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明;麻超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机构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走向市场.我们必须意识到服务意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医院立足于社会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改革方向.不仅为人民健康事业提供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而且对医院员工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有深远意义[1].
作者:金玲;于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外周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严重下肢动脉缺血和坏死,严重威胁患肢甚至患者的生存,常规手术治疗后短时疗效显著,但出现再狭窄率很高[1],尤其是术后2 w内有较高血栓再形成发生[2].我科从2001年10月~2004年10月对42例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或动脉取栓术后患者,采用动脉内置管微量注射泵持续抗凝治疗的方法防止血栓再发生,效果满意.
作者:郝秋梅;狄晋宁;李小莉;闫素珍;郭蕴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老年人有很多的健康问题,是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应该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如今,老年人占约旦总人口的5%以上,预计15年内会升至10%以上.随着核心家庭和外出工作妇女的增多,更多的老年父母独居,需要大量熟练和有工作经验的护士来照顾老年急诊的病人,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需求.
作者:陈志琼;石朝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两种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1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个性化护理组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本身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收集两组出院后再住院和死亡人数.结果 个性化护理组有减少再住院和死亡的趋势,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个性化护理组在出院后6个月、8个月和10个月期间再住院人次显著性减少(P<0.05),且个性化组干预次数与再住院次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云华;张惜春;韩睿书;林燕;刘惠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2001~2005年的护理纠纷、差错、事故进行系统分析和量化评估,根据结果及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三级,对各级危机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极大地阻止了由于护理缺陷所产生的护理危机的发生、发展,减少了护理危机事件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潜在伤害.
作者:刘成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据估计在英国每年约有10万个针头误伤的事故发生.从20世纪中叶第1例因针头误伤导致HIV的健康护理员继发血清改变,有文献报道血源性病毒的感染明显增加,尤其是HBV、HCV和HIV.近来自国家的关于HIV感染后的指导性文件,强调了要重点保护卫生工作者避免与临床工作相关的针头误伤.
作者:姚桂莲;苏爱珍;许桂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Don McMann,男,42岁.住在麻醉术后监护室(PACU).护士发现其肌肉僵硬、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154/90 mmHg,体温术前为37℃,住进PACU时体温为38℃,现已升至40℃.
作者:刘鲁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能较好地解决病人的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而如何评价心理护理效果,哪些因素可影响心理护理效果报道不多,作者对其疗效评价及对心理护理效果有影响的因素作一探讨.
作者:权阳顺;邹晓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体位设置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明确腹腔镜妇科手术对体位的要求.结果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体位需随病情的要求而调整.结论 正确安置病人的体位不仅能提高手术效率,而且可以预防相关并发症.
作者:张丽;王艳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的措施.方法 对我科自1999年2月~2005年5月从阴道分娩的4 209个新生儿中出现的15例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并分析.结果 15例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抢救成功,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应在熟悉其病因、正确熟练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进行,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作者:林秀玲;罗丽莉;纪楚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在英国,通常由国家卫生局或医院的供应部门提供可吸收护垫.护垫是免费供应的,但是为了符合地方和国家的法令,护垫的选择和使用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护垫的基准应包括一个涉及到病人使用护垫的权力和卫生部门关于产品供应的正式的主要原则的因素.
作者:赵晓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药液冲洗对鼻咽癌患者进行鼻咽部放疗后所产生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3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药液冲洗)150例,对照组(0.9%氧化钠溶液冲洗)150例.观察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放射性反应及放射性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放疗期间鼻咽粘膜反应轻、分泌物减少、呼吸情况良好、细菌感染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液冲洗是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反应及放射性毒副反应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海军;吴凤珍;陈华芳;杨志雄;余忠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介绍美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国家标准(DSME),以及在此标准的框架下,采取电视、网络、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糖尿病教育,通过使用这些新的教育方法为外地患者提供专业的糖尿病咨询,为医疗欠发达地区、无法亲自参加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自我管理,对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及时了解其血糖的变化以获得治疗建议.这些方法与直接提供的教育相比,同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牟利宁;李伟;李海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面临的健康问题,在发展中国家亦日益突出.目前每33 s就有1人死于该疾病.自1919年以来,该病已居美国死亡病例的首位.有资料证实,当前美国已确诊的心血管疾病病人约6 100万,每年的花费达300亿美元.
作者:孙惠娟;李琳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癌症相关性疲劳(CRF)是常见和痛苦的癌症治疗副作用.疲劳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以运动为干预措施控制CRF从90年代开始发展,肿瘤科护士和保健专家面临对癌症患者进行整体运动干预的挑战.通过运动等措施有效控制CRF能够影响疲劳的多方面体验和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QOL).
作者:王赫铭;周爱萍;张应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2名ICU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评,并与常模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2名ICU护士SCL-90测评显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不同年龄的ICU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方面的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未婚(包括离异)和已婚的ICU护士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强迫症状、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ICU护士抑郁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值班情况不同的ICU护士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抑郁、焦虑因子方面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值班情况有关,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卫生干预,以促进ICU护士的心理健康.
作者:赵丽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K+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体内98%的钾存在于细胞内.心肌和神经肌肉都需要有相对恒定的K+浓度来维持正常的应激性.正常情况下,食物中的钾含量足以满足机体需要,不会出现缺钾,正常人体内总钾量平均为120 g,其中仅约2%存在于细胞外液,其余几乎集中在细胞内.K+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重要成分.
作者:钟宪澎;周春玲;赵鑫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一位76岁的妇女,昨天施行右髋部骨折手术,术后送入骨科,开始她很愉快,也很合作,但几小时后逐渐出现了异常,表现出惊恐并喊叫妈妈,并坚持说现在是1966年,她还说曾关在监狱里.
作者:张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1世纪美国护理的短缺与其他任何一种劳动短缺是不同的.该问题的研究结果是提高报酬和改善工作条件.然而,这并没有激励人们继续从事护理工作,甚至仍有人逐渐离开护理行业.我们必须找到解决办法,以免出现危机.
作者:王颖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新健康宣教流程是否满足病人实际需要.方法 对病人采用问卷式、口头调查、现场评议等方法评价健康宣教流程.结果 新流程取得了让病人和医生都非常满意的成绩,满意度及病人的健康行为均呈现出高值.结论 新流程可以适应新时期病人的健康需求.
作者:许鑫;周立;李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