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霞;周培静;孟春玲;孙桐;康殿民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0~3岁儿童的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状况,为制定和实施健康干预措施,增强儿童健康水平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对该社区所管辖的0~3岁儿童进行常规体检.在伦理学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自愿参加的461名儿童进行血清微量元素测定.结果 0~岁儿童血锌、铅含量均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血铜、钙、镁含量3个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受检儿童体内锌、钙、镁、铜、铁、铅含量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加强婴儿和学龄前儿童家长以及幼教工作者的健康教育.对婴儿要及时添加辅食,合理调整其饮食结构,倡导多添加含锌含铁的食物.
作者:赵淼;钮文异;徐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中学生严重伤害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为中学生严重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丰台区11所学校共89个班级的1 979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2010初中版、高中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受严重伤害率高于女生(x2=25.070,P=0.000),各年级受严重伤害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479,P=0.915);中学生学习成绩差、有自伤行为、有自杀意念、因逞能做危险动作、误服药品、重度饮酒、醉酒是过去1 a内发生严重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学生是受严重伤害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以预防受严重伤害的发生,大限度保证中学生的健康.
作者:石荣兴;王会;芦然;赵建忠;李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前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学校是儿童青少年聚集的场所,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与其健康成长密切相关[2].近年来学校食堂集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屡有发生,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3].为进一步提高泌阳县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水平,防止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发生,根据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关于印发《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导手册》的通知[4],泌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06年开始对泌阳县46所中小学校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2007年后采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5].经过4a的努力,该项工作已于2010年底完成,笔者就其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开展中小学校食堂等级量化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促进中小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作者:郭钦杰;杨长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儿童居家环境中的伤害危险因素,促进儿童居家危险环境改善.方法 选择上海市嘉定区100户有1~6岁儿童的家庭,采用上海市统一的“儿童居家安全评估表”,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以家庭访视的方式,对儿童家庭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 100户家庭共有儿童101名,平均年龄4.02岁.0.5a内儿童在家中伤害发生率为10.89%,男童发生率是女童的2.01倍,发生伤害的种类全部为“跌倒/坠落”.家庭环境内前5位伤害危险因素分别是“卫生间地板、浴盆或淋浴室没有防滑的地垫”、“桌椅有硬角或尖锐边缘”、“杀虫剂等未摆放至儿童不易拿到之处”、“小的物件如珠子等没有放置在儿童不易取到之处”以及“窗户易于攀爬”.单因素分析显示,卫生间电器用品(如电吹风、电热器)、尖利物品(如剃须刀、剪刀)未放置适当和儿童伤害发生有关.结论 家庭是儿童伤害发生的常见地点,应重视家庭内常见儿童伤害的环境危险因素预防.
作者:张玉龙;张一英;顾敏敏;黄贝妮;俞彥;周德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工读男生的攻击行为与儿童期受虐及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为工读学生攻击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攻击性问卷、儿童虐待史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对研究组74名工读男生和对照组108名普通中学男生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攻击总分与躯体攻击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组父亲憎恶显著低于对照组,躯体虐待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研究组父亲鼓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工读男生言语攻击与双亲憎恶、母亲精神虐待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忽视呈显著的负相关(P值均<0.05);母亲关爱与言语攻击呈正相关,母亲关爱与愤怒、母亲鼓励与愤怒和敌意、父亲鼓励与敌意和攻击总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工读男生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工读男生的儿童期受虐经历、父母养育方式对攻击行为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
作者:邹枫;李昊;王金祥;高红丽;闫春平;杨世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高血压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经济水平,分层随机选取江苏省4个县区8所学校3 693名小学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3 693名儿童血压升高检出率为20.8%,男、女童检出率分别为19.5%,22.4%,城市、乡村儿童血压升高检出率分别为18.5%,24.7%.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类型(城市或乡村)、经济水平、超重、中心型肥胖、早餐、蔬菜、睡前加餐、早餐内容(包括奶制品、蛋、豆浆、咸菜)以及吃饭速度和儿童身高与儿童血压升高均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水平、居住地类型、超重是儿童高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 超重肥胖和经济水平对儿童血压升高有影响,控制肥胖是减少儿童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永青;武鸣;施小明;杨婕;潘晓群;徐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生活事件是人们在家庭、工作、学习和社会支持系统中出现的各种刺激总和[1-2],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正性生活事件(受欢迎的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不受欢迎的生活事件).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状况及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更有针对性地减少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有效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作者:邓冰;黄列玉;王加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干预前后包头市高校餐厅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差异,探寻对相关人群行之有效的营养教育方法.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332名包头市本科院校餐厅从业者进行普查,再从中整群抽取102名进行营养教育干预,并进行干预后效果评价.结果 被试人群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营养教育干预后营养基础知识及营养与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均提高,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该人群在干预后较干预前,对营养知识感兴趣的人数明显增多(P<0.01);在饮食行为方面,干预后得分升高,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营养知识、学历、工种与饮食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营养教育可提高高校餐厅从业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改善营养态度,使不良饮食行为得到一定的转变.
