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研究

潘明军

关键词:智力, 幸福, 预测, 精神卫生, 学生
摘要:目的 了解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相关情况,验证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Schutte等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和主观幸福感问卷(ICS),分层随机抽取太原地区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整体情绪智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感知能力都进入了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回归模型中,但其交互效应的预测效果优于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预测效果.结论 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和不平衡性.情绪智力的不同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不同.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网络依赖大学生集中封闭式团体咨询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心理咨询效果,为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江苏大学8 595名学生进行Young网络依赖问卷进行评估,对Young网络依赖量表得分超过40分并符合网络依赖的临床界定标准人群再进行分层抽样,结合面谈甄选出16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人为试验组,80人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2 d的集中团体咨询(20 h)和每周1次的强化咨询(5 h/次)4次,3个月后用Young网络依赖问卷测查和行为测查问卷进行评估;对照组给予学校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结果 咨询后,试验组(50.40±13.13)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总分均低于咨询前(36.92±12.79)(P=0.000),也低于对照组(45.18±7.56)(P=0.01).结论 连续、集中式团体咨询是一种有效的干预大学生网络依赖方法.

    作者:刘伟;温斌;姚冠新;鲍喜燕;谢刚;李晓波;周杏林;周海燕;崔金贵;庄蕾;吴立平;陈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哈尔滨城镇中学生敌对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城镇中学生敌对问题的现状及其与人格、家庭因素的关系,为探索早期人格、家庭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等对722名城镇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敌对问题检出率为11.2%,其中男生11.7%,女生为10.8%;敌对组的学生神经质、精神质得分明显高于非敌对组;父母经常吵架家庭的学生发生敌对问题是不吵架家庭的4.43倍.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经常吵架、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具有神经质(N)、精神质(P)人格是中学生敌对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改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素质,加强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作者:王海霞;王丽敏;贾秋芳;李晶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青春期单纯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脂联素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肥胖超重青少年患者血清脂联素等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为预防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40名肥胖青少年、37名超重青少年和42名体重正常青少年血清脂联素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3组间的水平变化、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肥胖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超重组、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超重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肥胖青少年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厚,肥胖青少年存在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脉顺应性功能下降.

    作者:胡小蓉;许诚;张忠新;赵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沧州市2007-2008年中学生结核病感染情况调查

    随着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特别是大中学校学生等重点人群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显得愈来愈突出[1].近年来,各地屡有学校结核病集中发病报道[2-6].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以集体生活为主,一旦发生结核病,极易引起暴发流行[7].为了解沧州市学校肺结核病发病和感染现状,预测学校结核病高发的潜在危险程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2007-2008年笔者对沧州市中学生进行了调查,为学校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性资料.

    作者:张顺三;尹爱华;姜元亮;张庆;崔海龙;赵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苏州外来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苏州外来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征,为制订外来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CBCL)对苏州外来儿童1 750名进行调查,并与苏州城市小学生、宿迁农村小学的儿童(分别为2 360和1 007名)进行比较.结果 苏州外来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3.8%,女童为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6,P<0.05);不同年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73,P>0.05);3组儿童总体检出率、异常因子≥1个以上的检出率、按性别或年级分层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均为外来儿童检出率高于其他2组儿童.结论 苏州外来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陈宝林;赵继;卢平;徐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离异家庭初中生亲子沟通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离异家庭初中生与父母亲子沟通的特点.方法 采用自编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学生版)和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家长版),采用亲子双向报告,从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和父母与子女的沟通2个方面对242名初生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其中,离异家庭子女108名,完整家庭子女134名.结果 与命令、争论等方式相比,民主型是离异和完整家庭父母与子女亲子沟通的主要方式,学生和家长报告结果一致;学生报告显示,离异家庭的父亲亲子沟通主动性差,但离异家庭父亲并没意识到其在亲子沟通过程中主动性的缺乏;在沟通内容上,完整家庭家长与孩子关于时事新闻等3个方面的交流多于离异家庭,完整家庭比离异家庭亲子沟通内容更丰富.结论 离异家庭父母应对子女加强了解,有针对性地给予关注,丰富亲子沟通内容.

    作者:张慧杰;郭瞻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育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与智能、学业成就的关系及其发育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评估门诊54例学习困难、精冲发育迟滞儿童和181名小学集体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将学习困难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与韦氏智力测试(小于6岁儿童用C-WPPSI,大于6岁儿童用C-WlSC)结果作比较,并对小学生学业成绩、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围产期因素等进行调查.结果 学习困难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VMI标准分与韦氏智力测试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790,0.764(P值均<0.01).小学生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与数学、语文成绩等级均高度相关(P值均<0.01).儿童是否早产、是否参加书法美术学习对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影响较大.结论 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对评价儿童的智力、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加强孕期保健、开展儿童早期教育有助于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展.

    作者:程红;张芳蓉;李公正;周家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浙江省部分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学教师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为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的普及、发展和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丽水市、绍兴市、嘉兴市等地现任中学教师123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丽水学院体育系毕业的教师在对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教育方法等方面明显好于非丽水学院体育系毕业的教师;丽水学院体育系毕业的教师在运用健康教育知识的主动性和重视程度方面明显要比非丽水学院体育系毕业的教师强;丽水学院体育系毕业的教师在艾滋病的应用方法方面不及非丽水学院体育系毕业的教师多样.结论 浙江省各级学校对贯彻落实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王晓飞;吴暅晔;方哲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滨州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分析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为ADHD儿童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滨州市4 263名6~16岁儿童,通过家长填写注意力及多动问题问卷和CBCL量表来完成儿童ADHD和行为问题的评估,比较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结果 筛查出ADHD儿童273名,6~16岁儿童ADHD的总患病率为6.4%,其中男童(8.9%)高于女童(4.1%)(X2=32.06,P<0.01),6~11岁组(7.7%)高于12~16岁组(5.3%)(X2=9.900,P=0.002).ADHD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55.29%)明显高于对照组(9.78%)(X2=214.749,P(0.01),不同性别和年龄段ADHD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均高于非ADHD儿童(P值均<0.01).除6~11岁女童的性问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组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表现为ADHD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ADHD儿童易伴发多种行为问题.诊治ADHD时应重视伴发的行为问题对儿童造成的损害.

