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栋;孙彩虹;杨晓巍;张志宏;李楠楠;侯丽颖;夏薇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中小学生皮肤光分型、日晒认知、防晒行为及防晒霜使用的现状,为指导学生正确进行防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采用自编“青少年防晒认知与行为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2 194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定性研究采取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对4组学生和33名学生、教师、家长、皮肤科医生及化妆品销售人员进行访谈.结果 中小学生皮肤光分型主要为Ⅲ型(55.2%)、Ⅳ型(39.2%).关于防晒措施的选择,女生比男生偏好于使用遮阳伞、涂抹防晒霜、戴太阳镜和遮阳帽.44.7%的学生使用过防晒霜,女生经常使用防晒霜的比例(55.9%)明显高于男生(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生(56.0%)和皮肤敏感者(71.9%)使用防晒霜的比例较高.访谈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生能认识到日晒的危害,但认知程度较低;少数人在必要时也未采取防晒措施;家长和皮肤科医生建议通过社会宣传、学校教育、专家讲座正确指导中小学生的防晒行为.结论 重庆地区中小学生对过度日晒危害的认知程度较低.家长、教师以及专业医生应全面结合起来,指导中小学生正确进行防晒.
作者:李陈;王宏;邵际晓;文雨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中小学校水痘发病的特征,为学校水痘防制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长宁区中小学校2005-2011年上报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水痘发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长宁区中小学水痘平均年发病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44.5%,年平均发病率为46.3/万.水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分布,平均每起疫情的持续时间为45.8 d;小学生发病率(64.06/万)高于中学生(33.72/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学校晨检(巡检)制度落实不到位、患病学生带病上课是水痘疫情蔓延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泽申;庞红;姜璎慈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保证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0年和2005年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浙江省3个地区17所学校7~18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资料,对身高、体重、胸围及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2005年相比,2010年浙江省城乡中小学生身高、体重有升高趋势,乡村地区的变化趋势比城市地区明显.2010年和2005年的肥胖率分别为5.18%和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和2005年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5.36%和3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浙江省城乡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问题得到一定改善,但营养状况仍不容乐观,肥胖与营养不良问题共存.学校和家庭应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及合理膳食,培养健康营养的生活方式.
作者:李娜;章荣华;顾昉;陈卫平;胡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杭州市中学生烟草广告的暴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烟草广告暴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初、高中各5所,职业中学2所,对3 593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0.7%的调查对象报告在过去30 d内见过烟草广告和烟草赞助活动,28.9%报告见过烟草促销活动.销售卷烟的商店是烟草广告常见到的地方(79.6%),其次是电视(57.9%)、户外广告牌(49.6%)和互联网(41.4%).烟草广告接受程度的危险因素有吸烟状态(OR=4.588)、家人吸烟状况(OR=1.222)、同伴吸烟状况(OR=1.500)、父母对孩子吸烟的态度(OR=1.897)、朋友对自己吸烟的态度(OR=2.400)、烟草广告和赞助暴露强度(OR=2.287)、烟草促销的暴露强度(OR=2.949).结论 青少年受到烟草广告、赞助和促销的暴露严重,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层面营造无烟氛围,使青少年远离烟草危害.
作者:俞锋;肖琳;李金涛;曹承建;李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为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和干预措施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分层抽取贵州省各地区14所中学在校学生2 897名,使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中学生网络成瘾率为6.2%,初中生高于高中生,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网络成瘾者在情绪症状、同伴问题、过度活动困难得分上高于网络正常使用者(P值均<0.05);网络成瘾者在人格特质上的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得分均高于网络正常使用者,而说谎维度得分低于网络正常使用者(P值均<0.05).结论 应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的人格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行为干预.
