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临床治疗观察

张学东

关键词:腹部手术, 肠瘘,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72例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治疗方法,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16例手术治疗,成功率93.75%;56例保守治疗,成功率98.21%.结论 根据患者肠瘘位置和身体状况予以不同方法进行综合性治疗,可增加治愈率、减少治疗时间、缩减医疗费用,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TuVP结合直视下大力碎石钳机械碎石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TuVP(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结合直视下大力碎石钳机械碎石(OMC)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TuVP+OMC治疗,乙组采用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SCL)+TuVP治疗,对比两组的碎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 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并造瘘手术时间为30~45min,TuVP手术时间为30~135min,平均时间为49.2min.23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痊愈,前列腺梗阻以及膀胱结石症状消除,无结石残留.结论 采用TuVP结合直视下大力碎石钳机械碎石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疗效显著,缩短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金洪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疾病诊断中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并进行了血细胞形态检验的患者1000例,将其EDTA-K2抗凝血标本用BC5500血球计数仪进行血液分析并在光学显微镜下作血细胞形态分析检验.结果 1000例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中形态异常者890例,剩下的110例形态正常的血片中有15例血液分析结果异常,其假阳性为13.64%;890例形态异常中有15例白血病,其中1例血液根系的结果示正常的,其假阴性为6.67%.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方法能简单、快速、准确的反映患者病情,并且可以减少血液系统疾病症状患者的误诊率,在临床疾病诊断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李秀红;关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细胞癌组织检测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D90的临床表达意义

    目的 探究肝细胞癌组织检测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CD90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肝细胞癌进行手术患者肝癌的组织标本38例作研究组,及同一例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38例作对照组,同时选取良性病患者正常的肝组织38例作参照组.分析三组标本的CD133和CD90的表达情况,及肝癌患者病理特征、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CD133与CD90临床表达的水平,均比对照组及参照组高;研究组标本中CD133与CD90临床表达和癌组织的分化程度,胆管或静脉癌栓有无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研究组中CD133与CD90的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均明显比阴性患者低(P<0.05).结论 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与CD90于肝细胞癌组织生长、侵袭及转移中有重要作用,且能够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对CD133和CD90的临床表达进行研究,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明彦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气囊仿生助产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自然分娩中应用气囊仿生仪助产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3年12月-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300例接受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气囊仿生助产术进行助产,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方式进行临产处理,观察和对比两组初产妇在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白天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的第一、二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6.84±1.33)、(1.05-0.24)h和(7.33±0.55)h明显短于对照组初产妇的(10.13±1.68)、(1.50±0.42)h和(10.80±1.08)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白天分娩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有助于缩短产程,促进分娩,增加自然分娩率,提高白天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这对提高产科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韦毅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与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以及全程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1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两组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按照随机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孕妇常规产前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精心的产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100例高危妊娠孕妇对产前护理需求高的是胎儿状况,需求率达74.0%;其次是孕妇的身体状况,需求率为57.0%.观察组孕妇护理后的心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给予高危妊娠孕妇精心的产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孕妇的心理能力,和谐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素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我院门诊儿科不合格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处方审核过程中干预并登记的不合格处方,以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分析门诊儿科药房2012年1月-12月药师审核处方过程中干预并登记的不合格处方.结果 不合格处方共368张,其中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有58张,占15.76%;用法用量不适宜的有98张,占26.63%;重复给药的有77张,占20.92%;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有77张,占20.92%;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有39张,占10.6%.结论 医院应加强临床用药处方的监控与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李华娣;李慧;廖美娟;黄丽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切口感染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骨科切口手术护理干预方法,为提高骨科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某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260例骨科手术患者治疗病例,探究分析其在入院手术治疗期间相关资料,发现骨科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患者13例感染率为5%.结果 研究260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病例发现,手术期间采取较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患者234例,手术室护理干预欠佳的患者26例占整个抽取病例的10%,而13例切口感染患者均是手术干预欠佳的患者.结论 骨科手术治疗期间,采取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对手术康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尹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20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20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结果 20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中非病变患者占177例(88.5%),其中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占32例(16.0%),增殖期宫内膜患者占41例(20.5%);恶性肿瘤患者占23例(11.5%),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癌.结论 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主要为良性病变,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和绝经年限增长,均会增加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萍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其中对照组38例患者术前未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治疗组26例患者接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未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的一期吻合率为30%;术前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组的一期吻合率为100%,两组的优良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进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致肠梗阻患者整体状况,一期吻合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吕永晨;路明;孙英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与大肠癌相关的VEGF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与大肠癌相关的因子,对于大肠癌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诱导血管生成,和肿瘤的增殖、分化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孙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护理临床探析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心血管内科治疗进行护理临床探讨.方法 112例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患30例、女患26例,平均为(56.4±5.8)岁;研究组:男患31例、女患25例;年龄47~78岁,平均为(56.6±5.7)岁.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心血管内科治疗及护理后,相应临床症状皆得到明显缓解;研究组患者在抑郁与焦虑的改善及住院时间与复发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秦立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及防治

