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佳;刘伟;林蓉;张维蔚;吴家刚;林琳;杜琳
由于学习负担重及电视与计算机的普及,静态活动过多已成为当前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健康危险行为.美国1997年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发现,和10 a前比,小学生每天参加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人数比例从98.0%降至52.0%,初中生从88.0%降至38.2%,高中生从76.0%降至37.8%[1].美国中学生2000年平均每天看电视、玩游戏机、上网时间分别为3.3,0.8和1.5 h[2].一项2007年针对北京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男生为1.23 h,女生为1.29 h;平均每天课外作业时间男生为2.28 h,女生2.45 h;平均每天玩电子游戏时间男生为0.76 h,女生为0.27 h;平均每天使用计算机时间男生为1.10h,女生为1.01 h[3].
作者:王智勇;安庆玉;韩一楠;袁玉;任时;王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电子游戏、网络成瘾及赌博等精神成瘾行为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广州市66所学校1193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每天玩电子游戏≥4 h的比例为13.61%,男生(18.63%)远高于女生(9.30%),农村(14.56%)略高于城市(13.11%),职中生比例高(25.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少年网络成瘾率为8.25%,男生(10.88%)明显高于女生(5.99%),职中生高(1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青少年参加类似赌博的娱乐性活动的发生率为25.87%,男生(33.58%)高于女生(19.24%),城市(23.09%)低于农村(31.13%),职中生的发生率高(38.63%),普通中学(24.26%)高于重点中学(20.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青少年上网的目的主要是:在线音乐、影视等的收听和收看(52.00%)、即时通讯(QQ,MSN等)(48.93%)、查阅资料(42.65%).结论 广州市青少年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上网及赌博等精神成瘾行为发生率较高,应通过学校、家庭及社会途径开展针对性干预.
作者:刘伟佳;刘伟;林蓉;张维蔚;吴家刚;林琳;杜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学校、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调节,极易成为高校危机事件的导火索,导致学生自伤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不但会对大学生本身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会对高校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心理状态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心理健康的学生易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会出现功能失调.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维护学校及社会的稳定,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作者:柏祝玲;刘梅;钟小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学业不良中学生的精细运动控制特点,为学业不良学生的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从广州某中学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分别选取学业不良学生和中等生各20名,采用WACOM-2005 -1型数码写字板,进行定点横线和定点竖线的书写.结果 学业不良学生书写定点横线的速度为(17.74±19.24) mm/s,显著慢于中等生的(23.03±0.64)m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业不良学生书写定点竖线的速度变化系数为(0.39±0.16),显著低于中等生的(0.46±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业不良中学生中可能存在精细运动控制失调的延续,应重视对其进行运动控制的干预.
作者:谢爱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吉林市9 ~12岁青春期前和青春期男生营养摄入状况,为青春期男生的膳食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吉林市一所汉族小学和一所朝鲜族小学四~六年级男生367名进行性成熟度调查,用Tanner分期问卷评价男生性发育成熟情况.使用膳食记录问卷对367名男生进行为时3d的膳食调查.结果 青春期前和青春期男生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分别为1839 kcal和1745kcal(1 kcal=4.18 kJ),达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83.3%和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期男生能量、钙、锌、核黄素摄入量以及平均营养充足比均低于青春期前的男生(P值均<0.05).结论 青春期男生营养摄入量和营养充足比均低于青春期之前男生,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青春期男生的营养状况.
作者:白雪松;李善姬;周涌;张兵;李林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女生避孕知识及对意外妊娠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避孕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蚌埠医学院326名护理专业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对妊娠的认识、避孕知识及紧急事后避孕、对意外妊娠的担心和处理意愿等.结果 在326名女生中,分别有91.72%,76.07%,76.38%对妊娠的主要表现、早期预警及早期诊断有较好的认知.但对避孕相关知识(月经周期中易受孕的时间、偶尔性交能否怀孕、避孕方法)及实际运用认知并不高.被调查对象中只有23.00%会计算安全期,13.50%意愿采纳避孕药避孕.一旦遭遇意外妊娠,83.74%担心的问题是流产(流产的危险48.77%、流产并发症34.97%),其中一半以上选择终止意外妊娠的方法是流产(人工流产31.90%,药物流产23.62%),意外妊娠后主要求助于家人(41.72%)和同学(26.07%),71.47%认为意外妊娠对心理有伤害,而对意外妊娠造成的远期影响如妇科炎症、不孕症认识不足.结论 护理专业的女生避孕知识有待提高,意外妊娠相关认知需全面加强.
