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0.5 a以上,由父亲或母亲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1].近些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集中于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情绪与社会支持、社会行为、人格、学业与校园关系方面和家庭与生活方面[2].有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冷淡、孤独、情绪不稳定、自卑拘谨、圆滑世故、冲动任性、自制力差、紧张焦虑等[3-4];也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较一般儿童更为内向,更渴望父母的关爱与亲情,更重视与父母之阳的情感交流与理解,独立性较强[5].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人格与心理行为问题的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作者:刘小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科类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探讨心理、成绩及家庭支持等因素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医科大学4类专业127个小班3 123名大学生进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较困难、有一些困难、有一点困难和几乎没有困难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2.5%,30.3%,26.6%和10.7%.男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评分为(135.05 ±29.39),女生为(134.08±26.67).实习毕业阶段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评分低,为(129.45±28.31),一年级和二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实习阶段和一~三年级的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比较困难所占比例高于无抑郁或焦虑症状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习阶段、学习成绩、家庭成员提供就业帮助程度以及有抑郁或焦虑症状是医科类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的影响园素(P值均<0.01).结论 医科类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整体水平偏低.应针对实习阶段学生的社会心理特征,强化职业规划技能,提高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水平.
作者:邱志海;张洪波;潘莉莉;余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儿童膳食中脂肪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源分布,为儿童肥胖及其慢性病的预防提供资料.方法 共有6 826名7~17岁被调查者完成膳食调查.通过连续3 d24h回顾法记录食物数据及称重法记录家庭调味品消费量数据,获得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平均每人每日膳食中脂肪和脂肪酸的摄入量.结果 每天儿童膳食脂肪摄入量平均为67.4 g,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分别为16.4,26.5和16.4 g,比例为1.O∶1.6∶1.0.饱和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为肉类,占35.4%;其次为植物油和动物油,各占24.4%和21.3%.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植物油,占43.8%.结论 儿童肥胖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增加与饱和脂肪酸的过多摄人有关,肉类是饱和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应该适当控制.
作者:狄玉峰;韩军花;李艳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江西省某市2所初中、1所高中和入户调查18个自然村共2 335名中学生,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学业满意度低.性别和是否寄宿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大部分维度,且方向不同;独生子女的半数维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影响友谊、家庭、学校和环境满意度,家庭结构影响友谊、家庭、学校、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总体幸福感,是否留守影响环境满意度和消极情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友谊和学业满意度.初中生的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和总体幸福感得分随年级增长而逐渐下降,高中生恰好相反,初二、高二学生体验到低的消极情感;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和总体幸福感均逐渐增加,消极情感逐渐减少.结论 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在选择措施时,应根据人群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干预措施.
作者:胡芳;马迎华;庄丽丽;吕晓静;李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既是自身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体系,定期对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进行科学测试,可以动态显示体质健康水平变化情况,不仅为研究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科学依据,还可通过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干预措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健康成长的目的[1].
作者:汪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体格发育之间的关系,探讨导致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2009年重庆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6~18岁中小学生资料,对52 721名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身高、体质量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各视力不良组学生平均身高都超过正常视力组,视力不良程度越重,身高比视力正常组的优势越明显;男生8~17岁、女生8~14岁视力不良组的人体质量指数均值均高于视力正常组.结论 学生生长发育速度越快,越要注意近视防治.身高发育快于体重的学生是视力保护的重点人群.
作者:曹型厚;窦义蓉;陈德东;胡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韧性及其与社会支持、一般效能感的关系,为提高农村留守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韧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与一般效能感量表,对分层整群抽取的豫北417名农村留守学生进行无记名测试,以411名非留守学生为对照组.结果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韧性较差;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韧性发展有26.4%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韧性水平亟待提高.
