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重症胰腺炎胃肠道分析

苏永军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 胃肠道变化, 分析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上的重症疾病,多同时存在肠麻痹等临床表现,胃肠道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效果息息相关.近些年研究发现,胃肠激素的改变和急性重症胰腺炎引起的胃肠道动力改变有密切关系.分析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改变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对宫颈糜烂采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有宫颈糜烂病人14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微波治疗,实验组在微波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保妇康栓,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7.1%,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4.2%;对照组病人满意率为85.7%,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宫颈糜烂病人采用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少,具有安全有效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敏;吕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6例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使用蓝光照射联合应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4月收治入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3例,对所有入组患儿实施蓝光照射联合应用白蛋白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血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经过蓝光照射联合应用白蛋白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血生化指标水平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 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实施蓝光照射联合应用白蛋白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对患儿机体内环境不会造成过大影响,较为安全可靠.

    作者:蹇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妇幼医疗服务与“单独二胎”政策的相关性分析

    由于妇女在生育上处于的特殊地位及新生儿的护理特殊要求,我国计划生育“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对其影响为直接.因此,妇幼医疗服务保障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顺利落实密切相关.本文将从我国妇幼医疗服务建设及保障与“单独二胎”政策相关性对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心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对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肺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肺心病患者以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为基础,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其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负性情绪.

    作者:乔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锁定钢板在四肢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锁定钢板在四肢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4例四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7例.采用普通钢板的治疗方式对对照组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调查两组患者的治疗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愈合31例,感染2例,钢板断裂1例,并发症3例,而对照组愈合12例,感染11例,钢板断裂6例,并发症8例,并且患者的愈合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而感染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则比对照组低,综合比较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冯雨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四肢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四肢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2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解剖钢板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优良率情况对照中,研究组总优良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优良率80.6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22%,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13%;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的创伤小,骨折的愈合度高,固定较为牢固,符合生物力学的固定原则.临床中将其应用于治疗四肢骨折,不仅能够提升治疗的总优良率,而且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彭维波;韦仕战;班锦东;秦天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肱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应用肱骨远端解剖钢板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人选我院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6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实施肱骨远端解剖钢板疗法,对照组实施髓内钉内固定疗法,比较两组的手术参数、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肩肘关节评分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实施肱骨远端解剖钢板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术后康复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成;陈凤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对支气管喘息急性期发作患者给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因治疗时间不同,采用的用药方案也不相同,研究中根据此标准将其分为三组:对照组患者50例,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治疗;Ⅰ组患者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0.5mL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行雾化吸人治疗;Ⅱ组患者5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0mL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均发生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各组间比较仅显示出Ⅱ组患者的PEF%pred及FEV 1%pred水平优于Ⅰ组,且Ⅰ、Ⅱ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发作患者给予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剂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均可对其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产生一定的改善,其疗效与采用糖皮质素治疗的效果相近,且临床不良反应明显降低.使用足量的布地奈德混悬液疗效更佳.

    作者:徐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28例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诊治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诊断和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2月-2012年6月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子宫异常出血128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诊断和治疗.结果 宫腔镜发现有阳性发现者98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1例,子宫内膜增殖症36例,子宫内膜炎1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9例,子宫颈管息肉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4例.阴性即宫腔正常者30例.阳性者在检查同时行定位活检、内膜诊刮、内膜息肉摘除、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后两者行宫腔镜电切除术).结论 宫腔镜能直视宫腔发现导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微小病变,对异常出血诊断阳性率高,能定位活检,定位切除病灶,从而提高宫内病变准确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宫腔病变诊治手段.

    作者:罗克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合理性用药体会

    目的 分析我院用药现状,为以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处方4800张,住院大病历500份,针对其中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处方和份病历中都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 应加强用药合理性宣传,提高用药水平,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刘素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治疗现状及思考

    慢性肾脏病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病症,加强对并发症的治疗,可减缓病情进展速度,改善治疗效果,并降低临床死亡率.本文首先对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并发症作了概述,然后对各种并发症的当前治疗现状作了总结分析,并进而对慢性肾脏病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情况作了思考.

