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BMI与素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杜杰;邬盛鑫;杨忠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 超重, 肥胖症, 身体素质, 学生
摘要:目的 探讨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BMI与体质指标之间关系,为客观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海淀区7~18岁中小学生1 10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方差分析、相关及偏相关对各项人体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在不同BMI等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年龄、性别的影响后,BMI与握力(r=0.30)、50 m跑(r=0.17)、50m×8往返跑(r=0.45)、男生1 000 m(r=0.49)、女生800 m跑(r=0.29)呈显著正相关;BMI与斜身引体(r=-0.26)、引体向上(r=-0.28)、立定跳远(r=-0.23)、仰卧起坐(r=-0.13)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随着超重、肥胖学生比例的增加,对身体素质评价的影响也在增大;需要建立更为客观的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体系.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青少年青春发育水平与体力活动及体脂分布的关系

    目的 探索青少年青春发育水平与体育锻炼、静坐少动行为以及体脂分布之间的关系,为青春发动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东至县12所小学、初中、高中9~18岁学生540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青春发动延迟组与青春发动提前乡组较正常组均有更高的BMI值,上臂、肩胛下角和腹部皮褶厚度;男生青春发动延迟组与青春发动提前组较正常组有更高的BMI值,正常组较延迟组有着更高的上臂皮褶厚度,提前组较正常组有着更高的肩胛下皮褶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中无论青春发动延迟组与青春发动提前组较正常组均有更低的体育锻炼参与率,且在大强度体育锻炼与几乎无体育锻炼项目上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青春发动延迟组与提前组几乎无体育锻炼的比率较正常组高,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春发动延迟组与提前组较正常组男、女生均有较高的完成学业等的静坐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春发育水平与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静坐少动行为、体脂分布紧密相联,学校体育卫生上作者应高度关注青春发动提前的儿童青少年.

    作者:刘瑞;陶芳标;朱鹏;赵玉秋;王磊;王人喜;付继玲;祖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城乡学生腰围臀围腰臀比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市7~18岁中小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年龄、性别特征,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资料提供有益补充.方法 对2010年北京市体质调研7~18岁中小学生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男生腰围均值、腰臀比高于女生;城区男生臀围均值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郊区男、女生臀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均值12岁前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学生臀围均值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区男生腰围均值高于郊区男生(P<0.05);城区女生腰围均值与郊区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男女生臀围均值大于郊区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郊区男生腰臀比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郊区女生腰臀比均值高于城区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城乡7 ~18岁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但城乡各指标间年龄、性别特征存在差异.

    作者:邬盛鑫;夏天;杨忠;安康;尹丽君;王东江;宋玉珍;刘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朋辈主持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疗效,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UPI及SCL-90筛查某医学院2009年入学新生,获心理问题阳性者74名.将阳性者每10人分为一组,每组由2名朋辈辅导员带领,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用SCL - 90,SDS,IAS评估心理辅导的效果.结果 经过心理辅导,心理问题阳性大学生在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方面与心理辅导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朋辈主持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由朋辈辅导员主持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充分发挥非心理学专业者的作用,极大地缓解目前高校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2.0%和12.3%,男生抑郁检出率(44.7%)高于女生(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7,P<0.05);女生焦虑检出率(15.0%)高于男生(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94,P<0.01).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181,11.185,P<0.01或P<0.05);城市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4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负担重、噪声影响、睡眠时间少、早餐不规律、朋友数量少等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普遍存在,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相关.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屠春雨;邢超;方益荣;何炳福;李明;谈荣梅;周国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厦门市城乡初中生归因方式分析

    目的 探索初中生归因方式的城乡差异,为初中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厦门市城市与农村各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1 476人进行儿童归因风格问卷调查.结果 城市初中女生归因方式中普遍的好( PvG)比农村女生高,总体的坏(TB)、普遍的坏(PvB)及个别的坏(PsB)城市女生比农村女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初中男生归因方式中 PvB、TB、希望分数(HoB)比农村男生低,PvG比农村男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初一学生归因方式中PsB,TB和PvB均高于城市(P值均<0.05);农村初二学生归因方式中PvB、TB高于城市(P<0.05),而PvG、总体的好(TG)低于城市(P<0.01或P<0.05);农村初三学生归因方式中永久的好(PmG)高于城市学生(P<0.01).结论 农村初中生比城市初中生悲观、自卑,相反城市初中生比农村初中生乐观、自信;农村初一、二年级学生比城市学生自卑,初三学生比城市学生乐观.

