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巧荣
伤害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每一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伤害预防控制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伤害发生率也在悄然快速变化中.近年来,随着传染性和营养不良性疾病得到控制,伤害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影响我国儿童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晓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延边朝鲜族学生龋齿患病状态,为开展龋齿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1-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5年朝鲜族学生随年龄增长,乳龋患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恒龋患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同年龄组1991-2005年朝鲜族学生龋患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朝鲜族学生随年龄增长,乳龋均总体呈下降趋势,恒龋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 2005年延边朝鲜族学生龋蚀情况有所改善.应针对延边地区含氟量较高的地质特点,进一步加强延边地区朝鲜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
作者:李成文;李成军;高扬;牛福;侯宽;鲍九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进行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自杀意念问卷,对随机抽取的江西省1 0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近1 a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1.19%.不同性别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学校、不同学历、不同专业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积极应对、家庭和谐、性格外向是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儿童期被忽视、人际关系紧张、记忆中有深刻的自杀印象(媒体报道或亲眼目睹)、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值得关注.消除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提高其保护因素,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作者:巢传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龋病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口腔病之一.龋齿一旦发生,就不能治愈,只能靠充填方式进行矫治,尤其是少年儿童对龋病的敏感性高,更易发病[1].为了解珠海市中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使预防保健更具有针对性,笔者于2008年10月对珠海市3 686名中小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徐慧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对成都市8 889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身高、体重指标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身高体重等级大学生人数呈明显的偏态分布;不同身高体重等级大学生体重指数(BMI)分布范围大,且不同等级间学生BMI值交叉严重.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新公布的BMI分级标准,建议统一采用BMI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学评价.结论 建议以17.0,18.5,23.0,25.0 kg/m2作为我国大学生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BMI分级切点.
作者:朱斌;张以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保安族7~15岁农村儿童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少数民族儿童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某县保安族民族聚居区7~15岁农村儿童8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荧光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结果 儿童血清维生素A质量浓度为1.80 μmoL/L,其中亚临床缺乏(SVAD)1人(1.2%),可疑缺乏(SVAD)8人(9.4%).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SVAD和可疑SVAD发生率逐渐降低;男、女血清维生素A水平、SVAD和可疑SV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安族学龄儿童存在SVAD及可疑SVAD现象.SVAD及可疑SVAD儿童是维生素A缺乏防治的对象.
作者:尤媛;王睿;张格祥;张印红;王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材料包>(以下简称<材料包>)在中学教师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对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为开展以<材料包>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提供建议和支持.方法 2006年11月对贵州省4所配发<材料包>的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实验组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正向态度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烟、酒、玩电脑游戏的认同态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对于烟、酒、玩电脑游戏的拒绝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材料包>教学有效地提高了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促进了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态度的转变和学生拒绝技能的培养.
作者:贺娜雅;马迎华;王凤清;丁素琴;许涤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某市学龄儿童皮肤病患病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抽样调查法,对某市18所小学10 582名学生进行皮肤病患病状况调查.结果 发现皮肤病共41种,皮肤病患者1 143例,总患病率为10.80%,其中男生693例(12.93%),女生450例(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病患病率较高的是荨麻疹、单纯糠疹、湿疹、头癣、瘙痒症、雀斑、疣、足癣、毛周角化症、痤疮;复合感染率为0.88%.学生皮肤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结论 应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降低学龄儿童皮肤病患病率.
作者:黄建平;朱柳宾;孔鸿权;普正豪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肥胖超重青少年患者血清脂联素等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及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为预防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40名肥胖青少年、37名超重青少年和42名体重正常青少年血清脂联素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3组间的水平变化、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肥胖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超重组、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超重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肥胖青少年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颈动脉内膜厚度增厚,肥胖青少年存在着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脉顺应性功能下降.
作者:胡小蓉;许诚;张忠新;赵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随着教育部2008年关于<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的发布,学生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日趋突出,保健教师的数量和素质将直接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国外先进国家将学生的健康管理融入到社区护理工作中,规定由社区护士承担学生的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治、卫生保健、卫生监督、卫生宣传教育等工作[1-3].
作者:李春玉;黄金凤;郭奕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12岁儿童龋患和牙周健康现状,为提高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西省城乡12岁儿童792名,检查恒牙龋患和牙周情况.结果 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27.8%,龋均为0.43,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龋齿充填率为6.3%,窝沟封闭率为0.5%,牙龈出血检出率和牙石检出率分别是87.9%和67.3%.结论 江西省12岁儿童患龋率虽低,但第一恒磨牙易患龋,龋齿治疗率较低,牙周健康状况较差.应积极开展学校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高龋病治疗率,改善牙周状况.
