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鲁霞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的措施.方法 对我科自1999年2月~2005年5月从阴道分娩的4 209个新生儿中出现的15例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并分析.结果 15例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抢救成功,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应在熟悉其病因、正确熟练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进行,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作者:林秀玲;罗丽莉;纪楚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应用护理程序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方法对12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及收到满意效果的报道,体现护理程序以病人为中心、个体及整体护理要领的重要性,不仅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而且满足了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了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TIA复发率和完全性脑卒中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娟碧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肾移植前输血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增高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1月~2005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肾移植与血液净化中心不同原因所致尿毒症的肾移植前患者206例,按输血与未输血分组.206例均采用美国One Lambda公司ELISA法试剂盒检测PRA.对PRA阳性成因进行分析,判定输血与PRA阳性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观察病例中PRA阳性为28例,PRA水平为5.1%~90%不等,占观察病例13.59%,输血组PRA阳性比率为31.25%(15/48)明显高于未输血组8.23%(1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致敏率分别为9.17%(11/120)和19.77%(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时间1年以上和1年以内的致敏率分别为14.1%(11/78)和13.28%(17/12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史和无妊娠史的致敏率分别为24.24%(16/69)和5.88%(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移植史者和无移植史者的致敏率分别为72.72%(8/11)和8.72%(17/1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器官移植前多次输血是造成HLA致敏抗体阳性的主要因素,应尽量减少移植前的输血.
作者:李艳春;孙玲;江洪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分析患儿及亲属对父母亲陪护下行麻醉诱导(Parent-Present Induction of Anesthesia,PPIA)的态度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ASA分级Ⅰ~Ⅱ级的患儿85例,采用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法,了解术前患儿及亲属对PPIA的态度、患儿麻醉诱导前的表现及术后患儿亲属对实施PPIA的满意度.结果 91.3%的患儿希望在父母陪护下进入手术室:患儿亲属中89.41%希望参与PPIA,实际参与PPIA者为91.76%;4~6岁患儿中90.19%麻醉前表现安静合作,轻哭尚合作为5.89%,不合作者为3.92%;7~12岁患儿中97.06%麻醉前表现安静合作,2.94%的表现不安尚合作,无不合作者;实施PPIA的满意度调查:麻醉诱导前、诱导中医护处置满意率为96%,综合评价手术室开展PPIA服务对患儿100%有利.结论 手术室开展PPIA有助于缓解麻醉前患儿紧张、恐惧和家属术前的焦虑反应,有利于医患合作和麻醉诱导,是手术患儿及其家属所需要的、可接受的和满意的一种服务形式.
作者:杨晓莹;甘辞海;田华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药液冲洗对鼻咽癌患者进行鼻咽部放疗后所产生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3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药液冲洗)150例,对照组(0.9%氧化钠溶液冲洗)150例.观察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放射性反应及放射性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放疗期间鼻咽粘膜反应轻、分泌物减少、呼吸情况良好、细菌感染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液冲洗是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反应及放射性毒副反应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海军;吴凤珍;陈华芳;杨志雄;余忠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ICU苏醒病人的护理及体会.方法 对616例苏醒病人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心理护理、改善监护环境等多元化护理措施.结果 616例中除1例神经外科病人由于血压高未能返回病房外,其余均平稳的渡过苏醒期,安全的返回病房.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病人安全平稳的渡过苏醒期,避免苏醒期意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曲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新健康宣教流程是否满足病人实际需要.方法 对病人采用问卷式、口头调查、现场评议等方法评价健康宣教流程.结果 新流程取得了让病人和医生都非常满意的成绩,满意度及病人的健康行为均呈现出高值.结论 新流程可以适应新时期病人的健康需求.
作者:许鑫;周立;李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6.1 老年人的皮肤护理6.1.1 老年人的皮肤变化人的皮肤分为3层: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表皮为上皮组织,又分3层,外一层为角质层.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自毛囊口排出,汗腺也开口于皮面,汗与皮脂相互乳化作用很强,形成乳化剂,在皮面及沟后皱褶处形成脂类薄膜,使皮肤滋润、光滑.
