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爱果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引起静脉周围红肿、热痛;重者可导致静脉发生硬结或条索状改变,造成功能障碍.该文针对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采取中医中药预防及护理的相关措施.
作者:罗丽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分析了<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手段,改进实验教学成绩测评方法,增加实验教学设备,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职业情感,提高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郭文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工髓核(prosthetic disc nucleus,PDN)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护理.方法 对本院自2002年6月~2005年5月开展PDN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卫生宣教、做好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及出院康复指导.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其中假体脱位3例、椎间隙感染2例.手术效果优良率87.5%,无任何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PDN置换术的患者做好住院期间的整体护理及出院康复指导能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贺秧青;李超群;赵振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浴盆的水量 由于沐浴产生的生理反应,特别是静水压(即静止的水在单位面积水柱的高度所产生的压力)对内脏的影响,如水量多时因腹腔受压而横膈向上,胸腔压力提高,肺活量减少,而手、足、身体表面的静脉血由于水的压力流向心脏,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如水量少时对下肢的水压少,胸腔内压提高也少.所以应考虑适当的水量.经研究在仰卧位的浴盆,水深在25 cm的水位时,静水压较轻.如浴盆较深、坐位沐浴时,水深在40 cm的水位较好,心脏负担少,如图5-A、B所示水深不同其产生的静水压亦不同,所以老人沐浴用仰卧或浅浴盆较好.
作者:马荫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英国1/3以上的人一生会被诊断为某种癌症,并且有1/4的人将死于该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这种趋势加上日益的老龄化,WHO估计在未来20年姑息护理将显著增多.
作者:廖秀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医疗机构受到各种因素冲击下,目前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着许多常规业务以外的问题,我院护理部通过严格认真的临床带教并进行系统的总结,同时在风险防范、提供高标准的临床护理带教等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任淑萍;姜凤荣;王秀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作用.方法 应用DSM-Ⅲ-R抑郁症诊断标准和ICD-10精神与疾病障碍分类研究用诊断标准,对病毒性肝炎采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诊断为抑郁症轻、中度者入组,干预组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采取空白对照.结果 干预组干扰素终末治疗成功率为85.7%,对照组为62.8%(P<0.05),干预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成功率和干扰素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肖春玲;周静;潘柳文;廖光荣;李慧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连续胎儿监护对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作用,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对2005年1月至7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周≥37 w的孕妇(实险组)通过中央监护仪进行连续胎心监护,并与2004年1月至7月的孕周≥37 w的孕妇600例(对照组),未行连续胎心监护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进行连续胎心监护能够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论 连续胎心监护可正确及时地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缺氧程度及动态变化,有利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使胎儿在重要器官尚未遭到损害时娩出,以降低或避免发生新生儿窒息,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冯彩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造成医疗纠纷的护理行为过失原因和常见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作者:周晓;李静;黄莱;左超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因冠心病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加上术中需要肝素化,因此正中劈开胸骨后胸骨切口渗出较多,常规用骨腊涂抹胸骨断端,术后胸骨后引流管引流量较多.医用生物蛋白胶具有封闭组织创面、减少渗出、止血、促进伤口愈合和防止粘连等功能,本研究采用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骨创面,通过观察其术后引流量,来探讨其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青;金米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从音乐疗法的历史、临床医学研究、作用原理和护理人员在音乐疗法中的角色功能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音乐疗法简便易行,能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提高患者身心健康,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及患者在家中应用.
作者:韶红;李铁菊;游丽莹;邓秀红;谢晓花;罗选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由于医院工作环境、服务对象和工作的特殊性,使门诊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中,若不注意防护容易造成对工作人员的损害.门诊护士职业损伤主要为机械性损伤、化学因素损伤和心理性损伤.职业防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预防是减少损伤发生的关键,如何采取防护措施预防职业损伤具有现实意义.护士要提高防护意识,充分认识工作的潜在威胁;提高服务技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医院管理部门要为护士职业损伤的预防提供充分的支持系统,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实施屏障保护,防患于未然.
作者:谢彩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也是迄今我国围产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准确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为此笔者总结了抢救138例新生儿窒息成功及失败的经验和体会,以供同行探讨.
作者:高月琴;王维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疲劳是一种常报道的癌症的症状,也是癌症治疗的一种后果,现已有很多工具去测量和评价疲劳,但是有关其疗效评价尚无定论.
作者:关靖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哮喘患儿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对在我院住院10 d以上的哮喘患儿1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90例,两组药物治疗相同,观察组制订院内外一体化的健康教育路径图,并对患儿及家属一起进行健康知识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 分别于出院前进行相关健康知识测试、满意度调查、出院1年内跟踪随诊复发率.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93.62%、病人满意率95.74%、出院后1年内复发率4.26%;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68.89%、病人满意率81.11%、出院后1年内复发率46.6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路径用于哮喘健康教育可督导病人知、信、行的统一,能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频率与严重程度,提高病人满意率.
作者:李红艳;许明芳;严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常采用的材料有自体髌骨韧带、股薄肌腱或同种异体韧带.我院自1998年8月至2005年10月采用同种异体骨-腱-骨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有189例,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赵青;刘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充气治疗严重鼻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3例严重鼻出血患者进行鼻内窥镜下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充气止血,并对其进行操作前、中、后的精心护理.结果 23例严重鼻出血患者均无明显鼻粘膜损伤及软腭水肿等并发症发生,也无呛咳、误吸、窒息等现象发生.结论 鼻内窥镜下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充气止血,并进行精心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九妹;刘芬;何海玲;王翠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自身健康及婚姻与家庭,而且对婴儿的情绪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筛选出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孕产妇,在孕期及产后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对保护产妇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素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18例梗阻性脑积水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 15例为导水管阻塞引起的双侧型脑积水,另3例为单侧室间孔堵塞引起的单侧型脑积水,15例用神经内镜经侧脑室额角入路,经室间孔行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3例透明隔造瘘治疗.结果 所有造瘘过程均顺利,瘘口通畅.护士与术者之间配合协调,大大促进了手术顺利进行.结论 了解和熟悉手术步骤,正确体位的摆放,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控制冲洗速度,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好仪器和器械的管理,对手术成功开展及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珊珊;陈汝纯;陈东亮;彭玉平;赵灵敏;冯鹏雄;郑雪;陈家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临床资料表明肿瘤已经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其诱发因素相当复杂,但其发病和转归与人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因此,在对肿瘤患者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要更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因人而异地对肿瘤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正面疏导,引导他们尽早摆脱精神的折磨,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这对肿瘤预后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者:戈寒冰;李春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