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黔北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和抚育现状定性研究

邹宇量

关键词:健康状况, 儿童抚养, 定性研究, 儿童, 农村人口
摘要:目的 探究贵州北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和抚育现状,为留守儿童教育和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线索.方法 利用定性研究中的焦点团体访谈和个人深度访谈法,了解4个典型留守家庭中儿童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常见疾病、发展期望等方面的现状.结果 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和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方面无明显落后,常见疾病发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留守儿童表现出和父母之间依恋关系不强、言语交流差、学业成绩差等现象,其未来发展困难较大.结论 “留守”对儿童健康和抚育有一定不利影响.应充分利用儿童发展环境中的有利资源,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为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调查表》(初中版),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银川市8所初中11 ~16岁学生1600名就过去1 a发生的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总发生率为62.8%,其中打架、吸烟、喝酒、网瘾、赌博、看过色情书籍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男生均高于女生(男生分别为13.6%,23.2%,58.6%,20.8%,11.5%;女生分别为3.5%,12.1%,49.1%,12.1%,5.1%);家庭类型、经济状况、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父母应在家庭关系、教育方式、教育类型、教育态度等方面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减少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穆国霞;马慧荣;杨彦;李胜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某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大学4 a间的变化情况,为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内江师范学院2008级1269名非体育专业本科生,进行为期4a共4次的运动量调查及1次体育健康促进知识与信念调查.结果 随着年级的增高,小运动量学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中等运动量学生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大运动量学生比例较平稳;4学年均为小运动量的学生占50.6%,长期保持中等或大运动量的学生占18.3%;小运动量学生对运动不足相关疾病易感性、坚持体育锻炼自信心及对体育锻炼行为益处的体验得分较低,中、大运动量组对体育锻炼障碍的体验得分较低.结论 低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好于高年级,不同运动量学生体育健康促进知识与信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有针对性的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俭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一起暑期游泳培训班咽结膜热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咽结膜热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病因,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迅速控制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统一印制调查表,对杭州市某少年体育学校游泳馆参加游泳培训班的学员及专业运动员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现症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RT-PCR法检测,阳性分离株的核酸片段进行扩增测序,确定病毒类型.结果 本次疫情累计病例137例,共持续18 d,培训时间为晚上17∶30的场次发病人数多,与其他3个场次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症病人咽试了标本检测确定为腺病毒3型.结论 应加强暑期培训班的传染病报告管理,严格泳池池水消毒,合理安排培训人次,防止疫情发生.

    作者:孙昼;谢立;王帮马;刘社兰;黄仁杰;杨旭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混龄编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追踪研究

    目的 了解混龄编班对3~5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追踪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望京分园112名小班和中班幼儿(男61名,女51名),以0.5a为时间点,采用教师评定的方式,测查混龄编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结果 在自我认识和坚持性项目上,混龄班幼儿成绩显著好于同龄班(F(1,110)=5.51,F(1.111)=5.26,P值均<0.05);而在情绪和独立性项目成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整体上看,中班幼儿表现好于小班幼儿,幼儿在0.5a的表现好于开始时.结论 混龄编班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张文洁;徐翠凤;王异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三峡大学新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结果分析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为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广泛应用于肝脏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1 ].ALT升高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过度疲劳、病毒性肝炎、代谢性肝病、酒精和药物等[2-3].为了解大学新生ALT的异常情况及原因,笔者对2009-2011年三峡大学新生体检结果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德远;邹晓艳;张琼;王丰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同眼保健操防控学生近视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上海版传统眼保健操和北京改良版眼保健操防控学生近视的效果,为进一步探讨防治学生近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学校三年级6个班级160名学生,随机分为上海版对照组、上海版督导组、北京版督导组进入试验观察,观察期为1.5a.3组均于基线和终期进行视力检查和散瞳验光.结果 3组学生近视新发率为:上海版对照组15.6%,上海版督导组15.0%,北京版督导组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5,P=0.19);散瞳屈光度变化均值3组依次为:上海版对照组(0.64±0.65)D,上海版督导组(0.75±0.65)D,北京版督导组(0.75±0.7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5,P=0.64).结论 2种眼保健操防控近视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加强做操过程督导对提高眼保健操作用的效果不明显.应尽快研讨、补充其他干预措施.

