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老年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苏海丹;温梦玲;郑春风

关键词:护理干预, 痛风, 老年人,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老年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并观察患者血尿酸、饮食治疗依从性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两组的生活质量除生理功能外,社会功能、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理问题对社会活动的限制、心理健康、活力、总体健康评价指标与1年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尿酸控制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饮食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血尿酸、提高其饮食治疗的依从性等有积极的作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输液相关性静脉炎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静脉炎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判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了阐述,并概述了通过建立和应用科学的护理干预模式,有效预防输液相关性静脉炎的方法.

    作者:章一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知识和遵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遵医行为及疾病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8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只进行常规的健康指导,试验组患者入院后除常规教育外,还由专职护士严格按照健康教育程序给予患者及家属系统的疾病知识与遵医行为的教育.然后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现状.结果 试验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遵医行为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4.67%)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27.91%).结论 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疾病的同时,重视其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遵医行为的强化,给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孙素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路径(CP)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63例,随机分组对照实验.实验组按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模式工作;观察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功能康复质量、健康知识认知程度、病人满意度5项指标效果.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缩短3.44天,P<0.05;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低大约2224元,P<0.05;功能康复达优级占81.25%,P<0.05;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临床路径管理病人可以减少无效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利于病人主动参与诊疗和护理,促进术后功能康复.

    作者:梁志翔;马倩红;陈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预防矫正足下垂托的制作与应用

    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是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给病人恢复后的行走增加了困难.

    作者:王金娜;贾荣娟;于雪农;高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排尿功能训练及护理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进行排尿功能训练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病人术后定时进行排尿训练、提肛肌训练、耻骨尾骨肌训练、腹肌锻炼,以及夜间遗尿的预防.结果 本组均随访6个月到3年,8例术后3个月恢复日间可控功能,夜间可控率达22.3%,1例因尿漏未能坚持训练,于恢复训练后5个月恢复日间可控功能,随访3年,除1例由于癌细胞转移死亡外,日间可控率达100%.结论 新膀胱排尿功能系统训练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琼芳;普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子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饮食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32例子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经验.结果 32例子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患者血糖控制良好,30例未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本组病例经过对症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子宫颈癌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莲英;梁素芳;林杏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病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分析老年糖尿病(DM)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操作管理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生活指导,疾病相关知识地教育,CGMS的管理.结果 103例老年DM患者,个人监测时间24~77 h,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监测,无穿刺部位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患者行CGMS监测有很好的耐受性,规范的护理可以提高老年DM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汪敏;周长美;胡淑霞;梁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抚触与按摩对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大脑是人类智慧的基础,近代脑科学研究认为,小儿年龄越小,脑的可塑性越大.故干预时间越早,措施越得当,对新生儿的身心发育越有利[1].抚触与按摩刺激通过皮肤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积极生理效应[2].为探讨抚触与按摩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将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出生并系统随访的90例新生儿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何建玲;吴瑜琼;赵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聊城市国际和平医院周围社区病人,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有关的AD、VD诊断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心理社会支持、认知行为干预、娱乐活动、体育锻炼;对照组按家庭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两组病人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采用MMSE、SCAG、QOL、ADL、HDS量表分别评定干预前、后各个数据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进行3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各个指标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玲;李朝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知识掌握水平调查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准确诊断难以确定,可能是因为有些病人发病时呈现出不典型的症状.住院病人约有20%~25%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因其初入院时尚未明确诊断为AMI.

    作者:周楠;邱桂春;何铁山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癫痫患儿视频脑电图的监测与护理

    视频脑电图(Video-electroen cephalngram,V-EEG)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科室于2006年6月~2007年6月对245例患儿进行了V-EEG监测.V-EEG监测的护理关键问题是监测前要做好患儿和家长的准备工作,取得家长及患儿的积极配合.在整个监测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确识别伪差,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唐汇群;何彩英;李红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静脉留置针与蝶型头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与蝶型头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佳穿刺工具及方法.方法 将行螺旋CT增强扫描配合使用高压注射器的3 62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 923例使用静脉留置针,B组1 697例使用蝶型头皮针,比较两组病人造影剂外渗率、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增强成功率及无痛注射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造影剂外渗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增强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T增强扫描时配合使用高压注射器,静脉留置针明显优于带翼头皮针,可大幅降低造影剂外渗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及保证增强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清香;丁小容;曲路;魏秋花;钟惠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一次性输液器用于头颈外科负压引流

    在某些头颈外物术后,常需使用负压引流管引流出创口内的积血、积液,以使创面闭合,避免感染.临床一般使用负压引流球,但有时引流球易鼓起,不能呈负压状态,导致引流效果不佳,创面不易粘复,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故我们尝试采用一次性输液器和中心吸引装置制成的简易引流瓶引流,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远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ICU清醒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撤机失败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ICU清醒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撤机失败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用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评分系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单因素x2检验和多因素Logic回归分析判定撤机失败原因,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及护理.结果 50例撤机成功,5例撤机困难,5例因撤机失败死亡.结论 运用正确的方法,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酌情给予心理疏导,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训练.

    作者:张焕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体系在儿童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提高对儿童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住院患儿综合治疗的健康教育质量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确诊的305例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儿童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8例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并对健康教育流程进行质量控制,对照组137例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结果 观察组可延长患儿下肢有效皮牵引的时间,降低皮肤损伤及便秘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程度(P<0.01).结论 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并对健康教育流程的质量控制,可以改善患儿遵医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日,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素芳;吴敏;秦尚够;刘丹;童丹;汪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腰椎间盘炎的护理

    探讨椎间盘炎的发生原因和护理策略.对11例椎间盘炎患者采用积极的治疗和系统的护理.全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7例患者术后6 W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基本恢复正常;4例患者术后8 W完全恢复健康.椎间盘感染虽由多种原因引起,椎间盘手术时一定要执行严格的器械消毒和无菌操作,一旦出现椎间盘炎,患者会很痛苦,而且病程会很长,除了积极有效的治疗,耐心、周全、系统的护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也可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雷春燕;刘社庭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日本的姑息治疗现状介绍

    2006年我有幸得到链川医学奖学金,在日本进行了一年的研修活动.通过对日本实地参加癌症疼痛认定护士学习班的学习以及在癌症专科医院的实习,对日本姑息治疗的现状有了较深入了解,现将日本的姑息治疗现状介绍如下.

    作者:陈秀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促进卒中患者康复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促进卒中患者康复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将108例吞咽功能障碍的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实验组予以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不予接受上述训练;两组患者的其他治疗措施均按照卒中指南进行;半年内观察两组病人发生吸人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及死亡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5.4%,脱水及营养不良为23.1%,死亡率为13.5%.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32.1%,脱水及营养不良为41.1%,死亡率为3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有吞咽功能障碍的卒中患者,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营养状态,降低近期(半年内)死亡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牟园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痛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老年痛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评定,并观察患者血尿酸、饮食治疗依从性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两组的生活质量除生理功能外,社会功能、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理问题对社会活动的限制、心理健康、活力、总体健康评价指标与1年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尿酸控制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饮食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血尿酸、提高其饮食治疗的依从性等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苏海丹;温梦玲;郑春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血站护理风险管理之初探

    探讨血站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能力.全面加强质量管理,规范操作;确立关键控制点,予以重点监控;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范职业暴露,降低风险系数.提高了全体护士抗风险意识,促进了护理安全行为的养成,避免差错的发生,提高服务质量.将风险管理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血站护理管理工作中,把不安全事件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防范风险策略.

    作者:刘小雯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