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陈玲玲

关键词:综合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内科门诊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8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90位.遵照医嘱给对照组服用降压药,除进行常规护理外不做其他特殊的处理,干预组在服用降压药的基础上,进行维期3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否发生变化.结果 根据研究者记录的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有70.53%的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而对照组有32.63%的患者控制在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71.58%的患者依从性评分达到了优秀,而对照组只有42.11%的患者达到了优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同时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提高了血压控制有效者的比例,使患者更好的按照大夫的医嘱主动进行自我血压的控制,患者依从性明显好转.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肾脏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随患者病情的变化、早期诊断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于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2年间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与100例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清及尿胱抑素C(CysC)、血清尿素(BUN)、血清肌酐(Scr)以及肌酐清除率(Ccr)这几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 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组的观察指标血清及尿胱抑素与健康人群体检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并且血清及尿胱抑素的浓度和血清尿素(BUN)、血清肌酐(SCr)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血清胱抑素C(CysC)可以敏感、精确地反映出肾小球滤过率(GFR)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并且其对GFR的反应变化情况不受到其他肾外因素干扰,是GFR的理想标志物之一,对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程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8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T段缺血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ST段缺血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9.2%(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发应.结论 在心肌缺血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媛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相关因素与应对措施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相关因素及对质量控制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2年前入治的进行尿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前住院体检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3000份与201 2年进行质量控制后的3520份标本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合格与不合格标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2012年前,统计不合格尿液标本27份,占0.90%;采取应对措施后,不合格标本11份,占0.31%,两者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尿液检验分析,常见不合格标本原因为标本量少和标本污染,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后,能够有效减少不合格率,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只得做临床推广.

    作者:令狐永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妇幼医疗服务与“单独二胎”政策的相关性分析

    由于妇女在生育上处于的特殊地位及新生儿的护理特殊要求,我国计划生育“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对其影响为直接.因此,妇幼医疗服务保障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顺利落实密切相关.本文将从我国妇幼医疗服务建设及保障与“单独二胎”政策相关性对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内科门诊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8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90位.遵照医嘱给对照组服用降压药,除进行常规护理外不做其他特殊的处理,干预组在服用降压药的基础上,进行维期3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否发生变化.结果 根据研究者记录的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有70.53%的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而对照组有32.63%的患者控制在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71.58%的患者依从性评分达到了优秀,而对照组只有42.11%的患者达到了优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同时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提高了血压控制有效者的比例,使患者更好的按照大夫的医嘱主动进行自我血压的控制,患者依从性明显好转.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胰岛素、IL-6和CRP水平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中胰岛素与促炎性细胞因子(IL-6、CRP)的水平.方法 选取本院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50例为疾病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35~73岁;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33~70岁.收集所有参与者血清,测定其血清胰岛素、血糖、IL-6和CRP的水平.结果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胰岛素、IL-6和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血清胰岛素水平与IL-6(r=0.481)和CRP(r=0.442)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胰岛素水平会明显上升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而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促炎细胞因子(CRP、IL-6)的水平也会明显上升.

    作者:王倩;礼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合理性用药体会

    目的 分析我院用药现状,为以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处方4800张,住院大病历500份,针对其中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处方和份病历中都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 应加强用药合理性宣传,提高用药水平,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刘素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为治疗老年患者口腔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我院于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了156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且观察所有患者的修复治疗情况.结果 156例患者中,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有62例,占全部患者的39.7%.需要修复上半口义齿的患者有18例,占29%;需要修复下半口义齿的患者有26例,占42%;需要修复全口义齿的患者有14例,占22.6%;需要修复赝复体的有4例,占6.5%.94例固定义齿修复患者中,男性患者有58例,女性患者有36例,总共修复了150个牙单位.结论 老年人的口腔修复基本以义齿的修复为主,因此必须要对牙合进行重新修复,防止食物堵塞.

    作者:杨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预后探讨

    目的 通过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来治疗糖尿病,并探讨研究其疗效,总结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9月的就诊的糖尿病病人120例,将这120例患者分成三个组,西药组、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其中,西药组有40例患者,只用西药注射剂;中药组有40例患者,只用注意饮食治疗加中药口服;中西医结合组有40例患者,治疗方法是即用西药注射,又有自己的饮食疗法,再加上中药口服.三组的一个疗程为3个月.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处理.结果 在选取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之中,好转的有28例,有效的有80例,总共的有效率就是90%,无效的有12例,其发生率为10%.西药组的有效率为85%,中药组的有效率为87.5%,中西医结合组的有效率为97.5%.结论 在治疗效果上,中西医结合组的明显的比西药组与中药组要好,中西医结合这种用药方法有好的疗效.