作者:苏琳;田玲;张利;蒋玉敏;孙翾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10年中小学生恒牙患龋情况,为开展学校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6个区7,9,12,14,17岁5个年龄组的2976名在校学生,由口腔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并分为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4个群体进行统计.结果 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恒牙患龋率为22.38%,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龋均为0.46,12岁学生龋均为0.37;龋齿充填率为33.50%,乡村男生龋齿充填率低,只有22.14%.结论 北京市学生龋齿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龋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龋齿充填率还很低.应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龋齿充填工作.
作者:符筠;段佳丽;郭欣;刘峥;耳玉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掌握广东省中小学生贫血和蛔虫感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指导学生预防与控制贫血和感染蛔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调研点校,以年级分层,以教学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选取7,9,12,14,17岁年龄组学生构成调查样本.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检测血红蛋白;对农村7岁和9岁学生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蛔虫卵.结果 广东省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5.6%,男生为5.0%,女生为6.2%;城市为4.6%,乡村为6.6%,其中边缘性贫血占总贫血的82.2%.乡村7岁和9岁学生蛔虫感染率为5.9%,男生为5.5%,女生为6.3%.结论 贫血和蛔虫感染已不是广东省学生健康的主要威胁,但应保持监测和防治工作,防止反弹.
作者:徐浩锋;聂少萍;孟瑞琳;许颖;夏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北京语言大学在职男教职工2009-2011年的血脂变化,为预防和控制高校男教职工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北京某高校共948名21~ 60岁在职男教职工进行空腹血脂检查,体检时间为每年的11月.结果 血脂异常检出率从2009年的70.03%下降到2011年的59.84%;血脂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41~ 50岁、51~60岁男教职工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组;血脂升高以边缘升高为主,尤其是TC和LDL,边缘升高人数是高TC血症、高LDL血症人数的2.5~10倍以上.结论 北京某高校在职男教职工血脂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高校男教职工血脂异常防治工作.
作者:李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初中学生哮喘防治知识现状,为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哮喘患儿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式家长问卷,对顺义区整群抽取的初一、初二10780名学生患哮喘状况进行筛查.根据家长报告,有56名学生曾被医生诊断哮喘,341名学生近12个月有喘息史但没有患哮喘诊断(疑似哮喘).对哮喘学生、疑似哮喘学生及以班级为单位抽取的非哮喘学生(474名)进行有关哮喘知识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10780名初中生中,哮喘报告率为0.52%,可疑哮喘报告率为3.16%.在被调查的患哮喘初中生中,只有7.1%能比较全面地正确地回答哮喘的早期症状,有55.4%知道远离过敏原可避免或减少哮喘的发作.哮喘、疑似哮喘和非哮喘学生之间有关哮喘干预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哮喘的学生缺乏哮喘干预相关知识,应重视在初中生中开展哮喘干预教育.
作者:彭涛;陈晶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性相关行为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66所大中学校1193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22%的中学生看过色情书籍和音像制品,农村(16.46%)高于城市(14.44%);男生(25.07%)高于女生(6.23%);职中生高(25.41%),普通中学(13.93%)高于重点中学(1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看过色情书籍、音像制品的学生中,曾发生性行为率高达22.35%.在高中、职中学生中,35.82%曾单独约会异性朋友,34.95%有亲密行为,7.26%曾经发生过性行为,2.10%学生有被迫性行为,73.97%从学校接受过有关艾滋病知识教育,63.44%知道艾滋病病原体是病毒,31.76%对艾滋病感染者持正确态度.8.87%大学生有过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占68.52%.结论 广州市青少年性相关行为频发但预防教育不足,要加强对青少年性观念及行为的正确引导.
作者:刘伟佳;刘伟;林蓉;张维蔚;吴家刚;林琳;杜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快速发展阶段,面对自身剧变与外界压力时,易产生多种心理行为问题.焦虑情绪是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发生率较高,表现隐匿,持续存在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育[1].为了解中学生焦虑情绪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展开合理有效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湖北省2所中学的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谢姝;韩娟;姜志红;杨森焙;赵丽娜;王丽卿;毕烨;闫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教室照明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卫生、教育部门指导学校改善照明环境提供参考,促进教学环境改善.方法 2006 -2011年北京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1500余所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状况进行了3次监测.结果 2010-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课桌面照度达标率仅为65.10%,黑板面照度达标的仅为23.76%;与2006-2007年度比较,课桌面平均照度增加了9.85个百分点,但距离国家标准的要求差距很大,改善效果不理想.此外,依据旧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照明功率合格率为76.60%,黑板灯安装合格率为87.12%,提示国家标准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卫生部门应尽快修订照明的相关标准与方案,指导学校改善照明环境.