作者:马荫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体位设置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明确腹腔镜妇科手术对体位的要求.结果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体位需随病情的要求而调整.结论 正确安置病人的体位不仅能提高手术效率,而且可以预防相关并发症.
作者:张丽;王艳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妊娠分娩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但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AFLP),临床上较少见,一旦发生,对孕产妇的危害较大,死亡率也较高[1].我科于2005年9月20日收治了1例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并发肝、肾功能不全、DIC的患者,抢救成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前;郑军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听任何种类的音乐都可以使患者背部、颈部及关节痛的病人所致的慢性疼痛减轻1/5,使这些慢性疼痛引起的抑郁减轻1/4.研究人员抽取了60例用药物或手术处置过的病人,平均年龄50岁,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风湿性关节炎,不同部位颈、背、关节痛和椎间盘疾病,患病时间平均为6.5年.
作者:周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重症监护护士常发现自己处于伦理挑战中,但在基础教育中他们几乎从未受过应对这些敏感问题的准备.该文提供一个家人在场心肺复苏(CPR)的病例研究,使学习重症监护课程的学生在作伦理决策时得到宝贵的经验,为将来处理不可避免的两难选择做好准备.
作者:龚丽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效果及护理情况.方法 将2005年4月以来采用NCPAP治疗与护理21例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1例患儿经有效治疗后均能明显纠正缺氧状态,未发现有副作用.结论 NCPAP能有效地改善肺顺应性、增加肺功能残气量、减少呼吸功、改善血氧饱和度,且操作方便、相对无创.经过精心护理,可以明显减少鼻塞、疾病本身的损害,值得推广.
作者:黄凌雁;张伟青;彭晓芸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目前,放射治疗仍作为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方法.体外全盆放射治疗(whole pelvic radiotherapy,WPRT)在妇科恶性肿瘤尤其是在子宫颈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放疗反应及并发症影响了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邢德清;李静;杨荣;陈云静;房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脑卒中抑郁焦虑病人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脑卒中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脑卒中抑郁焦虑病人应实施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作者:周玉珍;谢晓燕;朱玉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晚期老年性痴呆(AD)的护理效果,提高晚期AD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40例晚期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施加任何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一年的家庭护理干预,包括对AD患者及家庭照顾者进行AD疾病知识及护理技能指导、家居安全护理指导,指导照顾者为患者进行预防褥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的护理、肢体功能锻炼及对照顾者心理疏导等.干预后统计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全身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居安全意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以及家居安全意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晚期AD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病情的进展.
作者:卢少萍;徐永能;张月华;黄巧;谢银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角色示范是临床工作中通过举例、模仿来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老师的角色示范,学生可以发现隐蔽在临床工作中的专业知识.角色示范分为积极的角色和消极的角色示范行为.积极的角色示范行为一方面可使学生热爱护理事业,掌握熟练专业技能,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另一方面指导老师通过与学生相互配合、举例、示范临床操作的教学过程,培养老师热爱教学、关心和关注学生及患者;而消极的角色示范则相反.因此,角色示范可能是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胡兰新;雷珺;邹帆;刘朝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21世纪美国护理的短缺与其他任何一种劳动短缺是不同的.该问题的研究结果是提高报酬和改善工作条件.然而,这并没有激励人们继续从事护理工作,甚至仍有人逐渐离开护理行业.我们必须找到解决办法,以免出现危机.
作者:王颖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介绍美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的国家标准(DSME),以及在此标准的框架下,采取电视、网络、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糖尿病教育,通过使用这些新的教育方法为外地患者提供专业的糖尿病咨询,为医疗欠发达地区、无法亲自参加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自我管理,对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及时了解其血糖的变化以获得治疗建议.这些方法与直接提供的教育相比,同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牟利宁;李伟;李海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1],21世纪的医院组织、经营、服务方向和服务范围等均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护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水准不断提高,在当今不论是城市或农村,护士都能为患者提供咨询与安慰[7].
作者:杨艳芳;肖正安;周艳;孟婷;贾晓宇;韩利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