    作者:赵蓉;何鲜桂;朱剑锋;陆丽娜;许海蓉;阎勃;吴星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北京某高校2009-2011年男教职工血脂异常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语言大学在职男教职工2009-2011年的血脂变化,为预防和控制高校男教职工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北京某高校共948名21~ 60岁在职男教职工进行空腹血脂检查,体检时间为每年的11月.结果 血脂异常检出率从2009年的70.03%下降到2011年的59.84%;血脂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41~ 50岁、51~60岁男教职工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组;血脂升高以边缘升高为主,尤其是TC和LDL,边缘升高人数是高TC血症、高LDL血症人数的2.5~10倍以上.结论 北京某高校在职男教职工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高校男教职工血脂异常防治工作.

    作者:李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农村中学生内隐攻击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农村中学生内隐攻击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暴力犯罪提供教育依据.方法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方便抽取的河南省农村地区11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父亲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因子上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母亲严厉惩罚因子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内隐攻击性与父亲严厉惩罚、父亲拒绝否认以及母亲严厉惩罚3个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农村中学生内隐攻击性存在性别差异,而不存在年级差异.不同性别农村中学生的内隐攻击性受父母亲教养方式不同因子的影响.

    作者:马利军;樊金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青海省2010年土族与撒拉族中小学女生体质状况比较

    青海省是土族、撒拉族的主要居住地,了解和研究该地区土族、撒拉族女生体能素质及健康状况极为重要[1].因此,笔者对青海省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取的土族、撒拉族女生身体健康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女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2].

    作者:方永强;张伟杰;张青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黔北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和抚育现状定性研究

    目的 探究贵州北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和抚育现状,为留守儿童教育和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线索.方法 利用定性研究中的焦点团体访谈和个人深度访谈法,了解4个典型留守家庭中儿童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常见疾病、发展期望等方面的现状.结果 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和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方面无明显落后,常见疾病发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留守儿童表现出和父母之间依恋关系不强、言语交流差、学业成绩差等现象,其未来发展困难较大.结论 “留守”对儿童健康和抚育有一定不利影响.应充分利用儿童发展环境中的有利资源,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作者:邹宇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学业不良中学生精细运动控制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学业不良中学生的精细运动控制特点,为学业不良学生的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从广州某中学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分别选取学业不良学生和中等生各20名,采用WACOM-2005 -1型数码写字板,进行定点横线和定点竖线的书写.结果 学业不良学生书写定点横线的速度为(17.74±19.24) mm/s,显著慢于中等生的(23.03±0.64)m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业不良学生书写定点竖线的速度变化系数为(0.39±0.16),显著低于中等生的(0.46±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业不良中学生中可能存在精细运动控制失调的延续,应重视对其进行运动控制的干预.

    作者:谢爱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留守儿童是近几年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所关注的一个热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留守儿童,其中一部分已成为在校大学生(以下简称具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研究通过探讨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及相应对策,同时也可以为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何冬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广州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城市在校大、中学生和农村地区在校中学生11939名,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为工具进行调查.结果 广州市青少年过去7d里上网率为78.96%;过去7d里每天上网超过4h的比例为14.07%,男生(17.70%)远高于女生(1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网络成瘾率为8.25%,男生(10.88%)高于女生(5.99%);职业中学学生高(10.25%),初中生低(6.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性别、学校类型、学习成绩、感到孤独及因学习问题而感到心情不愉快等因素相关(P值均<0.01).结论 广州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值得重视.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对网络成瘾青少年高危人群的预防控制,减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

    作者:刘伟佳;刘伟;林蓉;张维蔚;吴家刚;林琳;杜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某高校女生滥用紧急避孕药原因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女生滥用紧急避孕药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武汉工程大学2009年11月-2010年12月在校医院就诊女生的妇科门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在938例妇科病例中,202例有服用紧急避孕药史.对202例进行紧急避孕药知识问卷调查发现,性生活无规律与避孕知识不足(35.15%)、健康教育未广泛普及(27.72%)、作为非处方药与药品管理紊乱(29.71%)等是滥用紧急避孕药的主要原因.结论 提高避孕相关知识的普及率、健康教育干预、规范药品管理、正确指导用药,均是杜绝高校女生滥用紧急避孕药的有利措施.

