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的基础护理及技术(续7)

马荫楠

关键词:老年人, 基础护理, 人的皮肤, 皮脂腺, 上皮组织, 乳化作用, 皮下组织, 皮肤护理, 皮肤变化, 表皮, 乳化剂, 角质层, 脂类, 真皮, 毛囊, 汗腺, 分泌, 薄膜
摘要:6.1 老年人的皮肤护理6.1.1 老年人的皮肤变化人的皮肤分为3层: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表皮为上皮组织,又分3层,外一层为角质层.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自毛囊口排出,汗腺也开口于皮面,汗与皮脂相互乳化作用很强,形成乳化剂,在皮面及沟后皱褶处形成脂类薄膜,使皮肤滋润、光滑.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运动为干预措施控制成年癌症病人疲劳的循证护理

    癌症相关性疲劳(CRF)是常见和痛苦的癌症治疗副作用.疲劳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以运动为干预措施控制CRF从90年代开始发展,肿瘤科护士和保健专家面临对癌症患者进行整体运动干预的挑战.通过运动等措施有效控制CRF能够影响疲劳的多方面体验和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QOL).

    作者:王赫铭;周爱萍;张应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人的基础护理及技术(续7)

    6.1 老年人的皮肤护理6.1.1 老年人的皮肤变化人的皮肤分为3层: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表皮为上皮组织,又分3层,外一层为角质层.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自毛囊口排出,汗腺也开口于皮面,汗与皮脂相互乳化作用很强,形成乳化剂,在皮面及沟后皱褶处形成脂类薄膜,使皮肤滋润、光滑.

    作者:马荫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与护理学实践

    胰岛素泵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从胰岛素泵的种类、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应用的优点与缺点、胰岛素剂型选择与剂量确定以及其它应注意的护理学问题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别艳枝;秦前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措施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的措施.方法 对我科自1999年2月~2005年5月从阴道分娩的4 209个新生儿中出现的15例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并分析.结果 15例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抢救成功,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应在熟悉其病因、正确熟练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进行,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作者:林秀玲;罗丽莉;纪楚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神经系统观测指南的进展

    每年都有很多人前往苏格兰各医院医治头外伤,而且大部分都往院治疗.一小部分病人因为没有及时检测或处置并发症而使治疗结果变糟,所以医护人员及时评估头外伤病人病情,尽早检测出需干预的问题极为重要.只有这样,病人才能及时得到专业的治疗,将外伤的潜在危险降到小.

    作者:郑立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约旦护士对老年病人急救护理的态度

    老年人有很多的健康问题,是医疗服务的主要对象,应该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如今,老年人占约旦总人口的5%以上,预计15年内会升至10%以上.随着核心家庭和外出工作妇女的增多,更多的老年父母独居,需要大量熟练和有工作经验的护士来照顾老年急诊的病人,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需求.

    作者:陈志琼;石朝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病人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0例脑卒中抑郁焦虑病人的情绪状态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脑卒中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 对脑卒中抑郁焦虑病人应实施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作者:周玉珍;谢晓燕;朱玉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2名ICU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评,并与常模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2名ICU护士SCL-90测评显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不同年龄的ICU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方面的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未婚(包括离异)和已婚的ICU护士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强迫症状、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ICU护士抑郁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值班情况不同的ICU护士在强迫症状、精神病性、抑郁、焦虑因子方面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值班情况有关,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卫生干预,以促进ICU护士的心理健康.

    作者:赵丽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的疗效评价与影响因素探讨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心理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能较好地解决病人的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而如何评价心理护理效果,哪些因素可影响心理护理效果报道不多,作者对其疗效评价及对心理护理效果有影响的因素作一探讨.

    作者:权阳顺;邹晓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健康宣教流程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新健康宣教流程是否满足病人实际需要.方法 对病人采用问卷式、口头调查、现场评议等方法评价健康宣教流程.结果 新流程取得了让病人和医生都非常满意的成绩,满意度及病人的健康行为均呈现出高值.结论 新流程可以适应新时期病人的健康需求.

    作者:许鑫;周立;李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恶性体温过高的护理

    Don McMann,男,42岁.住在麻醉术后监护室(PACU).护士发现其肌肉僵硬、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154/90 mmHg,体温术前为37℃,住进PACU时体温为38℃,现已升至40℃.

    作者:刘鲁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导师教学方法的示范作用

    角色示范是临床工作中通过举例、模仿来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老师的角色示范,学生可以发现隐蔽在临床工作中的专业知识.角色示范分为积极的角色和消极的角色示范行为.积极的角色示范行为一方面可使学生热爱护理事业,掌握熟练专业技能,并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另一方面指导老师通过与学生相互配合、举例、示范临床操作的教学过程,培养老师热爱教学、关心和关注学生及患者;而消极的角色示范则相反.因此,角色示范可能是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胡兰新;雷珺;邹帆;刘朝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应用护理程序对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应用护理程序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方法对12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及收到满意效果的报道,体现护理程序以病人为中心、个体及整体护理要领的重要性,不仅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而且满足了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了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TIA复发率和完全性脑卒中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娟碧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两种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不同效果.方法 选择1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个性化护理组,个性化护理组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本身特点实行个性化护理.收集两组出院后再住院和死亡人数.结果 个性化护理组有减少再住院和死亡的趋势,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个性化护理组在出院后6个月、8个月和10个月期间再住院人次显著性减少(P<0.05),且个性化组干预次数与再住院次数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云华;张惜春;韩睿书;林燕;刘惠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60例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知识需求与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内容.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60例住院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根据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完善健康教育.结果 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普遍需求,问卷调查反馈的5个方面内容中,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依次分别为术后处置、患者及家属心理需求、术前术后相关知识、出院指导方面的需求.结论 对前列腺癌患者在治疗护理期间的健康教育,应根据患者需求的不同,采取分阶段、多种形式的实施方法,逐步完善教育计划内容.同时应重视对家属社会支持系统的健康教育,以便共同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作者:杨明莹;王云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的护理

    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辅肋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大多选择性不强,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器官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常见的毒性反应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对心、肝、肺、肾脏、神经的毒性及对皮肤、血管、局部组织的毒性等反应:其中严重的反应是骨髓抑制,不适的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作者:曲琼萍;陈媛;耿秋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健康教育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致衰竭.病人肾功能衰竭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显著升高、贫血较明显、夜尿增多及电解质失调,亦可有轻度胃肠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了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我们对30例慢性肾功能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阚秀芬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成功抢救1例的护理体会

    妊娠分娩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但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AFLP),临床上较少见,一旦发生,对孕产妇的危害较大,死亡率也较高[1].我科于2005年9月20日收治了1例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并发肝、肾功能不全、DIC的患者,抢救成功.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前;郑军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如何避免风险

    2005年8月29日,星期日,当台风Katrina袭击墨西哥湾,并指向新奥尔良时,造成靠近Bernard Parish大街的Rita 街道护理院的34名病人死亡.

    作者:田静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以护士为主导的停用机械通气的评价标准

    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将人工控制的气流进入肺脏和由肺排出的过程,可用于呼吸骤停、急性肺损伤、重危病人及手术时的呼吸支持.普遍认为尽早停用呼吸机可减少院内感染、降低死亡率,Crooker注意到:停用呼吸机的时间与住ICU时间长短及呼吸机的副作用有直接关系.

    作者:鲁华;李慧敏;乔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