作者:李莎莎;邓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同伴标准化小班教学模式在大学生急救培训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大学生急救培训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武汉大学2011年参加急救医学通识课程的大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154名)和同伴教学组(142名),比较两组学生在到课率、技能考核合格率、理论考核成绩和课程反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同伴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在到课率(100% vs 82.4%)、技能考核合格率(91.6% vs76.1%)和理论成绩(88.44分vs 76.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知识记忆和信心方面,同伴教学组也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值均<0.05).结论 同伴标准化小班教学模式在大学生急救培训中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卢章洪;杜朝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大连市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规律,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追踪调查方法,对分层整群抽取的大连市933名小学生进行连续6 a体格监测.采用多水平模型,分析7 ~ 12岁学生身高、体重、BMI的变化及生长曲线.结果 学生身高、体重、BMI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受年龄和性别的共同影响,6 a间小学男生和女生身高、体重、BMI表现出不同的生长规律,男生身高、体重、BMI的年平均生长速度(4.91 cm,0.87 kg,0.98 kg/m2),均高于女生(4.32 cm,-1.19 kg,-0.02 kg/m2).结论 大连市7~12岁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尤其是男生.
作者:宋桂荣;胡冬梅;王智勇;刘启贵;刘秀英;胡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杭州大学生体重及其体重控制行为现状,为制定体重控制行为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4所高校的大学生1 504名,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体重控制行为在性别、月生活费和专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杭州大学生体重BMI评价与体重自评符合率为38.8%,体重BMI评价与体重控制意愿符合率为32.2%,体重自评与体重控制意愿符合率为63.8%.结论 杭州大学生体重状况总体良好,但对自身体重认识存在误区,体重控制行为存在不合理性.需加强体重自我管理,并完善外部支持体系.
作者:刘春娣;陈晖;马海燕;丁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三亚市中学生狂犬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三亚市8所中学的初、高中一、二年级部分班的全体学生,采用问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中学生3 116名,狂犬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3.72%,66.40%的中学生知道狂犬病是一种传染病,致死率几乎100%的知晓率为39.67%,被狂犬病动物舔粘膜会感染狂犬病的知晓率为59.82%,仅56.64%学生知道伤口清洗和消毒有助于预防狂犬病.高中生狂犬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18.66,P<0.01).希望获得狂犬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网络、医生等.结论 三亚市中学生狂犬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应针对薄弱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
作者:郑家耿;王绍萍;李大章;方安;杨海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遵义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遵义市2007-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1年遵义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179起,占全市事件总数的41.24%.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占94.41%;事件发生高峰期为4-6月和9-12月,以前一个高峰期更为突出;农村中小学是学校突发事件的高发场所,占75.42%.结论 农村学校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
作者:曹家艳;张仁俊;吉光辉;陶宏;谌文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编制“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评价初步在大学生中进行调查时的信度和结构效度,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行为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确定戒断症状、渴求性和身心效应3个维度,拟定16个项目;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某医科大学一~三年级学生2 376名进行调查.结合两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对问卷的项目进行筛选,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 “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符合3个维度组成,共13个项目,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9.13%;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各维度的Cronbach's d系数在0.58~0.83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项目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3以上,与所属维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上,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为0.067,规范拟合指数(NFI)、相对拟合指数(RFI)、比较拟合指数(CFI)、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均在0.9以上,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结论 “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符合心理统计学评价标准,可以用来评价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症状.
作者:陶舒曼;付继玲;王惠;郝加虎;陶芳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近视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上海市嘉定区一至八年级学生1 124名进行视力检查,并对学生进行用眼现状问卷调查.结果 嘉定城区学生视力不良率为66.38%,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学生喜食富含维生素A蔬菜的比例达78.7%,高于城区学生的71.2%.农村学生“一拳一尺一寸”规范读写姿势的掌握率及读写1h后主动休息的报告率优于城区学生.躺卧看书、走路或车厢中看书及课间继续读写等不良用眼习惯的学生比例城区显著高于农村.城区学生完成课内功课的时间高于农村学生,但户外活动时间少于农村学生.学生视力不良主要与蔬菜食用情况、读写姿势、课间休息习惯、户外活动时间有关.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城乡差异与饮食、用眼习惯、用眼时间等因素有关.应加强中小学生爱眼护眼的健康教育,预防视力不良发生.
