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拉善盟一中2000-2007年高中生常见病检出情况分析

李洁;张晓华

关键词:近视, 营养不良, 沙眼, 龋齿, 肥胖症, 学生
摘要:为系统了解阿拉善盟地区高中学生常见病的现状、发生发展规律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卫生、教育部门的宏观管理和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笔者对阿拉善盟一中2000-2007年在校高中学生部分常见病检出情况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河南省2008年度学校卫生监督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河南省各类学校卫生管理状况及学校卫生违法行为发生情况,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卫生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河南省2008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点报至卫生监督机构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的学校卫生已审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类学校尤其是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自身卫生管理薄弱,校内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不容忽视.学校卫生监督力度难以满足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需要.讨论应尽快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提高河南省学校卫生工作水平.

    作者:田红宇;韩良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育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与智能、学业成就的关系及其发育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评估门诊54例学习困难、精冲发育迟滞儿童和181名小学集体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将学习困难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与韦氏智力测试(小于6岁儿童用C-WPPSI,大于6岁儿童用C-WlSC)结果作比较,并对小学生学业成绩、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围产期因素等进行调查.结果 学习困难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VMI标准分与韦氏智力测试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790,0.764(P值均<0.01).小学生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与数学、语文成绩等级均高度相关(P值均<0.01).儿童是否早产、是否参加书法美术学习对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影响较大.结论 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对评价儿童的智力、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加强孕期保健、开展儿童早期教育有助于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展.

    作者:程红;张芳蓉;李公正;周家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

    目的 研究ADHD儿童冲动行为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进一步探索不良情绪与冲动症状的关系.方法 以2005年1月~2007年7月就诊的187名(8~12岁)ADHD儿童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相当的126名为儿童对照组.2组儿童分别完成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结果 冲动组、ADHD非冲动组和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冲动组在除社交恐怖以外的焦虑各分量表及总分、抑郁总分上高于ADHD非冲动组和对照组(P值均<0.05),在学校恐怖和抑郁总分上高于ADHD非冲动组(P值均<0.05);ADHD非冲动组的躯体/惊恐和分离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Barratt冲动性量表的3个因子及总分与除社交恐怖外的焦虑各分量表及焦虑总分、抑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ADHD儿童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情绪越强烈,冲动行为越显著.

    作者:耿耀国;苏林雁;王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丹阳市中小学生乙脑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丹阳市中小学生乙脑抗体水平,为学校乙脑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分层随机抽取的丹阳市14 248份在校中小学生血清进行乙脑抗体检测.结果 学生乙脑IgG抗体阳性率为94.46%,抗体水平为1:28,乙脑抗体阳性率在男女生和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本市与外来流动学生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阳市在校中小学生对乙脑有较高的免疫力.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对部分无免疫力的学生特别是外来流动学生接种乙脑疫苗,控制易感人群.

    作者:应洪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石嘴山市学校卫生工作现状调查

    为了解石嘴山市学校卫生工作及学校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预防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2008年石嘴山市卫生监督所对该市35所学校进行了调查.

    作者:耿敏;张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自杀意念问卷,对随机抽取的江西省1 0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1.19%.不同性别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学校、不同学历、不同专业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积极应对、家庭和谐、性格外向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儿童期被忽视、人际关系紧张、记忆中有深刻的自杀印象(媒体报道或亲眼目睹)、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值得关注.消除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提高其保护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作者:巢传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保安族7~15岁85名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分析

    目的 了解保安族7~15岁农村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少数民族儿童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某县保安族民族聚居区7~15岁农村儿童8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荧光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结果 儿童血清维生素A质量浓度为1.80 μmoL/L,其中亚临床缺乏(SVAD)1人(1.2%),可疑缺乏(SVAD)8人(9.4%).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SVAD和可疑SVAD发生率逐渐降低;男、女血清维生素A水平、SVAD和可疑SV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安族学龄儿童存在SVAD及可疑SVAD现象.SVAD及可疑SVAD儿童是维生素A缺乏防治的对象.

    作者:尤媛;王睿;张格祥;张印红;王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相关情况,验证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Schutte等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和主观幸福感问卷(ICS),分层随机抽取太原地区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整体情绪智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感知能力都进入了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回归模型中,但其交互效应的预测效果优于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预测效果.结论 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和不平衡性.情绪智力的不同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不同.

    作者:潘明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延边朝鲜族学生1991-2005年患龋状况动态分析

    目的 了解延边朝鲜族学生龋齿患病状态,为开展龋齿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1-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5年朝鲜族学生随年龄增长,乳龋患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恒龋患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同年龄组1991-2005年朝鲜族学生龋患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朝鲜族学生随年龄增长,乳龋均总体呈下降趋势,恒龋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2005年延边朝鲜族学生龋蚀情况有所改善.应针对延边地区含氟量较高的地质特点,进一步加强延边地区朝鲜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

    作者:李成文;李成军;高扬;牛福;侯宽;鲍九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外用跌打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高校校医院服务的大部分患者为在校学生,平时医院接待因剧烈体育活动而致跌打扭伤的患者机会较多,用市售止痛消炎膏外敷,其疗程长、疗效不明显.

    作者:卢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于都县城乡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于都县城乡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对于都县城乡6所中小学校7 545名学生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按照WHO推荐的贫血诊断标准进行贫血筛查.结果 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为15.1%,以轻度贫血为主,占贫血人数的97.5%.男、女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3.5%和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9.6%、15.8%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与乡镇学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3.1%和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于都县城乡中小学生贫血以轻度为主.应采用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等综合性防治策略.

