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玲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上的重症疾病,多同时存在肠麻痹等临床表现,胃肠道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效果息息相关.近些年研究发现,胃肠激素的改变和急性重症胰腺炎引起的胃肠道动力改变有密切关系.分析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改变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苏永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子宫破裂指孕妇于妊娠期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子宫壁发生部分或全部破裂,该病发病急骤、病情重危,一旦抢救不及时便可导致产妇与胎儿的死亡,属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现对我院2010年9月-2013年5月收治的子宫破裂患者13例的发生原因以及子宫破裂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和诊断要点进行总结,旨在提高妊娠期子宫破裂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探讨超声诊断在子宫破裂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要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疾病患者共计4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患者的相关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妥泰对患者进行抗癫痫治疗,研究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强直阵挛发作患者、以及部分性发展继发全身发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结果 41例患者脑卒中继发癫痫疾病患者中,共有32例患者达到临床治疗有效的效果,总有效率为78.05%.41例患者当中,15患者为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33%(11/15)、8例患者为强直阵挛发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6/8)、18例患者为部分性发展继发全身发展,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15/18).各类型癫痫发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不同类型继发癫痫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激发癫痫疾病病情危重,且发作次数相对反复.临床治疗过程当中,推荐在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认识的基础之上,采取基于药物治疗的保守治疗方案.妥泰应用的临床效果突出,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加以进步的关注与重视.
作者:冯齐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依那普利联合苯硫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门诊和住院的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依那普利组、苯硫酸氨氯地平组和联合治疗组.回顾性分析单用或联合应用依那普利与苯硫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疗效.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3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联合治疗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19.4±3.4)mg/L低于依那普利组患者(31.2±5.3) mg/L和氨氯地平组患者(46.4±7.8) mg/L,血压较依那普利组和氨氯地平组患者更加正常.依那普利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氨氯地平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联合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具体症状为头痛.结论 依那普利、苯硫酸氨氯地平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的保护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和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秀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经盐酸多奈哌齐医治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10例患老年痴呆症者分组:A痴呆症组(55例)与B照痴呆症组(55例),对A痴呆症组经痴呆症基础医治,对B痴呆症组经基础医治+盐酸多奈哌齐.随后,对比A痴呆症组与B痴呆症组的ADL及MMSE评分、药物耐受性.结果 诊治之前与随访90d时,A痴呆症组与B痴呆症组的MMSE评分相当,P>0.05,随访730d(2年)之时,A痴呆症组与B痴呆症组的MMSE评分差异大,P<0.05.A痴呆症组与B痴呆症组的ADL评分比较情况同MMSE评分比较情况.A痴呆组的不良情况和B痴呆组情况相当,P>0.05.结论 经盐酸多奈哌齐医治老年痴呆,能强化痴呆症者的生活能力,优化痴呆症者的精神状态,不良反应少,且有效安全,非常值得医疗推广.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锁定钢板在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四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7例.采用普通钢板的治疗方式对对照组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调查两组患者的治疗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愈合31例,感染2例,钢板断裂1例,并发症3例,而对照组愈合12例,感染11例,钢板断裂6例,并发症8例,并且患者的愈合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而感染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则比对照组低,综合比较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冯雨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慢性肾脏病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病症,加强对并发症的治疗,可减缓病情进展速度,改善治疗效果,并降低临床死亡率.本文首先对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并发症作了概述,然后对各种并发症的当前治疗现状作了总结分析,并进而对慢性肾脏病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情况作了思考.
作者:罗映松;罗庆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大剂量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大剂量硫酸镁治疗,同时进行整体护理.结果 99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母婴安全,没有1例胎儿和孕妇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存在中毒症状,治疗有效率为99%,1例患者有较高子痫发作率,临床医生立即对其进行治疗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后行妊娠终止.结论 对大剂量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及不良反应防治等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使中毒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得到降低,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有效改善和优化母婴的身体素质,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何之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8例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T段缺血发生次数、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ST段缺血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9.2%(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发应.结论 在心肌缺血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媛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讨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妇女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麻醉法,试验组使用异丙酚麻醉法,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麻醉效果较对照组的好.结论 在人工流产的手术中,应用异丙酚进行麻醉的方法,镇静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莲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96例确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单纯依巴斯汀治疗组(对照组)和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4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7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为(1.9:±0.6)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8±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耐受性好,应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银周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在胃肠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方法 本次共选择80例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8月至10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观察组)与单用依托咪酯麻醉(对照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依托咪酯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肌痉挛率、体动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镜检查中取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可提高安全性,既可防范丙泊酚单用引发的呼吸与循环抑制,而且可以降低依托咪酯单用引起的肌痉挛率,保障检查成功实施.
作者:王明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使用中药前后的措施异同分为观察组(中药干预应用组)和对照组(中药常规应用组)各36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差异,分析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问题,指导临床中药使用实践.结果 通过分析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各种因素后,制订相应方法对策,中药干预应用组的患者在临床治愈、不良反应及差错率方面好于中药常规应用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随着中药不良反应的增加,中药安全性的评价应予以重视,中药安全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使用各个环节采取正确合理的用药干预机制,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疗程使用,有利于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避免差错事发生,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呼家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浅谈卡托普利在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05年3月-2012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共150例,年龄为53~72岁,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以及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施以卡托普利治疗.其中,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以及钙拮抗剂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应用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有着明显的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见的心率明显不一样,观察组慢于对照组.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观察组的心绞痛病症诱发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 卡托普利在治疗稳定劳力型心绞痛病症的过程中有着显著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月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队伍的全科素质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南昌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及全科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截止2010年底,南昌市20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占临床医师的16.73%,接受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人数占31.20%.通过国家全科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者占13.21%,接受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人数占护士人员总数的36.47%.结论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医护比仍需完善,全科素质有待提高,全科培训需要加强.
作者:刘颖;李琦;周小军;杜雪平;李丽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椎体终板炎MRI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我院检查的68例椎体终板炎的MRI表现.方法 采用0.25T永磁序列MRI,FSE T1WI T2WI STIR序列.结果 共68例,年龄22~80岁,男性31例,女性37例,腰椎60例、颈椎7例.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在椎间隙两侧的病例57例,无明显椎间盘病变,椎体信号在上缘6例,下缘5例.全部受检病例中modic Ⅰ 58例,odicⅡ9例,modic,Ⅲ1例.结论 MRI大多数终板炎继发于椎间盘病变,MRI具有比较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比较准确进行诊断,特殊类型需要与其他病变鉴别.
作者:于涛;于若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研究对宫颈糜烂采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有宫颈糜烂病人14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微波治疗,实验组在微波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保妇康栓,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7.1%,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4.2%;对照组病人满意率为85.7%,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宫颈糜烂病人采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少,具有安全有效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敏;吕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分析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护理要领.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孕妇2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非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孕妇23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和利凡诺治疗并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同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由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两组患者的引产时间、产程、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患者在给予合理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引产风险.
作者:杨保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人选我院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6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实施肱骨远端解剖钢板疗法,对照组实施髓内钉内固定疗法,比较两组的手术参数、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肩肘关节评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实施肱骨远端解剖钢板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术后康复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成;陈凤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析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院诊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属于使用磺脲类组,对照组属于没有使用磺脲类促泌剂组.观察两组在使用药物之后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营养障碍的不良反应损害率为15.1%、神经系统损害率为9.30%.结论 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有许多禁忌症,相关医务工作人员在对降糖药物的使用上要加强安全性认识,尽可能使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低,从而保障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金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