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卢少萍;徐永能;张月华;黄巧;谢银均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晚期, 家庭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晚期老年性痴呆(AD)的护理效果,提高晚期AD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40例晚期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施加任何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一年的家庭护理干预,包括对AD患者及家庭照顾者进行AD疾病知识及护理技能指导、家居安全护理指导,指导照顾者为患者进行预防褥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的护理、肢体功能锻炼及对照顾者心理疏导等.干预后统计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全身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居安全意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以及家居安全意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晚期AD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病情的进展.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特发性便秘

    在发达和工业化的国家里,便秘是一种常见疾病.虽然其确切流行状况并不知道,根据便秘诊断标准诊断(Candelli,2001年).据估计英国人口的5%~30%患过此病.

    作者:席延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在一级创伤急诊中心执行5级急诊严重指数的三步计划

    坐落于美国特拉华州内瓦克的克里斯蒂安娜医院是一个拥有780张床位的急救机构,是该州唯一指定的一级成人及儿科外伤中心.平均每年接受92 000人次的就诊.且接诊人数不断增加,平均每天约250~300人次.

    作者:刘冰;白颖;王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恶性体温过高的护理

    Don McMann,男,42岁.住在麻醉术后监护室(PACU).护士发现其肌肉僵硬、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154/90 mmHg,体温术前为37℃,住进PACU时体温为38℃,现已升至40℃.

    作者:刘鲁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液冲洗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副作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液冲洗对鼻咽癌患者进行鼻咽部放疗后所产生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 将3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药液冲洗)150例,对照组(0.9%氧化钠溶液冲洗)150例.观察两组患者放疗过程中放射性反应及放射性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放疗期间鼻咽粘膜反应轻、分泌物减少、呼吸情况良好、细菌感染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液冲洗是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反应及放射性毒副反应的有效手段.

    作者:刘海军;吴凤珍;陈华芳;杨志雄;余忠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以护士为主导的停用机械通气的评价标准

    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将人工控制的气流进入肺脏和由肺排出的过程,可用于呼吸骤停、急性肺损伤、重危病人及手术时的呼吸支持.普遍认为尽早停用呼吸机可减少院内感染、降低死亡率,Crooker注意到:停用呼吸机的时间与住ICU时间长短及呼吸机的副作用有直接关系.

    作者:鲁华;李慧敏;乔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急性谵妄症

    一位76岁的妇女,昨天施行右髋部骨折手术,术后送入骨科,开始她很愉快,也很合作,但几小时后逐渐出现了异常,表现出惊恐并喊叫妈妈,并坚持说现在是1966年,她还说曾关在监狱里.

    作者:张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手术室开展PPIA的临床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患儿及亲属对父母亲陪护下行麻醉诱导(Parent-Present Induction of Anesthesia,PPIA)的态度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ASA分级Ⅰ~Ⅱ级的患儿85例,采用访谈、观察和问卷调查法,了解术前患儿及亲属对PPIA的态度、患儿麻醉诱导前的表现及术后患儿亲属对实施PPIA的满意度.结果 91.3%的患儿希望在父母陪护下进入手术室:患儿亲属中89.41%希望参与PPIA,实际参与PPIA者为91.76%;4~6岁患儿中90.19%麻醉前表现安静合作,轻哭尚合作为5.89%,不合作者为3.92%;7~12岁患儿中97.06%麻醉前表现安静合作,2.94%的表现不安尚合作,无不合作者;实施PPIA的满意度调查:麻醉诱导前、诱导中医护处置满意率为96%,综合评价手术室开展PPIA服务对患儿100%有利.结论 手术室开展PPIA有助于缓解麻醉前患儿紧张、恐惧和家属术前的焦虑反应,有利于医患合作和麻醉诱导,是手术患儿及其家属所需要的、可接受的和满意的一种服务形式.

    作者:杨晓莹;甘辞海;田华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60例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知识需求与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内容.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60例住院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根据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完善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普遍需求,问卷调查反馈的5个方面内容中,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依次分别为术后处置、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术前术后相关知识、出院指导方面的需求.结论 对前列腺癌患者在治疗护理期间的健康教育,应根据患者需求的不同,采取分阶段、多种形式的实施方法,逐步完善教育计划内容.同时应重视对家属社会支持系统的健康教育,以便共同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作者:杨明莹;王云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听音乐能减轻慢性疼痛和抑郁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听任何种类的音乐都可以使患者背部、颈部及关节痛的病人所致的慢性疼痛减轻1/5,使这些慢性疼痛引起的抑郁减轻1/4.研究人员抽取了60例用药物或手术处置过的病人,平均年龄50岁,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风湿性关节炎,不同部位颈、背、关节痛和椎间盘疾病,患病时间平均为6.5年.

