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桂英;姜宝法
目的 探讨陕西省某高校健康教职工血清对氧磷酶(PON)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为改善该人群的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陕西省某高校健康知识分子270名,测量研究对象坐位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生化指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氧磷酶水平;分析对氧磷酶与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男性lg-PON为(5.51±0.67) pg/mL,女性为(5.83±0.76)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PON浓度在各年龄组教职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发现,PON与LDL -C(r=-0.354)和血糖(r=-0.134)呈显著负相关,而与HDL-C(r =0.793)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高校知识分子PON浓度男性低于女性,LDL -C,HDL -C和血糖影响PON的浓度.
作者:卢群;田刚;张勇;鲁敏;马爱群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现况和相关影响因素,为青少年饮食教育的新模式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抽取初中63所、高中74所、职业技术学校33所,共调查37 315名学生.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与缺乏体力活动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有27.24%的受试生报告经常吃甜点;11.87%的受试者报告天天吃油炸食品;38.89%的学生报告自己有挑食、偏食行为;有17.55%的受试者过去1周内没吃过或仅吃过1次新鲜水果.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缺乏体育锻炼、平均每天超过4h看电视或上网均与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相关.结论 不良饮食行为已经成为北京市中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并与缺乏体力活动行为密切相关.早期、多角度地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方向.
作者:吕若然;曹卫华;贺雄;段佳丽;高维;王观;阎银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5· 12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的乐观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并检验应对效能在乐观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重震区322名初一到初三年级323名学生,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施测问卷包括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ife Orientation Test-Revised Scale,LOT - R),应对效能问卷(Coping Efficacy Questionnaire,CEQ)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结果 震区初中生的乐观倾向与应对效能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在(r值分别为0.48,0.38,P值均<0.01),悲观倾向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 =0.36,P<0.01)、与应对效能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乐观倾向和悲观倾向分别对积极(β=0.43)和消极应对方式(β=0.28)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应对效能在乐观、悲观倾向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应对效能在乐观与应对方式之间能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作者:谢倩;陈谢平;翟瑞;辛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据报道,2004年我国普通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9%,属于国际高危范围内的高流行区[1].目前,测试感染乙肝常用的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液中的HBsAg.为了解浙江省龙游县中小学生HBsAg的感染情况,更好地控制和降低HBV在学校的传播,龙游县中医院于2009年10 - 11月对城区4所中小学校学生进行HBsAg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血脂水平是人体脂类代谢的重要指标[1],高脂血症与脂肪肝、高血糖等疾病关系密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的健康状况亦发生很大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职工的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糖患病状况,为疾病预防保健提供依据,笔者对1 225名教职工体检中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糖结果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李珍;黄皓;林小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自卑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自卑感量表(FIS)、自杀态度问卷(QSA),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河南科技学院7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筛选自杀意念学生,并采用同归分析方法研究自杀意念与各种心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9%,性别、本专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自杀意念者SCL - 90总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者;有自杀意念的内外向(E)和掩饰性(L)得分较低,神经质(N)和精神质(P)得分较高;自杀意念者的自卑总分、自我价值、社交自信、体能自信分数高于无自杀意念组;有自杀意念者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及对安乐死态度方面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自卑感、N分、P分正相关,与E分、L分负相关.结论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人格缺陷明显,自卑感强,对自杀持较宽容态度.应关注睡眠差,有精种质、神经质特征,以及对自杀行为持认可态度的人.
作者:王冰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1985 -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为制定学校卫生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市海淀区1985 -2010年体质调研的7~18岁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的数据资料,分析不同时期学生的变化.结果 1985 -2010年海淀区7~18岁男、女生身高、体重和胸围均值变化呈持续增大的趋势,7~18岁身高、体重和胸围男、女生平均增加值分别为6.00 cm和3.78 cm、10.41kg和5.21 kg及6.33 cm和4.01 cm.结论 海淀区7~18岁学生形态发育指标经历了从加速增长期到增速减缓期的变化趋势,1995年后在学生身高和胸围增速明显回落的同时,体重增速下降较为缓慢.
作者:安康;刘淑娟;杨巧玲;邬盛鑫;罗纳;刘建伟;朱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托幼机构是一个特殊场所,人口密集,场所中的公用物品幼儿接触次数多,极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是造成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做好公用物品消毒管理工作十分重要[1-3].为了解固原市托幼机构公用物品卫生状况,加强公用物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2001 - 2009年笔者对固原市32家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公用物品的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治雄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学习困难(LD)儿童的个性特征,为开展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沈阳市3所小学三~六年级的l 045名学生,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筛查学习困难儿童,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试儿童个性特征.结果 不同年级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高于女生.学习困难组与正常组儿童P,E,N,L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习困难组儿童P,N分高于正常组,E,L分低于正常组.两组儿童E维度倾向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维度倾向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习困难儿童较正常儿童个性特征多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稳定性差、多动、孤僻、内向、注意力不集中和心理发育不成熟等.
作者:张迪;白春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绍兴市1所大学、2所高中、2所初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 3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2.0%和12.3%,男生抑郁检出率(44.7%)高于女生(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7,P<0.05);女生焦虑检出率(15.0%)高于男生(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94,P<0.01).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在不同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181,11.185,P<0.01或P<0.05);城市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4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习负担重、噪声影响、睡眠时间少、早餐不规律、朋友数量少等是抑郁、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结论 绍兴市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普遍存在,与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等相关.应加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屠春雨;邢超;方益荣;何炳福;李明;谈荣梅;周国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2010年10月25日,某高校发生一起学生食用超市销售的某品牌面包致沙门菌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波及该校5个学院,受威胁人口近2万人.针对爆发事件,学校立即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现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该校位于城区,全校共有21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 800名,学校有14个食堂,分散在各个学院,方便全校师生用餐,食堂环境卫生条件较好,大部分学生和部分教职工都在学校食堂用餐,但时常也有少数学生在周边饮食店用餐或个体超市买早点.