    作者:王文强;刘秀勤;李韵;候剑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伤害与个性特征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伤害现状及其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4 334名中学生进行运动伤害、个性特征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上海市青少年运动伤害发生率为5.61%,人次发生率为8.49%;伤害组与未发生伤害组的E,N2个分量表得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分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格外向的青少年较性格内向的青少年易受运动伤害,情绪不稳定的青少年较情绪稳定的青少年易发生运动伤害.性格外向青少年运动伤害发生的风险因素分别为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学校重点与否、学生自评学校运动设施安全状况,情绪不稳定者运动伤害发生的风险因素分别为性别、学生自评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传授自我保护办法情况.结论 应针对青少年运动伤害发生情况及不同个性特征者运动伤害发生的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培养青少年健全心理和人格,降低运动伤害发生.

    作者:尹明敏;王书梅;庄洁;陈佩杰;袁得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郑州市男童青春期性征发育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描述郑州市7 ~18岁男童青春期性发育进程,为界定我国儿童少年青春期性发育状态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郑州市9所城乡中小学校7 ~18岁男生,每个年龄组至少200人,检查青春期性征发育状况并询问首次遗精情况,运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青春期重要发动事件平均年龄(中位年龄)及各主要百分位年龄.结果 城市男童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13.75岁,乡村男童为14.50岁;外生殖器Tanner发育分期Ⅱ期、Ⅲ期、Ⅳ期、Ⅴ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1.27岁、14.02岁、15.80岁和16.45岁,发育早年龄7岁;阴毛发育Ⅱ期、Ⅲ期、Ⅳ期、Ⅴ期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3.22岁、14.37岁、16.10岁和16.67岁,发育早年龄10岁;腋毛发育Ⅱ期、Ⅲ期的平均年龄为15.54岁和16.80岁,发育早年龄11岁;胡须发育Ⅱ期、Ⅲ期的平均年龄为16.02岁和16.88岁,发育早年龄11岁.睾丸容积≥4 mL的平均年龄9.98岁,≥12 mL的平均年龄12.41岁.结论 男童睾丸先发育,其次是外生殖器发育,然后是阴毛发育,约1 a后出现半数遗精,腋毛和胡须后发育;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发育及首次遗精年龄存在城乡差异.

    作者:娄晓民;王珍;王文科;宋长安;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一起高校学生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和预防措施分析

    2010年10月25日,某高校发生一起学生食用超市销售的某品牌面包致沙门菌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波及该校5个学院,受威胁人口近2万人.针对爆发事件,学校立即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该校位于城区,全校共有21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 800名,学校有14个食堂,分散在各个学院,方便全校师生用餐,食堂环境卫生条件较好,大部分学生和部分教职工都在学校食堂用餐,但时常也有少数学生在周边饮食店用餐或个体超市买早点.

    作者:骆琼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阈下抑郁高中生抑郁症状追踪研究

    目的 探讨阈下抑郁高中生的自身认知和生活事件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为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自身认知问卷等自评量表对143名阈下抑郁高中生追踪调查2 a,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数据.结果 阈下抑郁的终生发生率为22.9%;生活事件(b=0.16,P<0.01)和自身认知(b=1.74,P<0.05)可预测追踪期间抑郁症状的变化;生活事件和自身认知的交互作用也可预测追踪期间抑郁症状的变化(b =0.04,P<0.05).在遭遇生活事件后,自信心较低者抑郁症状会明显高于自信心较高者,而且随着生活事件应激水平的增加,自信心较低者抑郁症状加重的速度也会明显高于自信心较高者.结论 生活事件会加得抑郁症状,而自信心较低会加强这一影响.

    作者:杨娟;凌宇;姚树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龙游县中小学生HBsAg及ALT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据报道,2004年我国普通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9%,属于国际高危范围内的高流行区[1].目前,测试感染乙肝常用的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液中的HBsAg.为了解浙江省龙游县中小学生HBsAg的感染情况,更好地控制和降低HBV在学校的传播,龙游县中医院于2009年10 - 11月对城区4所中小学校学生进行HBsAg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学习困难儿童个性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学习困难(LD)儿童的个性特征,为开展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沈阳市3所小学三~六年级的l 045名学生,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筛查学习困难儿童,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试儿童个性特征.结果 不同年级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高于女生.学习困难组与正常组儿童P,E,N,L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习困难组儿童P,N分高于正常组,E,L分低于正常组.两组儿童E维度倾向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维度倾向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习困难儿童较正常儿童个性特征多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稳定性差、多动、孤僻、内向、注意力不集中和心理发育不成熟等.