作者:段佳丽;吕若然;滕立新;王观;高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了解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军校体检中身体状况,确保向部队输送合格的后备人才,笔者对贵州省2011年度1534名报考军校及国防生的考生进行身体检查,现将体检情况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选取贵州省符合报考2011年度军校及国防生条件的考生,共计1 539名,年龄17 ~21岁,平均19岁;其中男生1527名,女生12名.
作者:姚霄安;杨永胜;陈建忠;杨娅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高校女生滥用紧急避孕药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武汉工程大学2009年11月-2010年12月在校医院就诊女生的妇科门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在938例妇科病例中,202例有服用紧急避孕药史.对202例进行紧急避孕药知识问卷调查发现,性生活无规律与避孕知识不足(35.15%)、健康教育未广泛普及(27.72%)、作为非处方药与药品管理紊乱(29.71%)等是滥用紧急避孕药的主要原因.结论 提高避孕相关知识的普及率、健康教育干预、规范药品管理、正确指导用药,均是杜绝高校女生滥用紧急避孕药的有利措施.
作者:谭晓红;胡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生午餐脂肪含量,为学生午餐的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上海市某午餐餐饮配送小学的四、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连续采集2周学生午餐,采用索氏抽提检测法、记账法、称重法以及餐饮公司提供食谱的方法分析脂肪含量.结果 配餐公司供应的每份午餐脂肪量为(29.7±6.8)g,扣除倒掉的饭菜量后,午餐实际摄入脂肪含量为(25.8±5.8)g.各种方法所测脂肪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是根据配餐公司提供数据分析还是根据记账法所得,学生午餐的脂肪供能比均偏高,前者为(33.4±5.9)%,后者为(56.2±10.3)%.记账法结果显示,学生午餐食用油的平均摄入量为18.8 g.结论 学生午餐烹调用油量过高,脂肪供能比也较高,需进行相应的改善.
作者:沈秀华;谷沁;费璟如;唐文静;汤庆娅;蔡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初中生自恋倾向、成就目标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为改善初中生学习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唐山市2所中学的230名初中生,使用自恋人格问卷、修订的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和初中生学习倦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初中生学习倦怠不存在性别(t=-0.234)、年级(F=0.927)及独生与否(t=-0.297)差异(P值均>0.05);学习倦怠在不同的自评学业等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恋倾向和成就目标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自恋倾向以成就目标为中介影响学习倦怠.结论 自恋倾向与成就目标影响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家长和教师应通过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来改善其学习倦怠状况.
作者:高志华;张郢;常煜;孟广媛;闫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影响,为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调查表》(初中版),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银川市8所初中11 ~16岁学生1600名就过去1 a发生的伤害相关危险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总发生率为62.8%,其中打架、吸烟、喝酒、网瘾、赌博、看过色情书籍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男生均高于女生(男生分别为13.6%,23.2%,58.6%,20.8%,11.5%;女生分别为3.5%,12.1%,49.1%,12.1%,5.1%);家庭类型、经济状况、教养方式等家庭因素与青少年伤害危险行为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父母应在家庭关系、教育方式、教育类型、教育态度等方面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减少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穆国霞;马慧荣;杨彦;李胜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学校课桌油漆涂层可溶性铅含量,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延平区32所小学和幼儿园,采取刮削和滤纸擦拭2种方式进行取样.刮削课桌油漆涂层作为涂层样品,共计采集样品105份;用滤纸擦拭课桌油漆面,作为擦拭样品,共采集34份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样本的可溶性铅含量.结果 在所有涂层样品中,3份可溶性铅含量低于10m∥kg,大值为15617.3 mg/kg,中位数为1375.8 mg/kg;在所有擦拭样品中,3份可溶性铅含量低于1.0μg,其余31份样品中大为109 μg,平均为17.3μg.结论 学校课桌油漆涂层中可溶性铅含量较高,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儿童铅中毒的发生.
作者:张泽泉;罗翠婷;李桓;何桂枝;吴雯婧;胡凤清;陈之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高校健康教育现状及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满意度,为探索适合中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合适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中山大学珠海校区1273名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以PBL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并对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健康需求前3位的内容依次为急症自救与互救、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且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间需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7.7%的学生通过媒体接受健康教育;49.3%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目前所接受的健康教育不能满足需要;大学生对PBL模式下健康教育内容满意率高为95%,低为90%.结论 高校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有待改进.PBL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彭虹;陈翀;靳光明;赖人旭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