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拉善盟一中2000-2007年高中生常见病检出情况分析

李洁;张晓华

关键词:近视, 营养不良, 沙眼, 龋齿, 肥胖症, 学生
摘要:为系统了解阿拉善盟地区高中学生常见病的现状、发生发展规律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卫生、教育部门的宏观管理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笔者对阿拉善盟一中2000-2007年在校高中学生部分常见病检出情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关系

    目的 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性别角色现状及其相互关系,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修订的性别角色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对68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父母养育方式在不同性别和生源地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和未分化占多数;部分父母养育方式尤其是异性父母的养育方式进入大学生性别角色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结论 父母养育方式尤其是异性父母的养育方式影响子女性别角色的形成.

    作者:卢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育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与智能、学业成就的关系及其发育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评估门诊54例学习困难、精冲发育迟滞儿童和181名小学集体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将学习困难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与韦氏智力测试(小于6岁儿童用C-WPPSI,大于6岁儿童用C-WlSC)结果作比较,并对小学生学业成绩、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围产期因素等进行调查.结果 学习困难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VMI标准分与韦氏智力测试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790,0.764(P值均<0.01).小学生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与数学、语文成绩等级均高度相关(P值均<0.01).儿童是否早产、是否参加书法美术学习对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影响较大.结论 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对评价儿童的智力、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加强孕期保健、开展儿童早期教育有助于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展.

    作者:程红;张芳蓉;李公正;周家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生活目的 量表(PIL)和SCL-90对1 1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比较不同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大学生PIL总分为(105.74±15.33)分,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农村、城市大学生的PIL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PIL得分的大学生在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PIL得分越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越低,提示大学生的生活目的 和意义感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大学生PIL得分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r=-0.510,P<0.01),与SCL-90各因子均呈负相关(r=-0.300~-0.560,P<0.01),其中与抑郁因子的相关程度高(r=-0.560).结论 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应重视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的引导与培养.

    作者:肖蓉;张小远;赵久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延边地区小学保健教师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部2008年关于<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的发布,学生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日趋突出,保健教师的数量和素质将直接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国外先进国家将学生的健康管理融入到社区护理工作中,规定由社区护士承担学生的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治、卫生保健、卫生监督、卫生宣传教育等工作[1-3].

    作者:李春玉;黄金凤;郭奕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初中生预防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初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情况,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安徽省某农村地区2所初中的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相关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定性与定量(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及教师进行调查,分别于干预前、后收集调查问卷.结果 基线资料显示,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全面和不够深入,尤其对非传播途径认识比较模糊;学生希望通过多种形式(教师讲解、播放录像、知识竞赛等)获取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教师建议以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值均<0.01);且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一起学习的学生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高(P值均<0.01).结论 对初中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良好.提高知晓率、消除初中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常微微;苏虹;伍佳玲;徐志伟;陈明春;赵科伕;何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我国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08年全国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概况,为制定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6-2008年网络直投的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8年全国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的85.64%.呼吸道传染病占91.09%.事件起数排在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在所有报告的事件中,乡小学占52.67%.结论 全国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全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例中仍维持在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

    作者:韩俊锋;王子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高校大型活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举办大型活动的情况日益增多,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将产生极大社会影响,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确保高校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及食品卫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发生,在高校举行大型活动期间,必须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作者:张谦;胡红仪;沈烨;刘一君;彭军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南宁市某城区中小学教师糖尿病患病现状调查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据报道,在过去10 a里,糖尿病病人增加了3105%,现有病人超过4000万[1].据WHO预测,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0%,糖尿病患者将超过1亿[2].

    作者:甘志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丹阳市中小学生乙脑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丹阳市中小学生乙脑抗体水平,为学校乙脑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分层随机抽取的丹阳市14 248份在校中小学生血清进行乙脑抗体检测.结果 学生乙脑IgG抗体阳性率为94.46%,抗体水平为1:28,乙脑抗体阳性率在男女生和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本市与外来流动学生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阳市在校中小学生对乙脑有较高的免疫力.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对部分无免疫力的学生特别是外来流动学生接种乙脑疫苗,控制易感人群.

    作者:应洪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延边朝鲜族学生1991-2005年患龋状况动态分析

    目的 了解延边朝鲜族学生龋齿患病状态,为开展龋齿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1-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5年朝鲜族学生随年龄增长,乳龋患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恒龋患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同年龄组1991-2005年朝鲜族学生龋患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朝鲜族学生随年龄增长,乳龋均总体呈下降趋势,恒龋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2005年延边朝鲜族学生龋蚀情况有所改善.应针对延边地区含氟量较高的地质特点,进一步加强延边地区朝鲜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