    作者:罗映松;罗庆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全科素质现状

    目的 了解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队伍的全科素质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法,对南昌市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及全科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截止2010年底,南昌市20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数占临床医师的16.73%,接受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人数占31.20%.通过国家全科医学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者占13.21%,接受社区护士岗位培训人数占护士人员总数的36.47%.结论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医护比仍需完善,全科素质有待提高,全科培训需要加强.

    作者:刘颖;李琦;周小军;杜雪平;李丽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胃肠道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上的重症疾病,多同时存在肠麻痹等临床表现,胃肠道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效果息息相关.近些年研究发现,胃肠激素的改变和急性重症胰腺炎引起的胃肠道动力改变有密切关系.分析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改变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苏永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腕手部腱鞘结核6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腕手部腱鞘结核的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我科2009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6例被误诊的腕手部腱鞘结核病人,分析其误诊原因,总结其诊治要点.结果 6例患者腕手部结核均治愈,术后随访,未见复发.但均遗留不同程度的腕手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结论 腕手部腱鞘结核易误诊,后期形成骨关节混合感染,多遗留肢体畸形和功能障碍,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张馨心;王新卫;郭建刚;马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68例椎体终板炎MRI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椎体终板炎MRI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我院检查的68例椎体终板炎的MRI表现.方法 采用0.25T永磁序列MRI,FSE T1WI T2WI STIR序列.结果 共68例,年龄22~80岁,男性31例,女性37例,腰椎60例、颈椎7例.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在椎间隙两侧的病例57例,无明显椎间盘病变,椎体信号在上缘6例,下缘5例.全部受检病例中modic Ⅰ 58例,odicⅡ9例,modic,Ⅲ1例.结论 MRI大多数终板炎继发于椎间盘病变,MRI具有比较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比较准确进行诊断,特殊类型需要与其他病变鉴别.

    作者:于涛;于若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肝癌介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肝癌介入术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23例肝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治疗后不良反应有发热16例(69.6%)、胃肠道反应19例(82.6%)、疼痛12例(52.3%)、肾功能损害1例(4.3%)、皮下出血2例(8.7%),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对肝癌介入术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是顺利进行手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大黄及芒硝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目的 研究为急性胰腺炎患者联合应用芒硝、大黄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医学价值.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其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胃肠减压、禁食、补液、抗感染),并在抑制胰腺炎分泌的基础上,为42例患者实施芒硝外敷及大黄灌肠、鼻饲治疗,同时要对患者做好用药后的护理.结果 42例患者均成功接受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均能顺利排气、排便,腹痛、腹胀等自觉症状逐渐消失,血、尿淀粉酶逐渐恢复正常,其他生命体征也恢复正常,平均住院13d后均顺利出院.结论 采用芒硝外敷联合大黄灌服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兑换进行精心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李春芳;王仁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胆囊结石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急性胆囊结石的病人,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开腹手术疗法,实验组对病人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疗法.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当中出血量、手术以后首次肝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满意率为93.3%;对照组病人满意率为76.6%.结果表明,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胆囊结石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不但使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同时也使合并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保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安应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使用中药前后的措施异同分为观察组(中药干预应用组)和对照组(中药常规应用组)各36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差异,分析中药的安全性及临床合理应用问题,指导临床中药使用实践.结果 通过分析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各种因素后,制订相应方法对策,中药干预应用组的患者在临床治愈、不良反应及差错率方面好于中药常规应用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随着中药不良反应的增加,中药安全性的评价应予以重视,中药安全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使用各个环节采取正确合理的用药干预机制,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疗程使用,有利于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与用药安全,避免差错事发生,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呼家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波理疗在小儿肺部炎症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微波理疗在小儿肺部炎症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部炎症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儿4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接受微波理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以及治疗后肺部哕音减轻时间和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微波理疗患儿总有效40例(100%),明显优于对照组35例(87.5%),(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肺部哕音减轻(5.2±0.79)d、消失时间(9.5±0.59)d均低于对照组(6.8±1.12)d、(14±1.22)d,(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波理疗对小儿肺部炎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小儿肺部炎症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伍俊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