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聊城市男男性行为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HIV感染状况

杜桂英;姜宝法

关键词:性行为, 同性恋, 男性,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感染,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聊城市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HIV感染状况,为制定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方法、男男性行为人群活动场所和网络招募法选择106名大中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面对面匿名调查及HIV抗体检测.结果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4.66%;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7.91±1.60)岁,首次同性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21±1.70)岁;73.58%的调查对象近6个月发生过同性性行为,近6个月性伴数有2个以上的占73.00%;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5.38%,近1次同性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的比例为28.21%;互联网、酒吧/会所、足疗、公园/公厕是寻找同性伙伴的主要场所.检测出1人HIV抗体阳性.结论 大中学生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多性伴且不稳定、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知识与行为明显分离现象.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某高校女职工2010年妇科疾病检出情况

    妇科疾病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常常困扰着广大女性,影响其生活及工作质量.目前,我国已广泛开展妇科疾病普查工作,尤其是对育龄期妇女进行妇科疾病普查.早期发现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及时控制某些疾病的进一步进展,降低死亡率.本文对某高校1 053例女教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并对妇科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以明确妇女病常见病、多发病及发病趋势,其更好地做好高校女教职工的健康保健工作.

    作者:王磊;江新;贺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7~22岁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关系

    目的 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早期预防视力不良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0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对学生视力与营养状况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7~17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逐渐上升,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男生营养不良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营养过剩组和营养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无显著相关.视力不良与性别、年龄、身高、臀围之间显示正相关,与体重之间显示负相关,与胸围、腰围、BNI、上臂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无显著相关.结论 北京市7 ~22岁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存在一定的联系.合理营养可以成为改善学生视力不良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赵雪梅;邬盛鑫;安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高校女教职工体质量指数腰臀比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变可累及心脏、肾、肝等器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调查,目前全国每年大约有9万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为107.1亿元人民币[1].在影响血糖的多种危险因素中,超重与肥胖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肥胖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3倍,约50%的肥胖者将会患糖尿病[2].为了解郑州大学教职工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 dex,BMI)和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WHR)与血糖的关系,笔者对2008年该校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亚娟;班凌伟;赵杉;全姗姗;陈萍萍;谢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朋辈主持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疗效,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UPI及SCL-90筛查某医学院2009年入学新生,获心理问题阳性者74名.将阳性者每10人分为一组,每组由2名朋辈辅导员带领,进行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用SCL - 90,SDS,IAS评估心理辅导的效果.结果 经过心理辅导,心理问题阳性大学生在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方面与心理辅导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朋辈主持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由朋辈辅导员主持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充分发挥非心理学专业者的作用,极大地缓解目前高校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对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进行自行车伤害干预,探讨预防和控制中学生自行车伤害发生的措施和方法.方法 从上海市杨浦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现况调查的7所中学中,随机抽取2所作为干预学校,另外5所作为对照学校.对干预学校的1 823名学生实施以健康教育、制度管理、严格执法以及环境改造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学校的2 306名学生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1 a后,比较2组学生干预前后自身及相互预防控制自行车伤害知信行及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平均得分由干预前的9.08分增加到干预后的10.32分(P<0.01),骑车违章率由97.20%下降到94.94% (P <0.01),态度、信念各指标明显提高,自行车伤害发生率由7.46%下降到2.19% (P<0.01);对照组知识得分前后基本保持在8.49分,骑车违章率由97.09%下降到96.81%,自行车伤害发生率由6.85%下降到5.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的效益-费用比值为3.02:1.结论 以宣传教育、制度管理、严格监督执法以及环境改造为主的综合于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学生自行车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志义;张亚英;黄沪涛;高树森;黄惠敏;周峰;苏慧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2010与2005年运动素质指标比较

    目的 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2005 -2010年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为评价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2 975名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方法、标准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2005年同年龄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2010与2005年相比,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除个别年龄段下降外,均呈现提高趋势,且素质指标多数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O1).结论 应继续加强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扩大“蛋奶工程”覆盖面,加强营养干预,通过改变柯尔克孜族家庭传统生活方式等措施,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作者:毕存箭;杨俊敏;武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学生吸烟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学生吸烟现状,为控烟工作提出建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门头沟区5所中学生1 108名,以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对中学生吸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中学生吸烟率为6.0%,不同性别及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里有无限制吸烟要求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校有无禁炯规定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好朋友及教师中是否有人吸烟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首次吸烟地点主要集中在家里(31.4%)、同学或朋友家(14.9%)、路上(14.5%%)、学校(13.5%);首次尝试吸烟年龄集中在10 ~15岁;70% ~ 85%的学生通过电视、教师、宣传画获得吸烟与健康相关知识.结论 控烟应从小抓起,国家、学校、家庭齐抓共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控烟氛围.