作者:骆琼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妇科疾病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常常困扰着广大女性,影响其生活及工作质量.目前,我国已广泛开展妇科疾病普查工作,尤其是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普查.早期发现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及时控制某些疾病的进一步进展,降低死亡率.本文对某高校1 053例女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妇科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以明确妇女病常见病、多发病及发病趋势,其更好地做好高校女教职工的健康保健工作.
作者:王磊;江新;贺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学校是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为尽早预警学校传染病疫情,前移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辽宁省自2010年4月起在7个城市选取部分监测点校,开展学生因病缺课传染病症状监测工作.现以本溪市某监测点校发生腮腺炎疫情为例,结合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对症状监测系统进行效果评价.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溪市6所监测点校的传染病症状监测数据和国家疾病监测信息传染病报告系统信息.
作者:任时;王宏伟;李伟民;周华;赵虹;程艳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BMI与体质指标之间关系,为客观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海淀区7~18岁中小学生1 10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方差分析、相关及偏相关对各项人体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身体素质指标水平在不同BMI等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控制年龄、性别的影响后,BMI与握力(r=0.30)、50 m跑(r=0.17)、50m×8往返跑(r=0.45)、男生1 000 m(r=0.49)、女生800 m跑(r=0.29)呈显著正相关;BMI与斜身引体(r=-0.26)、引体向上(r=-0.28)、立定跳远(r=-0.23)、仰卧起坐(r=-0.13)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随着超重、肥胖学生比例的增加,对身体素质评价的影响也在增大;需要建立更为客观的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体系.
作者:杜杰;邬盛鑫;杨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代谢综合征易引起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已经被公认为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为了解某高校在职教职工血糖、血脂水平,及早制定预防措施,2010年11月为在职教职工进行体检,包括血糖( 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 -C)等血液检验.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某高校全校在职教职工,体检资料完整者共计2 261名,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男性1 291名,女性970名;21~30岁组246名(10.88%),31~40岁组804名(35.56%),41 ~50岁组861名(38.08%),51 ~60岁组350名(15.48%).
作者:郑书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负责人的生活方式现状,为维护其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自编问卷,对海淀区27所中学66所小学的校长、书记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中小学负责人每天吃三餐的占79.2%,饮食搭配合理的占43.3%;男性有38.5%属于过度吸烟者;每次饮白酒100 mL以上的占58.7%;每天睡眠时间在6~8h的占89.9%,睡眠质量基本满意占79.0%;没有锻炼习惯的占26.8%,能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为8.2%.结论 海淀区中小学负责人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需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张卫光;孙鹏;尹丽君;郭景玉;吕书群;甘丽平;邬盛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患病状况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超重与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兰州市兰化一中和五十一中初一至高三14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肥胖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兰州市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4.73%,4.13%,肥胖率分别为3.08%,1.54%;标准化后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性别、饮酒、吸烟、睡眠时间不足、每周多次吃鱼(OR值均>1),保护因素有锻炼、充足的睡眠(OR值均<1).结论 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高.应尽快采取措施,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超重和肥胖干预工作.
作者:贾世忠;魏学玲;张本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998年之后,我国原来实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逐步被新建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取代.由于财政投入不足,且大学生不是职工,不能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学校只能通过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商业保险来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障问题.商业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小,保费相对较高,品种多,分类细,理赔操作复杂,要想得到全面保障,需要购买多种保险,一般家庭难以负担[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看病就医问题,这项医疗保障制度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体制,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更加切实的医疗保障[2].然而大学生和普通城镇居民在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和就医习惯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为了解合肥地区在校大学生医保意愿和就医相关行为,笔者于2010年进行了该项调查.
作者:黄伟;汪珶;赵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初中生归因方式的城乡差异,为初中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厦门市城市与农村各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1 476人进行儿童归因风格问卷调查.结果 城市初中女生归因方式中普遍的好( PvG)比农村女生高,总体的坏(TB)、普遍的坏(PvB)及个别的坏(PsB)城市女生比农村女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初中男生归因方式中 PvB、TB、希望分数(HoB)比农村男生低,PvG比农村男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初一学生归因方式中PsB,TB和PvB均高于城市(P值均<0.05);农村初二学生归因方式中PvB、TB高于城市(P<0.05),而PvG、总体的好(TG)低于城市(P<0.01或P<0.05);农村初三学生归因方式中永久的好(PmG)高于城市学生(P<0.01).结论 农村初中生比城市初中生悲观、自卑,相反城市初中生比农村初中生乐观、自信;农村初一、二年级学生比城市学生自卑,初三学生比城市学生乐观.
作者:王文强;刘秀勤;李韵;候剑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规律,为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基于网络直报的中小学生伤害监测信息系统,于2006 -2010年对深圳市7个行政区的22所监测点校(小学11所,初中7所,高中4所)开展伤害监测.结果 2006-2010年4学年报告年伤害发生率在0.80% ~1.16%之间,男生多于女生.伤害原因以跌倒/坠落伤多(61.53%),伤害多发生于体育活动时(37.52%),伤害性质中以骨折多(30.91%),伤害部位则以上肢(43.44%)多.结论 加强运动伤害干预对于减少中小学生伤害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丽;吴宇;吴小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