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丁贤彬;冯连贵;毛德强;吕晓燕;焦艳;施小明
目的 了解绍兴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现状,为制定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幼儿园为单位,调查17 640名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的身高、体重均值均超过2006年WHO标准和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各年龄组男童身高和体重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肥胖总检出率为4.92%,男童(5.72%)高于女童(4.04%);营养不良总检出率为1.11%,男童(0.92%)低于女童(1.31%);不同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和营养不良患病率均为3岁组低,6岁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绍兴市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良好,营养不良处在较低水平,肥胖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加强对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
作者:余红;陈晓霞;程洪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浙江省2005-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学校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浙江省2005-2012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浙江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55起,其中传染病事件863起(占90.37%),食物中毒事件72起(占7.53%);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在3-6月和9-12月表现为2个高峰,60%的事件发生在乡镇学校,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是学校突发事件的主要疾病.结论 2005-2012年浙江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学校突发事件以呼吸道疾病为主,其中肺结核疫情应引起重视.
作者:吴昊澄;林君芬;何凡;曾蓓蓓;鲁琴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家庭喂养方式与儿童饮食习惯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为开展儿童肥胖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经济水平好、中、差抽取重庆市渝中区、荣昌县和开县的2970名一~六年级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腰围等体格检查,并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家庭喂养方式与儿童饮食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受访家长或监护人中,38.0%会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56.6%会觉得孩子吃得不够而想尽办法要求孩子“多吃一点”.41.4%的儿童喜食咸的食物,87.0%的儿童喜欢吃水果,11.9%的儿童吃饭速度快,28.8%的儿童吃饭速度慢.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想尽办法要求孩子“多吃一点”、孩子是否爱吃水果及孩子吃饭速度等为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不恰当的家庭喂养方式及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均可引起儿童肥胖.
作者:张春华;丁贤彬;冯连贵;毛德强;吕晓燕;焦艳;施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5·12汶川地震3 a后灾区教师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相应人群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艾森克简式人格问卷、苦恼表露指数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汶川地震灾区145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6名经历过地震的灾区教师均存在中度及以上的焦虑,其中2.1%的教师存在重度焦虑;焦虑症状(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焦虑总分)与苦恼表露指数、人格的内外倾与神经质维度及应对方式量表的自责存在显著相关(P值均<0.05),且特质焦虑、焦虑总分与应对方式的幻想、合理化存在显著相关(P值均<0.05),焦虑总分和应对方式的退避存在显著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苦恼表露指数、自责3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后对焦虑的预测力达到34.9%.结论 灾区教师需增加其对他人的苦恼表露,同时对地震这一负性生活事件应避免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如自责、退避等),从而逐渐降低焦虑等不良心身反应.
作者:于少萍;游永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异性恋医学生对男同性恋认知及态度现况,为医学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健康教育、创建校园和谐文化氛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天津市3所医学高等院校抽取765名异性恋的医学生,对其进行男同性恋认知和态度调查.结果 医学生对男同性恋的总体认知、态度得分均较高.医学生对男同性恋的总体态度得分在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受过性教育、朋友中是否有同性恋者、是否接触过同性恋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 医学生对男同性恋的认知比较客观,态度比较宽容;不同特征群体间态度及认知存在差别,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性健康教育.
作者:苏承;宋振;许志隆;蔺应坤;刘鹏;崔壮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三亚市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为对相应人群采取有效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三亚市128名高校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7.5%;近6个月内有过同性肛交性行为者占64.8%,近1次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1.7%;存在商业性行为、吸毒行为及异性性行为;HIV感染率为1.6%,梅毒阳性率为5.5%.结论 三亚市高校学生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存在知识一行为分离现象无保护高危性行为较为普遍,梅毒感染率高,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陈莲芬;陈朱;唐贤龙;潘欣欣;陈云钰;林竹良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医学生无聊倾向性与学习动机、核心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为医学生无聊情绪的干预提供线索与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宁夏某医科院校随机抽取1 66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无聊倾向性在性别、年级及不同专业满意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医学生无聊倾向性总分及内、外部刺激两维度与学习动机总分及各维度、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值均<0.01);核心自我评价、学习动机能力追求维度可联合显著预测无聊倾向性45.8%的变异量;核心自我评价在学习动机与大学生无聊倾向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9.4%.结论 医学生无聊倾向性与学习动机、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关系密切.应引导和激发医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减少无聊体验.
