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蓉;于瑞英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病人有权复印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它们在医疗事故和纠纷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护理记录单书写从形式到内容均面临许多问题,如医护记录时间不统一,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不完整、字迹不清楚、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等.其原因有医护之间缺乏沟通;病情观察不严密;记录简单不准确;法制观念淡薄等.
作者:曹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杨晓蓉;于瑞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贾丽君;张丹;许红力;李承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王丹萍;辛波;董燕;陈勇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86例盖诺(长春瑞宾)化疗患者,采取不同的静脉预防性保护.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86例盖诺化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化疗前后生理盐水100ml加地塞米松10 mg滴注冲洗静脉,另加新鲜芦荟外敷穿刺静脉.对照组按一般化疗进行.结果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实验组41.9%(18/43),对照组81.4%(35/43),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Hc=18.01,P<0.00002).结论对盖诺化疗采取保护措施,可减轻其对血管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刘海军;吴凤珍;陈华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温萍;盖慧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吴志敏;罗勇;李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李芳;张丽芬;程显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化疗药物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中心静脉置管需长期或反复给药,是一种可以减轻病人痛苦、方便治疗的常用技术.方法对16例肿瘤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药物输入.结果经临床观察,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降为0,除1例因置管而发生感染外.其余15例患者无发生皮肤局部血肿及静脉栓塞,全部完成了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结论掌握好局部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是置管成功的关键,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导管感染和堵管的关键.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且可长期留置,间断给药既保证病人按时化疗又减少化疗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荆卉;张芬兰;周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执行新的护理记录书写规范后,通过对2003~2004年本院护理记录的审阅,发现主要存在书写不规范的7个方面的问题及5个方面的原因,建议加强学习培训和质控管理,不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水平.
作者:魏秀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许红力;郭杰丞;李承瑞;潘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李承瑞;关晓清;阚一平;许红力;贾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旨在通过护理学生对临床护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发现和评价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法随机选择10位护理教师,发放调查表200份,编制的临床护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4个方面,包含20个小项,评价标准分A、B、C、D、E共5个等级.分别对护理本科、专科、中专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总分为(80.5±2.4)分,其中教学态度得分为(22.2±2.3)分,教学水平得分为(25.2±3.2)分,教学方法得分为(20.0±1.7)分,教学效果得分为(11.2±1.5)分.结论临床护理教师课堂教学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备课不到位、与学生沟通交流不够、专业英语普遍较差、表达能力不强和知识深度、广度有限等,反应了护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作者:李光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及护理学科的发展,我院对工作半年以上的招聘护士进行相关临床科室的轮转.提高了招聘护士的业务技能、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取得较好效果.通过轮转,提高了招聘护士的整体素质,病员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对促进医院发展有着较大的作用.
作者:刘成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静脉输液是治疗、抢救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病情急、危、重的脑外科患者,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尤为重要.目前,该院已对脑外伤患者广泛开展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护理科学的发展,分诊护士的职能和角色也在不断转变,护士既是健康的促进和管理者,也是医、护、患关系的合作与协调者[1].同时,面对社会、病人、医院的压力与挑战,还必须自觉地调整好自身的职能定位和心理状态,适应社会、医学、医院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秦仕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比较现行的英语教育与实际应用的差距,探索真正能够面对外籍患者的护理英语学习方法.对比作者在国际救援中心(SOS)工作时对英语的要求与学校教育的英语距离.提倡面对实用的护理英语教育.
作者:刘洋;张福桃;王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总结16例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病人的护理,其中3例脑血管痉挛、1例高灌注损伤、1例心动过缓合并低血压、1例皮下血肿经及时处理后恢复.提出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术后抗凝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林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助孕技术日新月异,给不孕者带来了福音,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俗称试管婴儿)的人数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胚胎移植术后的早孕妇女在心态上与一般孕妇有很大的差异,对此类群体进行心态分析研究,掌握其特殊的心理特征,更好地进行护理干预,以保证孕妇身心健康,促进优生优育,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怡;方敏;高显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重型肝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从而影响患者对人工肝治疗选择的决策.方法研究应用类试验的研究方法,通过抽样,将2001年12月~2005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住院的245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健康教育组和非健康教育组.非健康教育组只给予传染科常规教育,健康教育组除了传染科常规教育外,人工肝治疗室护士应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价值观、健康信念、人工肝有关知识.然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进行有关人工肝的健康教育.统计两组选择人工肝治疗的例数、治疗时机及一般资料,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非健康教育组选择人工肝治疗的患者经济状况明显好于健康教育组(P<0.05);健康教育组选择人工肝治疗的患者显著多于非健康教育组,而且选择时机多在疾病的早、中期(P<0.05);健康教育组的治疗效果优于非健康教育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影响重型肝炎患者对人工肝治疗选择的决策,使其能够在疾病的早、中期选择人工肝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为患者挽救生命赢得时间.
作者:赵小利;李洁琼;胡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