    作者:杨忠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胆囊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急性胆囊结石的病人,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开腹手术疗法,实验组对病人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疗法.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当中出血量、手术以后首次肝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3.3%;对照组病人满意率为76.6%.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胆囊结石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不但使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同时也使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安应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全科素质现状

    目的 了解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队伍的全科素质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南昌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及全科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截止2010年底,南昌市20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占临床医师的16.73%,接受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人数占31.20%.通过国家全科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者占13.21%,接受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人数占护士人员总数的36.47%.结论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医护比仍需完善,全科素质有待提高,全科培训需要加强.

    作者:刘颖;李琦;周小军;杜雪平;李丽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效果.方法 本次共选取4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老年组)和40例中青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青年组)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全部在全身麻醉下行急诊手术,回顾两组预后.结果 两组低氧血症率无明显差异,低血压率老年组高于中老年组,输血率及死亡人数均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特点,在急诊手术中行针对性的麻醉处理,可保障手术成功实施,并降低不良事件和死亡率,确保生命安全.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区儿童接种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地区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入选赤峰市敖汉旗地区儿童200例,根据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调查其免疫接种情况.结果 接种麻疹(麻风)、百白破、脊灰疫苗、卡介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4.2%、97.6%、99.1%99.3%、98.6%,调查对象儿童200例,建卡181例,建卡率90.5%,建证179例,建证率89.5%.影响其接种率的主要因素为出生地点、家长文化程度、接种疫苗认知情况、居住类型.结论 增强超生儿童、院外出生儿童、流动儿童的补种查漏,提升儿童疫苗接种率.

    作者:高洪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波理疗在小儿肺部炎症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微波理疗在小儿肺部炎症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部炎症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接受微波理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以及治疗后肺部哕音减轻时间和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微波理疗患儿总有效40例(100%),明显优于对照组35例(87.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肺部哕音减轻(5.2±0.79)d、消失时间(9.5±0.59)d均低于对照组(6.8±1.12)d、(14±1.22)d,(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波理疗对小儿肺部炎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小儿肺部炎症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伍俊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阿托伐他汀钙10mg组(B组)和阿托伐他汀钙20mg组(C组),每组20例,A组予常规药物治疗,B、C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和阿托伐他汀钙20mg/晚顿服.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6个月、1年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统计3组病人1年内脑梗死复发率.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B、C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而A组各项指标无明显下降(P>0.05).B、C组降低了脑梗死的复发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可降低脑梗死复发率,其中阿托伐他汀钙20mg的作用更强,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朱艳玲;郝文莉;戴雁;孙强;邢慧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41例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要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疾病患者共计4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患者的相关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妥泰对患者进行抗癫痫治疗,研究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以及部分性发展继发全身发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结果 41例患者脑卒中继发癫痫疾病患者中,共有32例患者达到临床治疗有效的效果,总有效率为78.05%.41例患者当中,15患者为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33%(11/15)、8例患者为强直阵挛发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6/8)、18例患者为部分性发展继发全身发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15/18).各类型癫痫发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不同类型继发癫痫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激发癫痫疾病病情危重,且发作次数相对反复.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推荐在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认识的基础之上,采取基于药物治疗的保守治疗方案.妥泰应用的临床效果突出,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加以进步的关注与重视.

    作者:冯齐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心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肺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肺心病患者以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为基础,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

    作者:乔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使用中药前后的措施异同分为观察组(中药干预应用组)和对照组(中药常规应用组)各36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差异,分析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问题,指导临床中药使用实践.结果 通过分析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各种因素后,制订相应方法对策,中药干预应用组的患者在临床治愈、不良反应及差错率方面好于中药常规应用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随着中药不良反应的增加,中药安全性的评价应予以重视,中药安全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使用各个环节采取正确合理的用药干预机制,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疗程使用,有利于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避免差错事发生,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呼家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大剂量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对策

    目的 观察和探讨大剂量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大剂量硫酸镁治疗,同时进行整体护理.结果 99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母婴安全,没有1例胎儿和孕妇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存在中毒症状,治疗有效率为99%,1例患者有较高子痫发作率,临床医生立即对其进行治疗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后行妊娠终止.结论 对大剂量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不良反应防治等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使中毒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到降低,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有效改善和优化母婴的身体素质,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之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讨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麻醉法,试验组使用异丙酚麻醉法,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麻醉效果较对照组的好.结论 在人工流产的手术中,应用异丙酚进行麻醉的方法,镇静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莲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