    作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分析

    目的 分析1985 -2010年海淀区中小学生肺活量体质量指数变化趋势,为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海淀区历次学生体质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5 a间肺活量上升趋势,男生增幅531.81 mL,女生增幅287.44 mL,肺活量指数呈下降趋势,但2010年较2005年有所提高;25 a间男生降幅4.1 mL/kg,除16岁有所增长外,其他各年龄组均有所下降,女生降幅为0.3 mL/kg,除12,15,16,17岁有所增长外,其他各年龄组均有所下降.结论 中小学生身体机能水平下降趋势有所遏制,且与体格发育增长态势不协调.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以促进学生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琪;邬盛鑫;杨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城乡学生腰围臀围腰臀比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市7~18岁中小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年龄、性别特征,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资料提供有益补充.方法 对2010年北京市体质调研7~18岁中小学生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男生腰围均值、腰臀比高于女生;城区男生臀围均值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郊区男、女生臀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均值12岁前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学生臀围均值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区男生腰围均值高于郊区男生(P<0.05);城区女生腰围均值与郊区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男女生臀围均值大于郊区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郊区男生腰臀比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郊区女生腰臀比均值高于城区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城乡7 ~18岁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但城乡各指标间年龄、性别特征存在差异.

    作者:邬盛鑫;夏天;杨忠;安康;尹丽君;王东江;宋玉珍;刘淑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欺负及受欺负小学生同伴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欺负、受欺负小学生的同伴关系,为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6所小学的742名三~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拒绝显著高于受欺负者(P<0.05).男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显著低于女生,女生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显著低于男生(P<0.05).求助者的同伴接纳高于不求助者(P<0.01).男生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被拒绝比例高于其他组,欺负者受欢迎比例高于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而受欺负者与欺负/受欺负者的被忽视比例高(P<0.01).结论 小学生同伴关系存在欺负行为角色与性别差异.

    作者:肖少北;刘丽琼;朱铭;张燕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自卑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自卑感量表(FIS)、自杀态度问卷(QSA),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河南科技学院7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筛选自杀意念学生,并采用同归分析方法研究自杀意念与各种心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5.9%,性别、本专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自杀意念者SCL - 90总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者;有自杀意念的内外向(E)和掩饰性(L)得分较低,神经质(N)和精神质(P)得分较高;自杀意念者的自卑总分、自我价值、社交自信、体能自信分数高于无自杀意念组;有自杀意念者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及对安乐死态度方面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杀意念与心理健康、自卑感、N分、P分正相关,与E分、L分负相关.结论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人格缺陷明显,自卑感强,对自杀持较宽容态度.应关注睡眠差,有精种质、神经质特征,以及对自杀行为持认可态度的人.

    作者:王冰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市中小学生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对体格发育的影响

    目的 了解月经初潮与首次遗精对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影响,为针对性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北京市汉族中小学生5 079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概率单位回归法、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性成熟年龄明显晚于女生;男生首次遗精年龄城区比乡区早0.53岁,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城区比乡区早0.07岁:同年龄组不同性发育状况的城、乡女生来潮组的体格发育状况均显著好于未来潮组,城区男生已遗精组与未遗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乡区男生部分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发育类型学生适时适量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性教育,融入心理卫生教育与辅导,并采取更全面、科学的方式测定性发育阶段.

    作者:杜杰;邬盛鑫;杨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肥胖儿童学校运动俱乐部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学校运动俱乐部对超重、肥胖儿童的干预效应,为建立有效可行的肥胖健康教育及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上海二联小学7~9岁儿童,采用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指数标准为评价标准,共筛出超重和肥胖儿童85名.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干预组(66名)和对照组(19名).对干预组儿童进行学校运动俱乐部群体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1.5a后对2组儿童躯体形态指标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 干预后肥胖和超重儿童所占比例分别下降25.8和1.5个百分点;干预组男童身高平均增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女童体重平均增长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肥胖超重儿童在运动俱乐部活动中运动步数基本稳定在每天4 000步,达到运动下预规定的运动量,运动强度稳定在140次/min的佳运动心率水平上.结论 采用计步器和心率表对运动干预过程实施监控,建立肥胖儿童个人运动管理档案,合理调节运动处方,是科学管理干预运动的有效手段.