    作者:廖小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江西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江西省12岁儿童龋患和牙周健康现状,为提高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城乡12岁儿童792名,检查恒牙龋患和牙周情况.结果 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7.8%,龋均为0.43,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龋齿充填率为6.3%,窝沟封闭率为0.5%,牙龈出血检出率和牙石检出率分别是87.9%和67.3%.结论 江西省12岁儿童患龋率虽低,但第一恒磨牙易患龋,龋齿治疗率较低,牙周健康状况较差.应积极开展学校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高龋病治疗率,改善牙周状况.

    作者:欧晓艳;胡友德;胡逸鹏;熊伟;张海亮;朱洪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哈尔滨城镇中学生敌对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城镇中学生敌对问题的现状及其与人格、家庭因素的关系,为探索早期人格、家庭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等对722名城镇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敌对问题检出率为11.2%,其中男生11.7%,女生为10.8%;敌对组的学生神经质、精神质得分明显高于非敌对组;父母经常吵架家庭的学生发生敌对问题是不吵架家庭的4.43倍.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经常吵架、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具有神经质(N)、精神质(P)人格是中学生敌对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改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素质,加强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作者:王海霞;王丽敏;贾秋芳;李晶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初中生预防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初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情况,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安徽省某农村地区2所初中的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相关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定性与定量(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及教师进行调查,分别于干预前、后收集调查问卷.结果 基线资料显示,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全面和不够深入,尤其对非传播途径认识比较模糊;学生希望通过多种形式(教师讲解、播放录像、知识竞赛等)获取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教师建议以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值均<0.01);且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一起学习的学生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高(P值均<0.01).结论 对初中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良好.提高知晓率、消除初中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常微微;苏虹;伍佳玲;徐志伟;陈明春;赵科伕;何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北京市本地生源与外地生源大学生吸烟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北京生源与外地生源大学生吸烟现状之间的差异,为制定可行的学校控烟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0所高校大学生3 509名(北京生源1 596名,外地生源1 91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尝试吸烟率北京生源男生(50.74%)低于外地生源男生(5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2,P=0.041);北京生源女生(21.03%)与外地生源女生(2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3,P=0.327).现在吸烟率北京生源男、女生(20.10%,4.87%)与外地生源男、女生(22.13%,5.10%)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151,P=0.283;X2=0.043,P=0.836).北京生源学生初次吸完一整支烟的年龄要迟于外地生源.北京生源学生吸烟数量高于外地生源学生.结论 应从小学开始开展控烟工作,降低儿童青少年尝试吸烟率.

    作者:刘峥;郭欣;符筠;曹若湘;耳玉亮;吕若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浙江省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30个县区221个学校249个班级的11 638名初一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集中调查,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方法.结果 63.65%的调查对象曾经上过艾滋病预防的课程.15.46%的学生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握手传播,84.74%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传播,81.60%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52.86%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蚊子叮咬传播.31.02%的调查对象和父母谈论过艾滋病相关话题.58.53%的曾和同学或朋友谈论过艾滋病相关话题.结论 浙江省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有待提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同伴教育.

    作者:王浩;俞敏;胡如英;王立新;张新卫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初三学生9 667名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09年初三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开展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9 667名初三学生进行HBsAg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使用日历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ALT检测.结果 9 667名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13%,其中男生为1.42%,女生为0.8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在所有阳性标本中,大三阳占47.71%,小三阳占20.18%.结论 朝阳区初三学生乙肝感染率较低,但大三阳比例较高.家庭、学校、社会高度关注,坚持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及早进行一级防御,是进一步降低学生乙肝感染率的有效机制.

    作者:王业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离异家庭初中生亲子沟通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离异家庭初中生与父母亲子沟通的特点.方法 采用自编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学生版)和初中生亲子沟通问卷(家长版),采用亲子双向报告,从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和父母与子女的沟通2个方面对242名初生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其中,离异家庭子女108名,完整家庭子女134名.结果 与命令、争论等方式相比,民主型是离异和完整家庭父母与子女亲子沟通的主要方式,学生和家长报告结果一致;学生报告显示,离异家庭的父亲亲子沟通主动性差,但离异家庭父亲并没意识到其在亲子沟通过程中主动性的缺乏;在沟通内容上,完整家庭家长与孩子关于时事新闻等3个方面的交流多于离异家庭,完整家庭比离异家庭亲子沟通内容更丰富.结论 离异家庭父母应对子女加强了解,有针对性地给予关注,丰富亲子沟通内容.

    作者:张慧杰;郭瞻予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一起学校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突然、蔓延迅速等特点,易在学龄儿童和小学生中形成聚集性发病[1-2].

    作者:王瑞平;郭晓芹;吴毅凌;陆红梅;沈金花;罗珍;黄中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生活目的 量表(PIL)和SCL-90对1 1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比较不同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大学生PIL总分为(105.74±15.33)分,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农村、城市大学生的PIL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PIL得分的大学生在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PIL得分越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越低,提示大学生的生活目的 和意义感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大学生PIL得分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r=-0.510,P<0.01),与SCL-90各因子均呈负相关(r=-0.300~-0.560,P<0.01),其中与抑郁因子的相关程度高(r=-0.560).结论 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应重视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的引导与培养.

    作者:肖蓉;张小远;赵久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