作者:张海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青海省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为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青海省3个县(市、区)8~10岁儿童尿碘进行抽样调查,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水平.结果 共检测尿样708人份,尿碘中位数为221.2μg/L,尿碘<50μg/L的占1.1%,<100μg/L的占8.0%,100~300μg/L的占71.1%,>300μg/L的占21.0%.结论 青海省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已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
作者:马静;蔡生花;唐艳萍;余慧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IGF-Ⅰ基因多态性与大于胎龄儿及脐血IGF-Ⅰ血清水平的关系,为降低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在南京地区收集大于胎龄儿(LGA)和适于胎龄儿(AGA)各96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IGF-Ⅰ rs6214及rs5767的多态性,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LGA的相对危险度,比较2组间不同基因型出生时体格指标和脐血IGF-Ⅰ水平的差异.结果 在LGA组和AGA组中,IGF-Ⅰ rs35767 TT基因型可能会降低大于胎龄儿的风险(OR=0.235,95%CI=0.081~0.682),携带TT基因型个体的体重、头围和孕周均低于CC及CT基因型携带者;IGF-Ⅰ rs6214 AG/GG基因型可能会增加大于胎龄儿的风险(OR=2.117,95%CI=1.151~3.894).未发现2个多态性位点的改变与脐血IGF-Ⅰ血清水平相关.结论 IGF-Ⅰ rs6214和rs35767多态性均与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相关.
作者:李杉;敖淑清;徐济达;彭宇竹;朱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校园的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学校卫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年来传染病暴发疫情在学校时有发生[1],其中饮用水受到微生物污染是引起学校肠道传染病疫情发生的根本原因[2],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农村学校饮用水卫生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防止校园介水传染病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笔者于2008-2009年对荣成市农村学校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刘仁昌;李建勋;张立彬;周玉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挫折耐受力的关系,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自编的中学生挫折耐受力问卷,对湖州市和温州市640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中学生网络成瘾和边缘群体的人数比例为9.7%,初、高中生网络成瘾的人数比例(8.6%和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网络成瘾人数比例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成瘾人数(12.6%)显著大于女生(6.5%).除理件认知和网络成瘾量表的突显性、社交抚慰和成瘾总均分相关不显著外,其余挫折耐受力维度得分和项目总均分均与网络成瘾各因子得分和成瘾总均分显著负相关(r=-0.084~-0.378).情绪耐受性和抵御效能感均对网络成瘾总均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344,-0.142).结论 中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其挫折耐受力有关.
作者:王玲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篮球运动处方干预网络成瘾中学生,评价运动处方对网络成瘾者戒除网瘾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石家庄市第五十四中学学生进行调查,选取16名网络成瘾的男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8周的运动处方干预,在运动处方干预前后同时对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症状诊断量表监测其心理状况.结果 运动处方干预前后网络成瘾测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症状诊断表明实验后各因子得分与实验前相比都有大幅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运动处方对于促进中学生网络成瘾患者戒除网瘾、获得健康心理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立;陈玉娟;李敏;贾富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沈阳市沈河区1989-2009年中小学生龋齿流行趋势和不同特征学生恒牙龋患程度,为评价和完善沈阳地区青少年防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89-2009年沈阳市沈河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监测点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每年1次的学生口腔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沈河区中小学生乳恒牙混合龋患率从1989年的26.65%上升至1999年的47.69%.2000年后,总龋患率逐年降低,2009年降到14.04%.女生龋患率显著高于男生.恒牙龋失补构成呈现补牙数构成比增高、龋牙构成比减少的趋势.恒牙龋均比较,2009年各学段学生龋均显著小于1989年.结论 沈河区中小学生的龋齿防治工作效果显著,儿童青少年的龋齿发生和病损程度呈逐年改善趋势.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口腔卫生健康指导工作.
