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霞
作者:朱丽辉;程显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王晓珍;周爱萍;程显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化疗药物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中心静脉置管需长期或反复给药,是一种可以减轻病人痛苦、方便治疗的常用技术.方法对16例肿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观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降为0,除1例因置管而发生感染外.其余15例患者无发生皮肤局部血肿及静脉栓塞,全部完成了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结论掌握好局部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是置管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导管感染和堵管的关键.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且可长期留置,间断给药既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荆卉;张芬兰;周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后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在该院行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康复组除行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康复干预和出院指导;对照组则行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分别于术后半年至2年随访康复组29例、对照组28例比较两组病例术后患者半年、1年、2年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半年、1年、2年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康复干预能促进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能有效提高患者远期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梁继娟;赖敏贞;诸蕊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治疗与护理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12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采取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健康指导,使病人按计划饮食、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对照组60例,采用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时,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变.均为3个疗程,比较两组骨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2~3个月测骨密度均有上升(P<0.01或0.05),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骨密度增长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配合对病人的饮食、体育锻炼、生活习惯等进行综合性指导与护理,疗效满意,安全性好,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可行方案.
作者:杜素春;孔凡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86例盖诺(长春瑞宾)化疗患者,采取不同的静脉预防性保护.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86例盖诺化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化疗前后生理盐水100ml加地塞米松10 mg滴注冲洗静脉,另加新鲜芦荟外敷穿刺静脉.对照组按一般化疗进行.结果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实验组41.9%(18/43),对照组81.4%(35/43),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Hc=18.01,P<0.00002).结论对盖诺化疗采取保护措施,可减轻其对血管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刘海军;吴凤珍;陈华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李芳;张丽芬;程显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临床路径是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发生了变更的背景下产生的.临床路径是旨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工具表.与传统医学模式相比,临床路径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团队协作,增加了患者本人的介入,使医疗护理更加合理化、人性化.临床路径的关键是达到医疗护理标准化,包括医疗团队的共识和循证医疗/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是改善医疗、护理的持续活动,医生努力提高自身的诊断技术,熟悉手术前后的管理;护士按照临床路径执行护理,在执行中发现偏差并及时与医疗团队其他人员沟通,纠正偏差;药剂师、营养师等根据临床路径要求,同医生、护士互相协调;患者通过临床路径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终使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
作者:潘克勤;尤桂凤;杨江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褥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目前医院发生率为3%~14%[1],治疗褥疮的方法很多,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百多帮治疗褥疮13例,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桂芳;李小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重型肝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从而影响患者对人工肝治疗选择的决策.方法研究应用类试验的研究方法,通过抽样,将2001年12月~2005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住院的245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健康教育组和非健康教育组.非健康教育组只给予传染科常规教育,健康教育组除了传染科常规教育外,人工肝治疗室护士应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价值观、健康信念、人工肝有关知识.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进行有关人工肝的健康教育.统计两组选择人工肝治疗的例数、治疗时机及一般资料,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非健康教育组选择人工肝治疗的患者经济状况明显好于健康教育组(P<0.05);健康教育组选择人工肝治疗的患者显著多于非健康教育组,而且选择时机多在疾病的早、中期(P<0.05);健康教育组的治疗效果优于非健康教育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影响重型肝炎患者对人工肝治疗选择的决策,使其能够在疾病的早、中期选择人工肝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为患者挽救生命赢得时间.
作者:赵小利;李洁琼;胡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董燕;王丹萍;刘丹;蒋天骄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氧气吸入是老年病人常用的治疗方法,我科每个病房有2张病床,中心供氧接头只有一个,如果两个病人同时吸氧,护士操作时不太方便,因为Y型玻璃接管的三个接口都比较粗,很难与橡胶管进行快速连接,并且氧气流量也不好控制.为此,利用静脉输液中使用后的三通,稍加改进后代替Y型玻璃接管,应用于氧气吸入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章萍;谈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助孕技术日新月异,给不孕者带来了福音,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俗称试管婴儿)的人数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胚胎移植术后的早孕妇女在心态上与一般孕妇有很大的差异,对此类群体进行心态分析研究,掌握其特殊的心理特征,更好地进行护理干预,以保证孕妇身心健康,促进优生优育,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怡;方敏;高显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前,负压吸宫术仍是避孕失败或意外妊娠的主要补救措施之一[1].为减轻术中扩宫及吸宫的疼痛,我们采用笑气(N2O)自控吸入镇痛配合负压吸宫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群秀;李兰;吴小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手术并辅以化疗、放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康复指导,使乳癌术后患者掌握康复训练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乳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护理科学的发展,分诊护士的职能和角色也在不断转变,护士既是健康的促进和管理者,也是医、护、患关系的合作与协调者[1].同时,面对社会、病人、医院的压力与挑战,还必须自觉地调整好自身的职能定位和心理状态,适应社会、医学、医院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秦仕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工作疲溃感是在具有长期的慢性压力源的工作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综合反应,对护士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本文就有关护士工作疲溃感的概念、发展过程、测量工具及研究内容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资料信息.
作者:唐争艳;李小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杨晓蓉;于瑞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逄春霞;孙惠娟;于兰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术中褥疮指患者在术后几小时至6 d内发生的褥疮,其发病率为4.7%~66%.典型的术中褥疮先有肌肉和皮下组织的损伤,随后累及真皮和表皮层.术中褥疮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内源性、外源性和手术室特异性危险因素.术中褥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的重点是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压力和切应力.
作者:何晓珍;樊翌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