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学校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王瑞平;郭晓芹;吴毅凌;陆红梅;沈金花;罗珍;黄中敏

关键词:感冒, 疾病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研究, 学生
摘要: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突然、蔓延迅速等特点,易在学龄儿童和小学生中形成聚集性发病[1-2].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研究

    目的 了解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相关情况,验证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Schutte等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和主观幸福感问卷(ICS),分层随机抽取太原地区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整体情绪智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感知能力都进入了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回归模型中,但其交互效应的预测效果优于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预测效果.结论 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和不平衡性.情绪智力的不同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不同.

    作者:潘明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于都县城乡中小学生贫血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于都县城乡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为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年对于都县城乡6所中小学校7 545名学生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按照WHO推荐的贫血诊断标准进行贫血筛查.结果 中小学生贫血检出率为15.1%,以轻度贫血为主,占贫血人数的97.5%.男、女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3.5%和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9.6%、15.8%和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与乡镇学生贫血检出率分别为13.1%和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于都县城乡中小学生贫血以轻度为主.应采用普及营养知识,改善膳食结构,进行营养干预等综合性防治策略.

    作者:廖小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珠海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分析

    龋病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口腔病之一.龋齿一旦发生,就不能治愈,只能靠充填方式进行矫治,尤其是少年儿童对龋病的敏感性高,更易发病[1].为了解珠海市中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使预防保健更具有针对性,笔者于2008年10月对珠海市3 686名中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徐慧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延边朝鲜族学生1991-2005年患龋状况动态分析

    目的 了解延边朝鲜族学生龋齿患病状态,为开展龋齿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1-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5年朝鲜族学生随年龄增长,乳龋患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恒龋患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同年龄组1991-2005年朝鲜族学生龋患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朝鲜族学生随年龄增长,乳龋均总体呈下降趋势,恒龋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2005年延边朝鲜族学生龋蚀情况有所改善.应针对延边地区含氟量较高的地质特点,进一步加强延边地区朝鲜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

    作者:李成文;李成军;高扬;牛福;侯宽;鲍九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外用跌打膏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高校校医院服务的大部分患者为在校学生,平时医院接待因剧烈体育活动而致跌打扭伤的患者机会较多,用市售止痛消炎膏外敷,其疗程长、疗效不明显.

    作者:卢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余姚市中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及保健知识与行为

    为了解余姚市城乡中学生口腔卫生情况,调查学生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现状,从而指导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工作,笔者对余姚市部分中学生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和卫生知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俞合琼;贺晓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北京市丰台区中小学校医配置现状分析

    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健康的主要场所.而校医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执行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校医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及卫生服务的质量.

    作者:原家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学生生活目的和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生活目的 量表(PIL)和SCL-90对1 1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比较不同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大学生PIL总分为(105.74±15.33)分,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农村、城市大学生的PIL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PIL得分的大学生在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PIL得分越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越低,提示大学生的生活目的 和意义感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大学生PIL得分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r=-0.510,P<0.01),与SCL-90各因子均呈负相关(r=-0.300~-0.560,P<0.01),其中与抑郁因子的相关程度高(r=-0.560).结论 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应重视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的引导与培养.

    作者:肖蓉;张小远;赵久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沧州市2007-2008年中学生结核病感染情况调查

    随着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深入开展,学生特别是大中学校学生等重点人群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显得愈来愈突出[1].近年来,各地屡有学校结核病集中发病报道[2-6].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以集体生活为主,一旦发生结核病,极易引起暴发流行[7].为了解沧州市学校肺结核病发病和感染现状,预测学校结核病高发的潜在危险程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2007-2008年笔者对沧州市中学生进行了调查,为学校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性资料.

    作者:张顺三;尹爱华;姜元亮;张庆;崔海龙;赵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贵州省部分学校《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材料包》使用效果评估

    目的 评价<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材料包>(以下简称<材料包>)在中学教师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对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为开展以<材料包>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提供建议和支持.方法 2006年11月对贵州省4所配发<材料包>的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实验组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正向态度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烟、酒、玩电脑游戏的认同态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对于烟、酒、玩电脑游戏的拒绝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材料包>教学有效地提高了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促进了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态度的转变和学生拒绝技能的培养.

