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松峰
目的 分析南关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了解手足口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正确的防控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南关区共报告手足口病993例,2008-2010年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和2012年明显下降,每年的4~8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发病以1~5岁儿童居多,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儿童发病较多.结论 根据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做好防控知识宣传,加强托幼机构晨检和物品消毒,是降低发病水平的有效措施.
作者:宁涛;王彩辉;吕丹;佟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TuVP(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结合直视下大力碎石钳机械碎石(OMC)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TuVP+OMC治疗,乙组采用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SCL)+TuVP治疗,对比两组的碎石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 耻骨上小切口膀胱切开取石并造瘘手术时间为30~45min,TuVP手术时间为30~135min,平均时间为49.2min.23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痊愈,前列腺梗阻以及膀胱结石症状消除,无结石残留.结论 采用TuVP结合直视下大力碎石钳机械碎石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疗效显著,缩短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金洪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临床上对胃溃疡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抽取126例2011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并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治疗组(采用的是手术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的是保守治疗方法),每组人数分别为70例、56例,在治疗一年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穿孔、梗阻以及出血等)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经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治疗组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要更为显著,在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率上,治疗组分别为7.14%(5/70)、85.71%(60/70)、7.14%(5/70);对照组分别为16.07%(9/56)、64.29%(36/56)、19.64%(11/56),可见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更小,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后期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胃溃疡患者的治疗,应尽可能地采用手术治疗,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亚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Ⅱ、Ⅲ期乳腺癌的疗效和美容效果进行观察,讨论这种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6例乳腺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0例Ⅲ期患者,26例Ⅱ期患者.化疗的方案为TAC,化疗的周期为4~6个,三周重复一次对于PR(部分缓解)和CR(完全缓解)的患者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和局部肿瘤的广泛切除术,手术之后辅助进行内分泌治疗、化疗和全乳放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新辅助化疗的总体有效率是71.4%,成功保乳率为64.3%.在对保乳综合治疗的患者进行42~96个月的随访后,对保乳术后的美容效果的评价率优秀和良好相加为63.9%,有4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4例患者局部复发,中位无进展的生存期是64.3个月.结论 Ⅱ、Ⅲ期乳腺癌患者通过新辅助化疗治疗后,再进行保乳手术,疗效可靠,没有明显的生存期下降现象发生.
作者:崔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随着免疫规划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受到社会的关注,对此,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了预防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预防接种门诊设备问题、接种人员资格问题、疫苗管理问题等,并相应提出了针对性的有效防范对策,如加强对预防接种门诊的规范建设和接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等.
作者:冯万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10年5月-2013年9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8例,将其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2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PaCO2二氧化碳分压)明显较低,但对比两组患者的PaO2(动脉血氧分压)、D-dimer(血浆D-二聚体)、SPAP(肺动脉收缩压),无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PaCO2比较低,临床鉴别时应充分注意.
作者:马万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从综合医院经济管理的现状以及医院面临政府政策导向及市场经济冲击的宏观、微观层面的问题,阐述医院有效经济管理与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建议完善财务管理与核算体系,建立成本核算的相关意义指标体系,应用现代化信息管理应用手段,改进与提高医院成本核算与分析工作,提供决策.使医院经济与经营达到有效管理之目标.
作者:张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电针灸加低周波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201 1年10月-2013年10月脑卒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50例(电针灸加低周波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电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运动功能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76.320±17.781)分vs(55.477±16.356)分,P<0.05];②生活能力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67.289±15.311)分vs(53.509±14.355)分,P<0.05].结论 电针灸加低周波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
作者:王新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症状,研究相应的治疗措施、护理措施,找出其医学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的5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全部研究对象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给予25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及临床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联合特殊护理.然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以及护理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分分别为140、89分,数据明显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加之中西医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病情,复发几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20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病因.结果 20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中非病变患者占177例(88.5%),其中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患者占32例(16.0%),增殖期宫内膜患者占41例(20.5%);恶性肿瘤患者占23例(11.5%),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癌.结论 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主要为良性病变,随着患者年龄增长和绝经年限增长,均会增加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萍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孕妇分娩过程中异常分娩的产生及处理,提高孕婴的平安、健康指数.方法 随机抽选2009年3月-2010年3月临床分娩异常患者69例,对其治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69例中,产力异常产妇37例,骨产道异常18例,胎儿异常14例.结果 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处理下,孕妇全部成功分娩,69例孕妇无一例死亡,胎儿中两例为死胎,一例为脐带绕颈患儿死亡.结论 一些异常分娩是可以预防的,对于不可避免的异常分娩情况应积极的听取医生建议,医患配合科学的选择分娩方式,确保母婴平安,提高妇产科分娩中母婴的健康水平.
作者:隋丽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及对母婴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组75例及羊水正常组10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组中胎盘功能减退、子痫前期、延期妊娠明显高于羊水正常组,其中以胎盘功能减退常见,而脐带绕颈、胎儿畸形率无明显差异;羊水过少组剖宫产率明显升高,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无明显增加.结论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是胎盘功能减退的特异性标志,一旦确诊,应积极采取措施,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张燕;郭丽;郝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排药调配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合理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优化期间的静脉药物配置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总结产生差错的原因,提出合适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实行,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排药调配出现差错的几率明显下降.结论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置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并适当找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有效提高配置中心药物调配的质量.
作者:刘文巧;刘桂昌;李正富;李世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72例腹部手术后并发肠瘘患者,按照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治疗方法,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16例手术治疗,成功率93.75%;56例保守治疗,成功率98.21%.结论 根据患者肠瘘位置和身体状况予以不同方法进行综合性治疗,可增加治愈率、减少治疗时间、缩减医疗费用,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作者:张学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科病人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0例呼吸科病人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优质护理服务组(90例)与传统护理组(90例).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组中病人、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显著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呼吸科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和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7月-2013年4月期间送检我院的1125份中112例不合格血液标本,所有血液标本均进行重新核查,并分析其不合格的原因.结果 在1125份血液标本的分析中,存在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为112例,占总数的9.96%.在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中,高为凝血标本,为不合格血液标本的56.25%,低是错误标本,为不合格血液标本的0.89%.结论 不合格血液标本会对疾病诊断和治疗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严防导致其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加强采血人员的规范化操作,防止溶血和凝血现象的发生,促进血液标本采集的规范化操作降低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发生率.
作者:范昂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48例,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6个月至3年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用时(150.2±13.1)min,住院时间(19.7±2.5)d,术中出血量(987.5±6.4)mL,并发症发生率为8.33%.经随访,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且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显著提高.结论 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娄佳楼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与大肠癌相关的因子,对于大肠癌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能诱导血管生成,和肿瘤的增殖、分化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孙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对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手术病人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从我院随机抽取12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观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对其行全程优质护理.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要劣于观察组,并且有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秀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地差异(P<0.01).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老年手术病人焦虑抑郁的情绪,并且患者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作者:王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重度环状的混合痔患者应用PPH与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重度环状的混合痔患者96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予以传统的内痔结扎及外痔剥切手术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组,予以PPH与改良的外剥内扎手术联合治疗患者作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的有效率97.92%,比对照组患者81.25%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轻微疼痛、伤口水肿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经过针对性的处理后,症状均缓解,比较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度环状的混合痔患者予以PPH与改良的外剥内扎手术联合治疗,成效显著,且并发症少,预后的生活质量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相敬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