作者:刘洁;翁婷婷;李放;马慧;赵云宁;张勇;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绍兴市青少年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验证心理社会人口统计学因素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绍兴市l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的学生2 334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继续前瞻性地进行3次随访调查,完成l a的队列研究.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变量、自杀意念等,同时使用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青少年的心理卫生状况.统计分析方法包括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 基线资料显示,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与身心亚健康状况、学段、学校负担、脾气、吃多了感觉内疚、不健康减肥行为、醉酒、焦虑状况和抑郁状况存在统计学关联.随访资料显示,身心亚健康状况、学段、饮酒、焦虑状况对青少年自杀意念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结论 通过观察自杀意念的预测变量而识别高危人群,对预防青少年自杀企图的产生、降低青少年自杀发生率意义重大.
作者:屠春雨;黄朝辉;方益荣;何炳福;谈荣梅;周国俊;李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高校学生的疲劳状况,为预防大学生疲劳、防止疲劳导致疾病奠定基础.方法 运用疲劳量表(FS-14),对随机抽取的北京市某高校46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与女生在疲劳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研究生与本科生在躯体疲劳以及疲劳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脑力疲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的疲劳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1岁以上与21岁以下年龄组的疲劳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疲劳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适度体育锻炼与膳食营养适当,以有效缓解疲劳.
作者:郭建中;李杰;姜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2009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的流行特点,为预防托幼机构内手足口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2009年托幼机构内手足口病报告数据与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上海市托幼机构手足口病聚集发病672起,发病人数2 993例.托儿所和私立幼儿园的聚集发病情况明显高于其他托幼机构;部分区(县)聚集性病例发病率较高;当托幼机构内发生手足口病病例时,幼儿年龄越小越易发生聚集性病例;聚集发病高峰出现在6月和11月.结论 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场所,托幼机构内幼儿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作者:田靓;朱仁义;范俊华;沈伟;蒋诚;江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体育专业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专业特点决定了在大学期间要经常从事运动强度较大、形式较为剧烈的体育技能学习和训练.人在剧烈的动力性运动后,收缩压能够上升20~40 mm Hg[1].即在没有有效手段干预的情况下,高血压对体育专业患高血压病的大学生心脑血管及肾脏的危害要比普通人严重得多.因此,为了使体育专业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促进其高血压的早期防治,笔者做了本次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卫;王秀霞;戴瑞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10年3月24日,北京市某中学向地段预防保健科报告,该校初三年级接种白破疫苗后陆续有学生出现发热等反应.接报后,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事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邸明芝;黄辉;翟力军;苗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小学生同伴暴力发生情况及其与亲子关系的关联,为预防儿童青少年暴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河南省某县城4所小学校四~六年级学生中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暴力攻击、暴力受害和亲子关系等.结果 近1 a来1 526名小学生暴力攻击和暴力受害的发生率分别为55.8%和75.6%,精神暴力、躯体暴力和性暴力攻击的发生率分别为54.0%,20.8%和3.8%,相应暴力受害的发生率分别为74.7%,37.4%和8.1%.男生暴力攻击和暴力受害的发生率均高于女生.与非暴力攻击和非暴力受害组学生相比,暴力攻击组和暴力受害组学生亲子关系得分均较低.结论 调查地区小学生同伴暴力问题严重,同伴暴力与较弱的亲子关系相关.应提高对小学生暴力行为的认识,加强亲子交流、促进亲子关系.
作者:王付曼;陈晶琦;肖晚晴;马亚婷;张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与总结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事业30 a发展状况,为全国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1979-2009年沈阳市13个区(县)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基本情况和人员情况的记录和统计表,对保健所总人数、人员职称及学历、总资产、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人均面积和体检用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中小学卫生保健工作人员由初的以初级职称和中专及以下学历为主,已发展到以中级及高级和本科及大专学历为主,职称构成和学历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保健所的各项服务能力和硬件建设不断完善,但城市和农村地区保健所的人员、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差别.结论 沈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在硬件建设显著发展的同时,软件建设取得明显进步.
作者:王玉鹏;伍晓艳;满学军;秦凤兰;毛艳;鲁为;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