作者:戈娜;许秀举;白钢;牛萍;包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 -6)、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 -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 -4)水平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肥胖儿童血清中的变化,为儿童NAFLD血清学标志物的发现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儿童血清IL -6、PAI -1、RBP -4水平.结果 体重正常组与肥胖组IL -6、PAI -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重正常组RBP -4水平显著高于肥胖组(P<0.01);NAFLD组的IL -6水平明显高于非NALFD组(P<0.01),NAFLD组的RBP -4水平显著低于非NAFLD(P<0.01);未见NAFLD组与非NAFLD组之间PAI -1水平存在差异(P>0.05).NAFLD分度与IL -6水平呈正相关(β=0.168,P=0.013),与RBP-4呈负相关(β=- 0.262,P=0.001).结论 肥胖儿童RBP-4水平低于正常体重儿童;IL -6及RBP -4与儿童NAFLD有关,可能在儿童脂肪肝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刘芳宏;文晗;裴正存;董彬;王海俊;马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汉族乡村小学生的蛔虫感染情况,为制订蛔虫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7岁、9岁2个年龄组600名汉族乡村小学男、女学生蛔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甘肃省汉族乡村小学男、女学生粪蛔虫卵检出率为3.50%,明显低于甘肃省汉族同一群体2005年粪蛔虫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05,P<0.01).2010年乡村男生粪蛔虫检出率为3.67%,女生为3.33%;7岁、9岁年龄组粪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3.33%和3.67%,性别、年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甘肃省汉族乡村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已大幅下降,但仍要采取多项综合措施防止反弹.
作者:杲强;王尔平;蒲陶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青铜峡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及其防治效果,为指导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铜峡市2006年已改水的改水队1(高氟重病区叶盛镇叶盛5队)、改水队2(高氟轻病区大坝镇新桥5队)、未改水队(大坝镇滑石沟5队)670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根据病变程度进行分型分度,计算患病率.结果 2011年改水队1和改水队2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低于未改水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012,20.676,P值均<0.05).儿童氟斑牙临床分度与水氟质量浓度间显著相关(r=0.638,P<0.05).2个改水队改水后水氟质量浓度分别为(0.24±0.05) mg/L、(0.32 ±0.07) mg/L,已达到国家正常标准.结论 青铜峡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儿童氟斑牙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未达到完全控制.
作者:赵燕楠;周进才;李胜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基础、重要的因素是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1-3].家庭环境的良好状况综合体现于家庭功能执行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障碍、疏离感、问题解决能力及青少年犯罪与儿童的家庭功能显著相关[4-7].家庭功能执行良好有助于降低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改善家庭功能有助于减弱和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6,8].家庭功能执行的有效性与家庭结构、父母的婚姻状态、经济收入有关[9],更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心理特质有关.本研究选择了父母自我分化作为研究变量,希望通过揭示父母自我分化与家庭功能及儿童问题行为间的关系,为儿童问题行为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杜岸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专业认同和学业倦怠情况,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2年5-6月采用问卷对整群分层抽取的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1 025名高职护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业倦怠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专业认同处于一般水平,不同年级、就读原因、是否担任职务、社团成员、参加比赛的高职护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业倦怠水平偏高,是否担任职务、社团成员、参加比赛及不同就读原因高职护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专业认同程度与学业倦怠水平呈负相关(r=-0.323,P<0.01).结论 高职护生教育应注重专业认同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倦怠问题,提高护生学习效果.
作者:周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视作为中学生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现居高不下且逐年增高的趋势.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显示,初中生近视率为67.33%,比2005年增加9.26个百分点;高中生为79.20%,比2005年增加3.18个百分点[1].为了解丹东市中学生用眼卫生认知与行为现状,笔者于2011年7月对丹东市中学生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近视的防控提供依据.