    作者:张迪;白春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海淀区中小学校负责人生活方式现状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负责人的生活方式现状,为维护其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自编问卷,对海淀区27所中学66所小学的校长、书记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中小学负责人每天吃三餐的占79.2%,饮食搭配合理的占43.3%;男性有38.5%属于过度吸烟者;每次饮白酒100 mL以上的占58.7%;每天睡眠时间在6~8h的占89.9%,睡眠质量基本满意占79.0%;没有锻炼习惯的占26.8%,能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为8.2%.结论 海淀区中小学负责人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需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张卫光;孙鹏;尹丽君;郭景玉;吕书群;甘丽平;邬盛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某高校2261名在职教职工血糖血脂分析

    代谢综合征易引起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已经被公认为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为了解某高校在职教职工血糖、血脂水平,及早制定预防措施,2010年11月为在职教职工进行体检,包括血糖( 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 -C)等血液检验.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某高校全校在职教职工,体检资料完整者共计2 261名,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男性1 291名,女性970名;21~30岁组246名(10.88%),31~40岁组804名(35.56%),41 ~50岁组861名(38.08%),51 ~60岁组350名(15.48%).

    作者:郑书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欺负及受欺负小学生同伴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欺负、受欺负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为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6所小学的742名三~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显著高于受欺负者(P<0.05).男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显著低于女生,女生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显著低于男生(P<0.05).求助者的同伴接纳高于不求助者(P<0.01).男生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被拒绝比例高于其他组,欺负者受欢迎比例高于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而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被忽视比例高(P<0.01).结论 小学生同伴关系存在欺负行为角色与性别差异.

    作者:肖少北;刘丽琼;朱铭;张燕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中小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对体格发育的影响

    目的 了解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对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影响,为针对性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汉族中小学生5 079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概率单位回归法、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性成熟年龄明显晚于女生;男生首次遗精年龄城区比乡区早0.53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城区比乡区早0.07岁:同年龄组不同性发育状况的城、乡女生来潮组的体格发育状况均显著好于未来潮组,城区男生已遗精组与未遗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乡区男生部分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发育类型学生适时适量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融入心理卫生教育与辅导,并采取更全面、科学的方式测定性发育阶段.

    作者:杜杰;邬盛鑫;杨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2010年城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10年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及城乡、性别差异,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相应资料.方法 根据201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7~22岁城乡男、女学生的体质健康调研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存在城乡差异,女生比男生在体重方面更早消除城乡差异.生长过程的动态变化和终身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营养过剩的检出率均为男生(26.6%)高于女生(15.9%),城市学生高于郊区;营养不良的检出率女生(8.2%)高于男生(6.6%),城市高于乡村.结论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城乡差距仍然显著,应采取措施,消除儿童发育的环境差异.

    作者:马帅;邬盛鑫;杨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衢州市区公办与民办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衢州市区公办、民办幼儿园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为制定幼儿卫生保健措施及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衢州市区4所公办和52所民办幼儿园共6463名儿童的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测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衢州市民办幼儿园儿童低体重、消瘦和贫血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公办幼儿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儿童的贫血患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 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尤其要加强民办幼儿园膳食管理,确保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作者:朱晓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某高校女职工2010年妇科疾病检出情况

    妇科疾病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常常困扰着广大女性,影响其生活及工作质量.目前,我国已广泛开展妇科疾病普查工作,尤其是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普查.早期发现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及时控制某些疾病的进一步进展,降低死亡率.本文对某高校1 053例女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妇科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以明确妇女病常见病、多发病及发病趋势,其更好地做好高校女教职工的健康保健工作.

    作者:王磊;江新;贺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方案探讨

    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具体制度设计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在保障范围和水平上有别于普通城镇居民.本文在调研合肥地区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意愿与普通城镇居民医保差距的基础上提出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的建议,探讨构建在校大学生较合理的参保方案.

    作者:汪珶;黄伟;赵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某医科大学教职工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某医科大学教职工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探索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科大学1 162名教职工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3.7%,男、女教职工分别为16.5%和10.9%.血尿酸水平与BMI、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及空腹血糖等指标存在相关性.血尿酸值在P75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是P25以下人群的3.00倍(95%CI=1.58 ~5.71).结论 某医科大学教职工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存在相关性.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杨玲;王海林;陶芳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