    作者:李成文;李成军;高扬;牛福;侯宽;鲍九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苏州外来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苏州外来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征,为制订外来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CBCL)对苏州外来儿童1 750名进行调查,并与苏州城市小学生、宿迁农村小学的儿童(分别为2 360和1 007名)进行比较.结果 苏州外来男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3.8%,女童为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6,P<0.05);不同年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73,P>0.05);3组儿童总体检出率、异常因子≥1个以上的检出率、按性别或年级分层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且均为外来儿童检出率高于其他2组儿童.结论 苏州外来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陈宝林;赵继;卢平;徐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滨州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分析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为ADHD儿童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滨州市4 263名6~16岁儿童,通过家长填写注意力及多动问题问卷和CBCL量表来完成儿童ADHD和行为问题的评估,比较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结果 筛查出ADHD儿童273名,6~16岁儿童ADHD的总患病率为6.4%,其中男童(8.9%)高于女童(4.1%)(X2=32.06,P<0.01),6~11岁组(7.7%)高于12~16岁组(5.3%)(X2=9.900,P=0.002).ADHD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55.29%)明显高于对照组(9.78%)(X2=214.749,P(0.01),不同性别和年龄段ADHD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均高于非ADHD儿童(P值均<0.01).除6~11岁女童的性问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年龄组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表现为ADHD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ADHD儿童易伴发多种行为问题.诊治ADHD时应重视伴发的行为问题对儿童造成的损害.

    作者:孙殿凤;衣明纪;李敏;李彦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白银市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危险因素分析

    艾滋病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青少年的性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成为艾滋病感染传播的重点人群.

    作者:马骥雄;张飞雄;李彦强;刘志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网络依赖大学生集中封闭式团体咨询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团体心理咨询效果,为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江苏大学8 595名学生进行Young网络依赖问卷进行评估,对Young网络依赖量表得分超过40分并符合网络依赖的临床界定标准人群再进行分层抽样,结合面谈甄选出16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人为试验组,80人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2 d的集中团体咨询(20 h)和每周1次的强化咨询(5 h/次)4次,3个月后用Young网络依赖问卷测查和行为测查问卷进行评估;对照组给予学校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结果 咨询后,试验组(50.40±13.13)Young网络依赖诊断问卷总分均低于咨询前(36.92±12.79)(P=0.000),也低于对照组(45.18±7.56)(P=0.01).结论 连续、集中式团体咨询是一种有效的干预大学生网络依赖方法.

    作者:刘伟;温斌;姚冠新;鲍喜燕;谢刚;李晓波;周杏林;周海燕;崔金贵;庄蕾;吴立平;陈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北京市丰台区中小学校医配置现状分析

    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健康的主要场所.而校医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执行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校医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及卫生服务的质量.

    作者:原家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北京市本地生源与外地生源大学生吸烟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北京生源与外地生源大学生吸烟现状之间的差异,为制定可行的学校控烟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0所高校大学生3 509名(北京生源1 596名,外地生源1 91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尝试吸烟率北京生源男生(50.74%)低于外地生源男生(5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2,P=0.041);北京生源女生(21.03%)与外地生源女生(2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3,P=0.327).现在吸烟率北京生源男、女生(20.10%,4.87%)与外地生源男、女生(22.13%,5.10%)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151,P=0.283;X2=0.043,P=0.836).北京生源学生初次吸完一整支烟的年龄要迟于外地生源.北京生源学生吸烟数量高于外地生源学生.结论 应从小学开始开展控烟工作,降低儿童青少年尝试吸烟率.

    作者:刘峥;郭欣;符筠;曹若湘;耳玉亮;吕若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农村中学生焦虑情绪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焦虑情绪与其家庭因素的关系,为改善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湖北农村初、高中学生97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20.33%.女生的焦虑情绪检出率高于男生;高中生的检出率高于初中生,单亲家庭学生检出率高于完整家庭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父母教养方式为惩罚否定、亲子关系紧张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均较高.结论 农村中学生焦虑情绪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以及家庭结构有关.

    作者:姜志红;韩娟;杨森焙;赵丽娜;王丽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哈尔滨城镇中学生敌对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城镇中学生敌对问题的现状及其与人格、家庭因素的关系,为探索早期人格、家庭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等对722名城镇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敌对问题检出率为11.2%,其中男生11.7%,女生为10.8%;敌对组的学生神经质、精神质得分明显高于非敌对组;父母经常吵架家庭的学生发生敌对问题是不吵架家庭的4.43倍.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经常吵架、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具有神经质(N)、精神质(P)人格是中学生敌对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改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素质,加强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作者:王海霞;王丽敏;贾秋芳;李晶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ADHD儿童冲动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进一步探索不良情绪与冲动症状的关系.方法 以2005年1月~2007年7月就诊的187名(8~12岁)ADHD儿童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相当的126名为儿童对照组.2组儿童分别完成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结果 冲动组、ADHD非冲动组和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冲动组在除社交恐怖以外的焦虑各分量表及总分、抑郁总分上高于ADHD非冲动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在学校恐怖和抑郁总分上高于ADHD非冲动组(P值均<0.05);ADHD非冲动组的躯体/惊恐和分离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Barratt冲动性量表的3个因子及总分与除社交恐怖外的焦虑各分量表及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ADHD儿童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情绪越强烈,冲动行为越显著.

    作者:耿耀国;苏林雁;王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河南省2008年度学校卫生监督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省各类学校卫生管理状况及学校卫生违法行为发生情况,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卫生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08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点报至卫生监督机构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的学校卫生已审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类学校尤其是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自身卫生管理薄弱,校内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不容忽视.学校卫生监督力度难以满足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需要.讨论应尽快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提高河南省学校卫生工作水平.

    作者:田红宇;韩良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