    作者:贺娜雅;马迎华;王凤清;丁素琴;许涤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学低年级儿童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与工作记忆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能力与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干预策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根据应用题能力测试和教师评定,选取某小学二年级28名应用题解决能力不良儿童作为实验组,以28名应用题解决能力正常学生作为对照,比较2组学生工作记忆水平.结果 应用题解决能力正常学生在数字记忆广度与数字工作记忆广度上优于实验组.2组学生的点记忆广度和视空间工作记忆广度无明显差异;应用题解决能力正常学生的抑制功能显著优于应用题解决能力不良学生.结论 工作记忆广度、抑制功能影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应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作者:王枫;匡华;王娟;张仲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初三学生9 667名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09年初三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开展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9 667名初三学生进行HBsAg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使用日历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ALT检测.结果 9 667名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13%,其中男生为1.42%,女生为0.8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在所有阳性标本中,大三阳占47.71%,小三阳占20.18%.结论 朝阳区初三学生乙肝感染率较低,但大三阳比例较高.家庭、学校、社会高度关注,坚持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及早进行一级防御,是进一步降低学生乙肝感染率的有效机制.

    作者:王业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初中生预防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初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情况,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安徽省某农村地区2所初中的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相关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定性与定量(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及教师进行调查,分别于干预前、后收集调查问卷.结果 基线资料显示,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全面和不够深入,尤其对非传播途径认识比较模糊;学生希望通过多种形式(教师讲解、播放录像、知识竞赛等)获取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教师建议以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值均<0.01);且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一起学习的学生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高(P值均<0.01).结论 对初中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良好.提高知晓率、消除初中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常微微;苏虹;伍佳玲;徐志伟;陈明春;赵科伕;何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丹阳市中小学生乙脑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丹阳市中小学生乙脑抗体水平,为学校乙脑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分层随机抽取的丹阳市14 248份在校中小学生血清进行乙脑抗体检测.结果 学生乙脑IgG抗体阳性率为94.46%,抗体水平为1:28,乙脑抗体阳性率在男女生和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本市与外来流动学生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阳市在校中小学生对乙脑有较高的免疫力.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对部分无免疫力的学生特别是外来流动学生接种乙脑疫苗,控制易感人群.

    作者:应洪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南宁市某城区中小学教师糖尿病患病现状调查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据报道,在过去10 a里,糖尿病病人增加了3105%,现有病人超过4000万[1].据WHO预测,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0%,糖尿病患者将超过1亿[2].

    作者:甘志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白银市校外青少年感染艾滋病危险因素分析

    艾滋病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青少年的性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成为艾滋病感染传播的重点人群.

    作者:马骥雄;张飞雄;李彦强;刘志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北京市本地生源与外地生源大学生吸烟状况比较

    目的 了解北京生源与外地生源大学生吸烟现状之间的差异,为制定可行的学校控烟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0所高校大学生3 509名(北京生源1 596名,外地生源1 91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尝试吸烟率北京生源男生(50.74%)低于外地生源男生(5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2,P=0.041);北京生源女生(21.03%)与外地生源女生(2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63,P=0.327).现在吸烟率北京生源男、女生(20.10%,4.87%)与外地生源男、女生(22.13%,5.10%)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151,P=0.283;X2=0.043,P=0.836).北京生源学生初次吸完一整支烟的年龄要迟于外地生源.北京生源学生吸烟数量高于外地生源学生.结论 应从小学开始开展控烟工作,降低儿童青少年尝试吸烟率.

    作者:刘峥;郭欣;符筠;曹若湘;耳玉亮;吕若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儿童龋病危险性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龋齿是一种世界性的广泛流行的慢性疾病,但同时它又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预测龋病的危险性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本文对龋病危险性预测的检测指标作一简要综述,以供临床及预防工作参考.

    作者:代巧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石嘴山市学校卫生工作现状调查

    为了解石嘴山市学校卫生工作及学校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预防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2008年石嘴山市卫生监督所对该市35所学校进行了调查.

    作者:耿敏;张秀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一起学校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突然、蔓延迅速等特点,易在学龄儿童和小学生中形成聚集性发病[1-2].

    作者:王瑞平;郭晓芹;吴毅凌;陆红梅;沈金花;罗珍;黄中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