作者:许娟;刘苗苗;邓学红;王灵灵;冯玉韬;胡长舟;李秋丽;戴秀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2013年1月14-22日,常熟市某中学发生一起以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的诺如病毒暴发疫情.根据疫情性质、病例特征及波及范围,常熟市卫生局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响应和处理.现将疫情调查处置情况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符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的诊断治疗和疑似暴发疫情的判定》标准的病例.疑似病例:1月12日(首例发病前2天)-22日,该校学生、教职工中出现过呕吐或腹泻≥每天3次症状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中诺如病毒GⅡ型PCR核酸检测阳性者.
作者:龚利强;钱均琪;任宇花;张缪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改进大学生健康教育授课形式,探索新型的系统化、多元化、广泛连续性的教学模式.方法 以学校信息中心的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和师生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定期在线提交作业及网络集中考试,结合面授、红十字急救员培训、健康知识讲座的方法开设选修课.结果 面授、网络、互动相结合的多元授课方式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减少了师资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前后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健康教育选修课采用网上教学与面授、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春丽;王伟;常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南昌市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状况和艾滋病歧视态度,为开展相关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南昌市4所不同类型高校内,根据年级与专业进行分层整群抽样,共1079名大学生参与艾滋病相关问卷匿名调查,收集有效问卷918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态度以及教育需求.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1.7%,其中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3.9%,非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0.3%和35.5%;在艾滋病传播和非传播途径上,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低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歧视现象普遍,且没有明显的性别、专业差异(P值均>0.05).65.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接受的艾滋病宣传和教育还不够,73.5%的调查对象愿意接受艾滋病病人对其进行宣传培训.结论 在校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存在一定的歧视.
作者:路亮;王黎;徐丹;付玲;汤雪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高校社区卫生服务指的是高校医疗机构在学校社区及其毗邻社区的范围内,为社区内的教职工、学生及其他居民提供包括医疗、保健、预防、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心理卫生以及计划生育等的综合性医疗卫生服务[1].高校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以青年学生为主体,同时兼有各年龄阶段的高校教职工和毗邻社区居民[2].长期以来,高校医疗机构在保障师生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当前国家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大背景下,面对患者结构多元化的特点,高校医疗机构在服务理念和健康观念上与高校社区卫生服务对象的需求及国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策略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使得引入全科医学模式,更新服务观念,制定符合时代潮流的高校卫生服务发展策略成为高校医疗机构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者:王慧;于金凤;王飞鹏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学校人员密集,极易造成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和流行[1-5].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但影响学生身体健康,还会带来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依法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宁夏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配合下,笔者于2011-2012年对宁夏学校传染病防控和饮用水卫生状况开展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宁夏100%的普通高等学校、50%以上的中小学校(其中农村中小学校占50%以上)为调查对象.2011年调查学校1 239所,其中高校22所,中小学校1 217所(农村学校904所,占74.28%).
作者:田亚宁;赵生银;郭宁川;黄锋;马春元;薛秀琴;张俊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青海藏族大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为民族地区有效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青海省在读藏族大学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404人)、后(403人)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结果 健康教育后藏族大学生对艾滋病流行及危害认识均超过8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有所提高(P值均<0.01),对艾滋病感染者歧视态度明显下降(P值均<0.01),对婚前性行为认可率有所下降(P<0.01),支持安全性行为者提高了39.5个百分点(P<0.01).结论 青海藏族大学生艾滋病及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多途径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方式可明显提高藏族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应在其他民族地区积极推广.
作者:王朝才;梁军;马永成;樊明;刘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监测易县学龄儿童不同时期尿碘水平,观察不同干预措施的干预效果,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93-2012年间,每年在易县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随机抽取8 ~10岁儿童尿样20人份以上,采用尿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含量.结果 随着补碘干预及碘盐干预基础上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易县学龄儿童尿碘水平逐渐提高,并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山区和平原儿童尿碘水平差异性逐渐消失.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儿童尿碘水平分布在各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以碘盐干预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改善和提高学龄儿童碘营养水平,是防治碘缺乏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高碘摄入风险.