作者:李有;李昊;王燕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1999和2010年哈尔滨7 ~18岁儿童青少年身材比例的变化特点,为及时识别或发现身体的生长异常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1999,2010年分别对分层整群抽取的哈尔滨市城区7~18岁3 162名,3 971名学生进行身高、坐高、腓骨点高等指标的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 哈尔滨城市男女学生身高、坐高、小腿长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2010年各指标值高于1999年.1999,2010年哈尔滨城市男女学生坐高/腿长变化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15岁以后基本稳定,但1999年多于半数的年龄组此值大于2010年.1999和2010年,1O岁之后女生坐高/腿长均高于男生.1999年与2010年哈尔滨城市男女学生小腿长/腿长集中在0.52 ~0.54之间;男、女生差异不明显.结论 近11 a来,哈尔滨7~ 18岁城市男女学生身高、坐高、小腿长均有所增长;坐高/腿长在青春期前性别和年份差异不明显,青春期后女性略高于男性;小腿长/腿长不存在明显的年份和性别差异.
作者:何璐娜;鞠勃;尚进;陈雪;李敏;任晓菲;王忆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青少年罪犯抑郁障碍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为更好地预防自杀和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成都市某少管所120名学员进行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发生的人口学因素,通过相关分析探讨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结果 16.7%的少管所学员有自杀意念,80%的少管所学员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状.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情况和受教育程度;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情况和母亲受教育程度.抑郁因子(抑郁、悲观、失败感、自罪感、自我失望感、消极倾向、社交退缩、犹豫不决、自我形象改变)与自杀意念有显著性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 青少年罪犯中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抑郁症状与自杀意念的产生具有相关性.
作者:景璐石;孟婧;蒋宪君;辜慧;冯军;徐涛;徐科;顾荣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的自尊水平、自我意识和时间管理倾向特征,为改善和矫治儿童学习障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筛选安宁市某小学四、五年级的58名儿童作为学习障碍组,并随机选取与学习障碍儿童同年龄、同性别、同班级的非学习障碍儿童60名为对照组.采用自尊调查表、Piers -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测评.结果 学习障碍组儿童自尊调查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Piers -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学习障碍组儿童的总分和各分量表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的焦虑因子与自尊呈负相关(P<0.05),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和幸福与满足因子与自尊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学习障碍组儿童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总分与各维度分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学习障碍儿童的自尊水平偏低,自我意识不良,自尊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时间管理能力差.
作者:张轶杰;唐岩;阮冶;杨丽;雷杰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研究膳食钙和奶类的摄入量与肥胖的关系,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和干预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1年4-9月期间进入一项肥胖干预试验筛选阶段的119名大专院校女生为病例组,年龄18~22周岁;同时选择同性别、同年龄、同身高,体重正常的同校健康学生作为对照组,以1∶1配对.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食物频率调查及人体测量.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不同钙和奶类摄入量对肥胖的关系;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钙和奶的摄人量同BMI和体脂百分比的相关性.结果 膳食钙的摄入是肥胖的保护性因素,中高及高摄入量水平相对于低摄入量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0.19和0.05,P值均<0.01);奶类的中高和高摄入量水平相对于低摄入水平的保护性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0.36和0.16,P值均<0.01).BMI与钙的摄入(r=-0.38)和奶的摄入(r=-0.25),体脂百分比与钙的摄入(r=-0.37)和奶的摄入(r=-0.26)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膳食钙及奶类的摄入是肥胖的保护性因素,且与肥胖呈负相关.
作者:朱炜;蔡东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疲劳流行现况,探讨疲劳与生活方式、情绪管理的内在关系,为进一步制定大学生疲劳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某高校1 038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编大学生生活方式问卷、个人疲劳强度问卷(CIS - 20)和Goleman情绪智力量表情绪管理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疲劳报告率为38.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生、无肌肉/关节/头痛、睡眠能缓解疲劳感、晚上开始睡觉越早、情绪管理得分越高的大学生疲劳发生率越低(P值均<0.05).医药及理工专业、低年级、每日睡眠时间越短的大学生疲劳发生率越高(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疲劳报告率高,疲劳与生活方式和情绪管理能力有关,应从这两方面干预大学生疲劳发生.
作者:罗春花;范存欣;田唤;马绍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高校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科学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2001 -2012年的有关HBsAg阳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量工具为SCL - 90)的研究结果,使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6篇文献进入本次研究,有效样本共计2 318例.HBsAg阳性的学生除人际交往敏感一项因子外,其余8项因子得分均高于HBsAg阴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HBsAg阳性的男生和女生比较,除焦虑和恐惧2项因子外,其余7项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HBsAg阳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劣于同期对照的HBsAg阴性学生;HBsAg阳性女生心理问题较男生突出.
作者:梁雅丽;姚应水;陈燕;丁书姝;宋建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