    目的 在肝硬化患者中,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属于两种为常见的肝硬化类型.本文将基于二者的一系列临床特征展开相应的探讨,以期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组)以及3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B组)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征展开全面而综合的比较分析.结果 ①男性患者居多,A组为60%,B组为86.67%,P<0.05;在年龄方面,A组(58.7±7.5)岁,B组(52.8±5.4)岁,P<0.05;在病程方面,A组为(6.9±3.6)年,B组为(6.0±2.8)年,P>0.05.②在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肝大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26.67%、26.67%、0%、6.67%,B组分别为73.33%、80%、13.33%、46.67%,P<0.05;在脾大、黄疸、腹水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60%、13.33%、80%,B组分别为53.33%、13.33%、80%,P>0.05.③在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13.33%、26.67%,B组分别为6.67%、13.33%,P<0.05;在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方面,A组分别为33.33%、20%,B组分别为40%、26.67%,P>0.05.④在GGT、AST/ALT、ALP方面,A组分别为(63.9±10.3)U/L、(1.02±0.23)、(119.7±25.4)U/L,B组分别为(139.5±48.0)U/L、(1.99±-0.54)、(215.8±46.6)U/L,P<0.05;在A/G、TBIL方面,A组分别为(0.82±0.11)、(47.4±25.7) μmol/L,B组分别为(0.87±0.23)、(49.5±27.4)μmol/L,P<0.05.结论 结合A组和B组患者各自的临床特征,予以目的明确的防治措施,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作者:张玉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议多点执业对医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近年来,多点执业逐步在全国一些地方进行,由于多点执业对医师的工作地点、时间有了更多的选择与自由,医师的工作表现、职业道德等多方面会有所影响.本文通过多点执业活动,探析多点执业对医师的职业道德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陈晶;冯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中西药抗抑郁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和分析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而确定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中随机抽选156例患者,将其分为A、B、C三组,各组患者人数均为52例,其中A组52例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B组52例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C组52例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疏肝解郁胶囊口服加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对每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HAMD和PSQI变化程度.结果 三组患者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每组患者的病情都有所好转,患者的HAMD和PSQ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P<0.01).其中,C组患者评分低.结论 针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即疏肝解郁胶囊口服加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采用中西药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胰腺炎的健康指导及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主要是因为多种病因导致胰酶造胰腺内被激活后所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出血、水肿,属于轻型易于治疗,胰腺出血坏死,就会引发感染和休克等症状,这是急性胰腺炎重型病情危险,病死率高,也是外科急腹症中棘手的疾病之一.因此怎样做好急性胰腺炎的健康指导及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辛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试论综合性医院经济学与成本核算

    从综合医院经济管理的现状以及医院面临政府政策导向及市场经济冲击的宏观、微观层面的问题,阐述医院有效经济管理与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建议完善财务管理与核算体系,建立成本核算的相关意义指标体系,应用现代化信息管理应用手段,改进与提高医院成本核算与分析工作,提供决策.使医院经济与经营达到有效管理之目标.

    作者:张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2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孕妇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于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产妇产后的疼痛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前的抑郁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于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抑郁情绪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与其他护理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周玲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非法无证行医监管新思路的探讨

    无证行医是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行为.本文通过对近三年本辖区非法无证行医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无证行医的特点,找出无证行医监管的方法、对策,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体会有以下几点:①对非法无证行医监管疏堵结合是关键.②多部门齐力合作,联合取缔无证行医.③深入居民小区,加大宣传力度.四是合理布局全区医疗网点,方便居民就医,使无证行医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消除无证行医滋生存在的土壤.

    作者:董敏;彭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体会

    目的 探究产科急症子宫切除人文关怀护理的方法及重要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53例,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91例,试探性采用将进行系统护理并进行一定进行心理干预指导,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 疗效判定护理前两组HAMD、HAMA量表平均得分显示患者均存在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护理后研究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正常活动恢复时间如表-1,其中研究组住院时间、正常活动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子宫切除患者进行人文心理关于有助于增强患者配合度,加快术后康复,尽快帮助患者恢复社会角色和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存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 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64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并发症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