸道疾病及其症状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学生宿舍环境与呼吸道疾病及其症状的关系,为改善学生宿舍环境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南京某高校7栋学生宿舍256个宿舍1 042名学生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症状、宿舍潮湿表征、室内感知空气品质等相关信息,对宿舍潮湿表征、不良气味感知与学生感冒及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宿舍潮湿表征与不良气味感知,潮湿表征、不良气味感知与学生感冒之间关系均密切(P值均<0.05).潮湿表征是学生夜间由于咳嗽(OR=1.678,95%CI=1.225 ~2.297)、咳痰(OR=-1.352,95% CI=1.006~1.817)难以入睡的危险因素,室内不良气味感知增加学生夜间由于呼吸急促(OR=2.017,95% CI=1.410 ~2.886)、咳痰(OR=2.085,95% CI=1.452~2.992)难以入睡的危险性.结论 室内潮湿表征与不良气味感知增加学生感冒的概率,是学生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危险因素.

    作者:胡弯;解晓健;廖梅;詹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周口市2004-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周口市2004-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周口市网络直报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周口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起(73.91%),其中Ⅳ级事件16起(94.12%),Ⅲ级事件1起(5.88%),罹患率为14.27%.县乡级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率高于市级学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52,P<0.05).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为主(88.23%).发病高峰期为3-6月(70.59%).高发场所是乡级小学(88.23%).结论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乡级小学是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点部位.应建立卫生与教育部门联防联控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罗宏伟;周玉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铜川市某高中1998-2012年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铜川市某高中学生视力状况及变化规律,为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铜川市某高中1998-201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根据年度、性别、视力不良程度分析视力不良患病情况.结果 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45%.2000-2007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呈迅猛上升趋势,上升了16.78百分点;2007-2012年视力不良检出率呈缓慢下降趋势,下降了4.12百分点.女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81.70%)高于男生(73.61%)(x2=242.92,P<0.01).学生视力不良程度以重度视力不良为主,占视力不良程度构成的60.01%;不同程度视力不良变化以重度视力不良的上升趋势为主.结论 铜川市某高中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得到控制.视力不良的防治需各方面联合行动和密切配合,采取以教学环境改善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作者:宋海清;何升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一起学校社区获得性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2013年6月4--22日,西安市某学校发生了一起社区获得性肺炎暴发疫情.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利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结合病原学检测结果,查明并确认是一起以肺炎支原体为病原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1]暴发的疫情.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了此次疫情.现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龚健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苏州市中学生功能性便秘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青少年功能性便秘(FC)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青少年功能性便秘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苏州市924名中学生,使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FC的患病率为13.53%.初中生患病率(18.84%)显著高于高中生(8.91%)(x2=19.52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常吃干硬食品、学习强度重、常吃生食及饮水少为FC致病的可能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41,1.599,2.016,2.946,P值均<0.05).结论 青少年便秘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手段,制定确实可靠的预防措施,达到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作者:闫宁;沈蕙;徐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成都市2144名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分析

    目的 分析成都市7~15岁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为预测该地区超重肥胖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共获得成都市中、小学各2所7~15岁儿童青少年有效数据2 144份.测量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分别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以及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推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标准”评价超重和肥胖.结果 根据WGOC标准和IOTF标准,成都市7~15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0.68%,12.92%和6.53%,3.17%.不同性别学生超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P<0.05);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高的年龄段分别为10~12岁和7~9岁,而女生超重率和肥胖率高的年龄段均为10~12岁.结论 成都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肥胖问题男生较女生更为严重,且超重和肥胖出现低龄化.

    作者:刘言;段若男;薛红妹;杨明喆;周雪;成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土家族苗族学生1985年与2010年体质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25 a间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状况及其变化,为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土家族、苗族学生1985年与2010年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比较分析2个民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变化.结果 25 a间,土家族男、女身高分别平均增长3.38,3.22 cm,苗族男、女平均增长3.88,3.60cm;体重平均增长4.12,2.52 kg和3.17,2.62 kg;胸围(除苗族女生出现下降外)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分别为1.50,2.91cm和1.87,-1.48 cm;肺活量平均下降228.8,308.6 mL和84.4,228.7 mL;50 m跑平均增长0.02,-0.28 s和-0.07,-0.25 s;斜身引体(男)平均增长7.26,19.36次,引体向上(男)平均下降0.70,0.68次,仰卧起坐(女)平均增长5.69,6.01次/min;立定跳远平均增长0.99,-0.26 cm和12.75,9.94 cm;50 m×8往返跑平均下降7.89,5.64s和5.31,5.15s,1000m跑(男生)和800 m跑(女生),土家族男、女平均下降23.60,24.40 s,苗族男、女平均下降19.98,14.93 s;立位体前屈平均增长0.25,1.28 cm和2.63,2.35 cm.结论 苗族学生体质状况相对比土家族学生要好.应针对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发展.

    作者:陆盛华;张天成;张福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学伦理视域下高校社区大学生健康管理模式探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生理上的疾病,还应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近年来国民健康监测发现,作息时间不规律、饮食安排不合理、体育锻炼缺乏以及人际关系不和谐已成为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健康问题,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2].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精英阶层,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高校社区大学生的健康管理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余可锋;王柳行;鲍九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