作者:欧晓艳;胡友德;胡逸鹏;熊伟;张海亮;朱洪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集体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干预效果,为预防青少年抑郁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淮北市区4所中学2 158名学生进行SDS自评量表问卷调查,再以ICD-10为标准作精神检查.确诊有抑郁障碍的104名中学生中自愿入干预组23人,运用集体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在其余的81人中19人自愿列为对照组,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0周)分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 筛选出抑郁障碍104人,抑郁障碍检出率为4.8%.干预组干预前男女生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由(14.91±6.71)(13.58±6.13),干预后下降至(3.18±2.32)、(3.67±2.42).对照组汉密顿量表评分(0.27±0.51)下降低于干预组(0.72±0.19,F=76.195,P=0.013).结论 集体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范春玲;唐登华;赵德明;汪春花;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青州市农村初中和高中学校各1所共9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中学生艾滋病综合知识得分平均为(17.40±3.66)分;90.3%的学生认为应该关心同情艾滋病病人,约50.0%的学生表示会和感染了艾滋病的舍友同宿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艾滋病基本知识、非传播途径知识以及预防知识是学生对HIV感染者和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针对影响学生态度的因素,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以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和对HIV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
作者:郑婷婷;刘奎民;刘洪庆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艾滋病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青少年的性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安全性行为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成为艾滋病感染传播的重点人群.
作者:马骥雄;张飞雄;李彦强;刘志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09年初三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开展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9 667名初三学生进行HBsAg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试剂盒(乳胶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使用日历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ALT检测.结果 9 667名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13%,其中男生为1.42%,女生为0.83%,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在所有阳性标本中,大三阳占47.71%,小三阳占20.18%.结论 朝阳区初三学生乙肝感染率较低,但大三阳比例较高.家庭、学校、社会高度关注,坚持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及早进行一级防御,是进一步降低学生乙肝感染率的有效机制.
作者:王业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与智能、学业成就的关系及其发育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评估门诊54例学习困难、精冲发育迟滞儿童和181名小学集体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将学习困难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与韦氏智力测试(小于6岁儿童用C-WPPSI,大于6岁儿童用C-WlSC)结果作比较,并对小学生学业成绩、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围产期因素等进行调查.结果 学习困难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VMI标准分与韦氏智力测试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0,0.790,0.764(P值均<0.01).小学生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与数学、语文成绩等级均高度相关(P值均<0.01).儿童是否早产、是否参加书法美术学习对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标准分影响较大.结论 视觉-运动统合发展测验对评价儿童的智力、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加强孕期保健、开展儿童早期教育有助于儿童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发展.
作者:程红;张芳蓉;李公正;周家秀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干预的效果,探索在该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实践.方法 选取浙江省艺术学院、信息学院、外语学院二~三年级学生4 349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确定其中2所为干预学校(1 444名)、2所为对照学校(2 905名).对干预学校实施多媒体授课、播放录像、发放宣传小册子和校园张贴宣传画相结合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 干预后干预学校学生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由59.7%提高至75.0%,对艾滋病/性病流行形势势和相关政策知晓率平均由57.8%提高至77.2%.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丛黎明;陈琳;马瞧勤;潘晓红;蔡高峰;张丹丹;董正权;傅利军;徐文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相关情况,验证情绪智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方法 采用Schutte等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EIS)和主观幸福感问卷(ICS),分层随机抽取太原地区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自我情绪调控能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大学生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整体情绪智力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和情绪感知能力都进入了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回归模型中,但其交互效应的预测效果优于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对大学生消极情绪的预测效果.结论 情绪智力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和不平衡性.情绪智力的不同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不同.
作者:潘明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据报道,在过去10 a里,糖尿病病人增加了3105%,现有病人超过4000万[1].据WHO预测,至2015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达到10%,糖尿病患者将超过1亿[2].
作者:甘志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生活目的 量表(PIL)和SCL-90对1 1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状况及其与SCL-90各因子的相关,比较不同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大学生PIL总分为(105.74±15.33)分,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农村、城市大学生的PIL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PIL得分的大学生在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PIL得分越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越低,提示大学生的生活目的 和意义感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大学生PIL得分与SCL-90总分呈负相关(r=-0.510,P<0.01),与SCL-90各因子均呈负相关(r=-0.300~-0.560,P<0.01),其中与抑郁因子的相关程度高(r=-0.560).结论 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应重视大学生生活目的 与意义感的引导与培养.
作者:肖蓉;张小远;赵久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