    作者:孙殿凤;衣明纪;李敏;李彦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ADHD儿童冲动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进一步探索不良情绪与冲动症状的关系.方法 以2005年1月~2007年7月就诊的187名(8~12岁)ADHD儿童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相当的126名为儿童对照组.2组儿童分别完成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结果 冲动组、ADHD非冲动组和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冲动组在除社交恐怖以外的焦虑各分量表及总分、抑郁总分上高于ADHD非冲动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在学校恐怖和抑郁总分上高于ADHD非冲动组(P值均<0.05);ADHD非冲动组的躯体/惊恐和分离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Barratt冲动性量表的3个因子及总分与除社交恐怖外的焦虑各分量表及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ADHD儿童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情绪越强烈,冲动行为越显著.

    作者:耿耀国;苏林雁;王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南宁市某城区中小学教师糖尿病患病现状调查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据报道,在过去10 a里,糖尿病病人增加了3105%,现有病人超过4000万[1].据WHO预测,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0%,糖尿病患者将超过1亿[2].

    作者:甘志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拉善盟一中2000-2007年高中生常见病检出情况分析

    为系统了解阿拉善盟地区高中学生常见病的现状、发生发展规律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卫生、教育部门的宏观管理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笔者对阿拉善盟一中2000-2007年在校高中学生部分常见病检出情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李洁;张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浙江省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干预的效果,探索在该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实践.方法 选取浙江省艺术学院、信息学院、外语学院二~三年级学生4 349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确定其中2所为干预学校(1 444名)、2所为对照学校(2 905名).对干预学校实施多媒体授课、播放录像、发放宣传小册子和校园张贴宣传画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 干预后干预学校学生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由59.7%提高至75.0%,对艾滋病/性病流行形势势和相关政策知晓率平均由57.8%提高至77.2%.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丛黎明;陈琳;马瞧勤;潘晓红;蔡高峰;张丹丹;董正权;傅利军;徐文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于都县城乡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于都县城乡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对于都县城乡6所中小学校7 545名学生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按照WHO推荐的贫血诊断标准进行贫血筛查.结果 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为15.1%,以轻度贫血为主,占贫血人数的97.5%.男、女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3.5%和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9.6%、15.8%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与乡镇学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3.1%和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于都县城乡中小学生贫血以轻度为主.应采用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等综合性防治策略.

    作者:廖小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外用跌打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高校校医院服务的大部分患者为在校学生,平时医院接待因剧烈体育活动而致跌打扭伤的患者机会较多,用市售止痛消炎膏外敷,其疗程长、疗效不明显.

    作者:卢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宁海县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分析

    为了解宁海县儿童蛲虫感染情况,笔者于2008年11月选择城镇、乡村幼儿园11所进行了儿童蛲虫感染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朱志航;余佳薇;徐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延边地区小学保健教师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部2008年关于<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的发布,学生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日趋突出,保健教师的数量和素质将直接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国外先进国家将学生的健康管理融入到社区护理工作中,规定由社区护士承担学生的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治、卫生保健、卫生监督、卫生宣传教育等工作[1-3].

    作者:李春玉;黄金凤;郭奕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学生社会比较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社会比较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法,调查重庆市某中学392名中学生的社会比较和学业成绩.结果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中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业成绩优异中学生更倾向于上行认同、平行认同的比较方式,而学业成绩较差中学生更倾向于上行对比、下行认同的比较方式.中学生更倾向于作出认同反应,且偏好反映在上行、平行和下行方向上.性别因素在社会比较倾向和具体比较方式上的选择主效应不显著;年级因素在社会比较倾向和某些具体比较方式上主效应显著,表现为中学生的社会比较倾向和对上行认同、平行认同、下行认同的选择随年级上升而趋于降低.结论 中学生的社会比较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特定对应关系,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作者:张保;徐跃红;赵玉芳;孔凡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江西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12岁儿童龋患和牙周健康现状,为提高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城乡12岁儿童792名,检查恒牙龋患和牙周情况.结果 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7.8%,龋均为0.43,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龋齿充填率为6.3%,窝沟封闭率为0.5%,牙龈出血检出率和牙石检出率分别是87.9%和67.3%.结论 江西省12岁儿童患龋率虽低,但第一恒磨牙易患龋,龋齿治疗率较低,牙周健康状况较差.应积极开展学校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高龋病治疗率,改善牙周状况.

    作者:欧晓艳;胡友德;胡逸鹏;熊伟;张海亮;朱洪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河南省2008年度学校卫生监督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省各类学校卫生管理状况及学校卫生违法行为发生情况,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卫生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08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点报至卫生监督机构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的学校卫生已审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类学校尤其是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自身卫生管理薄弱,校内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不容忽视.学校卫生监督力度难以满足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需要.讨论应尽快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提高河南省学校卫生工作水平.

    作者:田红宇;韩良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