    作者:谭晓红;胡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农村贫困中学女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行为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农村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对江西、云南、陕西农村690名中学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富裕女生差,贫困女生和富裕女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前者得分高于后者,在应对方式上,初二贫困女生在幻想和合理化方面得分高于初二富裕女生(P值均<0.05),而高二贫困女生和高二富裕女生比较在逃避一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困女生更多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尤其在“自责”、“逃避”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应对方式各维度中,解决问题、合理化、幻想和自责均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t值分别为-3.59,2.10,2.30,7.92,P<0.05或P<0.01).自责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中为显著,解释量达21%.在本研究的众多家庭与社会背景因素中,只有贫困度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t=2.96,P<0.01).结论 贫困是女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关注农村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帮助她们采用积极的求助方式,对改善身心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小琴;许爱珠;张建灿;熊红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学生PBL模式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健康教育现状及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满意度,为探索适合中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合适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中山大学珠海校区1273名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以PBL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健康需求前3位的内容依次为急症自救与互救、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且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间需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7.7%的学生通过媒体接受健康教育;49.3%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目前所接受的健康教育不能满足需要;大学生对PBL模式下健康教育内容满意率高为95%,低为90%.结论 高校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有待改进.PBL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彭虹;陈翀;靳光明;赖人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广州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概述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是指青少年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出的一类行为[1].这类行为给青少年的健康、完好状态乃至对成年后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健康和社会问题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成为亟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SS),结合我国国情,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分为以下7种:(1)导致非故意伤害的行为.这类行为易导致车祸、溺水、跌坠、烧伤、烫伤等非故意伤害,主要行为表现有不安全乘车行为、骑自行车违规行为、不安全游泳行为.(2)导致故意伤害的行为.主要包括打架等校园暴力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安全感;自杀、自伤、自残、离家出走;反映内在心理-情绪障碍的外在行为表现,如孤独、精神压力、失眠、伤心绝望等.(3)物质滥用行为.主要包括吸烟、饮酒、吸食毒品和滥用其他药物等行为.(4)精神成瘾行为.

    作者:刘伟佳;刘伟;林蓉;张维蔚;吴家刚;林琳;杜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初中生自恋倾向成就目标对学习倦怠的影响

    目的 考察初中生自恋倾向、成就目标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为改善初中生学习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唐山市2所中学的230名初中生,使用自恋人格问卷、修订的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和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初中生学习倦怠不存在性别(t=-0.234)、年级(F=0.927)及独生与否(t=-0.297)差异(P值均>0.05);学习倦怠在不同的自评学业等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恋倾向和成就目标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自恋倾向以成就目标为中介影响学习倦怠.结论 自恋倾向与成就目标影响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家长和教师应通过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来改善其学习倦怠状况.

    作者:高志华;张郢;常煜;孟广媛;闫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某高校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调查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11年春季某高校大学生中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0例,其中23例是因出现症状到校医院就医时发现,7例是由对患者同寝室、同班同学排查时发现;对所有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采取隔离治疗,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宣传,尤其是对重点院系、重点班级的学生采取症状体征监测,对学生寝室、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通风等措施.实施以上措施后,该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6月后未再发现新病例.现将疫情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华;李青;倪晓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扬州市广陵区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与视力不良的关系

    目的 了解扬州市广陵区小学生营养与视力不良的现状及两者的关系,为有关防控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10年广陵区小学生健康体检资料,根据性别、城乡、年级等不同人口学特征,分析营养状态和视力不良指标的差异及两者的关系.结果 小学生肥胖、营养不良构成比和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随年级增加有所上升;男生肥胖、超重构成比( 20.54%,8.84%)均高于女生(12.4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较低体重、营养不良构成比和视力不良检出率( 24.32%,4.00%,38.15%)均低于女生(31.51%,5.10%,4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小学生肥胖、较低体重、营养不良构成比和视力不良检出率(17.94%,29.21%,5.58%,46.38%)均高于乡镇(14.42%,24.43%,2.30%,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营养不良的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肥胖男40.71%、营养不良男48.06%,肥胖女50.29%、营养不良女51.99%)均高于正常体重男、女生(36.32%,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力不良程度以中度为主,营养不良者以重度视力不良者居多.结论 扬州市广陵区小学生营养状况总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并重.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有关,加强视力保护要采取包括强化营养改善在内的综合措施.

    作者:朱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