作者:张进国;张保宗;胡超安;王彦辉;孙晓丽;付兰娥;唐术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存在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的基本情况,探讨其科学的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自制调查表收集陕西10所高校1 962名在校大学生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92.4%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病致病潜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规律膳食、运动不足、饮酒行为、精神压力大(熬夜、失眠)、超重/肥胖、吸烟等;同时存在高年级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明显高于低年级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生吸烟、饮酒行为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运动不足、超重/肥胖方面,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目前在校大学生存在多种慢性病潜在危险因素,且不同潜在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高校应针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开展相应的慢性病早期预防工作.
作者:张全成;冀兆鹏;崔广志;李明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城市中学生二手烟暴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青少年学生控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11个市的22所学校共计3 799名中学生的二手烟暴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浙江省城市中学生的二手烟暴露率为59.44%,其中男、女生分别为60.59%和56.96%,初、高中生分别为56.89%和60.50%;中学生在家庭、学校遭受二手烟暴露率分别为44.85%和32.28%.中学生周边人群中的吸烟者比例高(父亲为61.54%,教师为34.1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生二手烟暴露的危险性为女生的1.18倍;中学生吸烟者二手烟暴露的危险性为非吸烟者的1.96倍;中学生周边人群吸烟都使其二手烟暴露的危险性增加,父母吸烟是非吸烟者的8.56倍、教师吸烟是非吸烟者的2.43倍、同伴吸烟是非吸烟者的1.69倍、其他家人吸烟是非吸烟者的1.19倍;学校教过“拒绝吸烟的技巧”可以减少中学生二手烟暴露的危险性(OR=0.75).结论 浙江省城市中学生二手烟暴露情况严重.控制和减少中学生周边人群吸烟,学校开设控烟健康教育课程,能有效控制中学生烟草暴露.
作者:徐越;徐水洋;吴青青;郭好洁;王磊;姜垣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健康影响因素,为改善与促进高校教师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武汉市3所高校教师共1568名,进行健康体检及健康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武汉高校教师体检异常率前3位是肝胆脾肾彩超、血脂和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38.84%,36.61%,16.65%.高校教师体检患病率前3位的疾病是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教师的患病率增加,且所患疾病种类增多.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MI)、饮酒、睡眠时间、入睡情况、运动5项因素对教师群体健康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武汉高校教师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健康状况,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教师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夏启健;黄万琪;郭利;黄黎明;李家新;周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青少年吸烟后果问卷(ASCQ)中文译本的信、效度,为青少年吸烟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较为敏感的工具.方法 招募山东省东营地区初中、高中及中专学生共478名为研究对象进行ASCQ评定.计算Cronbach α系数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计算2次测量相关系数考评重测信度;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考评结构效度,采用吸烟与非吸烟组量表得分比较及Logistic回归方法考评实证效度.结果 ASCQ总Cronbach α系数为0.87,7个维度Cronbach α系数在0.56~0.73之间;总分的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0.83;各维度重测相关系数在0.47~0.76之间.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GFI为0.94,NFI为0.92,CFI为0.91,TLI为0.91,x2/df为2.95,REMEA为0.06,各个指数均符合测量学标准;实证效度显示吸烟组总分及缓解负性情绪、味觉/感觉运动调节、缓解无聊、方便社会交际、控制体重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吸烟组;负性社交印象、负性躯体感受维度分值则低于非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SCQ中文译本1个维度重测信度略差,总量表及6个维度重测信度较好,且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可推荐使用该问卷筛查青少年学生吸烟问题.
作者:徐卫卫;陈静;朱俊彩;宋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诺如病毒(norovirus,NV)为人类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es,HuCV),是引起病毒性腹泻常见的病原体之一[1-2].浙江省近年来已有多起诺如病毒引起暴发疫情的报道[1,3-5,给全省带来了较大疾病负担.2012年11月23日,浙江省临安市浙江农林大学报告一起学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事件,次日,湖州市德清县高级中学也出现症状类似的暴发疫情,经实验室初步检测核实,均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经现场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蔡剑;陈恩富;丁华;孙昼;许向军;童卫胜;王学才;陈颖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考察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应对方式问卷(CSQ)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从菏泽市某县城1所中学随机抽取的初一至初三226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纳入应对方式的影响后,生活事件入际关系因子对心理健康的正向预测作用减弱,学习压力因子对其正向预测作用不再有统计学意义;人际关系因子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效应,又通过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其产生间接效应;而学习压力因子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通过积极应对方式对其产生间接效应.结论 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应对方式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
作者:王广海;卢宁;刘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