    作者:周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措施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的措施.方法 对我科自1999年2月~2005年5月从阴道分娩的4 209个新生儿中出现的15例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并分析.结果 15例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抢救成功,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应在熟悉其病因、正确熟练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进行,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作者:林秀玲;罗丽莉;纪楚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约旦护士对老年病人急救护理的态度

    老年人有很多的健康问题,是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应该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如今,老年人占约旦总人口的5%以上,预计15年内会升至10%以上.随着核心家庭和外出工作妇女的增多,更多的老年父母独居,需要大量熟练和有工作经验的护士来照顾老年急诊的病人,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需求.

    作者:陈志琼;石朝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两种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1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个性化护理组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本身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收集两组出院后再住院和死亡人数.结果 个性化护理组有减少再住院和死亡的趋势,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个性化护理组在出院后6个月、8个月和10个月期间再住院人次显著性减少(P<0.05),且个性化组干预次数与再住院次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云华;张惜春;韩睿书;林燕;刘惠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以运动为干预措施控制成年癌症病人疲劳的循证护理

    癌症相关性疲劳(CRF)是常见和痛苦的癌症治疗副作用.疲劳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以运动为干预措施控制CRF从90年代开始发展,肿瘤科护士和保健专家面临对癌症患者进行整体运动干预的挑战.通过运动等措施有效控制CRF能够影响疲劳的多方面体验和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QOL).

    作者:王赫铭;周爱萍;张应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健康的工作环境标准

    对许多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来说,日常工作充满了失望、沮丧、恼怒、压力,她们的交流要么就太少,要么就太迟;缺少对她们做出决定意见的尊重,从而直接影响她们的工作;对她们考虑或认可支持的需求漠不关心:与同事和周边工作人员的关系紧张;人员短缺,经常发生的不断阻挠她们为病患及家属提供良好的照料的事件,这些困扰考验着她们的奋斗精神,即使是那些致力于这项工作的护士们也时刻被这些因素困扰.

    作者:李群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肾移植前受者PRA水平与输血的相关分析

    目的 了解肾移植前输血与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增高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1月~2005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肾移植与血液净化中心不同原因所致尿毒症的肾移植前患者206例,按输血与未输血分组.206例均采用美国One Lambda公司ELISA法试剂盒检测PRA.对PRA阳性成因进行分析,判定输血与PRA阳性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观察病例中PRA阳性为28例,PRA水平为5.1%~90%不等,占观察病例13.59%,输血组PRA阳性比率为31.25%(15/48)明显高于未输血组8.23%(1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致敏率分别为9.17%(11/120)和19.77%(1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时间1年以上和1年以内的致敏率分别为14.1%(11/78)和13.28%(17/12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史和无妊娠史的致敏率分别为24.24%(16/69)和5.88%(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移植史者和无移植史者的致敏率分别为72.72%(8/11)和8.72%(17/1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器官移植前多次输血是造成HLA致敏抗体阳性的主要因素,应尽量减少移植前的输血.

    作者:李艳春;孙玲;江洪澜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导师教学方法的示范作用

    角色示范是临床工作中通过举例、模仿来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老师的角色示范,学生可以发现隐蔽在临床工作中的专业知识.角色示范分为积极的角色和消极的角色示范行为.积极的角色示范行为一方面可使学生热爱护理事业,掌握熟练专业技能,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另一方面指导老师通过与学生相互配合、举例、示范临床操作的教学过程,培养老师热爱教学、关心和关注学生及患者;而消极的角色示范则相反.因此,角色示范可能是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胡兰新;雷珺;邹帆;刘朝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直视微创胆道手术的护理

    直视微创胆道手术,是经直视下微小切口,胆囊三角区和胆囊床微创分离胆囊管、胆囊动脉和胆道微创操作的直视微创外科高新技术[1].是结合内镜微创外科代表手术--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优点,克服了两者不可解决的缺点,术后无痛或微痛,使患者免除了术前置胃管、尿管的痛苦,特别适合于合并有心肺疾病的老年体弱等高危因素患者.

    作者:朱艳秋;庞桂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婴儿抚触护理的研究进展

    婴儿抚触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婴儿进行科学的、温和的爱抚,以促进婴儿健康发育的一种方法,本文从婴儿抚触的方法及时间、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抚触对疾病转归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作者:李英;王琼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低位直肠癌乙状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寻找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0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分为27.35±3.14,生活质量好者31例(62.0%)、差者19例(38.0%);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β=1.184)、对治疗的态度(β=1.175)及婚姻家庭配合(β=0.547)为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乙状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存在密切关系.为患者提供精神心理支持、各方面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郭云珍;郭再兰;朱连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神经系统观测指南的进展

    每年都有很多人前往苏格兰各医院医治头外伤,而且大部分都往院治疗.一小部分病人因为没有及时检测或处置并发症而使治疗结果变糟,所以医护人员及时评估头外伤病人病情,尽早检测出需干预的问题极为重要.只有这样,病人才能及时得到专业的治疗,将外伤的潜在危险降到小.

    作者:郑立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