作者:董玉婷;张琴;袁红;孙思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佝偻病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6月1日-2010年9月30日所有就诊于义乌市妇幼保健院3~7岁的临床诊断为佝偻病的儿童为病例组,按照性别和年龄将同期健康体检儿童进行匹配,作为对照组.共收集外地户籍儿童(流动儿童)50对,本地儿童178对(病例与对照为1∶2匹配).对研究对象的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状况、抚育因素、生活环境因素等;采用匹配资料回归分析筛选佝偻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地儿童佝偻病男性高于女性(OR=1.34);身高高者高于身高低者(OR=1.03).义乌流动儿童佝偻病身高高者高于身高低者(OR=1.15),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佝偻病的危险因素(OR=2.78).结论 应针对流动儿童佝偻病的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流动儿童健康水平.
作者:邹艳;金洪星;李海峰;王荣山;金培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未婚青少年非意愿妊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6 023名15 ~ 24岁未婚青少年进行计算机辅助自填问卷(CASI)匿名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为12.7%;女性非意愿妊娠发生比例为13.7%,怀孕过2次及以上的占22.2%.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后,文化程度低(OR=3.23)、首次性行为年龄小(OR=1.92)、未婚同居(OR=2.97)和多性伴(OR=1.87)是发生非意愿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未婚青少年发生非意愿妊娠比例较高.应加强婚前性行为教育和提高安全性行为意识,避免非意愿妊娠的发生.
作者:张鹏;高尔生;楼超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学校卫生标准是从保护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出发,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教育过程、营养和心理、行为等及其有关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技术行为规范的规定;是经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批准,并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作者:马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体格成分与身体功能的关系,为制定学生体质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宁波市3 087名6 ~18岁中小学生2010年全国体质健康调研的部分数据,对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胸围和臀围等体格成分与立定跳远、50 m跑、握力、坐位体前屈、肺活量等身体功能指标进行典则相关分析.结果 共得到5对典则变量.反映男、女两组典则相关关系主要是第1对典则变量,典则相关系数的贡献率分别达到0.977和0.957(P值均<0.01).对不同性别的典则变量作进一步分析表明,年龄、身高、体重与男生50 m短跑、立定跳远和肺活量关系密切,而与女生肺活量、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关系密切.结论 学生的体格指标与身体功能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利用典则相关分析能找出体格变量与功能变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龚清海;吴艳辉;杨秀珍;应焱燕;张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适应(Adaptation)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生理、情绪、生活、学习和社会(社会环境与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的适应.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适应状况关系密切[1-2].在内地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远离家乡与亲人,来到与成长环境差异很大的内地学习.如何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内地环境等问题,是民族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者一直关注的重点问题.已有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汉族学生[3].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另外,文化适应是少数民族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4].本文梳理了以往有关少数民族学生的适应性研究,归纳总结了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适应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志梅;曹冬;崔占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新疆不同经济发展地区汉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间存在的差异,为提高新疆不同地区汉族中小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省会城市(好片)、经济较发达地区(中片)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差片),共随机整群抽取7 167名中小学生,比较三地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育情况.结果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育状况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好片和中片地区中小学生的绝对力量和下肢爆发力优于差片地区的学生,而在上肢力量、耐力、柔韧素质等指标上则相对较差.结论 应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缩小不同地区间中小学生体质的差异,进一步提高新疆汉族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作者:杜卫杰;刘跃峰;宁新辉;毕存箭;杨俊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非盆腔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为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多在初潮后0.5~2a内发病,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和乏力等症状,好发于15 ~ 25岁[1].女大学生正处于这一年龄阶段,发病率较高,容易对学习与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2-4].为防治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提高女大学生生命质量,为高校加强女大学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新的依据,笔者调查了邵阳市2所高校900名女大学生的原发性痛经发生现况以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唐娟;赵申武;唐姝;肖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学生伤害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完善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监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金山区2006-2010学年在校学生伤害个案登记和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金山区5 a间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逐年下降,小学、初中、高中分别由2006学年的0.52%,0.39%和0.53%下降至2010学年的0.46%,0.28%和0.14%;校内伤害发生数占61.99%,校外伤害发生数占38.01%;伤害发生数构成比前3位的分别是跌落/倒、碰撞/挤压伤和交通事故;男、女生伤害发生率分别为0.55%和0.22%.结论 学生伤害以跌落/倒、碰撞/挤压伤和交通事故为常见.有必要重点加强预防学生常见伤害的健康教育和安全促进,从伤害源头上抓好伤害干预工作.
作者:李轶群;何章飞;俞丹丹;陆玉岚;乔国良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