    作者:陆大江;张永强;平杰;朱志高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职工高脂血症及相关疾病患病情况

    血脂水平是人体脂类代谢的重要指标[1],高脂血症与脂肪肝、高血糖等疾病关系密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群的健康状况亦发生很大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为了解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职工的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糖患病状况,为疾病预防保健提供依据,笔者对1 225名教职工体检中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糖结果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李珍;黄皓;林小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厦门市城乡初中生归因方式分析

    目的 探索初中生归因方式的城乡差异,为初中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厦门市城市与农村各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1 476人进行儿童归因风格问卷调查.结果 城市初中女生归因方式中普遍的好( PvG)比农村女生高,总体的坏(TB)、普遍的坏(PvB)及个别的坏(PsB)城市女生比农村女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初中男生归因方式中 PvB、TB、希望分数(HoB)比农村男生低,PvG比农村男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农村初一学生归因方式中PsB,TB和PvB均高于城市(P值均<0.05);农村初二学生归因方式中PvB、TB高于城市(P<0.05),而PvG、总体的好(TG)低于城市(P<0.01或P<0.05);农村初三学生归因方式中永久的好(PmG)高于城市学生(P<0.01).结论 农村初中生比城市初中生悲观、自卑,相反城市初中生比农村初中生乐观、自信;农村初一、二年级学生比城市学生自卑,初三学生比城市学生乐观.

    作者:王文强;刘秀勤;李韵;候剑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欧洲一些国家学校卫生管理模式初探及启示

    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是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不但有利于学生增强健康意识,提高防范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行为的能力,而且对预防和遏制学校食物中毒和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学校卫生管理体系以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亟待健全,无论在校医队伍建设还是卫生制度建立与落实上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200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以及2010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均对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作者:张芯;姚志化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学习困难儿童个性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学习困难(LD)儿童的个性特征,为开展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辅导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沈阳市3所小学三~六年级的l 045名学生,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筛查学习困难儿童,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试儿童个性特征.结果 不同年级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学习困难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高于女生.学习困难组与正常组儿童P,E,N,L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习困难组儿童P,N分高于正常组,E,L分低于正常组.两组儿童E维度倾向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维度倾向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习困难儿童较正常儿童个性特征多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稳定性差、多动、孤僻、内向、注意力不集中和心理发育不成熟等.

    作者:张迪;白春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深圳市2006-2010年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规律,为中小学生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基于网络直报的中小学生伤害监测信息系统,于2006 -2010年对深圳市7个行政区的22所监测点校(小学11所,初中7所,高中4所)开展伤害监测.结果 2006-2010年4学年报告年伤害发生率在0.80% ~1.16%之间,男生多于女生.伤害原因以跌倒/坠落伤多(61.53%),伤害多发生于体育活动时(37.52%),伤害性质中以骨折多(30.91%),伤害部位则以上肢(43.44%)多.结论 加强运动伤害干预对于减少中小学生伤害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丽;吴宇;吴小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京海淀区2005-2010年学生贫血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缺铁性贫血状况动态变化,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贫血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海淀区全国体质调研点校7,9,12,14,17岁汉族学生,采用WHO推荐的氰化高铁法和贫血诊断标准进行筛查,比较2010年和2005年海淀区学生贫血检出率.结果 2010年海淀区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为4.7%,低于2005年的9.1%(P<0.05);女生贫血检出率降低5.5个百分点(P<0.05).2010年以边缘性贫血为主,占88.0%.7岁年龄组学生贫血检出率高,之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结论 海淀区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效.

    作者:赵晶;李宏仁;邬盛鑫;安康;刘淑娟;刘建伟;杨巧玲;罗纳;朱霖;贾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海淀区中小学校负责人生活方式现状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负责人的生活方式现状,为维护其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自编问卷,对海淀区27所中学66所小学的校长、书记进行匿名调查.结果 中小学负责人每天吃三餐的占79.2%,饮食搭配合理的占43.3%;男性有38.5%属于过度吸烟者;每次饮白酒100 mL以上的占58.7%;每天睡眠时间在6~8h的占89.9%,睡眠质量基本满意占79.0%;没有锻炼习惯的占26.8%,能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为8.2%.结论 海淀区中小学负责人在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需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张卫光;孙鹏;尹丽君;郭景玉;吕书群;甘丽平;邬盛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